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all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过“时时有创造,处处有创造,人人有创造。”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它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学科,作为思维体操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应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儿童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己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研究的至关重要的前沿问题。
  一、唤起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激情。
  1、宽容民主,调动学生的创新勇气。
  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其创新人格。它要求人勇于开拓、奋发向上、实事求是,乐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在活动中善于思考,出新点子,对自己和社会充满信心。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在师生关系上要求民主平等。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在教学中做到教师和学生地位上是平等的,绝不盛气凌人地对待学生,而把自己看作是学生中的一员,同他们一起讨论、一起思维,共同探讨,引发他们积极进取和自由探索,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例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例题“46-9”的计算,学生在组内讨论各自的想法,汇报时出现四种方法:
  学生对第(1)(2)(3)种方法的汇报比较顺利。但在第(4)种方法的汇报时表达上出现了困难,此时,教师若包办代替学生解释。这对提出者是创新激情的一种打击。因此,我鼓励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购物付钱的情境,再由学获得了认知与情感上的极大满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教师的宽容心,就没有学生的自信心。只有让学生拥有自信心,才能拥有创新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才敢于向传统习惯,向权威挑战,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2、保护好奇心,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科学发明的巨大动力,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新。儿童由于知识面有限,很容易对事物表现强烈的好奇心,并会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事物、发现事物。作为教师,我非常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和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引导学生产生探究新知识的迫切愿望。如游戏"逛动物园"、"小小运动会"、"智慧爷爷"等。又如,寓一节课的内容于一则故事中,有"麦当劳盛典"、聪聪漫游数学王国"等。学生学习"9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时,教师先播放音乐引入教学,当教师拿出挂满"红苹果"的苹果树时,学生们禁不住欢呼起来,于是教师开始讲智慧老人的故事"……树上的红苹果奖给班中爱学习,肯动脑的小朋友……"这种新颖而有趣的练习形式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为了得到"智慧老人"的奖励,人人争着发言,探索热情十分高涨。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
  1、倡导质疑问难。
  科学发明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我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鼓励学生对教学中疑点和难点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进行思索、探讨,启发学生发现疑难,提出问题,逐步解疑,使学生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例:学习了“两位数加法”后,出示“80>43+( )”,让学生展开讨论:( )里可以填哪些数?学生甲:可以填16,20,33……学生乙:可以填0-37。正当我和学生都感到满意时,见多识广的学生丙质疑:我认为还可以填比0小的数,也就是负数。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学生敏捷的思路,独特的见解激活了全班学生的创新思路,使大家的思维亮点聚集在一起发挥,智慧汇拢到一处碰撞,创造的火花不断闪现。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大凡创新,总是不满足于原有状态,不依常规,在寻求变异中,在对给出的问题从不同方向,从不同角度,用新的方法或途径去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产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受定势影响,针对这一点,我的做法是:选择具体题例,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精心诱导学生的求异创新。如开放性题目的条件相对于结论而言不充分,结论未定或未知,从而包含多种结果,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例: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的数"后,让学生找出:0、2、4、6、7、8、10七个数中哪个数与众不同。学生通过思考、讨论,阐明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观点1:7与众不同,因为只有7是单数。
  观点2:10与众不同,因为10是两位数。
  观点3:0与众不同,因为0表示什么都没有。
  观点4:6与众不同,因为只有6和10相差4,其它数和10都不相差4。
  学生理直气壮地说完解题思路,使学生最后认识到这六个数从不同角度看都有其与众不同之处。如果我们按"正常"思维,对学生灵活多样、多侧面多角度的思考不屑一顾,就不会有创新火花的闪烁。
  此外,我还通过"一图多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训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对学生的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给予充分肯定,以排除思维定势的影响,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向纵深发展。
  3、引导学生善于合作、交流、集智取长。
  在教学中针对学校大班容量,难以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我深入研究班级、小组、个人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以"小组学习"为核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发诱思、鼓励合作、共同发展。重点加强小组研讨方式的指导,相对削弱大课堂讲解的学习方式。课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广泛交流思想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见解,建立适应学生心理特点的激励机制。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发挥个人在小组中的潜力和管理才能,学习小组的骨干成员不但能把同学很好地组织在一起,还能把握讨论问题的方法,使大家各抒已见,积极参与,提高了教学效率。   实践证明,"小组学习"给了学生较多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善于合作集智取长。如共同解决知识疑难,友好协作实践,热烈讨论分辨是非,学习他人巧妙的解题方法,良好的求知习惯等,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三、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
  1、让学生经历大胆尝试、主动探索、在数学活动中积极建构的过程
  教师在面对一个有待进一步抽象、概括或建立联系的数学问题,一定要鼓励学生主动出击,尝试在先。设计开放的、有层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大胆地去猜测、试算、操作,对学生在探索中初步形成的不完善、不准确的认识给予肯定和鼓励,在比较、质疑或反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结论或数学结构。例如,教学“找规律”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数学系列活动:一是“猜一猜”:根据已有排列发现规律,猜出接下来的图形或物体应是什么样的;二是“说一说”:针对同一个排列能从不同的角度說出不同的规律(如形状、数量、颜色、长短、大小等);三是“演一演”:用声音、动作、图画、节奏等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某种规律。四是“找一找”:教师展示生活中的规律美,引发学生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五是“小小设计师”: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教具创造不同的规律。
  学生们在这有层次的、开放的、有趣的多种数学活动中经历了“发现一个规律──多角度发现规律──设计并表现出某种规律”这样逐步深化来探索规律的过程,从中不仅获得了探索规律的方法,发展了他们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还欣赏到了数学与生活、数学与自然、数学与艺术的和谐美。
  2、把握好教学中的“扶”与“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分别标有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积极探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养成勤思善学,勤于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扶”与“放”的度呢?例如我在教学“找规律”中,首先在我的指导下认识规律,小旗的排列规律是红黄反复出现,小花的排列规律是绿红反复出现,再通过涂色感受规律,最后利用摆学具让学生创造规律,体现了新课标先扶后放的原则。
  总之,让学生在学习数学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数学;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数学。能自己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 能由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让学生意识到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快乐。
其他文献
期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探究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选择和必然结果。当前,我们必须把握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真正按客观规律办事,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和谐社会的理论提出及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在于探
期刊
【内容摘要】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生命力的底线。根据学生不同的特质,应采用不同的爱的方式,产生心灵共鸣,让爱的教育充满心智,让教育之爱闪耀光芒。让通往心灵之桥如彩虹般无比绚丽。  【关键词】 智慧 宽容 发现 爱的教育  教育是爱的艺术,爱是心灵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教育风格虽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爱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为此,各级政府采取了多项反贫困措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转型和全球化经济影响,贫困问题仍然突出,由于
俗话说:“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学期,受学校委派,我有幸去乌海聽了十几节参加全区物理优质课评选的课,感触颇深。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以他人为鉴,我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此时的反思,对自身将来的专业化成长之路既是一种铺垫,又是一种启迪。特将自己的一点体会整理如下,与同行共勉:  1、不做“井底之蛙”。  本次参加评比的教师都是各地区选派的一线优秀教师,均在本地区获得过很高的荣誉。但是在听
期刊
英语完形填空题,以其内容广泛和知识、能力有机结合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它也是各类英语测试和竞赛中的重点题。且多数同学认为完形填空题是较难的题形之一。说它难,一是它所测试的内容几乎是无所不包:单词、语法、句式、习惯用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都可通过此题进行测试;二是它可以把知识和能力紧密结合,而且是以测试能力为主,基础知识为辅。通过完形填空,可测试出学生综合运用基础语法、词汇、句式、习惯用法等阅读能力,及分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能力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逐步走入初中物理教学中,各类电教手段具有直观形象、生动鲜明、反馈及时等優点,是传统教学手段不能比拟的,也是贯彻素质教育,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强,能有效展示演示实验,增强其可观察性,同时具有生动形象,可以跨越时空,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优点,特别是计算机媒体更具有变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再现物理规律、定理的形成推导过程等
期刊
一路坎坷,一路高唱奋进歌rn任惠敏在服装厂已经工作、奋斗了大半生的时间.她在刚进厂时,是一位漂亮、天真的女孩子,如今虽已是华发初染、历尽沧桑的中年人,但她雍容华贵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