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彻底打破了以分数来选拔学生的传统,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进入初中就读。由于部分学生在小学时数学基础差,加上初中阶段学生所学知识量的剧增、难度的加大,许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难以适应,产生厌学心理,导致了农村初中生流失率的增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迫在眉睫。在此,我谈一谈自己对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提高;农村;数学教学质量;有效途径
自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彻底打破了以分数来选拔学生的传统,所有的小学毕业的学生都进入初中就读。因为没有因材施教的措施,同步式教学模式使初中生两极分化现象加剧,学习优者更优,差者更差,这些教学模式的使用,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发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了农村初中生流失率的增高。如何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成绩,笔者认为可从以下途径入手。
一、将数学融入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例如,我校每年聘请公安干警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我把公安干警列出的案例编成数学竞赛题:2009年12月14日,韦某、莫某、冉某三个嫌疑犯租车到花溪区,在花石线,用事先准备好的毒饵丢给狗吃,待狗昏倒后用出租车偷走,被公安民警当场抓获,公安局已经掌握了以下事实:①罪犯不在韦某、莫某、冉某三人之外;②冉某作案时总得有韦某作从犯;③莫某不会开车。在此案中能肯定的作案对象是( )。
(A)嫌疑犯韦某 (B)嫌疑犯莫某 (C)嫌疑犯冉某
(D)嫌疑犯韦某和冉某
通过这个例子使学生明白:一个人无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离不开思维、推理、表达等能力。今天的社会竞争很激烈,一个人如果没有较强的能力,是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从何而来?学习期间,学校没有专门开设“能力课”,主要靠各科教学来培养,数学在这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走上工作岗位后,你可能记不了“勾股定理”、“三角函数”,但是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分析推理能力使你一生受益。
二、鼓励和欣赏学生提出的问题,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积极采纳学生的不同见解,了解学生的心态与需求,用多种途径来评价学生的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提出许多不同的看法或新的见解,它往往蕴藏着智慧的萌芽,就像一堆沙子中有小小的一粒金子,也要把它挖掘出来。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也应充分肯定,把学生的这些新意介绍给全体学生,肯定其有价值的一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闪光的因素。在“图形的全等”教学中,要求学生将如图分为两个全等的图形,一个从不发言的学生主动举手,我不假思索地叫了他,结果他回答错了。我没有指责这个学生,而是说“今天这个同学敢于积极主动地发言,说明他很有胆识和勇气,单凭这一点大家应给予掌声鼓励”。课后这名同学积极探索,想出在课堂上大家没有想到的一种分割法。在第二节课上我让全班同学观察他的做法,极大地鼓舞了这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那节课后,不仅这位学生经常举手,而且其他学生也更加积极主动发言,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三、以诙谐的语言帮助学生改正易错问题
幽默是教学的佐料品,教师讲述生动有趣、幽默诙谐能使学生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师生感情就会融洽,学生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如为了根治学生解题时常犯的错误,我尝试了许多方法,都无济于事,最后借助幽默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学习合并同类项时,很多学生在作业中经常出现:“a2+a2=a4”这样的错误,课堂上我并没有指责学生,而是十分诙谐地问:“一头牛头上有两只角。二头牛在一起,是共有二头牛,每头牛上仍有二只角呢?还是变成一头牛,这头牛头上竟长出4只角呢?”学生听了哄堂大笑,他们从笑声中受到启迪,从此,犯这类错误的学生大为减少。
四、以低起点、高落点设计问题,层层推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任何一个班集体中,因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学习程度自然有“好、中、差”之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求“好、中、差”兼顾,设计出可供不同能力学生回答的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问题。这样,可使全班学生人人都处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状态,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新课程数学理念中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在讲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时,课本有这样一个例题:证明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我把该例题设计成如下问题串:①顺次连结正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②顺次连结菱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②顺次连结矩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④顺次连结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⑤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⑥顺次连结一般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⑦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的形状与原四边形有什么关系?你能总结出规律吗?
学生在解答上述问题时,层层推进,并且在问题的已知条件与结论的改变中真正体验到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的形状与已知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而与原四边形的形状无关,真正理解了这个问题的精要所在。
要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学生学习数学的路子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提高,对实施新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提高;农村;数学教学质量;有效途径
自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彻底打破了以分数来选拔学生的传统,所有的小学毕业的学生都进入初中就读。因为没有因材施教的措施,同步式教学模式使初中生两极分化现象加剧,学习优者更优,差者更差,这些教学模式的使用,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发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了农村初中生流失率的增高。如何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成绩,笔者认为可从以下途径入手。
一、将数学融入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例如,我校每年聘请公安干警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我把公安干警列出的案例编成数学竞赛题:2009年12月14日,韦某、莫某、冉某三个嫌疑犯租车到花溪区,在花石线,用事先准备好的毒饵丢给狗吃,待狗昏倒后用出租车偷走,被公安民警当场抓获,公安局已经掌握了以下事实:①罪犯不在韦某、莫某、冉某三人之外;②冉某作案时总得有韦某作从犯;③莫某不会开车。在此案中能肯定的作案对象是( )。
(A)嫌疑犯韦某 (B)嫌疑犯莫某 (C)嫌疑犯冉某
(D)嫌疑犯韦某和冉某
通过这个例子使学生明白:一个人无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离不开思维、推理、表达等能力。今天的社会竞争很激烈,一个人如果没有较强的能力,是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从何而来?学习期间,学校没有专门开设“能力课”,主要靠各科教学来培养,数学在这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走上工作岗位后,你可能记不了“勾股定理”、“三角函数”,但是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分析推理能力使你一生受益。
二、鼓励和欣赏学生提出的问题,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积极采纳学生的不同见解,了解学生的心态与需求,用多种途径来评价学生的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提出许多不同的看法或新的见解,它往往蕴藏着智慧的萌芽,就像一堆沙子中有小小的一粒金子,也要把它挖掘出来。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也应充分肯定,把学生的这些新意介绍给全体学生,肯定其有价值的一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闪光的因素。在“图形的全等”教学中,要求学生将如图分为两个全等的图形,一个从不发言的学生主动举手,我不假思索地叫了他,结果他回答错了。我没有指责这个学生,而是说“今天这个同学敢于积极主动地发言,说明他很有胆识和勇气,单凭这一点大家应给予掌声鼓励”。课后这名同学积极探索,想出在课堂上大家没有想到的一种分割法。在第二节课上我让全班同学观察他的做法,极大地鼓舞了这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那节课后,不仅这位学生经常举手,而且其他学生也更加积极主动发言,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三、以诙谐的语言帮助学生改正易错问题
幽默是教学的佐料品,教师讲述生动有趣、幽默诙谐能使学生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师生感情就会融洽,学生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如为了根治学生解题时常犯的错误,我尝试了许多方法,都无济于事,最后借助幽默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学习合并同类项时,很多学生在作业中经常出现:“a2+a2=a4”这样的错误,课堂上我并没有指责学生,而是十分诙谐地问:“一头牛头上有两只角。二头牛在一起,是共有二头牛,每头牛上仍有二只角呢?还是变成一头牛,这头牛头上竟长出4只角呢?”学生听了哄堂大笑,他们从笑声中受到启迪,从此,犯这类错误的学生大为减少。
四、以低起点、高落点设计问题,层层推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任何一个班集体中,因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学习程度自然有“好、中、差”之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求“好、中、差”兼顾,设计出可供不同能力学生回答的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问题。这样,可使全班学生人人都处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状态,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新课程数学理念中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在讲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时,课本有这样一个例题:证明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我把该例题设计成如下问题串:①顺次连结正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②顺次连结菱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②顺次连结矩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④顺次连结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⑤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⑥顺次连结一般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⑦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的形状与原四边形有什么关系?你能总结出规律吗?
学生在解答上述问题时,层层推进,并且在问题的已知条件与结论的改变中真正体验到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的形状与已知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而与原四边形的形状无关,真正理解了这个问题的精要所在。
要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学生学习数学的路子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提高,对实施新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