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小学生的素质培养应该注重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德育主要是教导学生完善自身的道德知识,并且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德之人。而小学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主要负责人和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对于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在德育教育中适当采用激励政策将更加有利于小学生到的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阐述了现阶段的小学生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实施激励策略时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可以有效实施用激励策略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063-01
素质教育对小学班主任提出新的要求,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要求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小学生班主任实施激励手段,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激发学生自主教育的能力。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实施激励策略存在的问题
1.激励策略实施力度较小。
现阶段对小学生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仅仅是做到提出实施激励策略,或者是采用很小力度的激励策略,远远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教育目标。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教师教学生要报恩,学会从平常的小事去帮助他人。在教会这些道理班主任没有明显地提出激励策略,小学生就不能直接感知到被激励地去进行德育教育。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激励活动次数相对较少,以及德育教育的激励活动项目还不够完善,存在缺漏等问题都体现了德育教育的激励策略实施力度较小。
2.激励策略的实施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应该像智育教育一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德育需求为本,贯彻落实学生的德育实践。但是现阶段的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往往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地位,学生处在被动地位去接受德育教育。而且激励策略的提出也是一小学班主任的思想为导向,没有与学生进行良性交通,忽略学生的被激励需求,也就影响了激励策略的实施效果[1]。
3.德育教育组织不够规范。
现阶段的德育教育的活动主要有小学班主任带领组织展开,并没有成型的较为规范的德育教育组织,通常是班主任利用一节课或者班会的时间给学生普及德育知识,学生用听课的方式接受德育教育。其次在激励策略实施的过程,激励策略的制度也不够健全深入,尤其是学生产生德育问题之后的惩罚制度没有落实到位,这样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教育效果。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方法
上文已经提到现阶段的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时还存在这实施力度小、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德育教育组织不够规范等问题,所以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应该从问题入手,改正弊端,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
1.确保激励策略的实施效果和真实性。
激励策略的实施主要是触动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好胜心,给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学习设置了学习目标。所以激励策略的实施必须得达到一定的力度,并且通过一定的仪式感来突出激励策略的真实性,这样小学生才会用心去做,用心去完成。
例如,为了促进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学习水平,小学班主任实施一条激励策略为“学生回家给爸妈洗一次脚,可以获得一朵小红花,累计7天可以获得一张孝顺父母的奖状”,实施一星期后,小学班主任可以邀请学生家长一起来参加颁奖仪式,通过这样的仪式感可以更加触动学生的内心,也提高了学生德育教育的学习效率,得到小红花较少的学生肯定会因为看到同学获得奖状而备受触动,从而会加倍努力争取下一次的进步,这样就达到了激励策略实施的有效性。
2.完善激励策略的实施方式。
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不能仅仅体现在班会或者特定的德育教育课堂,应该不断扩展德育教育的教育范围,体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实施激励政策。例如:可以打破传统的一个班长的班级管理模式,平分到每一位学生的手上,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有事可做。比如,给每一个学生都有管理班级事务的机会和平台,实施轮流责任制,即班级里每一位学生轮流做班长或者其他班级职务,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而且培养了小学生的自律意识。小学生通过轮流任职的活动也在班集体中获得了主体地位,提高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学习效率。小学班主任可以在这个过程实施激励策略,对每一位班干部进行评比,由普通学生评价班干部,通过颁发奖状或者分发奖品的形式激励学生更好地发挥干部作用,学生在任职期间就可以逐渐培养起团结、互帮互助、讲究卫生等优秀的道德品质,从而促进了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性[2]。
3.激励对象由学生个人扩大到小组团队。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为了更加深化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策略的实施可以合理地融入团体合作,即将激励对象由学生个人扩大到小组团队。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可以向学生讲述雷锋乐于助人的故事,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去生活中帮助他人。比如:小组成员可以帮助迷路的人找寻方向;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帮他们打扫卫生;搀扶老奶奶过马路,给带有小宝宝的阿姨让座等一些行为。不同小组之间进行激励评比,由班主任和学生评出最优秀的课题小组,这样的团体激励不仅体现了激励形式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而且在激励策略实施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团结能力,从而促进了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实施对于小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小学班主任应该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的问题的有效途径,不断完善激励策略的实施方式,确保激励策略的实施效果和有效性,并且将激励对象由个人扩大到团体小组,并在立即策略中深化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促进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曾柳娟.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192.
[2]刘天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47.
[3]刘瑶.探析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67.
【关键词】小学生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063-01
素质教育对小学班主任提出新的要求,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要求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小学生班主任实施激励手段,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激发学生自主教育的能力。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实施激励策略存在的问题
1.激励策略实施力度较小。
现阶段对小学生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仅仅是做到提出实施激励策略,或者是采用很小力度的激励策略,远远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教育目标。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教师教学生要报恩,学会从平常的小事去帮助他人。在教会这些道理班主任没有明显地提出激励策略,小学生就不能直接感知到被激励地去进行德育教育。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激励活动次数相对较少,以及德育教育的激励活动项目还不够完善,存在缺漏等问题都体现了德育教育的激励策略实施力度较小。
2.激励策略的实施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应该像智育教育一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德育需求为本,贯彻落实学生的德育实践。但是现阶段的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往往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地位,学生处在被动地位去接受德育教育。而且激励策略的提出也是一小学班主任的思想为导向,没有与学生进行良性交通,忽略学生的被激励需求,也就影响了激励策略的实施效果[1]。
3.德育教育组织不够规范。
现阶段的德育教育的活动主要有小学班主任带领组织展开,并没有成型的较为规范的德育教育组织,通常是班主任利用一节课或者班会的时间给学生普及德育知识,学生用听课的方式接受德育教育。其次在激励策略实施的过程,激励策略的制度也不够健全深入,尤其是学生产生德育问题之后的惩罚制度没有落实到位,这样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教育效果。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方法
上文已经提到现阶段的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时还存在这实施力度小、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德育教育组织不够规范等问题,所以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应该从问题入手,改正弊端,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
1.确保激励策略的实施效果和真实性。
激励策略的实施主要是触动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好胜心,给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学习设置了学习目标。所以激励策略的实施必须得达到一定的力度,并且通过一定的仪式感来突出激励策略的真实性,这样小学生才会用心去做,用心去完成。
例如,为了促进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学习水平,小学班主任实施一条激励策略为“学生回家给爸妈洗一次脚,可以获得一朵小红花,累计7天可以获得一张孝顺父母的奖状”,实施一星期后,小学班主任可以邀请学生家长一起来参加颁奖仪式,通过这样的仪式感可以更加触动学生的内心,也提高了学生德育教育的学习效率,得到小红花较少的学生肯定会因为看到同学获得奖状而备受触动,从而会加倍努力争取下一次的进步,这样就达到了激励策略实施的有效性。
2.完善激励策略的实施方式。
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不能仅仅体现在班会或者特定的德育教育课堂,应该不断扩展德育教育的教育范围,体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实施激励政策。例如:可以打破传统的一个班长的班级管理模式,平分到每一位学生的手上,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有事可做。比如,给每一个学生都有管理班级事务的机会和平台,实施轮流责任制,即班级里每一位学生轮流做班长或者其他班级职务,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而且培养了小学生的自律意识。小学生通过轮流任职的活动也在班集体中获得了主体地位,提高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学习效率。小学班主任可以在这个过程实施激励策略,对每一位班干部进行评比,由普通学生评价班干部,通过颁发奖状或者分发奖品的形式激励学生更好地发挥干部作用,学生在任职期间就可以逐渐培养起团结、互帮互助、讲究卫生等优秀的道德品质,从而促进了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性[2]。
3.激励对象由学生个人扩大到小组团队。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为了更加深化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策略的实施可以合理地融入团体合作,即将激励对象由学生个人扩大到小组团队。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可以向学生讲述雷锋乐于助人的故事,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去生活中帮助他人。比如:小组成员可以帮助迷路的人找寻方向;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帮他们打扫卫生;搀扶老奶奶过马路,给带有小宝宝的阿姨让座等一些行为。不同小组之间进行激励评比,由班主任和学生评出最优秀的课题小组,这样的团体激励不仅体现了激励形式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而且在激励策略实施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团结能力,从而促进了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实施对于小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小学班主任应该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的问题的有效途径,不断完善激励策略的实施方式,确保激励策略的实施效果和有效性,并且将激励对象由个人扩大到团体小组,并在立即策略中深化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促进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曾柳娟.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192.
[2]刘天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47.
[3]刘瑶.探析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