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明珠:上海女作家,杂志编审。已出版《东洋金银梦》、《上海闺秀》、《孔娘子厨房》、《七大姑八大姨》、《上海妹妹》、《煮物之味》等著作。作品以小说、散文、随笔创作为主,近年在多家报刊开设专栏。
童年的味觉记忆伴随人一生,那遥远的大家庭年夜饭让我一想起来就口舌生津,泪眼模糊。
我爸妈生了一八仙桌的子女,年三十那晚八仙桌上架圆台面,上面摆满了垂涎了一整年的美味佳肴,人菜相映,满腾腾地宣告团圆饭开始。
准备年夜饭得提前一个多月,我们家是浙江人,风干鳗鲞、酱肉、酱鸭都要预先做起来。鳗鱼要买东海青鳗,总是冰冻的,10斤左右,融化以后从背脊剖开,抹净污血,喷上高度白酒,撒上粗盐和花椒,安置在面盆里腌制一个晚上。待第二天用竹签撑开晾起来,那一帆鱼风筝似的鳗鲞悬挂在走廊,引来猫咪激动不已,小小的我就只好当上巡视警察,一声声稚嫩的大喝声中有一股身为高等动物的骄傲在里面。
酱肉和酱鸭做起来比较简单,那时没那么考究放白糖放料酒的,我只记得零拷来几斤红酱油,放几粒茴香进去,把猪肉和鸭子浸入就行了,猪肉切成厚厚的条状,前腿后腿都没关系。几天后酱色上去,吊起来吹干。春节前,弄堂里很多人家窗口悬挂着这样的年货,有点显摆的味道,是在为自家的经济程度做广告呢!
海蜇头也是要预先准备好,因为从菜场买来之后,需要摆放一段时间后才会更加脆嫩。门槛精的人手一捏就知道是二矾还是三矾的,当然是三矾的考究,海蜇头或海蜇皮看上去颜色要黄中带白,硬硬的。
如果早早的买到了宁蚶,就可以做醉蚶了,洗净后不用开水泡熟,而是用鲜酱油白糖和高粱酒浸起来,到时候撬开来摆盘。醉鸡糟鸡也是一两周前准备为最佳。操心的主妇提着篮子,鼻子像猎犬一样灵,千方百计要去觅得可以在年夜饭上向众家人行功论赏的美味佳肴。
紫铜暖锅中要放的岂止是三鲜,各家品种不一,蛋饺仿佛是必须的。我打小就领了制作蛋饺的重大使命,在配给来的冰蛋中混入几个鲜鸡蛋,调好了肉酱,一一嵌入,制作成饺。器具是个旧的长柄铝饭勺,小心翼翼、惟恐失手,如此练就的童子功,恐怕就是我日后编校工作差错率很低的原因吧!
我爸爸家乡在乌镇,做家乡豆腐圆子是他的保留节目。买来老豆腐搅碎,放入开洋、香菇末和一些生粉,团成小团子进大油锅炸。爸爸主要负责指挥,弄得声势浩大,人声鼎沸。偷偷告诉大家一句,豆腐圆子味道真不怎么滴。现在分析,原因是我爸爸不食猪肉,一点荤都不放,素豆腐捏一团,能和肉圆子一咬满嘴流油比吗?
慢慢慢,吃年夜饭前要祭祖。一对红蜡烛点燃,中间香炉燃三枝高香,爸爸叫我再点一柱香去晒台喊爷爷奶奶回来吃饭。这件事原先是孙子做的,有一年爸爸分配给我,我跑到晒台,害羞地朝着空旷远方喊道:“耶耶酿酿(地方话,爷爷奶奶)吃饭啦!”年三十晚上的空气寒冷,星星已在天边闪烁,我对从来没见过的爷爷奶奶心生敬畏,喊完话后赶紧逃回饭桌旁。房间里一大家人站立着,神色都有些肃穆。爸爸带头向祭台三鞠躬,之后是妈妈,大哥大姐二姐……大家默不作声,看着无形的长辈在饭桌上享受着我们的孝心,我心下虽有嘀咕却也不敢说出来,手脚一动就有严厉的目光来制止。这样一刻钟左右吧,仪式结束,年夜饭才算正式开动。
除了吃菜喝酒,年夜饭另一高潮是我叔叔宣布发压岁钱。叔叔是爸爸的亲弟弟,每年年三十他一定会从复旦大学宿舍坐有轨电车到四川北路哥哥家来。叔叔有一个习惯,楼梯门打开之后,他便要大声唤“嫂嫂呀——”,那声音中含有过年的高兴,也透着以小卖小的撒娇,我爸爸一听便笑了,随即戏仿一声“嫂嫂呀——”叫得怪里怪气,好像在吃醋,整屋的人都为之乐开了,我妈妈更是高兴到合不拢嘴。
叔叔是复旦附中最早的教导主任,单身所以比较有钱,他爱喝酒,来家吃饭总会带上好吃的下酒菜,通常是野味。野鸡野鸭还没什么稀奇,酱麻雀最惊人了,我很害怕,把眼珠子瞪大,看着叔叔卖弄似的拆解那小麻雀吃,叔叔吃得香,偶尔把一只骷髅头似的麻雀头伸过来吓唬我,还让我尝那大脑袋里的脑浆。
年夜饭上,叔叔照例喝得有点晕了,在他哥哥的揶揄中,缓慢地摸出一张张钞票分给侄子侄女,我们家孩子像楼梯格数那样多,红包的数字从大到小递减,我这个小不点分到5毛钱也心满意足,因为可以让哥哥帮我去买很多小炮仗。
冷盘、炒菜、大菜、暖锅、甜羹吃过,圆台面收起。我殷勤地在厨房和客厅之间跑来跑去递送热面巾,博爸爸欢心。为点啥?福袋呀!
爸爸准备福袋的过程很神秘,年前他每天下班带回一包东西,马上藏到我们找不到的地方。同时,爸爸会很留意保存干净的大纸袋。到了大年夜的下午,他把我们赶出房间装福袋。我们家房间与房间的隔断是矮墙加玻璃窗,爸爸以为我们看不见,其实我和两个哥哥早已经侦察好地形,爬到床上,垫了很多被子,趴在玻璃窗上看爸爸分东西。
只隐约看见爸爸将瓜子、花生、糖果和柿饼、蜜饯、糕点这一把、那一把地分发到一溜8个纸袋当中,因为是福袋,必须分得不均匀。我们急着要记住哪一个袋子里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多,为晚上预演。但是隔太远,人又站不稳,无论如何是记不清。
大年夜,爸爸酒足饭饱,心情十分愉悦,吩咐将8个封口纸袋拿出来,排列在一张很长的酒柜上(现陈列在乌镇西栅孔另境纪念馆内),喊来孩子们,宣布抽福袋。这时,气氛应该是很欢乐的,可是我却有点紧张,因为我年纪最小,害怕哥哥姐姐把好的福袋都抽走,剩下最差的给我。其实这种患得患失根本没必要,连爸爸自己都记不清他装的哪袋优哪袋劣。哥哥姐姐按年龄排队挑选福袋,拿好后谢谢爸爸就离开去自己房间。福袋的最后一包是给帮佣阿姨的。
馋痨胚我和小哥哥对福袋中食品种类研究得最透,撤退出房间后,紧张地把一整袋东西全倒在各自的铁皮盒子中,然后分类,一边嘀咕,你有两块柿饼,我怎么只有一块,太妃糖你也比我多啊!小心眼的我沮丧之中,突然发现自己的蜜饯中有一块糖金桔,五块糖冬瓜,破涕而笑……
我一直不知道福袋这个风俗由来,直到1991年在日本过新年,看见百货大楼化妆品柜台有一包包纸袋促销,有大有小,上面写着“福袋”两字,价格均一,看不见其中的东西,意为让顾客摸彩。我付钱摸了一个,运气很好,里面好几样名牌产品,只可惜颜色太时髦,由不得我。此时我才知道摸福袋的销售法源自明治末期东京银座的松屋百货公司,当年我爸爸也许是知道的,拿来我们家过新年凑趣了。
年年年夜,岁岁相同。那些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童年的味觉记忆伴随人一生,那遥远的大家庭年夜饭让我一想起来就口舌生津,泪眼模糊。
我爸妈生了一八仙桌的子女,年三十那晚八仙桌上架圆台面,上面摆满了垂涎了一整年的美味佳肴,人菜相映,满腾腾地宣告团圆饭开始。
准备年夜饭得提前一个多月,我们家是浙江人,风干鳗鲞、酱肉、酱鸭都要预先做起来。鳗鱼要买东海青鳗,总是冰冻的,10斤左右,融化以后从背脊剖开,抹净污血,喷上高度白酒,撒上粗盐和花椒,安置在面盆里腌制一个晚上。待第二天用竹签撑开晾起来,那一帆鱼风筝似的鳗鲞悬挂在走廊,引来猫咪激动不已,小小的我就只好当上巡视警察,一声声稚嫩的大喝声中有一股身为高等动物的骄傲在里面。
酱肉和酱鸭做起来比较简单,那时没那么考究放白糖放料酒的,我只记得零拷来几斤红酱油,放几粒茴香进去,把猪肉和鸭子浸入就行了,猪肉切成厚厚的条状,前腿后腿都没关系。几天后酱色上去,吊起来吹干。春节前,弄堂里很多人家窗口悬挂着这样的年货,有点显摆的味道,是在为自家的经济程度做广告呢!
海蜇头也是要预先准备好,因为从菜场买来之后,需要摆放一段时间后才会更加脆嫩。门槛精的人手一捏就知道是二矾还是三矾的,当然是三矾的考究,海蜇头或海蜇皮看上去颜色要黄中带白,硬硬的。
如果早早的买到了宁蚶,就可以做醉蚶了,洗净后不用开水泡熟,而是用鲜酱油白糖和高粱酒浸起来,到时候撬开来摆盘。醉鸡糟鸡也是一两周前准备为最佳。操心的主妇提着篮子,鼻子像猎犬一样灵,千方百计要去觅得可以在年夜饭上向众家人行功论赏的美味佳肴。
紫铜暖锅中要放的岂止是三鲜,各家品种不一,蛋饺仿佛是必须的。我打小就领了制作蛋饺的重大使命,在配给来的冰蛋中混入几个鲜鸡蛋,调好了肉酱,一一嵌入,制作成饺。器具是个旧的长柄铝饭勺,小心翼翼、惟恐失手,如此练就的童子功,恐怕就是我日后编校工作差错率很低的原因吧!
我爸爸家乡在乌镇,做家乡豆腐圆子是他的保留节目。买来老豆腐搅碎,放入开洋、香菇末和一些生粉,团成小团子进大油锅炸。爸爸主要负责指挥,弄得声势浩大,人声鼎沸。偷偷告诉大家一句,豆腐圆子味道真不怎么滴。现在分析,原因是我爸爸不食猪肉,一点荤都不放,素豆腐捏一团,能和肉圆子一咬满嘴流油比吗?
慢慢慢,吃年夜饭前要祭祖。一对红蜡烛点燃,中间香炉燃三枝高香,爸爸叫我再点一柱香去晒台喊爷爷奶奶回来吃饭。这件事原先是孙子做的,有一年爸爸分配给我,我跑到晒台,害羞地朝着空旷远方喊道:“耶耶酿酿(地方话,爷爷奶奶)吃饭啦!”年三十晚上的空气寒冷,星星已在天边闪烁,我对从来没见过的爷爷奶奶心生敬畏,喊完话后赶紧逃回饭桌旁。房间里一大家人站立着,神色都有些肃穆。爸爸带头向祭台三鞠躬,之后是妈妈,大哥大姐二姐……大家默不作声,看着无形的长辈在饭桌上享受着我们的孝心,我心下虽有嘀咕却也不敢说出来,手脚一动就有严厉的目光来制止。这样一刻钟左右吧,仪式结束,年夜饭才算正式开动。
除了吃菜喝酒,年夜饭另一高潮是我叔叔宣布发压岁钱。叔叔是爸爸的亲弟弟,每年年三十他一定会从复旦大学宿舍坐有轨电车到四川北路哥哥家来。叔叔有一个习惯,楼梯门打开之后,他便要大声唤“嫂嫂呀——”,那声音中含有过年的高兴,也透着以小卖小的撒娇,我爸爸一听便笑了,随即戏仿一声“嫂嫂呀——”叫得怪里怪气,好像在吃醋,整屋的人都为之乐开了,我妈妈更是高兴到合不拢嘴。
叔叔是复旦附中最早的教导主任,单身所以比较有钱,他爱喝酒,来家吃饭总会带上好吃的下酒菜,通常是野味。野鸡野鸭还没什么稀奇,酱麻雀最惊人了,我很害怕,把眼珠子瞪大,看着叔叔卖弄似的拆解那小麻雀吃,叔叔吃得香,偶尔把一只骷髅头似的麻雀头伸过来吓唬我,还让我尝那大脑袋里的脑浆。
年夜饭上,叔叔照例喝得有点晕了,在他哥哥的揶揄中,缓慢地摸出一张张钞票分给侄子侄女,我们家孩子像楼梯格数那样多,红包的数字从大到小递减,我这个小不点分到5毛钱也心满意足,因为可以让哥哥帮我去买很多小炮仗。
冷盘、炒菜、大菜、暖锅、甜羹吃过,圆台面收起。我殷勤地在厨房和客厅之间跑来跑去递送热面巾,博爸爸欢心。为点啥?福袋呀!
爸爸准备福袋的过程很神秘,年前他每天下班带回一包东西,马上藏到我们找不到的地方。同时,爸爸会很留意保存干净的大纸袋。到了大年夜的下午,他把我们赶出房间装福袋。我们家房间与房间的隔断是矮墙加玻璃窗,爸爸以为我们看不见,其实我和两个哥哥早已经侦察好地形,爬到床上,垫了很多被子,趴在玻璃窗上看爸爸分东西。
只隐约看见爸爸将瓜子、花生、糖果和柿饼、蜜饯、糕点这一把、那一把地分发到一溜8个纸袋当中,因为是福袋,必须分得不均匀。我们急着要记住哪一个袋子里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多,为晚上预演。但是隔太远,人又站不稳,无论如何是记不清。
大年夜,爸爸酒足饭饱,心情十分愉悦,吩咐将8个封口纸袋拿出来,排列在一张很长的酒柜上(现陈列在乌镇西栅孔另境纪念馆内),喊来孩子们,宣布抽福袋。这时,气氛应该是很欢乐的,可是我却有点紧张,因为我年纪最小,害怕哥哥姐姐把好的福袋都抽走,剩下最差的给我。其实这种患得患失根本没必要,连爸爸自己都记不清他装的哪袋优哪袋劣。哥哥姐姐按年龄排队挑选福袋,拿好后谢谢爸爸就离开去自己房间。福袋的最后一包是给帮佣阿姨的。
馋痨胚我和小哥哥对福袋中食品种类研究得最透,撤退出房间后,紧张地把一整袋东西全倒在各自的铁皮盒子中,然后分类,一边嘀咕,你有两块柿饼,我怎么只有一块,太妃糖你也比我多啊!小心眼的我沮丧之中,突然发现自己的蜜饯中有一块糖金桔,五块糖冬瓜,破涕而笑……
我一直不知道福袋这个风俗由来,直到1991年在日本过新年,看见百货大楼化妆品柜台有一包包纸袋促销,有大有小,上面写着“福袋”两字,价格均一,看不见其中的东西,意为让顾客摸彩。我付钱摸了一个,运气很好,里面好几样名牌产品,只可惜颜色太时髦,由不得我。此时我才知道摸福袋的销售法源自明治末期东京银座的松屋百货公司,当年我爸爸也许是知道的,拿来我们家过新年凑趣了。
年年年夜,岁岁相同。那些日子,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