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g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梦溪》始,魏壁在摄影上,有了自己的一方田地。
  他的照片,是回得了家门,呈给老母亲看的。
  魏壁曾是浪子,南下深圳,北上大连,一去廿载。大城磨人,身漂荡,魂寄乡。幸家里还有田地老宅,尚可归去,有丰而茂的草木,日夕相与。
  不由忆起的,就是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数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古往今来,爱田园者,精神世界总是相似的。
  魏壁很性情,谦而真,直而诚,长得清淡极了。他的日记里,已看不见什么妄想,亦无戾气,与家人,与乡邻,与身边的草木,蝌蚪,鸟,虫子,又及雨水什么的,有什么,就交流点什么。若非有什么展,抑或要挣钱,在这门前屋后,自家田地,不大的世界,就可自足。他那句“你要是发现我很久没有更新博客,那我一定就是幸福去了。”真嚣张。
  但魏壁不是一个隐者,他更多的,是一个会过日子的人。他的生活,比摄影还好。他爱竹,自家后院,原有父亲的一片竹林,浩浩荡荡的。只在一个荒诞年代里,尽为斫去了。他回乡后,又重栽了一片楠竹。竹自恣肆地生,他知节制,照管得很安分。
  魏壁自小爱涂抹几个字,至今仍爱以毛笔记事,甚即兴。月色下,园子里尿一泡,也记上。抑也持与赠友,其洒脱,一如魏晋时人的手札。日后,他的摄影,与书法共生,原是很自然的了。譬如两株同一块地里长出的树,虽有先后,挨着生,竞至于靠一起了,相扶持,亦相滋养。看得到,那题字,甚随性,想到哪,写到哪,心意起落处,涂抹也不在乎。
  作品于他,如地里之种子,冬入藏,春生发。种子所依,是自然之化育。魏壁所依,是他的自性。以从本心长出,他的艺术,没有掉到分裂的观念中去。靠想出来的,终究不接地气。无地气,非本性,再得意,长不了。
  魏壁的《梦溪》,拍得甚虔诚,看得见对人情的念怀,又及对土地的尊重。如他说的,“在这一锹锹泥土的过程中,我心里充满舒快。只有这无声的泥土才真正的可信。”地有厚德,可载万物。依时而作,土地原不辜负人的。而《梦溪》,不若常德之土产?
  初拍《梦溪》时,魏壁的生活,还在离乡4000里外的大连。虽可在海边独步,到底是一只羁鸟,一日,又复一日,甚荒秽。好在,他说冥冥中有良知指引。人所禀者,原就有生他的那片地气。行虽远了,还相呼的。
  他想回去。故乡虽不可见,却还在那里的,如雾中树,隐而安好。念想生出,就不可遏了。一个朋友曾形容他,倔了吧唧的。这土气的词,真合衬。
  他说,“控制不住地要往家里跑,要往荒弃了20多年的老屋里跑,躺在父亲种的那片橘林里,端看眼前布满尘埃的老屋,这里杂草。”《梦溪》便在这一遍一遍的往返里,出来了。他的梦溪,注定不是纪实,而更多,是要一抒自己的性灵,与情,与感。
  我甚爱他那张荒芜。在一个太有作为的年代,荒芜之处,反而心安。依他说,这是荒芜的尊严,“面对它,我似乎触摸到神圣,我自惭形秽、渺小、丑陋。”这自是游子语。
  及至《梦溪Ⅱ》时,魏壁已回到老屋,祖宗的地方。他拆下祖屋,依旧模样,原地起了新居,“餐厅西窗外不远处就是父亲的坟地,卧房东窗是母亲的菜地,守着这片橘林,我获得自在。”
  他的田园,显不是王维那种清兴,置身农事外的。在此,他与母亲、妻子,共理田事。他真诚的,敬重在这块土地上劳作了一生的乡邻。他们或没读过什么“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却最知道,什么是早起三朝当一工了。
  他说:“在地里劳作,我深感是一种赎罪。通过汗水,我感到我在渐渐洗刷自己,这个过程,我获得舒畅。望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会情不自禁,它们安静地存在在这里,在它们身上,我看到神在。我望着它们,深感我的无力,艺术的无力。”
  未归之前,魏壁原寄望有一天,独自一人,于这土地,一瓢一饮,了此余生。却未想到,忽的有了妻,随又有了儿子。一个人过惯了,一时竟不适,至于惶恐。虽然他的焦虑,原就有的,他说,生活曾一度几乎将他给蹂躏报废了。纵如此,他到底无法违愿地活。他不是没有担当的人,忧思所起,原是担当所在。
  幸得友人点拨说,日常才是真正的修炼。一时更豁然了。
  《梦溪Ⅱ》照片中,少了雾气,多了斑墙。他是从乡野,回到了自家。虽是自家,他念怀的,实还是一个时代。如他此前自愧,亦代人愧的,“我们这一代,送走了农耕文明,送走了手工时代”。
  虽愧,既逝去的,还可复返吗?
  摄影虽可记之念之,终还只是影而已,它自身,并无力量。要紧的,或就是重建一种生活方式。则文明或不尽复如旧样,仍可冀,是值得过下去的。
  他回到乡里,开始整顿旧物。感得到,他是要将儿时生活重新连接起来。虽是旧物,但记忆抚过,彼时技艺,彼时人情,亦自温暖起来。彼时的造物,虽简,甚恭且敬。这样的活路,固有巧心,却是不花哨的。一如彼时的人,多诚诚恳恳的。看着他母亲的那面镜子,用了好40年还在用,顿觉日色也变得慢了,人们煞是长情。
  如今,他踏实了下来。每日主要的,是伺候好妻儿孩子,伺候好那三亩地。以日子渐转良好,闲暇之时,亦更有心情,穿行田野山问,与池塘孤松对话,听蛙声鸡鸣犬吠。闭上眼,亦可辨得,某植物的味道,露水的味道,柴火的味道,粪便的味道,空气的味道。此声、气、味,人得身心时,诚可自疗,可自补。他答我,“还是要自豪地说,我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这些,不把长江兄妒忌死,是不肯罢了。
  耕作之余,魏壁爱读古书,爱手抄繁体版的。以少年时只读得六七年书,自知遗憾已深,他自觉地补课。虽不求甚解,或也入之不深,但如他从古城捡拾的青花瓷碎块那般,皆助他跟昔时文脉,一点一点连通起来。他说,“不进入中国传统,那哪里叫活着?”而在中国,人活着,上有天,下有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这样的格局。
  回到作品本身,我原以为风物而已,何以竞也耗了三年?可感到,梦溪Ⅱ的心境,要安静得多。以心境变,字也跟着变了。Ⅰ时之情,浓且厚郁,此当是其余绪?静物之吉光,不慢下来,便是看到了,大概也触心不深的。
  而以旧墙作衬,显是要见一种时光之漏痕。问或借用了新物,念的亦是旧情。这自是他的新尝试。我所嫌者,是未免着意了些。但也好的,不将这一块先去了,日后的新生活,几时可收入?
  如是的,他与他的梦溪,还在重认,还在交叠。我甚期待有一日,他与那片土地,亦如草木与那片土地,安心得不自知了一般。或许,与道同在时,那无力感,大概就消散了。
  想起他爱看《黄帝内经》,有一句堪赠,“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愿其小子,如溪边树,自然生发,尘世再浊,亦得内外明澈,而魏壁可一笑矣。
  又愿此土可大,亦因可久。也期更多土地上的人,重可安心于内,将一片残山剩水,皆变做好山好水。及彼,结果田丘,田丘满园青溜。
其他文献
最近在拍摄一个的项目,需要快速捕捉运动中的被摄体,听说索尼新发布的首款全画幅微单α7拥有快速拍摄的性能,决定上街一试。  索尼全画幅微单α7是全画幅无反光镜可更换镜头相机,从机身设计看与单反相机类似,配备了有效像素约2430万的全画幅Exmor CMOS感光元件。索尼α7套机搭配FE 28-70mm f/3.5-5.6 OSS镜头 。当首次把样机拿到手中,完全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所谓新最主要就是体
期刊
就在写本文的当天,看到一则非常形象的比喻,一个人出门旅行体验的是梦,一群人出门旅游看到的是噩梦,这便是旅行与旅游的区别。虽然是黄金周过后,但是从岛上的旅游人数看,丝毫没有减少。这次旅行选择携带三星两款智能微单也是出于体积、重量与分享三方面考虑的。NX2000主要携带一支挂机镜头,方便拍摄身边的事物,而GALAXY NX则是选择85mm f/1.4镜头拍摄人物及特写。  鼓浪屿整个岛屿基本被餐饮与销
期刊
自发布第一款微单相机已经过去6年,时间匆匆而过,当年还作为新出道的相机类型,现在已经步入成熟期。从1英寸到APS-C再到全画幅,已经覆盖从入门到专业多个领域。同样,伴随相机不断发展与革新的镜头也经历了初期只有套装镜头慢慢向专业化、多元化的方向转变。  还记得2008年第一款可换镜头无反光镜相机松下G1的发布,那时人们对此相机并没抱有太多期望,因为类单反的设计让无反光镜相机还没有脱离单反相机设计的影
期刊
作为史书,不应机械地回顾过往的历史,作者从何种视角、秉持怎样的历史观审视史实脉络,直接影响其史论的价值趋向。摄影史的书籍亦不例外。  内奥米·罗森布拉姆的《世界摄影史》(中国摄影出版社,2013)没有枯燥晦涩之感,其鲜活的文风以及对摄影这种媒介发展描摹的细腻笔触,都让人感受到历史在现实中流淌,其在序言中对摄影功能的界定就是一例。  罗森布拉姆关于摄影之社会作用的描述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结合当下摄影
期刊
2013年11月7日,以“色彩佳能,精彩人生”为主题的2013佳能博览会在成都盛大开幕。在历时四天的展会上佳能致力于通过色彩将积极向上的“佳能量”传递给华西人民的色彩影像盛宴上。  佳能此次在成都的博览会共搭建20个具有特色的展台,向参观者展示佳能最新的影像产品、解决方案、服务以及最前瞻的影像技术。为了实现中国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佳能正在围绕“色彩”优势进行着一场全面多元化布局,即依靠佳能在数码相机
期刊
摄影让他“风光无限”  问:去年您凭借一组《极地》摄影作品荣获了“中国摄影金像奖”,在南北极这种极端气候下,您使用的是哪种相机?  答:近些年来我一直使用佳能EOS相机,我曾经10次前往极地拍摄,每次都是携带两套佳能相机。从最早的EOS 5D,到EOS 5D Mark Ⅱ,再到现在的EOS 5D Mark Ⅲ相机,佳能的“5”系列数码单反相机一直是我的主力拍摄工具。  问:有人说您是中国风光摄影师
期刊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社长小川治男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奥林巴斯公司。从早期的OM系统到数码影像时代的E系统,再到最新的PEN系列和OM-D系列, 小川治男均参与或主持过产品的研发、检测以及市场开发工作。2012年4月,他出任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社长。2013年10月19日,本刊记者与其他摄影媒体的同行一同采访了前来中国市场指导工作的小川治男先生。奥林巴斯(中国)映像销售有限公司的大浦康达、丁莹等高层人士
期刊
在报纸上曾看过一篇报道,一个中年男人滑雪时遇到不测被埋在雪里,他靠着吃雪和棉衣里的填充物坚持了7天被救出。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他多次几乎放弃,但是有一种信念支撑着他坚持下来,他说那个信念就是亲人情感给予的力量。在生命的边缘他回忆着父母妻儿的美好和温暖。  亲人的力量,有时是超乎我们想象地强大,对挚爱的人们的情感可以汇成巨大的力量,改变和左右我们的思想与行为。  给自己的亲人拍照绝不是摄影师的专利,
期刊
彩色的卡帕  时间:2014.1.31—5.4地点:纽约/国际摄影中心  纽约国际摄影中心(1CP)以《彩色的卡帕》(Capa in Colour)作为新年的开场展览,首度呈现罗伯特·卡帕的彩色摄影作品。此次展出的125张卡帕彩色作品,包括出版物文本和个人文档,全部出自ICP的收藏,它们呈现出这位黑白摄影大师的全新面貌。策展人辛西娅·杨(Cynthia Young)表示,JCP共收藏了4000余张
期刊
10月26日,冰城哈尔滨褪去雾霾的第二天,在漂亮气派的哈药集团美术馆三楼会议室,《中国摄影》走进哈尔滨影友联谊会如期召开。本次活动中,杂志社第二编辑部主任陈奇军和资深编辑陈攻分别以《眼前的风景与心中的风光》和《摄影要则》为题进行摄影讲座交流,吸引了来自哈尔滨、大庆、绥化、鹤岗、鸡西、伊春、延吉等地近200位摄影爱好者。  美丽的风光摄影作品为何被人说成是“美丽垃圾”?很多风光摄影爱好者起早贪黑拍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