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作业的定义出发,概括了传统作业的5项弊端,从道德与法治学科对作业进行了深度剖析,学科作业是教学的一部分,学科作业应当强化育人功能,指向核心素养。最后论述一线教师应该如何布置学科作业。
关键词:双减;道德与法治;作业
作业的定义
1.中国古代对于作业的定义
“作業”一词最早出自《管子·轻重丁》,“行令半岁,万民闻之,舍其作业,而为囷京以藏菽粟五谷者过半。”
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提到:“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在宋人司马光所著《与吴丞相书》中提到:“人无贫富,咸失作业。”
在以上文字中,作业的意思指工作、职业。
班固在《东观汉记·魏霸传》中写道:为将作大匠,吏皆怀恩,人自竭节作业。此句中“作业”的意思是劳动,劳作。
此外,作业还有“作孽”“造业”等意思。
2.中国近现代对作业的定义
《辞海》中关于作业的定义是: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
《教育大词典》把作业分成了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其中对“课外作业”的界定为:“根据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独自进行的学习活动”。[1]
综上所述,在中国古代,“作业”一词主要指向人们的生产劳动,即作业等于劳动。从文献记载来看,“作业”一词在中国古代并没有指向教育学的相关概念。
传统作业的弊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业一直被认为是教师课堂的延伸,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法宝,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很多一线教师希望通过做更多的试题的方式让学生提高成绩,以便未来考取更好的学校。这样的做法导致了诸多弊端。
1.教师评价标准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传统的唯分数论使得教师和学生只追求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而没有关注到学生个体。对学生的评价唯一来源便是成绩。成绩高就是好学生,反之就差生(更准确的说是“学困生”)。作业被看做是成绩的对应物,作业正确率高的就是好学生。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评价标准基于作业,基于学生成绩,这样的评价会导致学生未来的“空心病”。
2.家庭作业内容和形式单一化。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家庭作业就是学生的书面作业。教师讲完课就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通过次日对于家庭作业的反馈判断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采用做练习题的方式,千篇一律。对于优等生而言,题目相对容易,缺乏挑战性;对于学困生而言,作业难度太大,不仅不能通过作业巩固知识,还会使得学习兴趣下降。所以,优等生和学困生不能及时通过单一化的作业内容发现彼此的问题,也就造成了教师通过多留作业找学生问题的局面。
3.作业内容指导教学内容。
这种情况集中出现在复习阶段,在知识总复习的时候更加突出。客观地说,应当是教学内容指导作业内容,作业是学生对于目前已掌握知识水平的诊断,如前文所说,教师通过多留作业找学生问题,当学生面临难题无法解决时,教师解决难题,从课堂角度来说,复习课的模式变成了做题—讲题—再做题的循环模式,从学生的成绩上看,教师仅仅是解决了一道道的习题,并没有解决习题所包含的知识点。学生掌握了一道题的技巧,却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边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4.家庭作业内容超纲。
很多老师认为家庭作业的量与学生考试分数呈正比,即家庭作业做的越多,学生的成绩越好。因此,很多老师采用题海战术来求得回报。然而很多试题与教学大纲知识点不匹配,抑或是编者有意拔高试题难度,造成了作业超纲的情况。很多老师在不察之下布置超纲作业,便会给学生造成额外的负担和更大的精神压力。
5.过重的作业负担造成学生压力。
一方面,中国的考试制度和教师选拔机制促使教师和学习必须获得优异的成绩在未来才有希望做到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家长们均渴望孩子通过努力考上一个好大学,进而找到理想的工作,导致家长的焦虑传递给了孩子,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压力下,学生的作业负担越来越重。
过重的作业负担不仅仅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也造成了家庭焦虑和全社会的“内卷”,从考试结果上看,如果作业的内容与考试内容不一致、不匹配,学生的成绩就会下降,作业变成了押题;从作业内容和形式上看,部分家庭作业不能解决知识点的问题,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帮助有限。为了改变这样畸形的局面,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
道法学科作业设计
道法学科的前身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其课程设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作业设计上要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做到指向强化。指向核心素养,指向多样化指向,跨学科融合;强化育人功能,强化单元整合,强化思维训练
三指向:
1.指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现核心素养的作业强调情境性、综合性、开放性、结构性、长周期性等基本特征。”[1]
2.指向多样化。
每一个学生都是存在着差异的个体,教师应当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化,优化作业设计,提倡分层式作业和多样化作业,让每一个学生在作业中有所收获。
3.指向跨学科融合
跨学科作业要求教师从科学视角转向生活视角,把“引导儿童同过生活中发现的现象、问题,尝试综合运用知识思维方式解决问题。”[2]
三强化:
1.强化育人功能
道法学科首要任务就是育人,要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衷,对身边人的热情,切忌把道法作业设计成没有温度的作业。
2.强化单元设计
道法学科每单元为一个主题,以递进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单元的整体理解,加强不同课时与作业之间的关联,减少重复性和机械性的作业。
3.强化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指向高阶思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思维形式。道法与法治学科知识内容属于程序性知识,更重视思维训练,在作业设计中应体现学生的动态思维过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从教师对话式学习转变为学生发现式学习。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双减;道德与法治;作业
作业的定义
1.中国古代对于作业的定义
“作業”一词最早出自《管子·轻重丁》,“行令半岁,万民闻之,舍其作业,而为囷京以藏菽粟五谷者过半。”
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提到:“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在宋人司马光所著《与吴丞相书》中提到:“人无贫富,咸失作业。”
在以上文字中,作业的意思指工作、职业。
班固在《东观汉记·魏霸传》中写道:为将作大匠,吏皆怀恩,人自竭节作业。此句中“作业”的意思是劳动,劳作。
此外,作业还有“作孽”“造业”等意思。
2.中国近现代对作业的定义
《辞海》中关于作业的定义是: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
《教育大词典》把作业分成了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其中对“课外作业”的界定为:“根据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独自进行的学习活动”。[1]
综上所述,在中国古代,“作业”一词主要指向人们的生产劳动,即作业等于劳动。从文献记载来看,“作业”一词在中国古代并没有指向教育学的相关概念。
传统作业的弊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业一直被认为是教师课堂的延伸,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法宝,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很多一线教师希望通过做更多的试题的方式让学生提高成绩,以便未来考取更好的学校。这样的做法导致了诸多弊端。
1.教师评价标准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传统的唯分数论使得教师和学生只追求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而没有关注到学生个体。对学生的评价唯一来源便是成绩。成绩高就是好学生,反之就差生(更准确的说是“学困生”)。作业被看做是成绩的对应物,作业正确率高的就是好学生。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评价标准基于作业,基于学生成绩,这样的评价会导致学生未来的“空心病”。
2.家庭作业内容和形式单一化。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家庭作业就是学生的书面作业。教师讲完课就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通过次日对于家庭作业的反馈判断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采用做练习题的方式,千篇一律。对于优等生而言,题目相对容易,缺乏挑战性;对于学困生而言,作业难度太大,不仅不能通过作业巩固知识,还会使得学习兴趣下降。所以,优等生和学困生不能及时通过单一化的作业内容发现彼此的问题,也就造成了教师通过多留作业找学生问题的局面。
3.作业内容指导教学内容。
这种情况集中出现在复习阶段,在知识总复习的时候更加突出。客观地说,应当是教学内容指导作业内容,作业是学生对于目前已掌握知识水平的诊断,如前文所说,教师通过多留作业找学生问题,当学生面临难题无法解决时,教师解决难题,从课堂角度来说,复习课的模式变成了做题—讲题—再做题的循环模式,从学生的成绩上看,教师仅仅是解决了一道道的习题,并没有解决习题所包含的知识点。学生掌握了一道题的技巧,却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边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4.家庭作业内容超纲。
很多老师认为家庭作业的量与学生考试分数呈正比,即家庭作业做的越多,学生的成绩越好。因此,很多老师采用题海战术来求得回报。然而很多试题与教学大纲知识点不匹配,抑或是编者有意拔高试题难度,造成了作业超纲的情况。很多老师在不察之下布置超纲作业,便会给学生造成额外的负担和更大的精神压力。
5.过重的作业负担造成学生压力。
一方面,中国的考试制度和教师选拔机制促使教师和学习必须获得优异的成绩在未来才有希望做到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家长们均渴望孩子通过努力考上一个好大学,进而找到理想的工作,导致家长的焦虑传递给了孩子,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压力下,学生的作业负担越来越重。
过重的作业负担不仅仅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也造成了家庭焦虑和全社会的“内卷”,从考试结果上看,如果作业的内容与考试内容不一致、不匹配,学生的成绩就会下降,作业变成了押题;从作业内容和形式上看,部分家庭作业不能解决知识点的问题,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帮助有限。为了改变这样畸形的局面,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
道法学科作业设计
道法学科的前身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其课程设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作业设计上要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做到指向强化。指向核心素养,指向多样化指向,跨学科融合;强化育人功能,强化单元整合,强化思维训练
三指向:
1.指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现核心素养的作业强调情境性、综合性、开放性、结构性、长周期性等基本特征。”[1]
2.指向多样化。
每一个学生都是存在着差异的个体,教师应当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化,优化作业设计,提倡分层式作业和多样化作业,让每一个学生在作业中有所收获。
3.指向跨学科融合
跨学科作业要求教师从科学视角转向生活视角,把“引导儿童同过生活中发现的现象、问题,尝试综合运用知识思维方式解决问题。”[2]
三强化:
1.强化育人功能
道法学科首要任务就是育人,要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衷,对身边人的热情,切忌把道法作业设计成没有温度的作业。
2.强化单元设计
道法学科每单元为一个主题,以递进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单元的整体理解,加强不同课时与作业之间的关联,减少重复性和机械性的作业。
3.强化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指向高阶思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思维形式。道法与法治学科知识内容属于程序性知识,更重视思维训练,在作业设计中应体现学生的动态思维过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从教师对话式学习转变为学生发现式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月芬《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年6月第1版
[2]马燕婷、胡靓瑛《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第1版
[3]郅庭瑾《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2版
[4]艾琳·迪普卡《聚焦家庭作业改进实践、设计以及反馈的方法和技巧》陶志琼译[M]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