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时代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践行教育使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高校应积极探索,寻找适应时代发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 教育
一、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就业是一切的基础;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已就业,而且可以带动其他人就业,实现就业倍增效应。
(一)对创新创业理念浅表化
虽然意识创新创业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但在开设的课程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定位不清晰,不准确。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不断更新,内容陈旧、方法传统的现象严重,偏重于国家创业政策、创业目的及意义等理论化的内容,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二) 创新创业教育时效性较差
虽然开始重视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但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受教的主体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关注度不强,主观能动性较差,传统的观念仍然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除此之外,学校讲授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学生现实的需要反差较大。这对于社会经验欠缺、创业经验不足,受观念、环境、资金制约的大学生来讲,会觉得创业离自己很远,存在不敢尝试等现象,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时效性较差。
(三) 新创业教育研究方面也相对滞后
大多数从事创新创业研究的老师都是“兼职”,对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研究只涉及表层论述。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和渗透,缺乏对目标的定位及内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现阶段,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是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四) 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缺少专职的教师队伍 ,大部分都没有受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自身也缺乏创业经历,对企业的运作、经营、管理上缺乏了解,在教学上无法深入进行市场营销知识、创业案例分析等教学、使创新创业实践指导能力上存在严重的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和指导意义。
二、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要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就要在校园内构建和营造具有浓厚创新创业气息的文化氛围,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培养“双师型”师资,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指导
要使创新创业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就必须具备优秀的创业师资队伍。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创业队伍团队应包含创业导师、创业咨询师、创业理论教师、创业实践指导开办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高师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积极把“导学”理念贯穿到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专门设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努力教授学生如何制定合理规范的创新创业计划积极参与实践加大自主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学校一方面要出台鼓励政策有计划有目的积极选派现职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出台激励措施。
(二)开办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高师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1、应积极增加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应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创业案例进行收集整理,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讲解,宣传一些成功者的创业方式与理念,展现成功人士的成果,对其创业精神进行宣扬。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把创新创业教育完全融人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并与其他思想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意识到 ,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转化为创新实践活动的形式来实现。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举办各种创新科技活动,如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搭建实习实训平台校企合作平台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可以紧密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企业进入大学,一起商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另外,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專家,或兼职从事研究创业和教学教师,壮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只有将第一课堂课程和第二课堂有效地结合起来,并且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不断唤醒,启发激励出来,然后通过团队训练、岗位见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出创业领军人物,才能让学生不断产生创新创业理念,从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体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和创业能力。
(五)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和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最有力支持,如法律环境、政府环境、社会环境等。鼓励各级部门以多种形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筹建创新基金项目,完善基金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在一定条件下帮助学生进行创业资金融资,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实际支持。
【参考文献】
[1] 徐小洲等《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2] 马杰、钟云月主编《大学生规划与职业发展》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4、1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6年科研项目(编号:16SA0069)
作者简介:吕春霞(1968-)女,汉族,四川荣县人,大学本科,副教授,四川轻工业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 教育
一、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就业是一切的基础;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已就业,而且可以带动其他人就业,实现就业倍增效应。
(一)对创新创业理念浅表化
虽然意识创新创业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但在开设的课程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定位不清晰,不准确。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不断更新,内容陈旧、方法传统的现象严重,偏重于国家创业政策、创业目的及意义等理论化的内容,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二) 创新创业教育时效性较差
虽然开始重视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但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受教的主体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关注度不强,主观能动性较差,传统的观念仍然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除此之外,学校讲授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学生现实的需要反差较大。这对于社会经验欠缺、创业经验不足,受观念、环境、资金制约的大学生来讲,会觉得创业离自己很远,存在不敢尝试等现象,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时效性较差。
(三) 新创业教育研究方面也相对滞后
大多数从事创新创业研究的老师都是“兼职”,对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研究只涉及表层论述。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和渗透,缺乏对目标的定位及内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现阶段,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是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四) 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缺少专职的教师队伍 ,大部分都没有受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自身也缺乏创业经历,对企业的运作、经营、管理上缺乏了解,在教学上无法深入进行市场营销知识、创业案例分析等教学、使创新创业实践指导能力上存在严重的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和指导意义。
二、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要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就要在校园内构建和营造具有浓厚创新创业气息的文化氛围,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培养“双师型”师资,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指导
要使创新创业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就必须具备优秀的创业师资队伍。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创业队伍团队应包含创业导师、创业咨询师、创业理论教师、创业实践指导开办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高师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积极把“导学”理念贯穿到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专门设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努力教授学生如何制定合理规范的创新创业计划积极参与实践加大自主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学校一方面要出台鼓励政策有计划有目的积极选派现职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出台激励措施。
(二)开办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高师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1、应积极增加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应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创业案例进行收集整理,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讲解,宣传一些成功者的创业方式与理念,展现成功人士的成果,对其创业精神进行宣扬。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把创新创业教育完全融人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并与其他思想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意识到 ,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转化为创新实践活动的形式来实现。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举办各种创新科技活动,如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搭建实习实训平台校企合作平台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可以紧密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企业进入大学,一起商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另外,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專家,或兼职从事研究创业和教学教师,壮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只有将第一课堂课程和第二课堂有效地结合起来,并且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不断唤醒,启发激励出来,然后通过团队训练、岗位见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出创业领军人物,才能让学生不断产生创新创业理念,从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体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和创业能力。
(五)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和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最有力支持,如法律环境、政府环境、社会环境等。鼓励各级部门以多种形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筹建创新基金项目,完善基金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在一定条件下帮助学生进行创业资金融资,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实际支持。
【参考文献】
[1] 徐小洲等《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2] 马杰、钟云月主编《大学生规划与职业发展》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4、1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6年科研项目(编号:16SA0069)
作者简介:吕春霞(1968-)女,汉族,四川荣县人,大学本科,副教授,四川轻工业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