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类课文具有想象丰富、语言生动、情节奇妙等特点,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类课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学生丧失对童话学习的兴趣。下面,笔者以小学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误区一:学童话就是学对话
有位教师在教学《从现在开始》这一课时,考虑到童话故事里有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夸张的人物,而这些都集中体现在文中人物的对话,于是,这位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时立马让他们找出文中的几处对话,并要求边读边体会人物的特点。随后,这位教师让学生带上动作,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个别读、同桌读、师生合作读)这几处对话,想让学生从中体会猫头鹰的神气、小猴子的随和、狮子的威严。这样的教学,看似直奔重点,实则忽视了故事的完整性,反而影响了学生对故事的解读。
对策一: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于永正老师说:“书不读熟不开讲。”可见,整体感知课文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全文。因此,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并说说对猫头鹰、袋鼠、猴子和狮子的初步印象。接着,笔者让学生说说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的特点,学生纷纷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人物的不同特点。如教学猫头鹰的对话时,笔者紧紧抓住“神气极了”一词,引发学生想象:猫头鹰为什么会神气极了?有什么样的表现?还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猫头鹰说的话,学生自然能更加深刻体会到“神气极了”的意思。教学袋鼠、小猴子、狮子的对话时,笔者抓住关键词语“激动”“欢呼”“笑眯眯”等引导学生想象,理解人物的特点。最后,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人物的语气,这样学生不仅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也进一步理解、领悟寓意,真正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误区二:学童话就是学道理
有位教师在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童话所蕴含的道理,设计了“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做法各不相同,你赞成谁”这一合作探究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交流时,教师把童话里的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进行对照,然后告诉学生他们都有各自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位老师在教学时多次提醒学生:童话故事都是想象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是借助课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样的设计,看似揭示了主题,实则忽视了想象的重要性,把学生一下子拉回到现实生活中,冲淡了学生对童话的兴趣。
对策二:还原场景,获得启迪
孩子天生愛想象,喜爱故事,是天生的故事王。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因素,充分利用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还原场景,丰满人物,获得启迪。笔者在教学猫头鹰当上“万兽之王”这一部分时,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猫头鹰当上“万兽之王”,动物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在交流时,有的学生说:“牛伯伯只能白天睡觉,夜晚出来到处找草吃,可四周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牛伯伯好几次把石头当草吃进嘴里,竟咬断了好几颗牙齿,真是苦不堪言。”有的学生说:“公鸡哥哥白天躲在窝里睡大觉,一到晚上就到处叫个不停,弄得人们分不清白天黑夜,恨不得把所有的公鸡都赶走。”……同样,在教学袋鼠和猴子上任后的情形时,笔者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想象:动物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在想象中,学生纷纷悟出了这样的道理:只有按照原来的方式生活,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误区三:学童话就是学表演
有位教师在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时,采取以演促学的策略,让学生在了解猫头鹰、袋鼠、猴子、狮子对话的基础上,直接放手让他们进行表演。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学生只是一味关注他们夸张的动作,忽视了对动物语言的感悟,再加上教师对表演的要求交代不清,导致许多学生争吵不休,以致老师叫停时有的小组还没准备好。在现场表演时,许多学生纷纷戴上头饰轮番上场,令人目不暇接,确实“笑果”不错。可是,语言文字训练在哪里?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提高?而且过多的表演挤占了宝贵的语文学习时间,学生被眼前热闹的表演吸引,没有时间与文本深入对话,只好来去匆匆,粗略地感知一下文本。
对策三:品味语言,落实语用
语文虽然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表演,追求表面热闹,而应当从课文的特点出发,让学生在充满想象的童话故事中品味语言。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先是让学生读读课文,想一想从中读懂了什么。当学生说出猫头鹰当上“万兽之王”后“神气极了”,笔者就让学生“神气”地读一读,体会“神气极了”的意思。接着,让学生仿写“ 极了”。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说说小动物会议论什么,怎样叫苦,从而理解“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的意思,再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进一步感悟猫头鹰的神气和动物们的“叫苦连天”。随后,学生又交流了袋鼠、猴子当上“万兽之王”的表现,笔者紧紧抓住“激动、直摇头、担心、欢呼起来”等重点词语,指导学生感悟、理解,并进行这样的语用训练:“ 来 去”“立刻 ”。最后,笔者启发学生思考:狮子为什么说不用再往下轮了?从而学生明白要学会尊重他人的道理。这时,笔者通过“假如让你当班长,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并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法来说说。学生在品味语言中,不仅发展了语文能力,还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的道理。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童话特点,引导学生用语文化的学习方式来读文、想象、悟理,这样才能走出童话类课文教学的误区,使童话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胡波波
E-mail:[email protected]
误区一:学童话就是学对话
有位教师在教学《从现在开始》这一课时,考虑到童话故事里有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夸张的人物,而这些都集中体现在文中人物的对话,于是,这位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时立马让他们找出文中的几处对话,并要求边读边体会人物的特点。随后,这位教师让学生带上动作,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个别读、同桌读、师生合作读)这几处对话,想让学生从中体会猫头鹰的神气、小猴子的随和、狮子的威严。这样的教学,看似直奔重点,实则忽视了故事的完整性,反而影响了学生对故事的解读。
对策一: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于永正老师说:“书不读熟不开讲。”可见,整体感知课文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全文。因此,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并说说对猫头鹰、袋鼠、猴子和狮子的初步印象。接着,笔者让学生说说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的特点,学生纷纷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人物的不同特点。如教学猫头鹰的对话时,笔者紧紧抓住“神气极了”一词,引发学生想象:猫头鹰为什么会神气极了?有什么样的表现?还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猫头鹰说的话,学生自然能更加深刻体会到“神气极了”的意思。教学袋鼠、小猴子、狮子的对话时,笔者抓住关键词语“激动”“欢呼”“笑眯眯”等引导学生想象,理解人物的特点。最后,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人物的语气,这样学生不仅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也进一步理解、领悟寓意,真正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误区二:学童话就是学道理
有位教师在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童话所蕴含的道理,设计了“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做法各不相同,你赞成谁”这一合作探究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交流时,教师把童话里的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进行对照,然后告诉学生他们都有各自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位老师在教学时多次提醒学生:童话故事都是想象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是借助课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样的设计,看似揭示了主题,实则忽视了想象的重要性,把学生一下子拉回到现实生活中,冲淡了学生对童话的兴趣。
对策二:还原场景,获得启迪
孩子天生愛想象,喜爱故事,是天生的故事王。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因素,充分利用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还原场景,丰满人物,获得启迪。笔者在教学猫头鹰当上“万兽之王”这一部分时,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猫头鹰当上“万兽之王”,动物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在交流时,有的学生说:“牛伯伯只能白天睡觉,夜晚出来到处找草吃,可四周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牛伯伯好几次把石头当草吃进嘴里,竟咬断了好几颗牙齿,真是苦不堪言。”有的学生说:“公鸡哥哥白天躲在窝里睡大觉,一到晚上就到处叫个不停,弄得人们分不清白天黑夜,恨不得把所有的公鸡都赶走。”……同样,在教学袋鼠和猴子上任后的情形时,笔者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想象:动物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在想象中,学生纷纷悟出了这样的道理:只有按照原来的方式生活,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误区三:学童话就是学表演
有位教师在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时,采取以演促学的策略,让学生在了解猫头鹰、袋鼠、猴子、狮子对话的基础上,直接放手让他们进行表演。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学生只是一味关注他们夸张的动作,忽视了对动物语言的感悟,再加上教师对表演的要求交代不清,导致许多学生争吵不休,以致老师叫停时有的小组还没准备好。在现场表演时,许多学生纷纷戴上头饰轮番上场,令人目不暇接,确实“笑果”不错。可是,语言文字训练在哪里?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提高?而且过多的表演挤占了宝贵的语文学习时间,学生被眼前热闹的表演吸引,没有时间与文本深入对话,只好来去匆匆,粗略地感知一下文本。
对策三:品味语言,落实语用
语文虽然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表演,追求表面热闹,而应当从课文的特点出发,让学生在充满想象的童话故事中品味语言。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先是让学生读读课文,想一想从中读懂了什么。当学生说出猫头鹰当上“万兽之王”后“神气极了”,笔者就让学生“神气”地读一读,体会“神气极了”的意思。接着,让学生仿写“ 极了”。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说说小动物会议论什么,怎样叫苦,从而理解“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的意思,再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进一步感悟猫头鹰的神气和动物们的“叫苦连天”。随后,学生又交流了袋鼠、猴子当上“万兽之王”的表现,笔者紧紧抓住“激动、直摇头、担心、欢呼起来”等重点词语,指导学生感悟、理解,并进行这样的语用训练:“ 来 去”“立刻 ”。最后,笔者启发学生思考:狮子为什么说不用再往下轮了?从而学生明白要学会尊重他人的道理。这时,笔者通过“假如让你当班长,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并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法来说说。学生在品味语言中,不仅发展了语文能力,还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的道理。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童话特点,引导学生用语文化的学习方式来读文、想象、悟理,这样才能走出童话类课文教学的误区,使童话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胡波波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