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数学实践的机会留给学生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teng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让学生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孩子,尽可能地让孩子自己去提问题,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双手操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有可能充分开发,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这样,我们就要思考:“数学课堂中我们教师应留给学生些什么呢?”我个人认为,数学课堂应给学生留下这几样东西:
  1 留给学生提问题的时间
  无论是经典的课堂教学,还是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主动权大部分都掌握在老师手中,孩子们始终处于按老师设计好的问题去思考、去参与学习的被动地位,其实学生是被我们教师牵着鼻子走,这还不是一种被动参与吗?要使学生主动参与,重要的一个转变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问题。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克服在课堂上“主宰”一切的现象,把时间还给学生,广开言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老师当好学生的参谋,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并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提问题的能力。这个学期很快就进入复习阶段了,复习阶段我们更要注意让学生自己去提问题,让学生学会自我命题,逐渐让学生在复习期间从被动变为主动。这样,即使是复习,学生也会复习得很有趣,很快乐!
  2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俗话说:一样米养百种人。百种人就有百种思想。用自己的大脑进行独立思考发现,这种发现就是创新,就是创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去吸收知识、去记忆、去反复练习”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起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构建、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主动构建过程。构建者只能是学生本人,个体的思维是他人不能替代的,尽管学生们的发现是前人早已发现的知识规律,但是对他们而言,他们的发现依然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的。这种通过自己思考发现的知识规律,不仅让学生掌握得更牢固,而且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了应用能力,在探索中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现在的数学课堂流行着“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但在合作学习前我们留给了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了吗?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时候上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我们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我认为,我们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所以,只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学数学,学生在数学上才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学生经过自身积极地思考、探究发现了数学结论,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的魅力和活力。
  3 留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操作是思维的起点,认知的来源,也是认识事物的开端。在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动手操作,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再经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清晰的表象,形成由直观思维到形象思维,最终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所以,在数学课堂中,该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我们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以促使学生牢固地、深刻地掌握知识。其实,我们放手让学生去操作的同时,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北师大版教材,不仅重视我们教师使用学具,还强调学生使用学具,加强了启发性和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们更加要重视学生的操作。也就是说,大部分图形的教学,都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去发现特征,或面积计算方法、或体积计算方法、或某些规律。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具、以及书本附页中的内容,真正地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一做,说一说。相信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 留给学生多说的机会
  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先想,没有脱离思维的语言。学习数学不仅仅要求会想、会问、会做,还要会说,所谓的说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让学生大胆地说,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求异思维发展,同时还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加强他们语言的逻辑性。然而,在听课中时常发现有的老师只满足于自己讲得舒服,讲得痛快,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说,根本就没有给学生说的机会,学生也没有说的时间。其实,对于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是乐于表达的。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独立小声说,同桌互说,四人小组互相说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说出“我认为,我发现,我还有补充”这些语言;同时,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去,用自己准确、标准的语言影响学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逐渐变得有条理、有逻辑,表达更充分。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有这样一种指导思想:凡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决不代替,能放手的就放手。也就是说,我们不代替学生提问题,要留给学生提问题的时间;不代替学生思考,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不代替学生动手操作,要留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不代替代学生说,要给学生多说的机会。只要我们能在数学课堂上留给学生一些东西,学生一定会回给我们一份意想不到的精彩。
其他文献
认真反思作文教学,我清醒地看到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多学生畏惧作文,一到写作时就埋怨声一片,有的甚至把作文视为“洪水猛兽”,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然而高考语文150的分值,作文就占60分,那可真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如何打下“江山”?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缺少了“米”,做饭自然也就无从下手。可见,拥有大量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打下“江山”的前提和基础。  语文
期刊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1 用活语言揭示艺术美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最
期刊
《学科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实证研究》,从数学学科来讲,就是要研究,找到使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办法和策略来,就是真正使学生向2011版《新课标》明确指出的那样:“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们要探索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将生活中的实际事物和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寻找创造生活情景、组织教材开展活动的有
期刊
现代教育十分重视想象能力的培养。儿童入学后,在教学的影响下,想象便会获得进一步发展。但由于他们知识经验的限制,想象的复杂性、概括性和逻辑性的水平还是不高的。运用“想象——求证法”教学,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情趣盎然,产生一种学习热情。  “想象——求证法”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当课文出现新的问题时,既不马上将答案告诉学生,也不是急于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而是启发学生凭自己
期刊
1 关于物理实验的规范性及多样性  在我国比较正规的中学中,学生分组实验的规范性及实验条件的优越性,显然是大部分美国中学所不及的。笔者曾看过他们的一份实验讲义,上面列举了七、八个实验,内容涉及力学,电磁学,声学,热学等多项内容,在实验的规范性及与教学内容的紧密配合方面,显然不如我们的学生分组实验。曾到中国中学访问过的美国教师对中国中学中实验设备的齐全、实验经费的充足感到十分羡慕。他们说:“中国的中
期刊
【摘 要】 终身体育意识是指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教育等的综合性认识活动。本文根据晋中市某中学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对其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调查与研究,并对初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初中学生 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当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以及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是一个连续动态的发展过程,而这一系列活动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自主学习更多的关注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成为能够终身学习的人。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语文教学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创造性地教,学生
期刊
1 掌握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  与原教材相比,现行教材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1 生动活泼,简明轻快,图文并茂。现行教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故事、实验引入课题说明概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概念和规律的讲述简明轻快,不过分追求严格,浅显易懂;大量漫画式的插图启发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有的以图代文,寓教于乐。现行教材一般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前有问题,节前带问号,节后设“想想忆忆”,章后。总结
期刊
中学生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障碍。每次面对试卷中的红叉叉,都令老师苦不堪言,也让学生手足无措。在实际教学中,一片二三百字的阅读短文,就让学生望而生畏,这种情况显然是暴露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究其原因,不是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而是教师平时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的培养,直接导致学生阅读能力比较低。怎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呢
期刊
新课改的实施为中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气象。语文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出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为了使课堂更有实效性,教师要编写好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等内容。课堂上,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进行自学、讨论和展示。我参加学校的第一期课改实验,开始,我和学生都热情高涨,激情澎湃,毕竟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