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中,我们深切地领悟到,在充分运用各种先进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同时,还应当注意从以下几对关系中寻求平衡。
一、教材处理:尊重与超越的平衡
案例:教学“9加几”
在学生讨论得出两种计算方法后,教师用了将近3分钟时间,极力要求学生运用数数的方法进行计算,而等到学生做练习时,又硬性规定必须采用“凑十法”进行计算,理由是虽然教材上出现了数数的方法。但“凑十法”计算起来最简便。
案例中,教师极力体现新教材“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这本无可厚非,但教学是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数学学习是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算法多样化”源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富有个性的理解。这种“以教定学”表面上实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实际上是教师被教材所支配。教学实践需要教材,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也不能完全抛弃教材。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选择、整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目标:过程与结论的平衡
案例: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
学生对24×12独立思考后,分组交流,呈现如下算法:(1)加法:24 24 24 …… 24(12个24连加);(2)连乘:24×3×4,24×2×6,12×3×8……(3)乘法分配率的应用:12×10 12×2……
教师A: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些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教师B: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学生评价,一致认为三种算法都合理,但第一种方法太麻烦,其他两种各有优势。然后教师又将例题改为23×17,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学生都选择了第三种算法,教师因势利导引入了乘法竖式
案例中,当学生出现多种算法时,教师A并没有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优化算法,帮助学生实现新知构建。这种重过程、轻结论的教学,使学生对问题悬而未决,最终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任务也就难以完成。教师B在学生出现多种算法后,及时引导学生比较、评价,并掌握简捷、更具一般性的算法。学生在选择、确认的过程中体会到乘法竖式的优越性,新知得以构建。可见,过程与结论是辩证统一的。数学教学既要重视教学的结论,又要重视教学的过程,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血肉又有灵魂的学科知识结构。
三、教学方式:探究与接受的平衡
案例: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法一:由“分桃子”的故事情境引出“半个”
师:“半个”该怎么写?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一半”吗?(生答略)小朋友们能想出很多办法表示“一半”,真棒!数学里用二分之一表示“一半”,二分之一怎么寫呢?请小朋友们讨论讨论……
教法二: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一半”后
师: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一半”,说明你们很有办法。数学里是怎样表示“一半”的呢?请小朋友们注意看老师板书……
“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结合直观具体的材料,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意义。上述教学中,学生能够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这正是“1/2”的本质含义,至于二分之一怎么写,这已经是约定俗称的,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探讨。因此,教法二选择讲授方式效果显然更好。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不意味着不加分析地否定一切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我们强调探究与接受的平衡,其目的就是要提升各种学习方式的内在品质,实现多种学习方式的优化组合。
四、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与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平衡
案例:教学“认识乘法”(课始,出示“动物园的一角”)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小动物,有房子、大树、白云、河流、小桥。
生2:我发现小河的水还在不停地流动呢!
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在游呢!
教师在肯定中不断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不断又有新的发现……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独特性的与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力求体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丝毫不意味着低估、忽视或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上述教学中,如果教师进行这样的适时引导“我们从画面中还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意外事件了。
改革的基本要义是寻求平衡。如何预防认识上的极端化和做法上的片面性?也许,《中庸》中的“极高明而道中庸”正是我们要把握的秘诀——寻求对立面的必要平衡,在平衡中深化,在平衡中突破。
一、教材处理:尊重与超越的平衡
案例:教学“9加几”
在学生讨论得出两种计算方法后,教师用了将近3分钟时间,极力要求学生运用数数的方法进行计算,而等到学生做练习时,又硬性规定必须采用“凑十法”进行计算,理由是虽然教材上出现了数数的方法。但“凑十法”计算起来最简便。
案例中,教师极力体现新教材“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这本无可厚非,但教学是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数学学习是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算法多样化”源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富有个性的理解。这种“以教定学”表面上实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实际上是教师被教材所支配。教学实践需要教材,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也不能完全抛弃教材。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选择、整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目标:过程与结论的平衡
案例: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
学生对24×12独立思考后,分组交流,呈现如下算法:(1)加法:24 24 24 …… 24(12个24连加);(2)连乘:24×3×4,24×2×6,12×3×8……(3)乘法分配率的应用:12×10 12×2……
教师A: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些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教师B: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学生评价,一致认为三种算法都合理,但第一种方法太麻烦,其他两种各有优势。然后教师又将例题改为23×17,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学生都选择了第三种算法,教师因势利导引入了乘法竖式
案例中,当学生出现多种算法时,教师A并没有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优化算法,帮助学生实现新知构建。这种重过程、轻结论的教学,使学生对问题悬而未决,最终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任务也就难以完成。教师B在学生出现多种算法后,及时引导学生比较、评价,并掌握简捷、更具一般性的算法。学生在选择、确认的过程中体会到乘法竖式的优越性,新知得以构建。可见,过程与结论是辩证统一的。数学教学既要重视教学的结论,又要重视教学的过程,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血肉又有灵魂的学科知识结构。
三、教学方式:探究与接受的平衡
案例: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法一:由“分桃子”的故事情境引出“半个”
师:“半个”该怎么写?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一半”吗?(生答略)小朋友们能想出很多办法表示“一半”,真棒!数学里用二分之一表示“一半”,二分之一怎么寫呢?请小朋友们讨论讨论……
教法二: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一半”后
师: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一半”,说明你们很有办法。数学里是怎样表示“一半”的呢?请小朋友们注意看老师板书……
“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结合直观具体的材料,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意义。上述教学中,学生能够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这正是“1/2”的本质含义,至于二分之一怎么写,这已经是约定俗称的,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探讨。因此,教法二选择讲授方式效果显然更好。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不意味着不加分析地否定一切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我们强调探究与接受的平衡,其目的就是要提升各种学习方式的内在品质,实现多种学习方式的优化组合。
四、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与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平衡
案例:教学“认识乘法”(课始,出示“动物园的一角”)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小动物,有房子、大树、白云、河流、小桥。
生2:我发现小河的水还在不停地流动呢!
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在游呢!
教师在肯定中不断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不断又有新的发现……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独特性的与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力求体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丝毫不意味着低估、忽视或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上述教学中,如果教师进行这样的适时引导“我们从画面中还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意外事件了。
改革的基本要义是寻求平衡。如何预防认识上的极端化和做法上的片面性?也许,《中庸》中的“极高明而道中庸”正是我们要把握的秘诀——寻求对立面的必要平衡,在平衡中深化,在平衡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