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77-02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学前教育主要任务的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这样的环境中,教师教育的对象一般为3岁到6岁的孩子,而这一年龄段的幼儿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情绪丰富而波动大,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在幼兒园里对幼儿情绪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老师,幼儿教师的一个表情、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很大作用。所以作为成人和教育者的幼儿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情绪、语言、行为等对幼儿的影响,以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教师应以积极健康稳定的情绪感染和教育幼儿
情绪是一种具有组织性,深刻内涵,并且持续变化的心理状态。人们可以通过捕捉他人的情绪来感知周边人的情感变化,这一交互过程被称之为情绪感染。所以首先教师要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这种情绪也会感染给孩子,辐射到孩子身上。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伦·希尔把人的积极心态称之为PMA黄金定律,他说:“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在于他的心态。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积极的心态与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但主要还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因此,幼儿教师要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困难和不如意,以便保持良好的情绪,这样有利于自身的成功和发展,同时也会将这种积极良好的情绪作用于幼儿,感染孩子。例如:Lundqvist(1995)记录了瑞士大学生在观看包含人类愉快、悲伤、愤怒、恐惧和惊讶等表情图片后的面部表情活动, 发现带有不同情绪的脸引发了学生们不同的肌电图记录。比如当被试观察到愉快的面部表情时, 他们的面颊肌肉群展现出更为丰富的肌肉活动。但当他们观察到愤怒的面部表情时, 他们眉头肌肉群则展现出更为丰富的肌肉活动。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了无论婴儿、少年、青年还是成年人都会下意识的模仿他人情绪所带来的面部表情,也就是情绪感染。幼儿具有较强的移情能力,会由他人的情绪状态而引起自己与之相一致的情绪反应。例如:在幼儿园上体育课走平衡木时,你会发现:排在前面的幼儿如果表现勇敢、大胆,后面的幼儿就会纷纷仿效;反之,前面的幼儿如果表现出害怕、不敢前进,后面的幼儿也会受感染。幼儿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因此,教师的态度情绪很大程度上会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教师不良的情绪也会对幼儿形成伤害,这种伤害还可能时间很长,甚至终身,比如有的老师本来性格就有问题,有的是家庭不幸福,有的性格孤僻,不善于和同事交流,有的心里压力大,又不善于排解,还有的因为社会上一些人对幼儿教育的误解,工资待遇比较低,有的本来文化水平就很低等等,这些可能都会给教师带来负面的不良的情绪,而有的老师缺乏对这种不良情绪的控制,他会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作用到孩子身上,比如大声斥责,怒骂幼儿,甚至体罚或暴力相加,作为弱势群体的幼儿自然就是受害对象,他们的情绪会变的很低落,比如胆怯害怕、自卑、偏激甚至暴力等,这种情绪得不到释放或缓解就会形成不良的性格和人格,伤害幼儿的一生。我们幼儿园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班上的孩子哪位老师带的时间长,出来后就有人说“这班孩子怎么越看越像某某老师”同样也是这个意思,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影响很大,一个情绪暴躁的老师,她班上孩子绝大多数也会表现出遇事暴躁;一个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的老师,他班上的孩子也会遇事漠不关心,并且还不愿意帮助别人;一个对任何事情都厌恶的老师,她班上的绝大多数也会厌恶做任何事,可能厌恶的口气都是一样的。试想我们想培养这样的孩子吗?所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成为一个健康积极快乐向上的幼儿教师,进而我们才能培养出健康人格,优秀品质的幼儿。
二、教师应以温暖真诚鼓励的语言影响幼儿的情绪
语言是幼儿教师与幼儿进行沟通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一个教师要给孩子以影响,除了应具备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外,还要懂得语言艺术。教师的谈吐及语言表达对孩子的教育及传播知识产生直接的作用,对孩子的情绪也影响巨大。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是有利的,教师的恰当语言能够起到稳定幼儿情绪、激发幼儿积极情感的作用,为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通常,教师不经意的一句“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可能让一位小女孩向同伴炫耀一个上午,幼儿表现好时一句“你表现真棒”可能使这位幼儿以后表现更棒。
教师经常恰当的赞扬、鼓励、肯定、安慰的语言,会使幼儿感受到被尊重、关爱,被理解和接纳产生被重视感和安全感。如果在获得语言支持的同时还得到了教师的微笑、点头、注视以及抚摸、拍头等亲密的身体接触,幼儿更会感到极大的温暖、关爱和信任。例如:开学季,幼儿第一天入园,我班除了本班37个幼儿是直接从小班升入中班之外,又新转入了三名幼儿,其中有个男孩叫林林,跟着母亲进入教室,当他母亲和我交流时他怯怯的看着我,母亲离开时开始嚎啕大哭,抱着妈妈的腿死活不放,妈妈怎么劝都无效,这时我蹲下来抱着他,同时送给他一个玩具熊轻声对他说“林林是不是舍不得妈妈呀?没事,你先和小熊做个朋友,当小熊累的时候妈妈就来了,小熊的妈妈也去给小熊买好吃的了,你看它都没哭,妈妈一会儿就来接你了,你肯定比小熊强。”说完他明显哭声小了,手抓的也不是那么紧了,妈妈也顺势安慰了他几句,虽然还是不情愿,但还是拉着我的手坐回到座位上。在这里,我的话起到了安抚林林,稳定其情绪的作用,如果这时我不说话强行将孩子抱走或恫吓威胁,估计他会哭的更厉害,甚至下午不来幼儿园了。教师消极性的言语则会影响幼儿的自尊、自信,容易使幼儿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正常发展,也影响幼儿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幼儿园教师常见的消极性的话有以下几种:对幼儿人格进行攻击的话,如“你怎么一点都不懂道理呢”“像你这样的孩子我真是第一次见到”等;轻视和嘲弄的话,如“这个都干不了,你还会干什么”“你真是个小少爷”等;刺激幼儿自尊心的话,如“你能不能老实一点,怎么像个猴子”“你的耳朵长到哪儿去了,连我说的话都没听见”等,这些消极或不良的语言又怎么会给幼儿带来积极健康的情绪? 三、教师应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动幼儿的积极情绪
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就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揭示了榜样在儿童社会学习和行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均已证明,教师对待他人和幼儿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幼儿教师随时都会通过自身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赶潮流,穿戴怪异,染鲜艳颜色的头发,在幼儿面前毫无禁忌,拿起东西就大吃而不顾为人师表,在幼儿的厕所方便或者对喜欢的幼儿过分亲昵,对不喜欢的幼儿嗤之以鼻等,因為幼儿好模仿的心理特点,他们都会跟着老师做。如果老师有上述的不良习惯,还可能会导致幼儿纷纷效仿,去买与老师一样的衣服,搞个怪异的发型,在家也不洗手就拿东西吃等。若幼儿的这些行为受到家长的制止,会使幼儿产生叛逆心理,若发现其他的同伴都拥有了而自己没有,则会产生自卑心理、嫉妒心理与攀比心理。这一系列的连环不良反应说到底都是因为老师言传身教没做好。因此,教师应注重自己的着装,言行,在幼儿面前的每一个细节,真正做到以自己的行为习惯带动孩子。
你做的不好的一面他们看见了,而你可能不经意的一个好习惯他们也会模仿学习。比如有一次户外活动结束了,面对着满操场的绳子、皮球、沙包,我又象以前的每一次那样,不声不响地走到操场,将大班、中班、小班所丢弃的玩具一一拾起,放回我们的玩具架上。这进候我听到我班李胜伟小朋友说:“你们看,老师也在收玩具,我们出去帮她收好不好?”孩子们都一齐跑到操场出来了,争先恐后地收拾着玩具,不一会儿,我们就胜利了,我们的战利品就是玩具架上那满满的玩具。孩子们看到这么多的玩具很高兴,我就对他们说:“你们看,别人乱丢的玩具都跑到我们的玩具架上来了,以后小朋友又有很多玩具可以玩了,有的还是大班和中班的哥哥姐姐的呢!如果你们也象他们那样,玩具玩好以后不收回来,随便丢在操场上,我们班的玩具也会跑到其他班级去,到时我们就没什么玩具可以玩了,那可怎么办呢?”孩子说:“我们不玩的时候要把玩具送回家,不丢在操场上,不小心掉的也要把它收起来,放在我们的玩具架上。”听了孩子的话,我感到很欣慰,我的付出没有白费,并不是因为我们班近水楼台先得月,捡到了很多玩具,而是因为我的一个不起眼的收玩具的动作教育了幼儿东西不乱扔。
总之,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影响其情绪的因素很多,而在这些因素中尤其以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最深,作为和幼儿成长阶段接触时间最多的幼儿教师,应该学会缓解自己的工作压力,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用最好的状态去教育孩子,影响孩子,对于幼儿常见的自卑、狭隘胆怯、孤僻、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对症下药、及时矫正,才能使幼儿向好的方向发展,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健康、健全人格的好孩子,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大好基础。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77-02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学前教育主要任务的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这样的环境中,教师教育的对象一般为3岁到6岁的孩子,而这一年龄段的幼儿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情绪丰富而波动大,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在幼兒园里对幼儿情绪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老师,幼儿教师的一个表情、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很大作用。所以作为成人和教育者的幼儿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情绪、语言、行为等对幼儿的影响,以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教师应以积极健康稳定的情绪感染和教育幼儿
情绪是一种具有组织性,深刻内涵,并且持续变化的心理状态。人们可以通过捕捉他人的情绪来感知周边人的情感变化,这一交互过程被称之为情绪感染。所以首先教师要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这种情绪也会感染给孩子,辐射到孩子身上。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伦·希尔把人的积极心态称之为PMA黄金定律,他说:“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在于他的心态。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积极的心态与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但主要还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因此,幼儿教师要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困难和不如意,以便保持良好的情绪,这样有利于自身的成功和发展,同时也会将这种积极良好的情绪作用于幼儿,感染孩子。例如:Lundqvist(1995)记录了瑞士大学生在观看包含人类愉快、悲伤、愤怒、恐惧和惊讶等表情图片后的面部表情活动, 发现带有不同情绪的脸引发了学生们不同的肌电图记录。比如当被试观察到愉快的面部表情时, 他们的面颊肌肉群展现出更为丰富的肌肉活动。但当他们观察到愤怒的面部表情时, 他们眉头肌肉群则展现出更为丰富的肌肉活动。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了无论婴儿、少年、青年还是成年人都会下意识的模仿他人情绪所带来的面部表情,也就是情绪感染。幼儿具有较强的移情能力,会由他人的情绪状态而引起自己与之相一致的情绪反应。例如:在幼儿园上体育课走平衡木时,你会发现:排在前面的幼儿如果表现勇敢、大胆,后面的幼儿就会纷纷仿效;反之,前面的幼儿如果表现出害怕、不敢前进,后面的幼儿也会受感染。幼儿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因此,教师的态度情绪很大程度上会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教师不良的情绪也会对幼儿形成伤害,这种伤害还可能时间很长,甚至终身,比如有的老师本来性格就有问题,有的是家庭不幸福,有的性格孤僻,不善于和同事交流,有的心里压力大,又不善于排解,还有的因为社会上一些人对幼儿教育的误解,工资待遇比较低,有的本来文化水平就很低等等,这些可能都会给教师带来负面的不良的情绪,而有的老师缺乏对这种不良情绪的控制,他会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作用到孩子身上,比如大声斥责,怒骂幼儿,甚至体罚或暴力相加,作为弱势群体的幼儿自然就是受害对象,他们的情绪会变的很低落,比如胆怯害怕、自卑、偏激甚至暴力等,这种情绪得不到释放或缓解就会形成不良的性格和人格,伤害幼儿的一生。我们幼儿园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班上的孩子哪位老师带的时间长,出来后就有人说“这班孩子怎么越看越像某某老师”同样也是这个意思,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影响很大,一个情绪暴躁的老师,她班上孩子绝大多数也会表现出遇事暴躁;一个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的老师,他班上的孩子也会遇事漠不关心,并且还不愿意帮助别人;一个对任何事情都厌恶的老师,她班上的绝大多数也会厌恶做任何事,可能厌恶的口气都是一样的。试想我们想培养这样的孩子吗?所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成为一个健康积极快乐向上的幼儿教师,进而我们才能培养出健康人格,优秀品质的幼儿。
二、教师应以温暖真诚鼓励的语言影响幼儿的情绪
语言是幼儿教师与幼儿进行沟通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一个教师要给孩子以影响,除了应具备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外,还要懂得语言艺术。教师的谈吐及语言表达对孩子的教育及传播知识产生直接的作用,对孩子的情绪也影响巨大。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是有利的,教师的恰当语言能够起到稳定幼儿情绪、激发幼儿积极情感的作用,为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通常,教师不经意的一句“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可能让一位小女孩向同伴炫耀一个上午,幼儿表现好时一句“你表现真棒”可能使这位幼儿以后表现更棒。
教师经常恰当的赞扬、鼓励、肯定、安慰的语言,会使幼儿感受到被尊重、关爱,被理解和接纳产生被重视感和安全感。如果在获得语言支持的同时还得到了教师的微笑、点头、注视以及抚摸、拍头等亲密的身体接触,幼儿更会感到极大的温暖、关爱和信任。例如:开学季,幼儿第一天入园,我班除了本班37个幼儿是直接从小班升入中班之外,又新转入了三名幼儿,其中有个男孩叫林林,跟着母亲进入教室,当他母亲和我交流时他怯怯的看着我,母亲离开时开始嚎啕大哭,抱着妈妈的腿死活不放,妈妈怎么劝都无效,这时我蹲下来抱着他,同时送给他一个玩具熊轻声对他说“林林是不是舍不得妈妈呀?没事,你先和小熊做个朋友,当小熊累的时候妈妈就来了,小熊的妈妈也去给小熊买好吃的了,你看它都没哭,妈妈一会儿就来接你了,你肯定比小熊强。”说完他明显哭声小了,手抓的也不是那么紧了,妈妈也顺势安慰了他几句,虽然还是不情愿,但还是拉着我的手坐回到座位上。在这里,我的话起到了安抚林林,稳定其情绪的作用,如果这时我不说话强行将孩子抱走或恫吓威胁,估计他会哭的更厉害,甚至下午不来幼儿园了。教师消极性的言语则会影响幼儿的自尊、自信,容易使幼儿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正常发展,也影响幼儿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幼儿园教师常见的消极性的话有以下几种:对幼儿人格进行攻击的话,如“你怎么一点都不懂道理呢”“像你这样的孩子我真是第一次见到”等;轻视和嘲弄的话,如“这个都干不了,你还会干什么”“你真是个小少爷”等;刺激幼儿自尊心的话,如“你能不能老实一点,怎么像个猴子”“你的耳朵长到哪儿去了,连我说的话都没听见”等,这些消极或不良的语言又怎么会给幼儿带来积极健康的情绪? 三、教师应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动幼儿的积极情绪
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就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揭示了榜样在儿童社会学习和行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均已证明,教师对待他人和幼儿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幼儿教师随时都会通过自身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赶潮流,穿戴怪异,染鲜艳颜色的头发,在幼儿面前毫无禁忌,拿起东西就大吃而不顾为人师表,在幼儿的厕所方便或者对喜欢的幼儿过分亲昵,对不喜欢的幼儿嗤之以鼻等,因為幼儿好模仿的心理特点,他们都会跟着老师做。如果老师有上述的不良习惯,还可能会导致幼儿纷纷效仿,去买与老师一样的衣服,搞个怪异的发型,在家也不洗手就拿东西吃等。若幼儿的这些行为受到家长的制止,会使幼儿产生叛逆心理,若发现其他的同伴都拥有了而自己没有,则会产生自卑心理、嫉妒心理与攀比心理。这一系列的连环不良反应说到底都是因为老师言传身教没做好。因此,教师应注重自己的着装,言行,在幼儿面前的每一个细节,真正做到以自己的行为习惯带动孩子。
你做的不好的一面他们看见了,而你可能不经意的一个好习惯他们也会模仿学习。比如有一次户外活动结束了,面对着满操场的绳子、皮球、沙包,我又象以前的每一次那样,不声不响地走到操场,将大班、中班、小班所丢弃的玩具一一拾起,放回我们的玩具架上。这进候我听到我班李胜伟小朋友说:“你们看,老师也在收玩具,我们出去帮她收好不好?”孩子们都一齐跑到操场出来了,争先恐后地收拾着玩具,不一会儿,我们就胜利了,我们的战利品就是玩具架上那满满的玩具。孩子们看到这么多的玩具很高兴,我就对他们说:“你们看,别人乱丢的玩具都跑到我们的玩具架上来了,以后小朋友又有很多玩具可以玩了,有的还是大班和中班的哥哥姐姐的呢!如果你们也象他们那样,玩具玩好以后不收回来,随便丢在操场上,我们班的玩具也会跑到其他班级去,到时我们就没什么玩具可以玩了,那可怎么办呢?”孩子说:“我们不玩的时候要把玩具送回家,不丢在操场上,不小心掉的也要把它收起来,放在我们的玩具架上。”听了孩子的话,我感到很欣慰,我的付出没有白费,并不是因为我们班近水楼台先得月,捡到了很多玩具,而是因为我的一个不起眼的收玩具的动作教育了幼儿东西不乱扔。
总之,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影响其情绪的因素很多,而在这些因素中尤其以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最深,作为和幼儿成长阶段接触时间最多的幼儿教师,应该学会缓解自己的工作压力,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用最好的状态去教育孩子,影响孩子,对于幼儿常见的自卑、狭隘胆怯、孤僻、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对症下药、及时矫正,才能使幼儿向好的方向发展,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健康、健全人格的好孩子,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大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