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与天人合一》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f542268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本文深入探讨了意境产生的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从儒道禅三家的哲学追求,意境说产生的历史过程,天人合一的关键时空融合三个方面全面阐释了意境说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意境;天人合一;儒道禅
  G633.3
  Abstract: mood is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This paper further explores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of Heaven mood resulting from the pursuit of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Zen philosophy of three, said the mood temporal key historical process generated Heaven fusion three aspects of a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ood and said, inherent Relationship Harmony Thought.
  Keywords: Confucianism, Taoism, Zen mood Heaven
  一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意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哲学背景,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古代的儒道禅三家都以天人合一为人生境界的最高追求。儒家哲学以人合天。在《论语》中记载着孔子的一段话,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时而耳顺,七时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里展现了孔子的人生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1]这种境界就是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境界。道家哲学以天合天。老子把“道”作为他的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以为人和道的关系,并不在于认识道,而是应体道,即与道合一。庄子进一步发展老子的思想,阐释得道之人的“天地与我一体,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禅宗哲学以心合天。禅宗认为众生之心皆为妄想,只有体会心的正觉,做到彻底无心,才能断除妄想,无心之后真心乃可见。这时的真心与宇宙之心共同一体,无挂无碍,来去自由,达到心灵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哲学背景影响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价值追求。古典美学既不追求单纯的摹仿,也不追求单纯的表现,它从物出发,但又强调以心为主,物我双会、心物交融、天人合一是其最高审美理想。
  二
  意境说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以诗歌为例,它经历了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从审美客体来说,它经历了从物象到意象再到意境的过程。它同西方的典型理论不同,典型强调的中心是人,意境强调的是天人能够融和,分不出彼此。
  意境的起点是物象。钱钟书说:“窃谓《三百篇》有物色而无景色,涉笔所及,止乎一草、一木、一水、一石……”[2]后来,《易传》中的“意象”论对意境论有着重要的思想影响。
  到魏晋时期,玄学家王弼对周易的言、意象之关系作了更透彻明晰的论述。王弼虽是论述哲学问题,其原理与诗学理论相通一致,因为诗人创作,也是由情意到意象,再到语言的过程。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对文学的影响还不是很大,进入隋唐,佛教发展成为中国式的禅宗,于是便有了禅宗的美学观。王维的诗画创作是禅宗美学最早的体现,王昌龄、皎然的诗论等是禅宗美学的进一步发展。佛禅的“境界”说,把以往出现的“言志”、“缘情”、“立象”等重要的诗学观念,很有效地统一起来,成为中国古典诗学的核心范畴。清代的王国维对古代的意境理论做了全面的总结。
  三
  意境不仅被用于诗歌领域,而且被广泛用于绘画、戏剧、小说、园林、建筑等领域。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绘画的境界,“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哲人多谈此言,吾人所师。”他把诗境与画境在审美层次上等同起来看,不过一直观无形,一直观有形。戏剧评论运用境界一词的,有汤显祖评点《红梅记》,他称赞该剧“境界迂回宛转,绝处逢生,极尽剧场之变”。小说《红楼梦》呈现的也是一个诗的境界。中国古典园林也重视意境的创造。中国古典园林的美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物的美,而是艺术意境的美。
  古典美学对意境的追求反映天人合一的美学理想。中国古典美学不追求单纯的摹仿,也不追求单纯的表现,而是追求物我一体的境界。人不是单纯的“观物”,而是“神与物游”、“神与境游”。天人合一的关键是时空的融合。美学的意境追求使时间定格在空间,使空间延伸于时间,小中见大,大中见小,即虚即实,即实即虚。
  空间的扩展。中国古典的诗境、画境都不是局限于有限的物象,而是要在有限中见出无限。园林的意境,也不是一个孤力的物象,而是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在空間的扩展中,心与境契,人游其中,天人合一。
  时间的跳跃。意境说打破了现实与逻辑的时间,它在过去、现在、将来之间进行整合,有时把历史与未来融于一瞬。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宇宙的悠久,人事的飘忽,已远的古人,未来的后人,全部定格在当下。
  意境追求时空融合,在这种融合中,人游其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 中华书局,2006
  [2]钱钟书.管锥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宗白华. 宗白华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 杨郧生. 论天人合一观的文化特性[J]. 江汉论坛. 2011(02)
  作者简介:阮俊,安徽省铜陵市铜陵中学语文教师,硕士学历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包括经典文化,这是我国人文精神的结晶。经典诗文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高远的内涵以及凝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对经典诗文进行阅读,就是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進行传承。经典文化是比较神圣的,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敬畏之心。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沉淀,对于我国人民的品格和灵魂塑造具有一定的帮助。组织学生阅读经典诗词,帮助学生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与此同时,还会
摘要:采取了“培优,促中,推差”的总体思路,按照“低起点,缓坡度,大容量”的原则,以培养创新为核心,以扎实双其为主线,以导学为措施,以多练为突破,做到肯想,肯做,肯学,才能共同发展。  关键词:初中教学;分层教学;探索;思路创新  G623.5  几年来,我们一直在课改的“漩涡”中打转,学洋思、学杜郎口、还学杨家庄,结果是认识不足,过程匆匆,就好像“华东五市一周游”,留下的是一身疲惫。我们仍在穿新
随着生态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莽山保护区)内的公路系统逐渐扩大,游客量也逐年上升,特别是每年的5月份~10月份,更是旅游的高峰期,由此产生的两
【摘要】回首我们以往的教育改革, 提得最多的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每一次的改革好像都收效甚微, 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的主体作用仅仅是老师的一种设计, 是为老师的教学策略而设置的,体现在教学的局部。 这种设计成为教师体现其 “先进” 教育思想的一种摆设, 学生则成了教师运筹帷幄的 “工具” ,成了展示其高超技巧的 “道具”. 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获得其应有的地位, 并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想使
摘要: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其独特的“自由、自主、宽松、愉快”的活动形式深受幼儿的欢迎,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活动的表现机会,最适合让幼儿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关键词:区域活动 生活经验 指导 环境创设  G612  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曾说:“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又是孩子最喜欢的基本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主要活
【摘 要】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师生共同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探究合作和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问题驱动教学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应用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驱动教学法;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  G642.4;I206-4  随着素质教育和通才教育的概念深入人心,各级各类学校都掀起了教改实验。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逐渐被以学生为本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校企结合,从宏观角度来说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从微观角度来说对于学生技能的培养也有深远的意义。所以校企结合的方式只有更加灵活,才能真正的使学生受利,学校受利,企业受利。本文认为校企结合的发展模式应该以企业为中心,而不是以前的以学校为中心。只有以企业为中心,进行校企结合才能使企业的参与度更高,这样学生技能的进步更快。  关键词:校企结合 ;灵活  项目编号:Y201512  G
本研究以四季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和丽格海棠(Begonia x hiemalis Fostsch)的叶片为试验材料,以器官发生途径对两种秋海棠进行无性繁殖体系的建立,并对它们最适宜的组织
大麦虫(Zophobas morio),属于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科,拟步甲族,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南美洲、西印度群岛以及拉丁美洲等地区。近几年我国从东南亚国家引进。其蛋白质含量高,是极佳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