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优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德育意识,提升其思想政治文化素养。下面,笔者将从“自政治教学与知识的剖析中解读传统德育内涵”“自实时政治热点和社会新闻中,渗透德育思想”“创设多样化政治德育情境,提升学生德育素养”三方面入手,就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展开浅显的实践探索和思考。
关鍵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政治 德育渗透 实践思考
德育教学是关乎学生思想观念、行为举止的重要教学内容,将之渗透到高中政治教学中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借此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体会,针对新课程背景下政治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实践进行思考。
一、自政治教学与知识的剖析中解读传统德育内涵
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以往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教师让学生反复记忆一个政治知识点,并让学生去思考这一知识点可以运用于什么样的题型之中,如此致使课堂氛围趋向死板无趣,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构建高效政治课堂、渗透德育思想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教师可以课前先拟定用于课堂讨论的政治问题,引发学生的政治课堂讨论,帮助学生在对政治知识进行探讨、交流和研究中提升自己的德育观念。例如,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容时,笔者便为学生普及了孔孟思想中的“仁政”“仁”“和”等文化内涵,笔者为学生讲述并播放了孔子游学时候的动画、影视视频故事,以凸显孔子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笔者将政治教学与传统文化精髓、名人故事相结合,以趣味化、故事化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将传统中华文化的精神文明和思想精髓展示给学生,使之自主地效仿先人的行为模式和道德思想模式,借此提升学生的德育观念。
二、自实时政治热点和社会新闻中,渗透德育思想
谦让、友善是中华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我们便极为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以提升其道德修养和思想观念。但是近年来,国内所出现的校园欺凌事件亦是层出不穷。所谓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即某(些)学生以言语辱骂或暴力殴打等手段,威胁到他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恶劣行为。其行为造成的影响,会危害受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扰乱校园秩序、打破校内环境的和谐发展,严重时还会上升为刑事事件,可谓伤人害己之事,是需要当今学校严重抵制及控制管理的事情。政治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将和谐友爱、和平共处、抵制暴力的德育思想潜移默化地递给学生。例如,伴随着“快手”“抖音”等自媒体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受到了影响,不少人以“扮酷”“社会人”为荣,更是有学生将自己欺凌他人的视频发到了网站上。此类事件和行为不得不受到我们的重视。笔者在讲授“国无德不兴 人无德不立”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便将类似视频、新闻在课堂上分享给学生看,请学生对相关现象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意见。不少学生表示校园欺凌事件近年间层出不穷,一方面是学生思想观念受社会风气转变和部分不良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学生本身道德品质、是非观念未良性发展的结果。亦有学生表示想要抑制校园欺凌等现象的发生,要在学生本身、家庭层面、学校范围、社会层面、政治领域上进行相应的调整,要以引导和规劝为主,借此提升人们的道德观念和品质。笔者将舞台交给学生,借助时政热点和社会新闻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参悟德育思想和行为。由此可见将教学与政治新闻相结合能够有效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学生德育素养。
三、创设多样化政治德育情境,提升学生德育素养
趣味化的教学情景或生动有趣的政治情境,能够将抽象的政治知识更为形象化地展现给学生。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创设多样化政治德育情境,将之与德育教学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并鼓舞其主动解决政治问题、培养其政治素养。在实践操作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课堂提问、小组合作、剧情编造、故事表演等多种形式。例如,在讲述“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时,由于哲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少学生表示对其感到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可以构建趣味的政治哲学情境,并渗透一定的德育思想。如,在讲述“意识的能动作用”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思想,笔者便为学生播放了一段人们砍伐树木建造房屋、最终房屋林立、森林减少、荒漠化严重的视频。笔者在视频中突出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利用、改造这一能动活动,也直观地将自然后来的恶劣改变展示给学生。以便帮助他们认识到我们的行为虽然有能动性,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但是要取之有度,要心存感恩,感谢自然的馈赠并学会保护环境。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将德育思想和道德观念渗透到高中政治教学中,借此契合新课程改革背景和标准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德育品质、政治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等素养。
参考文献
关鍵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政治 德育渗透 实践思考
德育教学是关乎学生思想观念、行为举止的重要教学内容,将之渗透到高中政治教学中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借此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体会,针对新课程背景下政治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实践进行思考。
一、自政治教学与知识的剖析中解读传统德育内涵
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以往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教师让学生反复记忆一个政治知识点,并让学生去思考这一知识点可以运用于什么样的题型之中,如此致使课堂氛围趋向死板无趣,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构建高效政治课堂、渗透德育思想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教师可以课前先拟定用于课堂讨论的政治问题,引发学生的政治课堂讨论,帮助学生在对政治知识进行探讨、交流和研究中提升自己的德育观念。例如,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容时,笔者便为学生普及了孔孟思想中的“仁政”“仁”“和”等文化内涵,笔者为学生讲述并播放了孔子游学时候的动画、影视视频故事,以凸显孔子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笔者将政治教学与传统文化精髓、名人故事相结合,以趣味化、故事化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将传统中华文化的精神文明和思想精髓展示给学生,使之自主地效仿先人的行为模式和道德思想模式,借此提升学生的德育观念。
二、自实时政治热点和社会新闻中,渗透德育思想
谦让、友善是中华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我们便极为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以提升其道德修养和思想观念。但是近年来,国内所出现的校园欺凌事件亦是层出不穷。所谓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即某(些)学生以言语辱骂或暴力殴打等手段,威胁到他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恶劣行为。其行为造成的影响,会危害受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扰乱校园秩序、打破校内环境的和谐发展,严重时还会上升为刑事事件,可谓伤人害己之事,是需要当今学校严重抵制及控制管理的事情。政治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将和谐友爱、和平共处、抵制暴力的德育思想潜移默化地递给学生。例如,伴随着“快手”“抖音”等自媒体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受到了影响,不少人以“扮酷”“社会人”为荣,更是有学生将自己欺凌他人的视频发到了网站上。此类事件和行为不得不受到我们的重视。笔者在讲授“国无德不兴 人无德不立”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便将类似视频、新闻在课堂上分享给学生看,请学生对相关现象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意见。不少学生表示校园欺凌事件近年间层出不穷,一方面是学生思想观念受社会风气转变和部分不良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学生本身道德品质、是非观念未良性发展的结果。亦有学生表示想要抑制校园欺凌等现象的发生,要在学生本身、家庭层面、学校范围、社会层面、政治领域上进行相应的调整,要以引导和规劝为主,借此提升人们的道德观念和品质。笔者将舞台交给学生,借助时政热点和社会新闻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参悟德育思想和行为。由此可见将教学与政治新闻相结合能够有效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学生德育素养。
三、创设多样化政治德育情境,提升学生德育素养
趣味化的教学情景或生动有趣的政治情境,能够将抽象的政治知识更为形象化地展现给学生。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创设多样化政治德育情境,将之与德育教学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并鼓舞其主动解决政治问题、培养其政治素养。在实践操作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课堂提问、小组合作、剧情编造、故事表演等多种形式。例如,在讲述“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时,由于哲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少学生表示对其感到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可以构建趣味的政治哲学情境,并渗透一定的德育思想。如,在讲述“意识的能动作用”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思想,笔者便为学生播放了一段人们砍伐树木建造房屋、最终房屋林立、森林减少、荒漠化严重的视频。笔者在视频中突出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利用、改造这一能动活动,也直观地将自然后来的恶劣改变展示给学生。以便帮助他们认识到我们的行为虽然有能动性,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但是要取之有度,要心存感恩,感谢自然的馈赠并学会保护环境。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将德育思想和道德观念渗透到高中政治教学中,借此契合新课程改革背景和标准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德育品质、政治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等素养。
参考文献
[1]侯建明.新课程改革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09:33.
[2]黄桂香.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几点反思[J]教育观察,2016,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