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简言之,即语言感受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指导学生的语感训练。现将几年来,我在语文的语感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语感训练的途径和方法,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强化朗读,激活语感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总得‘读’,对于那些感情充沛的课文或片断,一定要充分发挥读的作用。”“我们都知道,阅读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人的内心就会不断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达到‘语悟其神’的境界。”那么要真正发挥感情朗读对语感的激活作用,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1. “量”的积累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的遍数多了,自然会了解它的意思。蜻蜓点水,没有数量保证的读,只能使读流于形式,不能起到朗读激活语感的作用。只有通过多次朗读,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表达出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图,领悟课文的用词、造句和巧妙的布局以及感人的情感,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教师必须从繁琐的、没有必要的讲解中摆脱出来。要善于点拨,精于诱导,指导学生通过初读探索,萌生情感;范读诱发,渲染情感;重点试读,体味情感;回读全段,抒发情感,这样一个反复读的过程,使学生的语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2. “质”的追求
朗读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要提高朗读的质量,就要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熟读精思,最后达到有真情实感地读。做到老师训导有方,学生练得到位。只有这样,通过情境的创设、角色的变换、心理的揣摩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进而借助表情朗读以抑扬顿挫之声、表身临其境之意、抒深切真挚之情,以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地,才能使学生的语感在朗读训练中得到提高。
3. “形式”的多样
读的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老师要善于运用多种读的方式,对于结构严谨的段落,可采用“问读”的形式,为理清层次、分析段落做准备,对于段落较长,精彩句子较多的段落,可采用“选择读”,便于激发学生的情趣。对于文章的对话部分,老师要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表达感情的提示语分角色朗读,此外,还可采用“接读、默读、轻声读、集体读、个人读、感情引读”等多种读的方式,为体现文章中心思想服务,为深刻理解课文表达的感情服务。依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需要,灵活、科学地安排读的方式,既提高了学生读的兴趣,又可起到激活语感的作用;通过保质保量、灵活多样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形象、情感、色彩和内在意蕴直接敏锐的感知力。
二、创设情境,训练语感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创新教育的新形势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重视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的要求。我认为:创设良好的朗读情境,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无论是从学习的角度,还是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都需要给学生创设一种朗读的情境。美学家王朝闻说:“朗读者的高明之处,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悦耳的音和调,主要在于他进入了文学作品所规定了的情景,即他自己有所体验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用“情”去朗读。朗读不是简单的把文字转换成声音,照本宣科,而是要用感情去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这种情来自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我们要创设情境,让他们有所体验,从而形成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才能有良好的语感。
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充分理解、充分感受作品的内涵,再通过语气的升降缓急、节奏的抑扬顿挫、情感的高低起伏,将平白单调的语言文字,塑造成生动、鲜明的视觉表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三、加强诵读,增强语感
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作品、编者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所以在诵读上要讲究字字到位,句句落实,诵读时必须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调动多种感官功能。
在声情并茂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适当地背记一些名篇佳句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教师应该在学生背诵之时,不仅让学生理解文意还要做一些背记方法的点拨为好。
四、理解运用,丰富语感
语言感受能力的强弱与语言材料积累的多少密切相关。语感能力的提高是在反复、大量感受优秀的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实现的,积累语言的主要途径是大量阅读,特别是“熟读成诵”,它能使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这样积累的语言,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语言积累起来,只是一个待用物,不去运用不在实践中玩味,就像长年不用的工具一样,使用时也有陌生感。运用语言是语感的实践过程,所以,要鼓励学生经常运用积累的语言反映生活,同时,多为他们创造运用语言的机会。在课堂上多为他们提供运用语言的时间,把“训练”落到实处。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只有重视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并施之科学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才能使阅读教学有声有色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强化朗读,激活语感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总得‘读’,对于那些感情充沛的课文或片断,一定要充分发挥读的作用。”“我们都知道,阅读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人的内心就会不断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达到‘语悟其神’的境界。”那么要真正发挥感情朗读对语感的激活作用,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1. “量”的积累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的遍数多了,自然会了解它的意思。蜻蜓点水,没有数量保证的读,只能使读流于形式,不能起到朗读激活语感的作用。只有通过多次朗读,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表达出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图,领悟课文的用词、造句和巧妙的布局以及感人的情感,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教师必须从繁琐的、没有必要的讲解中摆脱出来。要善于点拨,精于诱导,指导学生通过初读探索,萌生情感;范读诱发,渲染情感;重点试读,体味情感;回读全段,抒发情感,这样一个反复读的过程,使学生的语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2. “质”的追求
朗读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要提高朗读的质量,就要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熟读精思,最后达到有真情实感地读。做到老师训导有方,学生练得到位。只有这样,通过情境的创设、角色的变换、心理的揣摩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进而借助表情朗读以抑扬顿挫之声、表身临其境之意、抒深切真挚之情,以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地,才能使学生的语感在朗读训练中得到提高。
3. “形式”的多样
读的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老师要善于运用多种读的方式,对于结构严谨的段落,可采用“问读”的形式,为理清层次、分析段落做准备,对于段落较长,精彩句子较多的段落,可采用“选择读”,便于激发学生的情趣。对于文章的对话部分,老师要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表达感情的提示语分角色朗读,此外,还可采用“接读、默读、轻声读、集体读、个人读、感情引读”等多种读的方式,为体现文章中心思想服务,为深刻理解课文表达的感情服务。依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需要,灵活、科学地安排读的方式,既提高了学生读的兴趣,又可起到激活语感的作用;通过保质保量、灵活多样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形象、情感、色彩和内在意蕴直接敏锐的感知力。
二、创设情境,训练语感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创新教育的新形势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重视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的要求。我认为:创设良好的朗读情境,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无论是从学习的角度,还是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都需要给学生创设一种朗读的情境。美学家王朝闻说:“朗读者的高明之处,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悦耳的音和调,主要在于他进入了文学作品所规定了的情景,即他自己有所体验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用“情”去朗读。朗读不是简单的把文字转换成声音,照本宣科,而是要用感情去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这种情来自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我们要创设情境,让他们有所体验,从而形成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才能有良好的语感。
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充分理解、充分感受作品的内涵,再通过语气的升降缓急、节奏的抑扬顿挫、情感的高低起伏,将平白单调的语言文字,塑造成生动、鲜明的视觉表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三、加强诵读,增强语感
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作品、编者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所以在诵读上要讲究字字到位,句句落实,诵读时必须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调动多种感官功能。
在声情并茂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适当地背记一些名篇佳句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教师应该在学生背诵之时,不仅让学生理解文意还要做一些背记方法的点拨为好。
四、理解运用,丰富语感
语言感受能力的强弱与语言材料积累的多少密切相关。语感能力的提高是在反复、大量感受优秀的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实现的,积累语言的主要途径是大量阅读,特别是“熟读成诵”,它能使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这样积累的语言,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语言积累起来,只是一个待用物,不去运用不在实践中玩味,就像长年不用的工具一样,使用时也有陌生感。运用语言是语感的实践过程,所以,要鼓励学生经常运用积累的语言反映生活,同时,多为他们创造运用语言的机会。在课堂上多为他们提供运用语言的时间,把“训练”落到实处。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只有重视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并施之科学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才能使阅读教学有声有色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