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考试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最直接的方式,从考试成绩可以看出,不少同学并没有真正掌握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数学知识。因此,本文针对初中生数学成绩差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 成绩差 原因 对策
初中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学科,也是研究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学好数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合理的对待世间万物。笔者了解到,很多小学生进入初中后,数学成绩止步不前甚至倒退,这种情况不仅让学生自己感到烦恼,产生厌学情绪,更让教师和家长忧心忡忡,因此有必要探讨初中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及对策。
一、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生方面的问题
数学是一门需要极高的逻辑性才能学好的学科,这门学科自身的抽象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和乏味,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再加上方法不得当,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初中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监督不到位,催促不及时,学生就会故意忽略课前预习。学生在课上只好被动接收教师讲授的知识,为听课而听课,没有时间和精力思索问题,更不会解决课下作业。
(2)教师方面的问题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十分珍惜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提前备课,以教材为主,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希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一股脑的传授给学生,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占据了学生们自己思考、提出问题、延伸问题的时间;教师单单依照课本、没有联系实际的课堂教学方式依旧存在,学生可能会陷入记住教师列举的这组数据的计算结果,换一个数值,就不会计算了的尴尬局面。书上有什么就讲什么,没有的东西或者是同学们感兴趣的东西不做特意的补充,扼杀孩子的好奇心;除此之外,班级同学们的智力水平不尽相同,聪明的学生一学就会,有些教师忽视了这一点,一刀切式的讲课,有时会对大家已经掌握的简单知识大讲特讲,有时候却专注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只有少数同学能跟上教师讲课的进度,一样浪费大家的时间。
二、浅谈解决对策
(1)学生方面
学生要注意观察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影子,如建筑之间的对称性,在一条路上每隔相同距离种树,最少要种几棵等问题,多进行联想,让数学知识活起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学生需要认真执行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前预习不仅能够提前知道教师要讲的内容,在教师教学中不会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而且对知识的难易程度有整体认识,在课堂上针对不懂的地方认真学习,做到边听课边思考,提高听课效率;课上要集中注意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预习过教材的前提下,与大家一起进步;课后还要及时复习,认真做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的直接反馈,只有课上认真学习,注意听讲,完成课后作业时才能提高效率,做的又快又好。
(2)教师方面
1.师生互动
满堂灌式的讲课方式既没有效率,又单方面注重教师权威的树立,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需要教师主动放低身段,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的同时,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在必要的时候扩充课外知识,努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如学习投影与视图这一环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要求同学们从家中拿来见到、尺子、萝卜或者土豆、小刀、胶水、硬纸板等工具和材料制作教材上给出的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同时教师也要把自己制作的图形展开,让同学分别观察这三类图性格有什么优缺点?面积如何计算,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等,学生在动手、观察、比较中对图形有新的了解。
2.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在讲授抽象的数学知识时,要多聯系实际,如学习有理数的加减问题时,教师拿出了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温度计,让学生观测上面的刻度,然后提出问题,-3摄氏度和3摄氏度相差几度呢?同学们回答正确后,教师再尝试几个数值的计算,在同学们经过一番思考得出正确答案后,教师再给出普遍的计算公式: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学生明白这个公式后,做一做课后练习题,验证一下这个公式是否适合所有的有理数加减问题。从而加深对此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3.差异性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尽相同,即使学习同样的时间,智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不同,让每个学生的成绩差异很大。教师在备课之前,对全班同学的数学水平有大致了解,在授课的过程中,把大家容易掌握的问题一带而过,在打好基础的同时,细细讲解重难点。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可以组建班级学习小组,让这堂课学得好的学生为学的差的学生进行作业辅导;有不懂的问题找教师单独询问;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不会的知识要重新讲解。这样差异性的教学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提高全体学生的成绩。
数学内容是永恒不变的,学习数学的难度也不会改变,只有教师变着花样的教,学生端正态度的学,教与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数学成绩才有提高的可能。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数学 成绩差 原因 对策
初中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学科,也是研究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学好数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合理的对待世间万物。笔者了解到,很多小学生进入初中后,数学成绩止步不前甚至倒退,这种情况不仅让学生自己感到烦恼,产生厌学情绪,更让教师和家长忧心忡忡,因此有必要探讨初中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及对策。
一、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生方面的问题
数学是一门需要极高的逻辑性才能学好的学科,这门学科自身的抽象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和乏味,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再加上方法不得当,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初中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监督不到位,催促不及时,学生就会故意忽略课前预习。学生在课上只好被动接收教师讲授的知识,为听课而听课,没有时间和精力思索问题,更不会解决课下作业。
(2)教师方面的问题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十分珍惜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提前备课,以教材为主,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希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一股脑的传授给学生,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占据了学生们自己思考、提出问题、延伸问题的时间;教师单单依照课本、没有联系实际的课堂教学方式依旧存在,学生可能会陷入记住教师列举的这组数据的计算结果,换一个数值,就不会计算了的尴尬局面。书上有什么就讲什么,没有的东西或者是同学们感兴趣的东西不做特意的补充,扼杀孩子的好奇心;除此之外,班级同学们的智力水平不尽相同,聪明的学生一学就会,有些教师忽视了这一点,一刀切式的讲课,有时会对大家已经掌握的简单知识大讲特讲,有时候却专注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只有少数同学能跟上教师讲课的进度,一样浪费大家的时间。
二、浅谈解决对策
(1)学生方面
学生要注意观察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影子,如建筑之间的对称性,在一条路上每隔相同距离种树,最少要种几棵等问题,多进行联想,让数学知识活起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学生需要认真执行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前预习不仅能够提前知道教师要讲的内容,在教师教学中不会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而且对知识的难易程度有整体认识,在课堂上针对不懂的地方认真学习,做到边听课边思考,提高听课效率;课上要集中注意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预习过教材的前提下,与大家一起进步;课后还要及时复习,认真做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的直接反馈,只有课上认真学习,注意听讲,完成课后作业时才能提高效率,做的又快又好。
(2)教师方面
1.师生互动
满堂灌式的讲课方式既没有效率,又单方面注重教师权威的树立,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需要教师主动放低身段,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的同时,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在必要的时候扩充课外知识,努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如学习投影与视图这一环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要求同学们从家中拿来见到、尺子、萝卜或者土豆、小刀、胶水、硬纸板等工具和材料制作教材上给出的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同时教师也要把自己制作的图形展开,让同学分别观察这三类图性格有什么优缺点?面积如何计算,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等,学生在动手、观察、比较中对图形有新的了解。
2.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在讲授抽象的数学知识时,要多聯系实际,如学习有理数的加减问题时,教师拿出了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温度计,让学生观测上面的刻度,然后提出问题,-3摄氏度和3摄氏度相差几度呢?同学们回答正确后,教师再尝试几个数值的计算,在同学们经过一番思考得出正确答案后,教师再给出普遍的计算公式: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学生明白这个公式后,做一做课后练习题,验证一下这个公式是否适合所有的有理数加减问题。从而加深对此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3.差异性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尽相同,即使学习同样的时间,智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不同,让每个学生的成绩差异很大。教师在备课之前,对全班同学的数学水平有大致了解,在授课的过程中,把大家容易掌握的问题一带而过,在打好基础的同时,细细讲解重难点。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可以组建班级学习小组,让这堂课学得好的学生为学的差的学生进行作业辅导;有不懂的问题找教师单独询问;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不会的知识要重新讲解。这样差异性的教学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提高全体学生的成绩。
数学内容是永恒不变的,学习数学的难度也不会改变,只有教师变着花样的教,学生端正态度的学,教与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数学成绩才有提高的可能。
参考文献
[1]符兴进.浅谈如何防止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J]考试周刊,2014(69).
[2]荀晓黎.试论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物),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