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482a3710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提出:对未来人才的培养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进全面素质发展。创新能力是每个正常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与内在潜能,普通人与天才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创新能力与其他能力一样,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而激发出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发展的。下面,笔者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谈几点做法。
  
  1 营造自主学习氛围,点燃学生创新之火
  
  要加强创新教育,必须营造一个宽松、愉悦、民主的教育氛围,构建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索者。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留有学习的时间、思维的空间,给学生提供自主发现和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在心灵深处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笔者预先发给每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硬纸片,让学生想想用哪个面积单位去测量比较合适,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得出长方形硬纸片的面积。接着问:如果求学校的长方形操场面积,用这种方法行吗?学生想了半天回答:不方便,这么大的操场,如果这样去拼摆要很长时间,又困难。最后鼓励学生:“待会儿只要大家认真操作,思考下列问题,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大家用1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看看有几种拼法,拼好后在想想以下问题:图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厘米?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你发现每个图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话音一落,学生都非常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很快发现长方形的长有几厘米,沿着它的边就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有几厘米,它就可以摆几行这样的正方形。并得出只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厘米数,就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于是顺利地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此时,教师接着又问:现在要算学校长方形操场的面积,能很快算出来的吗?”学生跃跃欲试争着说:“分别量出长方形操场的长和宽,就可以求出它们的面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口述自己的发现,亲身体验,感到规律是自己探索的,公式是自己推导出来的,享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的快乐。
  
  2 激发质疑、求异心理,发展学生创新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寻根究底。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生发新见解,这是激发创新的重要条件。尤其要鼓励学生不满足已有的结论,不相信唯一正确的解释,不迷信权威的仲裁,善于在不疑之处质疑,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3 重视分组、动手实践,调动创新意识
  
  卢梭认为,儿童通过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比从教科书、从他人处学来的知识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们的身体和头脑得到锻炼。因为每个人都有潜在能力,而这种潜在能力的充分体现在于有展示的舞台。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能不能不这样做”……这些疑问提出就能深化学习,促进思维活动。同时,在操作中可以得到圆满的答案。
  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放手让学生操作,使学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芽。并且操作要到位,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让学生看到自己创新的成果,体会创新的快乐,从而进一步调动创新探究的意识和探索精神。
  
  4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开放题旨在开放学生的思路,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设计开放题,要适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习水平,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想象、创新的空间,促使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开放题的解答过程中,往往没有固定的、现成的模式可循,仅靠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是不可能找到答案的。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让同学共同参与多向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和思考。
  如我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时,出示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位国王想考考他的大臣们,看看谁最聪明,于是国王便对大臣们说:‘朕赐你们每人一根1 000米的绳子圈地,谁圈得的土地最大,这块地就归他所有。’如果你是大臣,你会怎么做?”学生通过激烈地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圈成圆形的土地面积最大。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创设让学生发现探索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表自己的看法,勇于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发挥创新能力。这还需教师不断努力,更新观念,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去实践、去探索。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育红小学)
其他文献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近来不少学者对敏感的免疫学检验方法进行探索,但对于结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异常情况的实验室参数却少有涉及。为
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脏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脾切除后血象恢复,症状缓解[1].传统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我科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8例,其中58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微创或开腹方法进行腹腔清创,持续灌洗疗法以及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笔者就高中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提几点看法。  1 课堂导入方法  1.1 创设情境导入法  研究表明,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同时,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表现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形成数学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育评价的改革含于课程改革之内,其目标不能偏离对学生个性水平张扬、综合素质提升的促进作用。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
如何让政治课鲜活起来,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式,营造课堂良好的学习氛围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之间如果没有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课堂必定会死气沉沉。因此,一节课设计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整体质量。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方式,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语言,力求最大限度地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日益智能化的当今社会,教育正发生深刻的变革,表现在基础教育领域,就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面向全体学生
概念图是一种组织表征知识的工具。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是概念图的四个基本要素。在高职visual foxpro6.0程序设计教程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用概念图思想,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