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现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载体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让群众通过网络得到更多的方便和实惠,是摆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面前的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网络是新形势下为民服务的重要载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格局出现的重大变革,特别是利益越来越多元化,使得社会各界群众的诉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在这种条件下,一些传统的办法和手段,很难满足广大群众反映诉求的需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和大众化,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一)反映诉求
通过网络,群众可以把自己的困难、问题反映到相关部门,党和政府可以了解群众的诉求,从而来解决诉求。在解决的过程中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提高了为民服务的针对性。
(二)汇聚民智
通过网络,群众可以把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表达出来,干部可以了解到群众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执政者,应该利用好网络这一平台,在进行决策、制定政策前,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分析,避免决策不到位和政策效用的短期化形象。
(三)提高效能
通过网络可以节省群众的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同时,通过网络可以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效能。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收集群众的建议,把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列入为民办事的服务中。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政府的服务效能,同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直接参与与决策的机会,真正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二、如何利用网络载体为民服务
利用网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网络平台是载体,相关制度是保障,重在落实是关键,队伍建设是基础。目的是为群众服务,让群众100%满意。
(一)合理搭建平台
搭建网络载体的目的就是要为群众服务,所以网络平台的建设要聚焦到群众身上,内容的策划和功能的设计都要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为重点。
1、政府门户网站
政府网站是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一道架设在网络上的、互动交流的桥梁。通过它,群众可以更便捷的获得权威的政府信息,政府可以更直接的听到群众的意见和心声。建设和管理政府网站,应做到政务公开、在线服务、与群众互动交流,更好地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体现权威性,才会有公信力,才会树立公开透明高效的政府形象。
2、相关拓展平台
(1)政务微博。政务微博,是指中国政府部门推出的官方微博账户,力行“织博为民”。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凭借其网络接入的便捷性、移动终端的多样性、服务内容的丰富性和用户体验的人性化等特点,不仅影响着公众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并且还不断推动着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创新。移动互联网在电子商务、政府网站中应用的不断深化,能大大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在线服务的实用性和政民互动的便捷性,推动政府网站依法服务、公平服务和优质服务,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府网站的认知和满意程度。
(3)信息无障碍平台。为了让残障人士同正常人一样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政府网站应该从“可感知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和兼容性”等方面进行无障碍改造,提高网站内容的可理解性,在不影响健全人浏览网站的同时,为残疾人无障碍获取网上信息提供方便。
3、公共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整合社会上服务资源和行政资源,为群众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的信息,充分体现了以群众为需求中心的服务理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公共服务网站切实让群众享受到高效、便捷、诚信的“信息化服务”。诠释了我们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利用网络平台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除了合理搭建平台以外,还必须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从而推进利用网络平台做好群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二)完善制度建设
我们要有以下一些机制作为保障。首接责任制、分析汇总机制、网络重大事件预警机制。
1、首接责任制。
在接到群众反映的问题时,应本着为民服务的原则由接到问题的部门联系有关部门落实解答和回复,该制度对群众来说具有很大的便利性,有效的避免群众针对同一个问题反映给多个部门的现象。
2、分析汇总制度。
安排专人逐月对群众留言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进行逐月研判,及时掌握网上舆论动向,将总结分析的结果提交给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负责人,便于有关部门提前制定工作预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3、网络重大事件预警制度
要定期做好群众留言情况的分析研判工作,找出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为部门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一些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在网络上可能出现征兆,如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其社会危害性就将会减少到最小。
(三)提高干部网络素养
1、加强学习网络知识。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和网络知识的积累,熟稔业务。
2、培育平和心态。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得人们在这个场所可以毫不顾忌的畅所欲言,我们基层干部要有一种虚怀若谷的态度和海纳百川的气度,容得下网民的不同言论和直白的表达方式。
3、区别对待,妥善解决。
网民留言办理工作事小实大,一条条留言,后面是一双双焦灼期盼的眼睛。对民生急事,要突出一个“快”字,快办、快结、快反馈。对难题、难点突出一个“重”字,重督、重查、重反映。对敏感复杂问题突出一个“慎”字,慎转、慎办、慎结论。
网络是载体、制度是保障,队伍素养是关键,为群众服务是落脚点。只要我们每一名干部牢记自己的使命,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就一定会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大的实惠,就一定能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一、网络是新形势下为民服务的重要载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格局出现的重大变革,特别是利益越来越多元化,使得社会各界群众的诉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在这种条件下,一些传统的办法和手段,很难满足广大群众反映诉求的需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和大众化,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一)反映诉求
通过网络,群众可以把自己的困难、问题反映到相关部门,党和政府可以了解群众的诉求,从而来解决诉求。在解决的过程中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提高了为民服务的针对性。
(二)汇聚民智
通过网络,群众可以把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表达出来,干部可以了解到群众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执政者,应该利用好网络这一平台,在进行决策、制定政策前,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分析,避免决策不到位和政策效用的短期化形象。
(三)提高效能
通过网络可以节省群众的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同时,通过网络可以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效能。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收集群众的建议,把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列入为民办事的服务中。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政府的服务效能,同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直接参与与决策的机会,真正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二、如何利用网络载体为民服务
利用网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网络平台是载体,相关制度是保障,重在落实是关键,队伍建设是基础。目的是为群众服务,让群众100%满意。
(一)合理搭建平台
搭建网络载体的目的就是要为群众服务,所以网络平台的建设要聚焦到群众身上,内容的策划和功能的设计都要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为重点。
1、政府门户网站
政府网站是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一道架设在网络上的、互动交流的桥梁。通过它,群众可以更便捷的获得权威的政府信息,政府可以更直接的听到群众的意见和心声。建设和管理政府网站,应做到政务公开、在线服务、与群众互动交流,更好地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体现权威性,才会有公信力,才会树立公开透明高效的政府形象。
2、相关拓展平台
(1)政务微博。政务微博,是指中国政府部门推出的官方微博账户,力行“织博为民”。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凭借其网络接入的便捷性、移动终端的多样性、服务内容的丰富性和用户体验的人性化等特点,不仅影响着公众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并且还不断推动着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创新。移动互联网在电子商务、政府网站中应用的不断深化,能大大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在线服务的实用性和政民互动的便捷性,推动政府网站依法服务、公平服务和优质服务,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府网站的认知和满意程度。
(3)信息无障碍平台。为了让残障人士同正常人一样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政府网站应该从“可感知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和兼容性”等方面进行无障碍改造,提高网站内容的可理解性,在不影响健全人浏览网站的同时,为残疾人无障碍获取网上信息提供方便。
3、公共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整合社会上服务资源和行政资源,为群众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的信息,充分体现了以群众为需求中心的服务理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公共服务网站切实让群众享受到高效、便捷、诚信的“信息化服务”。诠释了我们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利用网络平台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除了合理搭建平台以外,还必须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从而推进利用网络平台做好群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二)完善制度建设
我们要有以下一些机制作为保障。首接责任制、分析汇总机制、网络重大事件预警机制。
1、首接责任制。
在接到群众反映的问题时,应本着为民服务的原则由接到问题的部门联系有关部门落实解答和回复,该制度对群众来说具有很大的便利性,有效的避免群众针对同一个问题反映给多个部门的现象。
2、分析汇总制度。
安排专人逐月对群众留言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进行逐月研判,及时掌握网上舆论动向,将总结分析的结果提交给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负责人,便于有关部门提前制定工作预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3、网络重大事件预警制度
要定期做好群众留言情况的分析研判工作,找出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为部门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一些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在网络上可能出现征兆,如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其社会危害性就将会减少到最小。
(三)提高干部网络素养
1、加强学习网络知识。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和网络知识的积累,熟稔业务。
2、培育平和心态。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得人们在这个场所可以毫不顾忌的畅所欲言,我们基层干部要有一种虚怀若谷的态度和海纳百川的气度,容得下网民的不同言论和直白的表达方式。
3、区别对待,妥善解决。
网民留言办理工作事小实大,一条条留言,后面是一双双焦灼期盼的眼睛。对民生急事,要突出一个“快”字,快办、快结、快反馈。对难题、难点突出一个“重”字,重督、重查、重反映。对敏感复杂问题突出一个“慎”字,慎转、慎办、慎结论。
网络是载体、制度是保障,队伍素养是关键,为群众服务是落脚点。只要我们每一名干部牢记自己的使命,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就一定会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大的实惠,就一定能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