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左手技巧之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初级学习“换把”的练习者,从什么是换把,换把的原则和方法三个大点进行阐述。要求学习时要以科学的方法作为指导,反复练习、思考、听辨,才能自如熟练地掌握“换把”这一技巧。
  关键词:左手技巧 换把 同指换把 异指换把 媒介音
  一、换把及其在小提琴演奏技术中的作用
  从一个把位到另一个把位的转换,即“换把”。这个技巧是左手技巧中比较困难的问题,特别是考虑到音准的精确性。第四把位以下,换把位是下臂的動作来完成的,在高把位,换把是由下臂和上臂的联合动作来完成的。“换把”是小提琴演奏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其他演奏技巧一样在小提琴演奏中占用着重要的作用,并随着小提琴艺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和完善。
  二、换把的原则
  学习换把技巧,开始阶段的基础练习非常重要,在基础学习阶段,只有通过严格规范的把位训练动作,才能进入换把的自由国度。换把时不仅音要精确,同时手指、手腕、手臂要进入新的把位的正确位置,这个是常规换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换把的方法
  在平时的演奏中,经常会遇到有些演奏者只注意换“音”不注意换“把”,换把时“把”不到位置的情况,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开始学习换把时目的不明确,要求不严格,只满足于把音拉对的初级层面。正确的换把方法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具有扎实的固定把位演奏基础
  在学习换把之前,学习者应该具备较为扎实的固定把位演奏基础,它主要包括:建立正确的手型;手指能独立的抬、按;较为熟练地掌握常用手指的排列位置,尤其是要具备相应的听觉能力。
  (二)重视臂、肘、腕动作的协调
  在学习换把时,学习者往往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手指和音符上,而忽略了臂、肘、腕动作的协调,为了让各个关节协调,可以用下面几个练习来做准备训练。(如例1)
  例1中手指按弦的指位是最自然的位置,每个小节要反复的上行、下行的练习多次(手指不要离弦,但按弦要轻),用不同的速度做无声练习,注意动作的正确、协调,具体的动作要领是:
  1.换把到三把位时要保持手型
  2.到四把位时,肘要向右的趋势,掌触琴边的位置略偏右,食指根部不要脱离琴颈。
  3.到五把位时肘开始偏右,拇指稍向琴颈下方转移,食指离开琴颈。
  4.到六把位时,肘明显右移,拇指达到琴颈的末端,手腕渐拱。
  5.再往七、八把位换时,肘和腕要尽可能向右上方移动,虎口逐渐张开,使手指能达到把位。
  以上讲述的是一般原则,由于各个人的手的大小、结构有所不同,因此动作也会有所差异,但都必须力求动作的整体、连贯、自然。
  (三)“同指换把”是基础
  学习换把,练好“同指换把”是基础,要注意几点:
  1.换把的整体动作必须正确,动作不能猛烈,避免“跳”把。
  2.换把过程中要减轻手指按弦额压力(同时减轻拇指的握力),让手指浮在琴弦上滑动,到达目的音后再将弦按实。
  3.注意在换把中调整手型(低把位到高把位手指之间距离要逐渐变窄,高把位到低把位手指之间距离要渐宽)。(如例2)
  (四)正确练习异指换把
  学习异指换把初期可以借助媒介音来帮助换把,换把多要求经过的距离必须精确,分毫不差,换句话说,就是换把的精确性是每个小提琴演奏者毕生所要追求的目标,从表面上看,这一刹那 似乎在碰运气,实际上只要采用了正确的方法,运气即使不能完全排除,也可降低到最少的限度,为此,首先必须准确依照所含的距离,测定臂所要移动的距离。达到次目的要利用所谓的“媒介音”——谱例中用( )表示。(如例3)
  实践证明,借助媒介音,我们的肌肉的感觉完全能够达到实际上排除换把碰运气的目的,事实上,如果演奏者已养成了在练习中应用媒介音的习惯,那十分危险的大跳也就可以安然无恙了,但另一个角度讲,媒介音又存在知致命的弱点,在乐曲演奏中,插入不相干的媒介音是在歪曲作者的作品,因此,在练习初期用媒介音来帮助换把的精确性之后,要去掉媒介音。
  换把是小提琴最重要的技巧之一,是每个小提琴演奏者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小提琴拓展音域,表达音乐语言和丰富音乐色彩的一种技术手段。换把的“把”字,说明要在指板上移动的是整个左手,而不是某个手指,因而必须要做到左手放松,尽可能地给左手以自由。
  参考文献:
  [1]杨宝智.小提琴初级换把教学问题[J].小演奏家,2010,(08).
  [2]张劼.小提琴换吧艺术的改善与提高[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6,(03).
  [3]王琪琳.浅析小提琴换把训练[J].传媒与艺术,2012,(08).
  [4][匈]卡尔·弗莱什.小提琴指法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摘要:二胡,中国当代民族乐器中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已经历了上千年年历史的洗礼。虽然它的历史悠久,但是二胡音乐作品的演奏技法特征也仅是在近百年间才有了一个较为明显的提高。融合现代作曲技法的二胡作品在学习与演奏上都与传统曲目有了较大的区别,探讨此项内容对于二胡学习者演奏现代二胡音乐作品有着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二胡 技法特征 王建民 民族情  二胡是中国当代民族乐器中重要的乐器之一,是我国最流行,也
期刊
摘要:多声思维是所有音乐学习者必须学习和努力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它是培养演唱者集体协作以及综合音乐修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蒙古族声乐作品为例,简单论述合唱训练的功用。  关键词:多声思维 合唱训练 功用  多声思维是人类在多声部音乐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随着多声感觉、听觉及多声欣赏习惯与能力的发展,逐渐形成起来的一种立体状的音乐思维方式。①多声思维方式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它充分地体现了个体与个体,个体
期刊
摘要:独立音乐的产生是从声乐中解放出来的,声乐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也是歌词与音乐的相互协调统一的过程。本文笔者主要从起初的音乐附属于歌词,到有关音乐与歌词谁第一的争论,最后以浪漫主义时期的乐剧达到音乐与歌词的高度统一等几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西方声乐艺术史 歌词 音乐 协调  音乐历史的研究除了对作曲家、作品的分析外,更为重要的是,对之所以形成这一历史过程的反思。正如德国音乐学家达尔豪斯所言,历史
期刊
喜欢巴托莉已经有十几年了。初听巴托莉就被她鬼使神差,出神入化的花腔技巧所折服,此后无论走到哪里,去唱片店总要买她的唱片,家里有关她的音乐会、歌剧、采访等各类音像资料琳琅满目,巴托莉 “恐机”,所以想目睹真容真声只能亲赴欧洲,而能听她在巅峰期的现场演唱也就成了理想,没想到,理想这么快就实现了,2013年10月,巴托莉终于还是来到了中国。不出意料,7日晚7点30分,北京国家大剧院是巴托莉的中国内地处女
期刊
摘要:二十世纪初,传统的音乐模式逐渐被新的音乐思维和手法所取代,年少的肖斯塔科维奇受到新音乐思潮的影响,在早期创作的作品中尝试不同音乐体裁及表现手法,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本文从音色塑造的音乐形象、和声戏剧性及节奏特点三个方面阐述,使我们了解肖斯塔科维奇早期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和演奏特征。  关键词:肖斯塔科维奇 三首幻想舞曲 音色 和声戏剧性 节奏  二十世纪初,人类社会发生跨时代的改变,随
期刊
摘要:声乐心理学中的“移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品的表现。民歌中对于这种心理要素的注重,是体现民间艺术的艺术价值与生活、生产文化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声乐心理学 移情 茶山号子  一、声乐心理学中的“移情”与“茶山号子”  声乐心理学中的“移情”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美学的范畴。在音乐美学中主要是指演唱者在演唱前、演唱中都要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作品中,同时将作品中需要传达的情感、情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从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中的结构、旋律、配器等方面入手,对音乐进行说明,阐述作曲家是如何运用创作的艺术特征来表达诗歌的内涵意境的,并且简要地说明这部作品是如何通过这些创作手法来体现印象主义的朦胧效果。  关键词:德彪西印象朦胧前奏曲  《牧神午后前奏曲》是德彪西创作的一首精致的管弦乐曲,这首乐曲以其独特的音响效果、梦幻般的乐队织体、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朦胧飘渺的的色彩变换,被称作为德彪
期刊
摘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他以其自身对歌剧的超强理解力,对音乐的巧妙运用,使其歌剧中渗透着独特的魅力。让听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爱和美的传递。本文将以莫扎特的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为例,探究莫扎特的音乐美学特征。  关键词:莫扎特 歌剧 音乐美学  出生于1756年的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天才。作为古典
期刊
1949年后,广州乐器从业者们着力发展钢琴业务,钢琴的生产规模开始壮大。1956年,由上海、共和、虞炎、裕泰、新乐和傅喜六家钢琴、键盘行组成了公私合营的广州钢琴厂,该厂成为后来引领广东钢琴行业的龙头企业。初建时,工厂共有职工55人,固定资产2.82万元,厂房建筑面积490平方米,算是建国初期广东省内最具钢琴生产条件的乐器工厂。但是由于新中国成立,生产刚刚恢复,虽然名为“广州钢琴厂”,工厂在成立之初
期刊
摘要:由马达博士撰写的《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是一篇内容丰富,思路清晰的音乐学术力作。在研究了中国1901年至2000年一百年间的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上,从多种视角对近现代音乐教育做了全方面的研究分析,展现出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弊端,同时也显示出优良的学术思路。  关键词:近现代 学校音乐教育  我国的音乐教育发展了不过短短百年,但是他的发展道路却是不断反复的变化,怎样找到这一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