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各种新兴专业崛起的如今,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等种种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导致了中职学校模具专业的就业环境不容乐观,专业对口率低,模具专业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用工的需求。中职学校模具专业的教学模式应如何整改,下面谈谈我个人的想法。
【关键词】 中职 模具专业 就业 整改
一、模具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通过对近3年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情况追踪调查,发现模具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能专业对口的仅占10%~15%,大部分的学生毕业后不是在企业流水线做加工生产,就是转行做其它职业。这个数据反映了一个相当残酷的事实:模具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专业学习,最终却不进入模具行业。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样的局面呢?根据企业和学校反映的问题和情况,大致将原因总结如下:
1、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1)模具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相对企业的实际加工技术水平是滞后的,尽管近年来各中职学校都在进行课程改革,也增加了许多一体化教学的课程,但教学的内容还是赶不上企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对实际生产有指导意义的教学项目较少,专业教材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有的已脱离实际生产。
(2)实训场地条件落后,机床设备不足。由于模具专业的实践性较强,专业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的理论讲授,必须紧跟企业加工生产的步伐,掌握各类新型设备的操作,才能满足更高精度更复杂的加工生产要求。但由于近年来新兴专业的崛起,学校对模具专业的经费投入下降,市面上的机床设备更新换代快且价格昂贵,因此导致模具专业用于教学的设备少而且过时,实训工位不足,学生独立操作机床的机会较少,技能水平达不到企业实际生产的要求。
(3)学校模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数由校内的专业教师根据个人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来制定,受其生产实践经历和传统教育思维的主观影响较大,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时效性和可行性,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人才技能水平、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
(4)由于中职学校的师资大多数来自传统师范类高校,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属于理论型教师,极少数具备企业实践基础,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教学内容与实际发生偏离的问题。
2、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导致的就业问题
(1)由于中职学生年龄比高职大专院校的学生小,心智发育不成熟,大部分学生为人处世、与人沟通的能力较差,个人主义较强,到企业里工作缺乏团队意识,不善与人交流,导致学生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融入工作环境和接受工作角色的转变。
(2)由于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长期对自己要求不高,体能锻炼太少,很难适应企业的劳动强度和实际生产的加工标准,容易产生消极倦怠的工作情绪。
(3)大部分模具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对模具专业的市场发展情况、就业情况、企业工作流程并不了解,选择这个专业只是为了毕业后能迅速就业,学生自身并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和岗位期望值过高,对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认识不够,定位不准,工作的心态沒有摆正,导致在就业的初期因为心气过高而早早放弃模具行业的工作。
二、结合实情,谈模具专业教学整改的思路
1、着力建立有服务区域经济特色的模具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通过企业调研和往届优秀毕业生的意见反馈,聘请企业专家进学校指导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和制定。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前提,与企业开启“订单式”联合办学模式,校企双方就企业所在区域的行业知识结构变化趋势,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大纲,讨论确定课程教学标准;在保证《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机加工一体化实训》、《钳工一体化实训》、《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等主要课程不变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每年的就业情况进行理论和软件课程的增补与调整;让企业参与教材的编制和选订,把企业典型的加工生产案例选编入册作为实战项目开展教学。
2、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校外模具专业实习基地
学校教务部门根据专业设置和教学的需要,广泛与企业沟通合作,在企业内部建立模具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由企业提供场地和设备,学校负责安排学生进场学习。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可以弥补学校机床设备的短板,学生可以在真是岗位上了解企业的工作模式,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实操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市场竞争力,还为专业教师提供了学习行业新知识、新工艺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企业可以挑选基地实习生中优秀的学生代表留在企业工作,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互补,达到双赢。
3、制定长期持续的技能与素质培养计划
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就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建议,帮助学生认识到学校的专业技能学习和考证只是模具专业技能培养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让学生形成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安全规范的操作习惯。根据企业对人才的思想品德、团队协作精神、服从意识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增设思政课的教育活动,强调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规范,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03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2] 杨冬生.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J], 《职教论坛》,2006(04)
[3] 卢之章. 生产实习教学法[M].中国劳动出版社,2006
【课题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模具制造行业技术工人技能培养需求的中职学校模具相关专业课程的整合研究与实践》, (GXZZJG2017A059)。
作者简介:彭庆宁,女,本科,讲师,现于南宁市广西第一工业学校任教,主要从事模具专业的教育研究工作。
【关键词】 中职 模具专业 就业 整改
一、模具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通过对近3年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情况追踪调查,发现模具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能专业对口的仅占10%~15%,大部分的学生毕业后不是在企业流水线做加工生产,就是转行做其它职业。这个数据反映了一个相当残酷的事实:模具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专业学习,最终却不进入模具行业。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样的局面呢?根据企业和学校反映的问题和情况,大致将原因总结如下:
1、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1)模具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相对企业的实际加工技术水平是滞后的,尽管近年来各中职学校都在进行课程改革,也增加了许多一体化教学的课程,但教学的内容还是赶不上企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对实际生产有指导意义的教学项目较少,专业教材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有的已脱离实际生产。
(2)实训场地条件落后,机床设备不足。由于模具专业的实践性较强,专业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的理论讲授,必须紧跟企业加工生产的步伐,掌握各类新型设备的操作,才能满足更高精度更复杂的加工生产要求。但由于近年来新兴专业的崛起,学校对模具专业的经费投入下降,市面上的机床设备更新换代快且价格昂贵,因此导致模具专业用于教学的设备少而且过时,实训工位不足,学生独立操作机床的机会较少,技能水平达不到企业实际生产的要求。
(3)学校模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数由校内的专业教师根据个人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来制定,受其生产实践经历和传统教育思维的主观影响较大,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时效性和可行性,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人才技能水平、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
(4)由于中职学校的师资大多数来自传统师范类高校,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属于理论型教师,极少数具备企业实践基础,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教学内容与实际发生偏离的问题。
2、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导致的就业问题
(1)由于中职学生年龄比高职大专院校的学生小,心智发育不成熟,大部分学生为人处世、与人沟通的能力较差,个人主义较强,到企业里工作缺乏团队意识,不善与人交流,导致学生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融入工作环境和接受工作角色的转变。
(2)由于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长期对自己要求不高,体能锻炼太少,很难适应企业的劳动强度和实际生产的加工标准,容易产生消极倦怠的工作情绪。
(3)大部分模具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对模具专业的市场发展情况、就业情况、企业工作流程并不了解,选择这个专业只是为了毕业后能迅速就业,学生自身并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和岗位期望值过高,对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认识不够,定位不准,工作的心态沒有摆正,导致在就业的初期因为心气过高而早早放弃模具行业的工作。
二、结合实情,谈模具专业教学整改的思路
1、着力建立有服务区域经济特色的模具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通过企业调研和往届优秀毕业生的意见反馈,聘请企业专家进学校指导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和制定。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前提,与企业开启“订单式”联合办学模式,校企双方就企业所在区域的行业知识结构变化趋势,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大纲,讨论确定课程教学标准;在保证《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机加工一体化实训》、《钳工一体化实训》、《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等主要课程不变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每年的就业情况进行理论和软件课程的增补与调整;让企业参与教材的编制和选订,把企业典型的加工生产案例选编入册作为实战项目开展教学。
2、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校外模具专业实习基地
学校教务部门根据专业设置和教学的需要,广泛与企业沟通合作,在企业内部建立模具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由企业提供场地和设备,学校负责安排学生进场学习。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可以弥补学校机床设备的短板,学生可以在真是岗位上了解企业的工作模式,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实操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市场竞争力,还为专业教师提供了学习行业新知识、新工艺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企业可以挑选基地实习生中优秀的学生代表留在企业工作,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互补,达到双赢。
3、制定长期持续的技能与素质培养计划
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就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建议,帮助学生认识到学校的专业技能学习和考证只是模具专业技能培养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让学生形成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安全规范的操作习惯。根据企业对人才的思想品德、团队协作精神、服从意识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增设思政课的教育活动,强调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规范,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03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2] 杨冬生.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J], 《职教论坛》,2006(04)
[3] 卢之章. 生产实习教学法[M].中国劳动出版社,2006
【课题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模具制造行业技术工人技能培养需求的中职学校模具相关专业课程的整合研究与实践》, (GXZZJG2017A059)。
作者简介:彭庆宁,女,本科,讲师,现于南宁市广西第一工业学校任教,主要从事模具专业的教育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