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可见,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书写是人的一张名片。还有一句俗语叫做“字是门楼,书是屋”。好的书写不仅赏心悦目,还能够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尤其是中国的汉字,本就是一种美。在孩子的人生起始阶段,让他们明白书写的重要性,并且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将对其未来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笔者以为,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我们很有必要紧抓写字教学,争取通过书写的训练为孩子擦亮人生的底色。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抓好写字教学呢?根据这几年的尝试和积累,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思路,我想谈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想学生把字写好,教师自己得先做好榜样。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有着非常强烈的向师性,往往喜欢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我们不妨利用他们这个特性,在我们的书写中引起其注意,通过自身对汉字的感悟和实实在在的书写吸引他们的眼光。让学生在看的过程中体会到汉字的美,并且在对美的向往之中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我也要把字写好”的种子。这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我们自己得先练好基本功,要让学生值得学习、值得向往和崇拜。无论是我们的课堂板书还是平时的作业批改,学生都是可以近距离感受的,所以我们在运笔时一定要注意轻重缓急以及间架结构之间要做到匀称和谐。只有我们向学生展示出结构美和音韵美,他们才能进一步对书写产生浓厚的兴趣。除此以外,在书写的姿势和习惯上,我们也要改变自己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负面影响”,要端正坐姿、书写姿势;还得不断改进自身的书写水平。当今不少老师电子产品使用过,书写能力弱化,写出的字并不是很美观,面对这样的实际,作为老师要狠下决心,把字练好,只有这样在给学生示范时才能更有底气。
其次,要调动学生的兴趣,由“要我把字写好”变为“我要把字写好”。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写字有了发自内心的喜欢之后,他们就不会将书写看作是一件机械重复的事情。其实从我们的写字教学经验来看,它很容易就落入窠臼变得枯燥。一方面,低年级的孩子自控能力差,另一方面,如果他们眼中看到的偏旁部首、结构就是简单的点、画、钩等,他们自然提不起兴趣来。一般来说,激发学生的兴趣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写字之前吸引他们。也就是要求教师在书写教学前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常我们可以采用设疑法、名人名言导入法、名家作品导入法等,在写字教学进行过一段时间之后,还可以书写前展示同班同学的书写作品,让学生看到来自身边的榜样,激发其“要写得更好”的决心。第二,及时肯定,强化信心。低年级的孩子好胜心非常强,他们总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为此,我们可以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及时肯定他们,多一些赞美,多一些掌声,让学生可以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第三,丰富教学形式,让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低年级孩子天性活泼好动,他们不爱被限制,喜欢“尝鲜”,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可以让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可以多一些打比方、说顺口溜的方式,让学生记住书写的规则。比如书写汉字“鲁”时,对于字中的那一横,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个人在伸长手臂走钢丝。要想走得更快更好,就得保持平衡。当课堂中这样的形象化语言多了,孩子们自然越来越喜欢写字。
再次,加强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写好。无论是教师的示范还是学生兴趣的调动都是为学生书写服务的。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低年级的孩子对于书写缺少理解,他们或许很想写好,可是又常常遇到“不会写”或者“不知道怎么写”的尴尬情况。这个时候教授给他们正确的方法就尤其重要。基于低年级孩子的实际情况考虑,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观察法,即引导学生准确地认知字形,并且注意看字形特点及形近字的差别。在学生记清楚的基础上再让他们思考田字格里的范字,哪些笔画长、哪些笔画短,各个笔画居于什么位置等等。二是记忆法,记忆法的运用是在观察法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光有记忆还不行,必须注重强化和练习,要让学生在记的过程中一边讲一边伸出手指书空,这样才能使他们把字的形象牢固地刻在脑海中。三是形象法,即通过形象的联系加深学生对于书写的认同。比如我们写“躲”字这个字时,引导学生想象要把“身”字往左边挤一挤,否则就躲不住了;又如在教上下结构的“尖”字时,请学生看一看一支削尖的铅笔,他们就会明白“上面小一点,下面大一点,才是尖”。
最后,要留足练习的时间,为学生创造书写的机会。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手漂亮的字是踏踏实实练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留足学生书写的时间,同时尽可能为他们的书写创造条件。当然了,学生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我们也必须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制定出不同的要求。比如,成绩不错的,完成作业速度较快、质量又比较高的学生,我们可以要求他们一天练习一篇关于古诗或者文章段落的硬笔书法。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在写的过程中思考字形结构,布局疏密,还能丰富他们的语文积累,对于那些速度较慢、接受知识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我们应当先保证质量,再求数量。只有制定出不一样的要求才能保证每个孩子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这样他们的成长也更加“有的放矢”。除此以为,我们还应该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因为书写不仅是语文的事,也是各学科的事。
总而言之,书写是学生的一张名片,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同时积极为他们的书写出谋划策,争取通过书写擦亮孩子们的人生底色。
首先,要想学生把字写好,教师自己得先做好榜样。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有着非常强烈的向师性,往往喜欢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我们不妨利用他们这个特性,在我们的书写中引起其注意,通过自身对汉字的感悟和实实在在的书写吸引他们的眼光。让学生在看的过程中体会到汉字的美,并且在对美的向往之中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我也要把字写好”的种子。这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我们自己得先练好基本功,要让学生值得学习、值得向往和崇拜。无论是我们的课堂板书还是平时的作业批改,学生都是可以近距离感受的,所以我们在运笔时一定要注意轻重缓急以及间架结构之间要做到匀称和谐。只有我们向学生展示出结构美和音韵美,他们才能进一步对书写产生浓厚的兴趣。除此以外,在书写的姿势和习惯上,我们也要改变自己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负面影响”,要端正坐姿、书写姿势;还得不断改进自身的书写水平。当今不少老师电子产品使用过,书写能力弱化,写出的字并不是很美观,面对这样的实际,作为老师要狠下决心,把字练好,只有这样在给学生示范时才能更有底气。
其次,要调动学生的兴趣,由“要我把字写好”变为“我要把字写好”。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写字有了发自内心的喜欢之后,他们就不会将书写看作是一件机械重复的事情。其实从我们的写字教学经验来看,它很容易就落入窠臼变得枯燥。一方面,低年级的孩子自控能力差,另一方面,如果他们眼中看到的偏旁部首、结构就是简单的点、画、钩等,他们自然提不起兴趣来。一般来说,激发学生的兴趣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写字之前吸引他们。也就是要求教师在书写教学前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常我们可以采用设疑法、名人名言导入法、名家作品导入法等,在写字教学进行过一段时间之后,还可以书写前展示同班同学的书写作品,让学生看到来自身边的榜样,激发其“要写得更好”的决心。第二,及时肯定,强化信心。低年级的孩子好胜心非常强,他们总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为此,我们可以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及时肯定他们,多一些赞美,多一些掌声,让学生可以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第三,丰富教学形式,让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低年级孩子天性活泼好动,他们不爱被限制,喜欢“尝鲜”,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可以让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可以多一些打比方、说顺口溜的方式,让学生记住书写的规则。比如书写汉字“鲁”时,对于字中的那一横,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个人在伸长手臂走钢丝。要想走得更快更好,就得保持平衡。当课堂中这样的形象化语言多了,孩子们自然越来越喜欢写字。
再次,加强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写好。无论是教师的示范还是学生兴趣的调动都是为学生书写服务的。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低年级的孩子对于书写缺少理解,他们或许很想写好,可是又常常遇到“不会写”或者“不知道怎么写”的尴尬情况。这个时候教授给他们正确的方法就尤其重要。基于低年级孩子的实际情况考虑,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观察法,即引导学生准确地认知字形,并且注意看字形特点及形近字的差别。在学生记清楚的基础上再让他们思考田字格里的范字,哪些笔画长、哪些笔画短,各个笔画居于什么位置等等。二是记忆法,记忆法的运用是在观察法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光有记忆还不行,必须注重强化和练习,要让学生在记的过程中一边讲一边伸出手指书空,这样才能使他们把字的形象牢固地刻在脑海中。三是形象法,即通过形象的联系加深学生对于书写的认同。比如我们写“躲”字这个字时,引导学生想象要把“身”字往左边挤一挤,否则就躲不住了;又如在教上下结构的“尖”字时,请学生看一看一支削尖的铅笔,他们就会明白“上面小一点,下面大一点,才是尖”。
最后,要留足练习的时间,为学生创造书写的机会。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手漂亮的字是踏踏实实练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留足学生书写的时间,同时尽可能为他们的书写创造条件。当然了,学生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我们也必须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制定出不同的要求。比如,成绩不错的,完成作业速度较快、质量又比较高的学生,我们可以要求他们一天练习一篇关于古诗或者文章段落的硬笔书法。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在写的过程中思考字形结构,布局疏密,还能丰富他们的语文积累,对于那些速度较慢、接受知识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我们应当先保证质量,再求数量。只有制定出不一样的要求才能保证每个孩子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这样他们的成长也更加“有的放矢”。除此以为,我们还应该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因为书写不仅是语文的事,也是各学科的事。
总而言之,书写是学生的一张名片,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同时积极为他们的书写出谋划策,争取通过书写擦亮孩子们的人生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