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的目光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ey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报纸上曾看过一篇报道,一个中年男人滑雪时遇到不测被埋在雪里,他靠着吃雪和棉衣里的填充物坚持了7天被救出。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他多次几乎放弃,但是有一种信念支撑着他坚持下来,他说那个信念就是亲人情感给予的力量。在生命的边缘他回忆着父母妻儿的美好和温暖。
  亲人的力量,有时是超乎我们想象地强大,对挚爱的人们的情感可以汇成巨大的力量,改变和左右我们的思想与行为。
  给自己的亲人拍照绝不是摄影师的专利,特别在如今图像获取方式的便捷,拍照的人都曾本能地把镜头对准过自己的亲人。给亲人拍照是非摄影师拍照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理由,特别是在某些离合悲欢的人生关键节点,都被我们有意识地拍摄下来,珍藏起来。这样的照片的意义,或许没有所谓的艺术、纪实之类来得那么“高级”,但它们的确是更真诚,更有一种与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命相切近的重要价值。
  职业摄影师在创作中,面对的多是陌生人,或与己干系甚少的人,这时他是用怎样的态度观看着镜头中的人们,而当把镜头对准自己亲人的时候又是怎样一翻柔情。可以断定拍摄陌生人和亲人的态度、方式、目的,有着巨大的差异。试想,如果把每一个进入我们镜头的陌生人都当作自家亲人,那会得到什么样的照片?
  当我们拿起相机拍摄亲人时,或许也有至少两种态度和目的,一是完全私人化的“纪念”或娱乐,从不想与外人分享;二是把对亲人的拍摄当作自己作品的一个题材。无论怎样的拍摄,都因为面对亲人而独有的亲密和放松,让画面焕发出巨大的感染力。
  摄影师给亲人拍照涉及到隐私、道德、摄影史等诸多话题,为此,我们邀请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的青年教师袁洁撰写了《挚爱:无始又无终的影像》,从多方面介绍和阐述了以亲人为拍摄对象所涉及的问题。
  策展人大门在2009年以及2013年和王昕伟策划了两个有关亲情的摄影展览,他为本专题撰写了《让摄影回到我们的生活》,介绍策展的初衷与过程。他文章中提及了“家庭照相簿”的概念。“家庭照相簿”不少出自照相馆或未知的摄影者,但也有不少出自家庭成员自己之手,尤其是手机摄影普及的当下更是如此。让摄影回到生活的提法,让“家庭照相簿”的意义与本专题讨论的摄影师以自家亲人为题材的拍摄密切相关。无论怎样,关于亲情的拍摄总有着许多的相近和有趣的话题。
  每位摄影师的手里或多或少都收藏着为亲人拍的照片,我们找到了几位作品风格迥异的摄影师。观看他们拍摄的亲人照片,完全像是走进他们的家庭和生活,一种向老朋友敞开家门的亲切感极端强烈,和这些熟悉或不熟悉的摄影者的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突然像是向多年的老朋友热情地介绍自己的家人般亲近。
  这其中有黎朗用颇为现代的表达方式记录和回忆了父亲生命的最后时刻,以及父亲去世后的思考。父亲的一撮头发和生前戴过的帽子,貌似是平常的静物拍摄,但在这里明显能感受到生命之于这平常之物的深沉情感。
  丘延续着他的风格,只是在非常个人化的情绪上,增添了更多细节上的感动,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种生命初始的震撼。
  西安美院摄影专业在读学生王俐捷拍摄的不舍告别青春的母亲,彩色的紧身衣努力包裹和遮掩着发胖变形的身体,在别人来看爱美的中年女人与年龄的抗争多么无谓,而妈妈在女儿的镜头里,永远有着无拘无束的美。
  木格的作品发散着亦如他以往的安静的力量,这些粗糙的影像掩盖不住他内心的极端敏感和细腻,一枚核桃,一条缸里的鱼,一束瓶里的小花,伴着怀孕的妻子和出生的女儿,一种生命的温情流淌起来。
  岳强关于亡妻的作品弥漫着无声的悲凉,和挥之不去的思念,看似随意的拍摄,总有难言的感觉在相机后面躲闪。
  魏志杰拍摄的妻子儿女阳光清新,荡漾着暖暖的幸福,他的作品直截了当地抒发着对亲人对生活的爱。
  为双胞胎儿子拍摄了30年的张新民,这些照片不仅是孩子成长的记录,同时也记载了30多年来社会的变迁。
  还有王景春、吴小蕾夫妇,从一个妊娠检测器开始讲述一个属于他们的新生命的故事。他们的作品很美,美得让人羡慕。可以想象,当孩子长大之后端详这些照片,会怎样地感谢这美好的父母。
  张晓拍摄的妻子,端庄宁静,无声的魅力让照进家庭的阳光也放轻脚步。
  孙彦初怀抱爱子的黑白片,让人很是难忘,父子情深把那一刻变得恒久。
  王昕伟把儿子放在大自然中,茂密植物的角落里赤身的儿子似乎置于非现实的世界。
  有着40多年摄影记者生涯的贺延光,花费了很多精力拍摄儿子,除了情感的因素,也许他把给儿子的拍摄当作一生中重要的选题。
  喜欢用更加当代的手法和语言进行创作的王庆松,把自家的孩子放置在一群人当中,成为他作品中不经意的一个人物,这样的用心自有他的道理,自有他对亲情的一份独到的理解和表达。
  有人说,好的照片,应该让观者忽略摄影者的存在,而看着这些溢满至爱亲情的照片,我们怎么能忘记拍摄者浓浓地深情。
  感谢这些优秀的摄影师为我们带来的这些充满真情的作品,让我们可以一起分享那份属于他们,也属于所有人的美好亲情。
  编辑这样一个关于拍摄亲人的专题,除了感受亲情的悲欢离合,欣赏优秀而真诚的作品,同时,也让我们懂得,所谓好的照片应该是用真心对真情。
  把那些装腔作势的虚伪扔掉,用温暖的目光观注身边的陌生人,像对待亲人一样把他们小心翼翼地诚实地收进我们的照片。
  本专题得到了王昕伟、大门、朱炯等诸位的帮助,在此鸣谢。
  ——编者
其他文献
Q =洛故A = 柴晋宁  Q:为什么手机摄影会有这么大的关注度,“光影流刑地”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A:现在器材再也不会成为限制人们表达的因素,在这个可以叫做“大传媒时代”的今天,影像语言俨然已经成为继语言文字后的另一大“语系”。 不过,人们真正关注手机摄影的直接原因是iPhone等手机的影像功能表现优秀。  “光影流刑地”是套用了日本电影《爱的流刑地》,背后的隐情是:我每天上班时会在地铁“偷
期刊
胡安·封库贝尔塔(Joan Fontcuberta),1955年生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这位年近六旬的摄影师在2013年被哈苏基金会授予哈苏国际摄影奖(Hasselblad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Award in Photography)。在颁奖词中他被称为当代最具开创性的摄影师,在超过30年的创作生涯中不断探索和质疑摄影本身的媒介属性。不过与其说他是一位观念摄影师,封库
期刊
在数码相机不断小型化的潮流中,数码单反仍不失为数码时代摄影人的一件“重武器”,然而2013年10月17日尼康全球同步推出的最新DX格式入门级单反相机D5300则以小型轻便见长,除了采用无光学低通滤镜的尼康DX格式CMOS图像传感器和全新高性能EXPEED4图像处理器,具有2416万有效像素外,由于机身采用了由碳纤维组成的强化塑料,实现了体积小、重量轻的硬壳结构,机身仅重530克(包括电池盒SD存储
期刊
最近在拍摄一个的项目,需要快速捕捉运动中的被摄体,听说索尼新发布的首款全画幅微单α7拥有快速拍摄的性能,决定上街一试。  索尼全画幅微单α7是全画幅无反光镜可更换镜头相机,从机身设计看与单反相机类似,配备了有效像素约2430万的全画幅Exmor CMOS感光元件。索尼α7套机搭配FE 28-70mm f/3.5-5.6 OSS镜头 。当首次把样机拿到手中,完全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所谓新最主要就是体
期刊
就在写本文的当天,看到一则非常形象的比喻,一个人出门旅行体验的是梦,一群人出门旅游看到的是噩梦,这便是旅行与旅游的区别。虽然是黄金周过后,但是从岛上的旅游人数看,丝毫没有减少。这次旅行选择携带三星两款智能微单也是出于体积、重量与分享三方面考虑的。NX2000主要携带一支挂机镜头,方便拍摄身边的事物,而GALAXY NX则是选择85mm f/1.4镜头拍摄人物及特写。  鼓浪屿整个岛屿基本被餐饮与销
期刊
自发布第一款微单相机已经过去6年,时间匆匆而过,当年还作为新出道的相机类型,现在已经步入成熟期。从1英寸到APS-C再到全画幅,已经覆盖从入门到专业多个领域。同样,伴随相机不断发展与革新的镜头也经历了初期只有套装镜头慢慢向专业化、多元化的方向转变。  还记得2008年第一款可换镜头无反光镜相机松下G1的发布,那时人们对此相机并没抱有太多期望,因为类单反的设计让无反光镜相机还没有脱离单反相机设计的影
期刊
作为史书,不应机械地回顾过往的历史,作者从何种视角、秉持怎样的历史观审视史实脉络,直接影响其史论的价值趋向。摄影史的书籍亦不例外。  内奥米·罗森布拉姆的《世界摄影史》(中国摄影出版社,2013)没有枯燥晦涩之感,其鲜活的文风以及对摄影这种媒介发展描摹的细腻笔触,都让人感受到历史在现实中流淌,其在序言中对摄影功能的界定就是一例。  罗森布拉姆关于摄影之社会作用的描述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结合当下摄影
期刊
2013年11月7日,以“色彩佳能,精彩人生”为主题的2013佳能博览会在成都盛大开幕。在历时四天的展会上佳能致力于通过色彩将积极向上的“佳能量”传递给华西人民的色彩影像盛宴上。  佳能此次在成都的博览会共搭建20个具有特色的展台,向参观者展示佳能最新的影像产品、解决方案、服务以及最前瞻的影像技术。为了实现中国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佳能正在围绕“色彩”优势进行着一场全面多元化布局,即依靠佳能在数码相机
期刊
摄影让他“风光无限”  问:去年您凭借一组《极地》摄影作品荣获了“中国摄影金像奖”,在南北极这种极端气候下,您使用的是哪种相机?  答:近些年来我一直使用佳能EOS相机,我曾经10次前往极地拍摄,每次都是携带两套佳能相机。从最早的EOS 5D,到EOS 5D Mark Ⅱ,再到现在的EOS 5D Mark Ⅲ相机,佳能的“5”系列数码单反相机一直是我的主力拍摄工具。  问:有人说您是中国风光摄影师
期刊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社长小川治男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奥林巴斯公司。从早期的OM系统到数码影像时代的E系统,再到最新的PEN系列和OM-D系列, 小川治男均参与或主持过产品的研发、检测以及市场开发工作。2012年4月,他出任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社长。2013年10月19日,本刊记者与其他摄影媒体的同行一同采访了前来中国市场指导工作的小川治男先生。奥林巴斯(中国)映像销售有限公司的大浦康达、丁莹等高层人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