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吟诵有助于读者更好地进入作者营造的情境中,情感被自己的声音激活之后,思维活跃起来,理解力和想象力都活跃起来,视觉、听觉、以及其他感觉彼此沟通、转移、渗透,就能够更好地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象,体会作品的意境。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在平仄、节奏、韵脚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吟诵指导。
关键词:吟诵;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近年来,朗读教学得到了很多教师的重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沉默是金”的沉闷课堂。但是,如何读书,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教师们的朗读教学往往是无目的、随意安排的,形式上多表现为齐读、个体读、各组轮流读、男生女生轮流读。你方读罢我登场,读前无要求,读后赞声好,学生往往只是为应付教师的要求而读,不用心,不动情。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听说过这句话,并且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求多背诵,其实,这句话,并不只是要求背诵那么简单。这里的“吟”,是指吟诵,古人学习诗歌的方法,首先是要求要多背诵,其次是要求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吟诵,学会吟诵了,接下来也就会作诗了。
中国古典诗歌是以兴发感动的作用为诗歌美感之主要特质的,而这种美感的由来则与中国吟诵的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这种吟诵的传统现在已经不大为人所知,很多人都以为朗诵就是吟诵。其实朗诵和吟诵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朗诵是现在大众广泛接受的一种读书方式,这种方式类似于表演话剧,演员在舞台上,像表演话剧一样,用铿锵有力的读书语调配合上夸张的表情和生动的手势来大声朗读,这种朗诵并不是中国诗歌传统中所说的吟诵。
古人在教小孩子学习诗歌的时候,主要有六种训练,包括了“兴、道、讽、诵、言、语”。在《周礼·春官》的《宗伯》篇里记载:“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1]贵族子弟,到了入学年龄,就要跟着“大司乐”,配合着音乐来歌唱诗歌,学习诗歌。解释《周礼》的郑玄对于诵,有一个解释说:“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2] “倍”是一个通假字,本义应是背书的“背”,这句话强调了学习诗歌,只是单纯地靠背还是不够的,还要在背的基础上,进行有声调,有节拍的“诵”,这个“诵”,就是吟诵。通过吟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歌的声调和节奏。
古人学习诗歌,配合着音乐来歌唱,所以说“诗三首皆弦歌”。诗歌的最初起源就是原始歌谣,音乐性是诗歌的天生的属性。但是我们现在的古典诗歌教学课堂已经不能够再完全重现古代的吟诵教学情景了,因为当时的“大司乐”带着“国子”们吟诵时,旁边还得有乐师用乐器进行伴奏,学生们配合着他们的音乐来唱诗。但虽然没有乐师,没有乐器,我们也要表现诗歌的音乐美,那么其中的关键,就是要“以声节之”,也就是说,要读出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来。
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吟诵指导:
一、标出平仄,划出韵律
在预习课文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标出诗歌句子的平仄。短的诗词,要求独立完成,长的诗词,则可以分组合作完成。下面以杜甫的《蜀相》为例: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学生标注之后,还要引导他们在吟咏时要注意表现出声调的长、短、高、低、轻、重的变化。其中平声声调长,仄声声调为短;阴平阳平声调高而平,上声声调先低后高,去声声调先高后降。根据诗歌的平仄来进行诵读,读起来就有了抑扬顿挫的变化,有利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二、划出停顿,读准节奏
在教学杜甫的《蜀相》时,在划分了平仄的基础上,教师应指导学生划出诗歌的节奏: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在吟诵时,要按音步的平仄来分节拍停顿的长短,平音步停得长些,而仄音步就应该停得短些,停顿的长短是按音步的节拍来定的。要注意的是,文法上停顿与声音上的停顿有的时候是不相同的。例如在这首诗中,“柏森森”如果按意义来划分的话,应是“柏~森森~~”,但是,按音步来划分,它应该是“柏森~~森~~”;这样的划分,在两个平音结尾,余音绵绵,给人以无穷的想象。
三、找出韵脚,读出情感
所谓“韵脚”,主要是指词中句尾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一般情况下,格律诗要求偶句押韵。朱光潜先生说:“就一般诗来说,韵的最大功用在把涣散的声音联络贯串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曲调在中国诗中。它好比贯珠的串子,在中国诗里这串子尤不可少。”[3]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找对韵脚,有意识地吟咏,有助于完整地感受与把握全词的情感。
杜甫的《蜀相》押的是“真”韵,发音时开口度较小,气流从鼻腔徐徐流出,声音不响,给人一种平稳、沉静的感觉,适合表达深沉伤感的感情,恰好表达作者吊古伤今,借歌颂诸葛亮的伟业和事业未竟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和报国无门的感伤和愤懑。
吟诵有助于读者更好地进入作者营造的情境中,情感被自己的声音激活之后,思维活跃起来了,理解力和想象力都活跃起来了,视觉、听觉、以及其他感觉彼此沟通、转移、渗透,就能够更好地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象,体会作品的意境。
参考文献
[1]叶嘉莹.风景旧曾谙:叶嘉莹谈诗论词.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6
[2]叶嘉莹.风景旧曾谙:叶嘉莹谈诗论词.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7
[3]朱光潜.诗论.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232
关键词:吟诵;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近年来,朗读教学得到了很多教师的重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沉默是金”的沉闷课堂。但是,如何读书,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教师们的朗读教学往往是无目的、随意安排的,形式上多表现为齐读、个体读、各组轮流读、男生女生轮流读。你方读罢我登场,读前无要求,读后赞声好,学生往往只是为应付教师的要求而读,不用心,不动情。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听说过这句话,并且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求多背诵,其实,这句话,并不只是要求背诵那么简单。这里的“吟”,是指吟诵,古人学习诗歌的方法,首先是要求要多背诵,其次是要求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吟诵,学会吟诵了,接下来也就会作诗了。
中国古典诗歌是以兴发感动的作用为诗歌美感之主要特质的,而这种美感的由来则与中国吟诵的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这种吟诵的传统现在已经不大为人所知,很多人都以为朗诵就是吟诵。其实朗诵和吟诵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朗诵是现在大众广泛接受的一种读书方式,这种方式类似于表演话剧,演员在舞台上,像表演话剧一样,用铿锵有力的读书语调配合上夸张的表情和生动的手势来大声朗读,这种朗诵并不是中国诗歌传统中所说的吟诵。
古人在教小孩子学习诗歌的时候,主要有六种训练,包括了“兴、道、讽、诵、言、语”。在《周礼·春官》的《宗伯》篇里记载:“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1]贵族子弟,到了入学年龄,就要跟着“大司乐”,配合着音乐来歌唱诗歌,学习诗歌。解释《周礼》的郑玄对于诵,有一个解释说:“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2] “倍”是一个通假字,本义应是背书的“背”,这句话强调了学习诗歌,只是单纯地靠背还是不够的,还要在背的基础上,进行有声调,有节拍的“诵”,这个“诵”,就是吟诵。通过吟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歌的声调和节奏。
古人学习诗歌,配合着音乐来歌唱,所以说“诗三首皆弦歌”。诗歌的最初起源就是原始歌谣,音乐性是诗歌的天生的属性。但是我们现在的古典诗歌教学课堂已经不能够再完全重现古代的吟诵教学情景了,因为当时的“大司乐”带着“国子”们吟诵时,旁边还得有乐师用乐器进行伴奏,学生们配合着他们的音乐来唱诗。但虽然没有乐师,没有乐器,我们也要表现诗歌的音乐美,那么其中的关键,就是要“以声节之”,也就是说,要读出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来。
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吟诵指导:
一、标出平仄,划出韵律
在预习课文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标出诗歌句子的平仄。短的诗词,要求独立完成,长的诗词,则可以分组合作完成。下面以杜甫的《蜀相》为例: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学生标注之后,还要引导他们在吟咏时要注意表现出声调的长、短、高、低、轻、重的变化。其中平声声调长,仄声声调为短;阴平阳平声调高而平,上声声调先低后高,去声声调先高后降。根据诗歌的平仄来进行诵读,读起来就有了抑扬顿挫的变化,有利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二、划出停顿,读准节奏
在教学杜甫的《蜀相》时,在划分了平仄的基础上,教师应指导学生划出诗歌的节奏: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在吟诵时,要按音步的平仄来分节拍停顿的长短,平音步停得长些,而仄音步就应该停得短些,停顿的长短是按音步的节拍来定的。要注意的是,文法上停顿与声音上的停顿有的时候是不相同的。例如在这首诗中,“柏森森”如果按意义来划分的话,应是“柏~森森~~”,但是,按音步来划分,它应该是“柏森~~森~~”;这样的划分,在两个平音结尾,余音绵绵,给人以无穷的想象。
三、找出韵脚,读出情感
所谓“韵脚”,主要是指词中句尾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一般情况下,格律诗要求偶句押韵。朱光潜先生说:“就一般诗来说,韵的最大功用在把涣散的声音联络贯串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曲调在中国诗中。它好比贯珠的串子,在中国诗里这串子尤不可少。”[3]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找对韵脚,有意识地吟咏,有助于完整地感受与把握全词的情感。
杜甫的《蜀相》押的是“真”韵,发音时开口度较小,气流从鼻腔徐徐流出,声音不响,给人一种平稳、沉静的感觉,适合表达深沉伤感的感情,恰好表达作者吊古伤今,借歌颂诸葛亮的伟业和事业未竟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和报国无门的感伤和愤懑。
吟诵有助于读者更好地进入作者营造的情境中,情感被自己的声音激活之后,思维活跃起来了,理解力和想象力都活跃起来了,视觉、听觉、以及其他感觉彼此沟通、转移、渗透,就能够更好地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象,体会作品的意境。
参考文献
[1]叶嘉莹.风景旧曾谙:叶嘉莹谈诗论词.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6
[2]叶嘉莹.风景旧曾谙:叶嘉莹谈诗论词.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7
[3]朱光潜.诗论.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