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本心理学者认为,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人们过于强调大脑的理性和认知功能,忽视了非理性方面的发展,造成学生情感空白。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意培養学生对所学学科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发展学生的兴趣、 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创新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感;态度;教育;鼓励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因素, 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效果。《英语课程标准》所列出的情感都是一些积极的情感,即有利于学习的情感态度,是我们实施课程标准应该发展的情感,而对于那些影响学习的消极情感,如过度焦虑、抑制、过于内向、害羞、胆怯、缺乏学习动机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该帮助学生克服的情感。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呼吸空间”,就是要给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对上英语课、对英语教师充满感 情,变得想学、爱学、会学英语,从而以“课堂”推动“课下”,以“兴趣”带动“效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做到这些,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 得不到发展和实现;而只有用真实的、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 作为传授者、组织者、控制者,向学生传授知识并组织和控制课堂教学的进程。教师给学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学生是被动的知识学习者,教学几乎是一种单向传递的方式,教师把自己的“需要学什么”和“应当怎样学”的标准强加给学生,满足于“要学生跟我学”。这种教育观念的长期存在,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情感交流,陷入一种无生气的状态,导致学生上课参与意识不强、英语学习兴趣不浓。
教师应是“引导者”,是“帮助者”,帮助学生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外语教师有时又是一个“交际合作者”。教师应经常和学生进行交际,同学生保持平等的身份,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解除思想顾虑,教师要 在友好的气氛中帮助学生提高外语交际水平。教师还是“心理治疗者”,要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找出困难原因,分析消极因素的影响,并从心理上帮助他们克服阻遏 外语学习的消极因素,使他们放下包袱,充满信心,学好外语。
二、注重形象鼓励、语言鼓励,与学生平等相处
英语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课堂上师生交流频繁。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利用这有利的条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增进师生感情。例如教师可用形象鼓励、语言鼓励等方式, 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形象鼓励,要面带微笑,认真倾听,让学生感到教师非常重视他,以此拉近师生的关系,而不是显得满不在乎,漫不经心;若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了,教师要给予表杨:Greed/Interesting/That is a good idea /I’m glad to hear that/That’s what I thought.…教师的话会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强化学生参与交际的信心。若学生回答错误了,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的说“no”,而是辅以关心、激 励的表情,使学生体会到温暖和力量。教师还要使用一些建议性的、易于接受的、委婉的表达方法:“You need work harder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而不是说那些伤害学生自尊、挫伤积极性的话语:“You aren’t studying hard.”“you’re so stupid/numb/stubborn/dumb.”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外语学习动机是人类行为动机之一,它表现在渴求外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状态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有动机的外语学习,学习效果好,而无动机的外语学习往往成为一种负担,学习效果不佳。有些学生外语学习差,其根本原因是自己没有强烈的外语学习动机。教师首先要利用学生本身固有的动机,如好奇心、对成功和自尊的渴望、乐玩(love or fun)及好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四、运用英语对话或课文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高中英语教材含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如有关Abraham Lincoln,Madam Curie,Albert Einstein,Helen Keller,Walt Disney等伟人、名人的对话和课文。对这些对话和课文的学习、领悟就是一种很好的情感教育过程。这些伟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震撼是巨大的,因为他们每个人的成功,不仅依靠的是他们的智力水平,更依靠的是他们的勇气、意志、信心等因素。
五、选择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丰富的英语报刊走进课堂
2001年教育部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 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要舍得花费时间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要敢于把“课外”搬到“课内”,使“课外”与“课内”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使二者达到很好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
关键词:情感;态度;教育;鼓励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因素, 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效果。《英语课程标准》所列出的情感都是一些积极的情感,即有利于学习的情感态度,是我们实施课程标准应该发展的情感,而对于那些影响学习的消极情感,如过度焦虑、抑制、过于内向、害羞、胆怯、缺乏学习动机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该帮助学生克服的情感。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呼吸空间”,就是要给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对上英语课、对英语教师充满感 情,变得想学、爱学、会学英语,从而以“课堂”推动“课下”,以“兴趣”带动“效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做到这些,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 得不到发展和实现;而只有用真实的、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 作为传授者、组织者、控制者,向学生传授知识并组织和控制课堂教学的进程。教师给学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学生是被动的知识学习者,教学几乎是一种单向传递的方式,教师把自己的“需要学什么”和“应当怎样学”的标准强加给学生,满足于“要学生跟我学”。这种教育观念的长期存在,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情感交流,陷入一种无生气的状态,导致学生上课参与意识不强、英语学习兴趣不浓。
教师应是“引导者”,是“帮助者”,帮助学生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外语教师有时又是一个“交际合作者”。教师应经常和学生进行交际,同学生保持平等的身份,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解除思想顾虑,教师要 在友好的气氛中帮助学生提高外语交际水平。教师还是“心理治疗者”,要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找出困难原因,分析消极因素的影响,并从心理上帮助他们克服阻遏 外语学习的消极因素,使他们放下包袱,充满信心,学好外语。
二、注重形象鼓励、语言鼓励,与学生平等相处
英语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课堂上师生交流频繁。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利用这有利的条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增进师生感情。例如教师可用形象鼓励、语言鼓励等方式, 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形象鼓励,要面带微笑,认真倾听,让学生感到教师非常重视他,以此拉近师生的关系,而不是显得满不在乎,漫不经心;若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了,教师要给予表杨:Greed/Interesting/That is a good idea /I’m glad to hear that/That’s what I thought.…教师的话会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强化学生参与交际的信心。若学生回答错误了,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的说“no”,而是辅以关心、激 励的表情,使学生体会到温暖和力量。教师还要使用一些建议性的、易于接受的、委婉的表达方法:“You need work harder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而不是说那些伤害学生自尊、挫伤积极性的话语:“You aren’t studying hard.”“you’re so stupid/numb/stubborn/dumb.”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外语学习动机是人类行为动机之一,它表现在渴求外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状态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有动机的外语学习,学习效果好,而无动机的外语学习往往成为一种负担,学习效果不佳。有些学生外语学习差,其根本原因是自己没有强烈的外语学习动机。教师首先要利用学生本身固有的动机,如好奇心、对成功和自尊的渴望、乐玩(love or fun)及好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四、运用英语对话或课文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高中英语教材含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如有关Abraham Lincoln,Madam Curie,Albert Einstein,Helen Keller,Walt Disney等伟人、名人的对话和课文。对这些对话和课文的学习、领悟就是一种很好的情感教育过程。这些伟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震撼是巨大的,因为他们每个人的成功,不仅依靠的是他们的智力水平,更依靠的是他们的勇气、意志、信心等因素。
五、选择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丰富的英语报刊走进课堂
2001年教育部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 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要舍得花费时间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要敢于把“课外”搬到“课内”,使“课外”与“课内”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使二者达到很好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