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神木发电公司#1、2阴床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检测分析,指出污染物主要为有机物和三价铁离子,通过实验筛选了经济合理的复苏方案。结果证明:采用压缩空气擦洗、反洗除去杂质,分离破碎树脂,用10%盐酸溶液浸泡除铁,用8%NaCl+4%NaOH+0.1mL/L乳化剂配置复苏溶液加热浸泡除有机物,可取得较好的复苏效果。
关键词:离子交换树脂;树脂污染;树脂复苏
引言
神木发电有限公司现装机容量为2×110MW,制水设备于1998年投运,水源为附近水库水,原水经混凝澄清预处理后,经弱酸床预除盐、一级浮床、混床除盐后进入除盐水箱,供给机组用水。2007年发现一级除盐#1、2阴浮动床运行周期缩短,树脂颜色呈黑褐色,运行周期统计平均仅为16小时左右,阴床提前失效表现在电导率、二氧化硅含量快速上升,现场树脂再生频繁,造成再生用碱及除盐水大量浪费,我们通过对树脂理化分析,确定了树脂受污染原因并进行了复苏处理。
1 污染原因分析
1.1 树脂理化分析结果
按照《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验收标准》及《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报废标准》对污染树脂做理化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树脂树脂理化性能检测报告显示有机物含量为1106.3mg/L(报废标准有机物含量2500mg/L),铁含量为234.5mg/kg(报废标准铁含量6000mg/ kg),树脂颜色为黑褐色,有少量破碎树脂及杂质,含水量、圆球率等指标正常,证明树脂的机械强度较好,具备复苏处理的条件。
1.2 树脂污染原因分析
1.2.1 树脂污染机理
树脂为多孔网状立体结构,多孔网眼系离子在树脂内部扩散进出的通道,通道内壁具有众多功能基团,是离子交换反应的活性点,一旦此活性点被覆盖,离子交换过程就无法进行。在离子交换过程中,交换势能较高、附着力强的离子或大分子之类的物质吸附或被交换到树脂上,而在再生时却难以洗脱下来,从而阻止了离子交换,或是在离子交换反应过程中生成难溶的沉淀物,并沉积在树脂内部,阻塞了离子交换通道。
1.2.2 树脂污染原因
通过理化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树脂受有机物污染较严重。由于在阳床后有中间水箱及阳树脂捕捉器,阳树脂不可能混入阴床,所以只有水中有机物造成污染,而我厂的水源为水库水,有机物含量较大。按照现有水处理工艺,原水只经过混凝澄清预处理,因此对有机物的去除有限。由于水中的有机物是由动植物腐烂后分解生成的腐殖酸、富维酸和丹宁酸等带负电基团的线型大分子,他们能与强碱性阴树脂发生交换反应,但这些线型的大分子一旦进入树脂内部,其带负电的基团与阴树脂带正电的固定基团发生电性复合作用,紧紧地吸附在交换位置上,造成阴树脂有机物污染。
铁染主要是再生用的烧碱溶液中含有Fe2O3和 NaClO3,反应生成的高铁酸盐进入阴床后发生分解反应,进一步形成Fe(OH)3沉淀,附着在阴树脂颗粒表面上,造成铁的污染。
2 复苏工艺筛选
2.1 树脂复苏的方法
阴离子交换树脂既被有机物污染,又被铁离子及其氧化物污染,因此应首先除去铁离子及其氧化物,而后除去有机物。
铁污染树脂复苏,通常是用加有抑制剂的高浓度盐酸长时间与树脂接触,也可用柠檬酸、氨基三乙酸、EDTA(乙二胺四醋酸)等络合剂进行处理,根据理化性能分析,阴树脂的铁污染较轻,并不是主要污染物。对失效的阴树脂用10%的盐酸进行浸泡处理除铁。
常用有机物污染树脂复方法有盐碱法、有机溶剂法、表面活性剂法、氧化剂复苏法等,考虑现场实际条件和复苏成本,选择采用盐碱法。为了得出经济合理的复苏方案,在实验室重点对碱、盐的配比进行了模拟试验。
2.2 筛选实验步骤
(1)取失效后树脂样品100ml反复清洗至水澄清无树脂碎末及杂质。
(2)将清洗后的树脂用10%的盐酸溶液浸泡,浸泡液总体积约是树脂体积的4倍,8h更换一次浸泡液,中间搅拌3~4次。浸泡结束用除盐水冲洗,至出水澄清及中性,以去除铁污染。
(3)按照以下表2、3、4中所列试验方案配置不同浓度的热盐碱溶液约一倍树脂体积,温度为35℃左右,浸泡步骤2.2.2处理后的树脂24小时,每隔3~4小时搅拌一次,浸泡结束用除盐水冲洗,至出水澄清及中性,目的去除有机物污染。
(4)对处理后的树脂按照标准分析强基交换容量,作为判断复苏效果依据。
2.3 实验方案及结果
2.3.1 固定NaOH浓度、不同NaCl浓度对复苏效果的影响
将复苏液中NaOH浓度固定在4%,改变NaCl浓度分别为2%、4%、6%、8%、10%,判断不同NaCl浓度对复苏效果影响,实验结果见表2。
2.3.2 固定NaCl浓度、不同NaOH浓度对复苏效果的影响
将复苏液中NaCl浓度固定在8%,改变NaOH浓度分别为2%、4%、6%、8%、10%,判断不同NaCl浓度对复苏效果影响,实验结果见表3。
2.3.3 不同乳化剂浓度对复苏效果的影响,见表4。
将复苏液中NaCl+NaOH浓度固定在8%+4%,改变浓度分别为0.05 mL/L、0.1、0.2 mL/L、0.5 mL/L、1 mL/L,判断不同乳化剂浓度对复苏效果影响,实验结果见表4。
2.4 实验结论
由表2可以看出在固定NaOH浓度下,随NaCl含量的增加,经过处理后树脂强基交换容量增大,但是到一定量后增加趋势平缓,因此证明不是NaCl的浓度越大越好,而且提高NaCl的浓度会增加复苏成本。在固定NaCl浓度下通过改变NaOH的浓度得到的变化趋势与NaCL变化趋势类似。加入少量乳剂复苏后树脂强基交换容量增加明显,但是随着乳化剂用量大量增加,复苏后树脂强基交换容量增加趋势并不明显,而且加入乳化剂后树脂中有大量泡沫,清洗困难,只能少量加入。综合分析后决定,以 8%NaCl+4%NaOH+0.1mL/L乳化剂的热碱溶液作为去除有机物的复苏液。
3 树脂复苏实践
3.1 复苏树脂步骤
(1)对失效的树脂进行大反洗辅助空气擦洗,以去除杂质和破碎树脂;
(2)用10%的盐酸浸泡清洗后的树脂,浸泡液浸泡液总体积约是树脂体积的4倍,8h更换一次浸泡液,中间搅拌3~4次。浸泡结束用除盐水冲洗,至出水澄清及中性,以去除铁污染。
(3)除铁后的树脂在8%NaCl+4%NaOH+0.1mL/L乳化剂热盐碱浸泡去除有机物,复苏液约为树脂体积的4倍,温度为35℃左右,8h更换一次浸泡液,共浸泡24h,中间用压缩空气搅拌3~4次,浸泡结束后用除盐水冲洗,至出水澄清及中性。
3.2 复苏结果
3.2.1 复苏前、后运行数据统计
对树脂复苏前后运行数据进行比较。由于运行数据受水质备件、再生条件等影响较大统计数据选取复苏前、后各一个月的平均值,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复苏前后运行数据统计
3.2.2 复苏前、后树脂理化性能分析
对复苏后的树脂取样进行理化性能分析,与复苏前理化性能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变化趋势见表3。
表3 复苏前后树脂理化性能分析
4 结论
(1)通过对树脂理化性能的检测分析认为,造成树脂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及三价铁离子。
(2)通过实验筛选,确定复苏工艺为压缩空气擦洗除去杂质,反洗分离破碎树脂,用10%盐酸溶液浸泡除铁,用8%NaCl+4%NaOH+0.1mL/L乳化剂溶液加热反复浸泡去除有机物。
(3)复苏后,强型基团容量提高了25.8%,有机物去除率达到54.1%,铁去除率达到40.5%。
参考文献:
[1] 谢诏明,周柏青.有机物污染离子交换树脂复苏及应用[J]. 华北电力技术,2000,10:14-17.
[2] 李培元主编.火力发电厂水处理及水质控制.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3] 周本省.工业水处理技术(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关键词:离子交换树脂;树脂污染;树脂复苏
引言
神木发电有限公司现装机容量为2×110MW,制水设备于1998年投运,水源为附近水库水,原水经混凝澄清预处理后,经弱酸床预除盐、一级浮床、混床除盐后进入除盐水箱,供给机组用水。2007年发现一级除盐#1、2阴浮动床运行周期缩短,树脂颜色呈黑褐色,运行周期统计平均仅为16小时左右,阴床提前失效表现在电导率、二氧化硅含量快速上升,现场树脂再生频繁,造成再生用碱及除盐水大量浪费,我们通过对树脂理化分析,确定了树脂受污染原因并进行了复苏处理。
1 污染原因分析
1.1 树脂理化分析结果
按照《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验收标准》及《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报废标准》对污染树脂做理化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树脂树脂理化性能检测报告显示有机物含量为1106.3mg/L(报废标准有机物含量2500mg/L),铁含量为234.5mg/kg(报废标准铁含量6000mg/ kg),树脂颜色为黑褐色,有少量破碎树脂及杂质,含水量、圆球率等指标正常,证明树脂的机械强度较好,具备复苏处理的条件。
1.2 树脂污染原因分析
1.2.1 树脂污染机理
树脂为多孔网状立体结构,多孔网眼系离子在树脂内部扩散进出的通道,通道内壁具有众多功能基团,是离子交换反应的活性点,一旦此活性点被覆盖,离子交换过程就无法进行。在离子交换过程中,交换势能较高、附着力强的离子或大分子之类的物质吸附或被交换到树脂上,而在再生时却难以洗脱下来,从而阻止了离子交换,或是在离子交换反应过程中生成难溶的沉淀物,并沉积在树脂内部,阻塞了离子交换通道。
1.2.2 树脂污染原因
通过理化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树脂受有机物污染较严重。由于在阳床后有中间水箱及阳树脂捕捉器,阳树脂不可能混入阴床,所以只有水中有机物造成污染,而我厂的水源为水库水,有机物含量较大。按照现有水处理工艺,原水只经过混凝澄清预处理,因此对有机物的去除有限。由于水中的有机物是由动植物腐烂后分解生成的腐殖酸、富维酸和丹宁酸等带负电基团的线型大分子,他们能与强碱性阴树脂发生交换反应,但这些线型的大分子一旦进入树脂内部,其带负电的基团与阴树脂带正电的固定基团发生电性复合作用,紧紧地吸附在交换位置上,造成阴树脂有机物污染。
铁染主要是再生用的烧碱溶液中含有Fe2O3和 NaClO3,反应生成的高铁酸盐进入阴床后发生分解反应,进一步形成Fe(OH)3沉淀,附着在阴树脂颗粒表面上,造成铁的污染。
2 复苏工艺筛选
2.1 树脂复苏的方法
阴离子交换树脂既被有机物污染,又被铁离子及其氧化物污染,因此应首先除去铁离子及其氧化物,而后除去有机物。
铁污染树脂复苏,通常是用加有抑制剂的高浓度盐酸长时间与树脂接触,也可用柠檬酸、氨基三乙酸、EDTA(乙二胺四醋酸)等络合剂进行处理,根据理化性能分析,阴树脂的铁污染较轻,并不是主要污染物。对失效的阴树脂用10%的盐酸进行浸泡处理除铁。
常用有机物污染树脂复方法有盐碱法、有机溶剂法、表面活性剂法、氧化剂复苏法等,考虑现场实际条件和复苏成本,选择采用盐碱法。为了得出经济合理的复苏方案,在实验室重点对碱、盐的配比进行了模拟试验。
2.2 筛选实验步骤
(1)取失效后树脂样品100ml反复清洗至水澄清无树脂碎末及杂质。
(2)将清洗后的树脂用10%的盐酸溶液浸泡,浸泡液总体积约是树脂体积的4倍,8h更换一次浸泡液,中间搅拌3~4次。浸泡结束用除盐水冲洗,至出水澄清及中性,以去除铁污染。
(3)按照以下表2、3、4中所列试验方案配置不同浓度的热盐碱溶液约一倍树脂体积,温度为35℃左右,浸泡步骤2.2.2处理后的树脂24小时,每隔3~4小时搅拌一次,浸泡结束用除盐水冲洗,至出水澄清及中性,目的去除有机物污染。
(4)对处理后的树脂按照标准分析强基交换容量,作为判断复苏效果依据。
2.3 实验方案及结果
2.3.1 固定NaOH浓度、不同NaCl浓度对复苏效果的影响
将复苏液中NaOH浓度固定在4%,改变NaCl浓度分别为2%、4%、6%、8%、10%,判断不同NaCl浓度对复苏效果影响,实验结果见表2。
2.3.2 固定NaCl浓度、不同NaOH浓度对复苏效果的影响
将复苏液中NaCl浓度固定在8%,改变NaOH浓度分别为2%、4%、6%、8%、10%,判断不同NaCl浓度对复苏效果影响,实验结果见表3。
2.3.3 不同乳化剂浓度对复苏效果的影响,见表4。
将复苏液中NaCl+NaOH浓度固定在8%+4%,改变浓度分别为0.05 mL/L、0.1、0.2 mL/L、0.5 mL/L、1 mL/L,判断不同乳化剂浓度对复苏效果影响,实验结果见表4。
2.4 实验结论
由表2可以看出在固定NaOH浓度下,随NaCl含量的增加,经过处理后树脂强基交换容量增大,但是到一定量后增加趋势平缓,因此证明不是NaCl的浓度越大越好,而且提高NaCl的浓度会增加复苏成本。在固定NaCl浓度下通过改变NaOH的浓度得到的变化趋势与NaCL变化趋势类似。加入少量乳剂复苏后树脂强基交换容量增加明显,但是随着乳化剂用量大量增加,复苏后树脂强基交换容量增加趋势并不明显,而且加入乳化剂后树脂中有大量泡沫,清洗困难,只能少量加入。综合分析后决定,以 8%NaCl+4%NaOH+0.1mL/L乳化剂的热碱溶液作为去除有机物的复苏液。
3 树脂复苏实践
3.1 复苏树脂步骤
(1)对失效的树脂进行大反洗辅助空气擦洗,以去除杂质和破碎树脂;
(2)用10%的盐酸浸泡清洗后的树脂,浸泡液浸泡液总体积约是树脂体积的4倍,8h更换一次浸泡液,中间搅拌3~4次。浸泡结束用除盐水冲洗,至出水澄清及中性,以去除铁污染。
(3)除铁后的树脂在8%NaCl+4%NaOH+0.1mL/L乳化剂热盐碱浸泡去除有机物,复苏液约为树脂体积的4倍,温度为35℃左右,8h更换一次浸泡液,共浸泡24h,中间用压缩空气搅拌3~4次,浸泡结束后用除盐水冲洗,至出水澄清及中性。
3.2 复苏结果
3.2.1 复苏前、后运行数据统计
对树脂复苏前后运行数据进行比较。由于运行数据受水质备件、再生条件等影响较大统计数据选取复苏前、后各一个月的平均值,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复苏前后运行数据统计
3.2.2 复苏前、后树脂理化性能分析
对复苏后的树脂取样进行理化性能分析,与复苏前理化性能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变化趋势见表3。
表3 复苏前后树脂理化性能分析
4 结论
(1)通过对树脂理化性能的检测分析认为,造成树脂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及三价铁离子。
(2)通过实验筛选,确定复苏工艺为压缩空气擦洗除去杂质,反洗分离破碎树脂,用10%盐酸溶液浸泡除铁,用8%NaCl+4%NaOH+0.1mL/L乳化剂溶液加热反复浸泡去除有机物。
(3)复苏后,强型基团容量提高了25.8%,有机物去除率达到54.1%,铁去除率达到40.5%。
参考文献:
[1] 谢诏明,周柏青.有机物污染离子交换树脂复苏及应用[J]. 华北电力技术,2000,10:14-17.
[2] 李培元主编.火力发电厂水处理及水质控制.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3] 周本省.工业水处理技术(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