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学生亲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小学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堂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必要的探究活动材料,充足的科学探究时间等),使他们像科学家一样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到科学学习的乐趣,获取科学的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灵活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里,举一个怎样测量一个苹果的体积的例子。
测量物体的体积,对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他们学过测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对于测量一个苹果这种不规则的物体来说,可见就比较难了。
当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时,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时却令我刮目相看。许多学生想出了办法,其中大多数学生提出,先拿一只较大的玻璃杯,将它装一定高度的水,然后测量玻璃杯的底面积和高度,算出杯子内水的体积,再把苹果放进杯子里,测量多出来的体积,便是苹果的体积;也有少数学生说,先将杯子里的水装满,再在杯子的下方放一容器,然后将苹果放入杯中,溢出来的水的体积便是苹果的体积;也有这样几个学生是这样想,把苹果加工一下,削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然后量出这个近似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进一步算出它的体积。从学生的发言中不难看出,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广,又善于大胆猜想,且敢于多角度思考问题,这是可喜可贺的。作为一般的老师,也就肯定大家的想法,表扬大家的积极思维,课堂热热闹闹,大家谈得振振有辞,课堂的活动就此罢休。事实上,孩子们的想法虽然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仔细研究一下,不难发现,这样测量苹果的体积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在事实上是不精确的。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一步进行科学探究,我对上述方法既没有作出肯定也没有作出否定,对学生积极思考,想出了多种方法给予赞扬。但我提出一个要求,回家试一试,并且将测量的过程记录下来。
在收集全班作业时,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做任何实验,而是理想化的画图、计算,“完成”了对一个苹果体积的测量;一部分学生的确按上述方法实验,并测算出苹果的体积(也有少数学生发现算出苹果的体积比较小);一部分学生发现上面所说的把苹果放入水中的体积减去放入前的体积计算有误差。面对大家种种方法,我组织了学生进行大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在学生的发言中,我看到了一部分学业生懒于动手实验,而用理想化的设计;也看到了一部分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实践,在这部分学生中,一些人虽然动手做了实验,但不能积极思考:苹果的一部分在水中、一部分露出水面,该怎么办?而另一些人想到了,但好像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听取了大家的汇报,我当场将一个苹果放入装水的杯中,让学生看到苹果漂浮在水面上,组织大家讨论:用苹果放入后的体积减去苹果放入前的体积准确吗?全班学生讨论非常热烈,结果大家一致认为这种计算明显存在差距。我又布置大家回家想办法研究一下,到底怎样做才能准确地测量苹果的体积。
接下来的一节课,就更加精彩了:有的学生先将玻璃杯装入一定数量水,再用一厚重的铁块把苹果捆绑起来投入水中,使整个苹果完全浸没在水中,算出苹果连同铁块的体积,然后取出苹果,再测量出铁块的体积,减去铁块的体积就得到苹果的体积了;有的学生先将玻璃杯装入一定数量的水,然后用一牙签(或钢针)将苹果压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没,然后算出增加体积便是苹果的体积(牙签或钢针体积忽略不计);还有的学生为了便于操作用一枝铅笔将苹果压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没,将增加的体积减去压入水中的铅笔的体积就得到苹果的体积;还有个别同学想到不利用水来测量,而是将苹果放入较大的玻璃杯中,用黄沙覆盖住苹果,再用测量的苹果和黄沙的体积减去黄沙的体积。这节课上学生表现太棒了,学生热情高涨,我也深受感动。这时又一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测量一个桃子的体积?李子的体积?大家纷纷开动脑筋,于是将桃、李等水果分别放入水中,看这些水果在水中沉浮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予以测算。整个活动,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学生的主动表现,让老师也惊叹不己。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用多种方法正确测量出苹果的体积,更重要的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由此,我想到了目前小学老师中科学素养还不够高,对周围的事物观察不够细致,有的对自己“无关”的事敬而远之,造成一些教师教学中知识面不宽、动手能力不强,甚至会以葫芦画瓢,因此需要掌握好相关学科的实质性知识、章法知识、学科信念及学科发展,要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自身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
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育都必须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要求科学教师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以探究为主的研究活动,使他们与教师一起相互启发促进。作为一名科学老师任重道远,必须抓住课堂,抓住教学内容的每一部分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在亲历探究的过程发展自我、增长才干,养成主动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善于观察、精心策划,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善待学生的无意和有意的“过错”,反复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在自己做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先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里,举一个怎样测量一个苹果的体积的例子。
测量物体的体积,对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他们学过测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对于测量一个苹果这种不规则的物体来说,可见就比较难了。
当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时,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时却令我刮目相看。许多学生想出了办法,其中大多数学生提出,先拿一只较大的玻璃杯,将它装一定高度的水,然后测量玻璃杯的底面积和高度,算出杯子内水的体积,再把苹果放进杯子里,测量多出来的体积,便是苹果的体积;也有少数学生说,先将杯子里的水装满,再在杯子的下方放一容器,然后将苹果放入杯中,溢出来的水的体积便是苹果的体积;也有这样几个学生是这样想,把苹果加工一下,削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然后量出这个近似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进一步算出它的体积。从学生的发言中不难看出,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广,又善于大胆猜想,且敢于多角度思考问题,这是可喜可贺的。作为一般的老师,也就肯定大家的想法,表扬大家的积极思维,课堂热热闹闹,大家谈得振振有辞,课堂的活动就此罢休。事实上,孩子们的想法虽然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仔细研究一下,不难发现,这样测量苹果的体积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在事实上是不精确的。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一步进行科学探究,我对上述方法既没有作出肯定也没有作出否定,对学生积极思考,想出了多种方法给予赞扬。但我提出一个要求,回家试一试,并且将测量的过程记录下来。
在收集全班作业时,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做任何实验,而是理想化的画图、计算,“完成”了对一个苹果体积的测量;一部分学生的确按上述方法实验,并测算出苹果的体积(也有少数学生发现算出苹果的体积比较小);一部分学生发现上面所说的把苹果放入水中的体积减去放入前的体积计算有误差。面对大家种种方法,我组织了学生进行大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在学生的发言中,我看到了一部分学业生懒于动手实验,而用理想化的设计;也看到了一部分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实践,在这部分学生中,一些人虽然动手做了实验,但不能积极思考:苹果的一部分在水中、一部分露出水面,该怎么办?而另一些人想到了,但好像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听取了大家的汇报,我当场将一个苹果放入装水的杯中,让学生看到苹果漂浮在水面上,组织大家讨论:用苹果放入后的体积减去苹果放入前的体积准确吗?全班学生讨论非常热烈,结果大家一致认为这种计算明显存在差距。我又布置大家回家想办法研究一下,到底怎样做才能准确地测量苹果的体积。
接下来的一节课,就更加精彩了:有的学生先将玻璃杯装入一定数量水,再用一厚重的铁块把苹果捆绑起来投入水中,使整个苹果完全浸没在水中,算出苹果连同铁块的体积,然后取出苹果,再测量出铁块的体积,减去铁块的体积就得到苹果的体积了;有的学生先将玻璃杯装入一定数量的水,然后用一牙签(或钢针)将苹果压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没,然后算出增加体积便是苹果的体积(牙签或钢针体积忽略不计);还有的学生为了便于操作用一枝铅笔将苹果压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没,将增加的体积减去压入水中的铅笔的体积就得到苹果的体积;还有个别同学想到不利用水来测量,而是将苹果放入较大的玻璃杯中,用黄沙覆盖住苹果,再用测量的苹果和黄沙的体积减去黄沙的体积。这节课上学生表现太棒了,学生热情高涨,我也深受感动。这时又一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测量一个桃子的体积?李子的体积?大家纷纷开动脑筋,于是将桃、李等水果分别放入水中,看这些水果在水中沉浮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予以测算。整个活动,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学生的主动表现,让老师也惊叹不己。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用多种方法正确测量出苹果的体积,更重要的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由此,我想到了目前小学老师中科学素养还不够高,对周围的事物观察不够细致,有的对自己“无关”的事敬而远之,造成一些教师教学中知识面不宽、动手能力不强,甚至会以葫芦画瓢,因此需要掌握好相关学科的实质性知识、章法知识、学科信念及学科发展,要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自身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
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育都必须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要求科学教师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以探究为主的研究活动,使他们与教师一起相互启发促进。作为一名科学老师任重道远,必须抓住课堂,抓住教学内容的每一部分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在亲历探究的过程发展自我、增长才干,养成主动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善于观察、精心策划,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善待学生的无意和有意的“过错”,反复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在自己做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先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