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可见发展和提升思维能力比单纯占有专业知识更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规定中明确提出:“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如何正确合理地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诚请各位同仁斧正。
一、运用分析法,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分析法是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把研究的历史对象置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客观地分析,揭示其运动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的方法。运用分析法,能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具体历史问题的能力。如第二次工业革命,高中历史教材只介绍它的过程和影响,而没有像第一次工业革命那样具体分析它的前提条件。学习到这里,很多同学都会感到困惑:第二次工业革命条件到底有哪些。实际上只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有关史实,就会发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相继确立和发展。条件主要有:一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二是19世纪上半期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三是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推动了技术进步;四、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样分析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而且学生学会了运用已学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运用分析法,要注意深入浅出,既要有理论指导,又要运用具体的历史事实进行具体的历史分析,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样才能达到在史实的基础上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历史,促进学生既增进知识又提升能力。
二、运用综合法,培养学生整体意识思维能力
综合法是把某一历史事件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结合和统一起来加以研究,从而形成对历史事件整体认识的方法。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综合法,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综合,就能找出其内在联系,抓住其本质特征,得出科学的概念和整体意识。如教学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后,为了让学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问题有整体认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综合阐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通过分析综合1935年中共“八一宣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等内容,使学生头脑形成清晰的事件发展概貌,从而形成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
三、运用比较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较法是指将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概念,进行比较对照,判断异同、分析缘由, 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把握历史发展进程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较法把学生不自觉的、无意识的比较上升为有意识的科学比较,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科学的方法来分析问题,以扩展知识的深度广度,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如为了让学生对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程有更深刻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有何异同。其相同点可从割地、赔款、通商口岸三方面来比较,不同点可以从关税协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设工厂,外国军队驻扎中国等方面比较。这样比较既能加深学生对近代中国所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掌握,又能对近代中国社会变化有一个深刻理解,还能使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深化。
运用比较法,要特别注意比较对象应具有可比性。可比性指被比较的历史对象是同类的或相似的,或彼此间存在着某种关联。只有严格遵循可比性原则,比较才有价值,若把没有可比性的历史现象牵强附会放在一起比较,得出结论是没有丝毫意义的,甚至是荒谬的。
四、运用归纳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归纳法是指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结论的一种思维活动。正确运用归纳法能使学生把在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系统地整理在一起,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掌握理解所学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揭示前后史实的内在联系,掌握历史知识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春秋时期这段历史,由于教材知識比较零散,必修一、二、三和选修一均有介绍,学生学习掌握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归纳为:政治上表现为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诸侯国进行变法,宗法分封制瓦解;经济上表现为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私田出现并不断增多,推动新的剥削方法出现,井田制瓦解;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春秋时期的这些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表明奴隶制已经瓦解。这样归纳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体系,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运用联系概括法,培养学生把握历史基本规律的能力
联系概括法是教学过程中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人物或事件放在一起加以分析考察,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去粗存精,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把握历史事件之间必然联系,掌握历史发展基本规律的方法。 如教学明清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可以引导学生纵向联系秦、汉、唐、宋中枢权力机构演变史实,并概括其演变的特点。经过联系概括学生对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趋势之一,相权遭到削弱,君权不断强化这一历史趋势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再如,教学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横向联系,对比英、美、法、德四个国家政体,概括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主要有两种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其共同特点有三:一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二是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三是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运用联系概括法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学会分析和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规律的方法。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科学教学方法,并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着教育改革地不断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已是中学历史教学发展的主旋律,是时代需要和要求。时代呼唤教师自觉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运用分析法,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分析法是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把研究的历史对象置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客观地分析,揭示其运动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的方法。运用分析法,能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具体历史问题的能力。如第二次工业革命,高中历史教材只介绍它的过程和影响,而没有像第一次工业革命那样具体分析它的前提条件。学习到这里,很多同学都会感到困惑:第二次工业革命条件到底有哪些。实际上只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有关史实,就会发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相继确立和发展。条件主要有:一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二是19世纪上半期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三是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推动了技术进步;四、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样分析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而且学生学会了运用已学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运用分析法,要注意深入浅出,既要有理论指导,又要运用具体的历史事实进行具体的历史分析,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样才能达到在史实的基础上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历史,促进学生既增进知识又提升能力。
二、运用综合法,培养学生整体意识思维能力
综合法是把某一历史事件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结合和统一起来加以研究,从而形成对历史事件整体认识的方法。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综合法,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综合,就能找出其内在联系,抓住其本质特征,得出科学的概念和整体意识。如教学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后,为了让学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问题有整体认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综合阐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通过分析综合1935年中共“八一宣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等内容,使学生头脑形成清晰的事件发展概貌,从而形成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
三、运用比较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较法是指将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概念,进行比较对照,判断异同、分析缘由, 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把握历史发展进程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较法把学生不自觉的、无意识的比较上升为有意识的科学比较,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科学的方法来分析问题,以扩展知识的深度广度,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如为了让学生对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程有更深刻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有何异同。其相同点可从割地、赔款、通商口岸三方面来比较,不同点可以从关税协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设工厂,外国军队驻扎中国等方面比较。这样比较既能加深学生对近代中国所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掌握,又能对近代中国社会变化有一个深刻理解,还能使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深化。
运用比较法,要特别注意比较对象应具有可比性。可比性指被比较的历史对象是同类的或相似的,或彼此间存在着某种关联。只有严格遵循可比性原则,比较才有价值,若把没有可比性的历史现象牵强附会放在一起比较,得出结论是没有丝毫意义的,甚至是荒谬的。
四、运用归纳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归纳法是指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结论的一种思维活动。正确运用归纳法能使学生把在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系统地整理在一起,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掌握理解所学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揭示前后史实的内在联系,掌握历史知识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春秋时期这段历史,由于教材知識比较零散,必修一、二、三和选修一均有介绍,学生学习掌握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归纳为:政治上表现为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诸侯国进行变法,宗法分封制瓦解;经济上表现为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私田出现并不断增多,推动新的剥削方法出现,井田制瓦解;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春秋时期的这些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表明奴隶制已经瓦解。这样归纳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体系,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运用联系概括法,培养学生把握历史基本规律的能力
联系概括法是教学过程中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人物或事件放在一起加以分析考察,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去粗存精,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把握历史事件之间必然联系,掌握历史发展基本规律的方法。 如教学明清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可以引导学生纵向联系秦、汉、唐、宋中枢权力机构演变史实,并概括其演变的特点。经过联系概括学生对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趋势之一,相权遭到削弱,君权不断强化这一历史趋势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再如,教学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横向联系,对比英、美、法、德四个国家政体,概括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主要有两种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其共同特点有三:一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二是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三是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运用联系概括法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学会分析和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规律的方法。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科学教学方法,并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着教育改革地不断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已是中学历史教学发展的主旋律,是时代需要和要求。时代呼唤教师自觉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