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外面非常怯懦,回到家里却像个霸王。
“课下不要和同学一块玩,这样别人就不欺负你了”。
小明和父母一起来到咨询室,一见面,其父母便滔滔不绝,小明一直低着头,两眼无神,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不得不打断他父母的话:“让孩子自己说吧。”
孩子很木然地看了看我,面无表情地问:“我说什么?”
“说点你认为有趣的事情好吗?”我想调动一下他说的积极性。“没有呀,每天都一样,上学,放学,回家。”
前几天,我尽量不让他的父母说,想先打开孩子的心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了解到了孩子的过去及现在的情况。孩子语调很平淡,像在叙说别人的故事。
父母36岁时生了小明,全家人视为宝贝。几个月大的时候,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孩子总是睡在父母的怀抱里。咿呀学语了,父亲有计划地实施超前教育,一时间,孩子在周围成了小有名气的神童。
6岁,孩子上一年级,因身体比较瘦弱,父母担心被别的同学欺负,每天早上,起床后就叮咛:“课下不要和同学一块玩。上完厕所,回到位子上看书,这样别人就不欺负你了。”
尽管如此,小明还是时常与同学有点小打小闹的,而多数时候,是孩子们在一起闹着玩。父母知道了,心急如焚赶到学校,母亲竟当起了孩子的贴身保镖。最后,母亲停薪留职,全天候照看孩子。
“没有乐趣,没有朋友,活着有什么意思?”
在父母的胆战心惊中,小明小学毕业了。初中后,父母仍不放心,上学送,放学接。
初二第一学期,孩子的行为出现了异常。
一次,自习课上,小明看到同桌女同学新买的铅笔盒很好玩,就拿过来看,被老师发现,没收了铅笔盒。下课时,女同学抽了他一记大耳光,周围同学为他打抱不平。他却说:“不是她的事,要是我不拿她的铅笔盒玩,就没事了。”同学很奇怪:他脑子有病吧?
还有一次,几个调皮的男生在走廊里打闹,小明在旁边看热闹,打闹的同学撞了他一下,他跌倒在地,腿、胳膊都摔破出了血。老师把同学叫到办公室,小明却上前阻止,对老师说:“要是我不站在这儿看热闹就没事了。”说得老师一头雾水,难道这孩子的脑子真的出了问题?
后来,小明越来越胆小,走路怕撞上汽车,出门怕让人打,竟提出不上学了。可是,在家里却变成另外一个人,盛气凌人,大吵大闹,经常对父母乱发脾气。
一天,他又不想上学了,母亲说:“只要你去学校,以后什么都听你的,如果不上学,看我怎么收拾你……”没等母亲说完,小明竟顺手抄起一本书打在母亲脸上,并破口大骂:“你们都不是人,不是我的父母,你们变态……” 然后一边哭,一边大叫:“都是你们把我害了,我现在什么都不行了,没有乐趣,没有朋友,活着有什么意思? ”
心理分析
小明从6岁到14岁,这一段时间,孩子被父母强行与社会割裂,目的是“避免被欺负”,这种想法伴随着孩子第一次“被欺负”的事实逐步升级,进而在父母心理上产生“过度忧虑”,行为上出现过度保护。于是,孩子被剥夺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表面上看父母为孩子遮挡了风雨,实际上是为孩子遮住了成长必须的阳光。
这一年龄段的少年儿童从小愿意与同龄伙伴交往,这是人们心理上的必然需求,他们生活的乐趣是在和同伴的交往中撞击出来的,孩子心理成长所必需的养分也是由群体生活供给的。只有通过与同伴的交往,孩子才能真正建立起与年龄相适应的胆量、独立意识、合作意识、纪律约束力等社会能力。反之,则会出现胆小、不合群、适应困难及人格发育不良等问题。当孩子年龄小时,没有自己太多的想法,他可能很乐意接受家长的这份保护,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青春期的叛逆阶段,长期形成的心理畸形,就如火山般爆发了。
小明在家里的表现恰恰是他角色转换中心理冲突的体现,在家里和在学校,小明是不同的两个“人”,他从小就没有学会怎样去做学校里的那个“人”。这时他心里既愿意做外面的那个“人”,却感到力不能及,又不愿放弃在家里被宠爱的这个“人”,这两个角色的冲突导致小明的焦虑,行为上表现为对父母的发火、抱怨甚至打骂。
心理调适
父母要积极为孩子发展同伴关系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参加同学聚会和集体活动,经常邀请小明的同学到家里来做客。如果小明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父母要改变原有的习惯,尽量让小明自己处理,并教给小明交往的技巧。
帮助小明学会介绍自我、展现自我、了解同伴、化解矛盾等技巧;学会表明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心理活动的感受;向同伴表达对对方的好感,表示希望与对方继续交往的愿望等,逐渐学会和掌握这些能力。
遇到与别人冲突时,父母或老师要帮助小明,先平静下来,一起分析双方产生冲突的原因及分歧点,在可行的范围内找出一个双方能共同接受的方案。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咨询和行为指导,小明和同学有了良好的交往。小明终于走出了心理的阴影,逐渐远离父母过分的关爱,自觉融入了群体中。看着孩子一天天开朗起来,父母也终于松了口气 。
(编辑:程玉)
“课下不要和同学一块玩,这样别人就不欺负你了”。
小明和父母一起来到咨询室,一见面,其父母便滔滔不绝,小明一直低着头,两眼无神,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不得不打断他父母的话:“让孩子自己说吧。”
孩子很木然地看了看我,面无表情地问:“我说什么?”
“说点你认为有趣的事情好吗?”我想调动一下他说的积极性。“没有呀,每天都一样,上学,放学,回家。”
前几天,我尽量不让他的父母说,想先打开孩子的心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了解到了孩子的过去及现在的情况。孩子语调很平淡,像在叙说别人的故事。
父母36岁时生了小明,全家人视为宝贝。几个月大的时候,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孩子总是睡在父母的怀抱里。咿呀学语了,父亲有计划地实施超前教育,一时间,孩子在周围成了小有名气的神童。
6岁,孩子上一年级,因身体比较瘦弱,父母担心被别的同学欺负,每天早上,起床后就叮咛:“课下不要和同学一块玩。上完厕所,回到位子上看书,这样别人就不欺负你了。”
尽管如此,小明还是时常与同学有点小打小闹的,而多数时候,是孩子们在一起闹着玩。父母知道了,心急如焚赶到学校,母亲竟当起了孩子的贴身保镖。最后,母亲停薪留职,全天候照看孩子。
“没有乐趣,没有朋友,活着有什么意思?”
在父母的胆战心惊中,小明小学毕业了。初中后,父母仍不放心,上学送,放学接。
初二第一学期,孩子的行为出现了异常。
一次,自习课上,小明看到同桌女同学新买的铅笔盒很好玩,就拿过来看,被老师发现,没收了铅笔盒。下课时,女同学抽了他一记大耳光,周围同学为他打抱不平。他却说:“不是她的事,要是我不拿她的铅笔盒玩,就没事了。”同学很奇怪:他脑子有病吧?
还有一次,几个调皮的男生在走廊里打闹,小明在旁边看热闹,打闹的同学撞了他一下,他跌倒在地,腿、胳膊都摔破出了血。老师把同学叫到办公室,小明却上前阻止,对老师说:“要是我不站在这儿看热闹就没事了。”说得老师一头雾水,难道这孩子的脑子真的出了问题?
后来,小明越来越胆小,走路怕撞上汽车,出门怕让人打,竟提出不上学了。可是,在家里却变成另外一个人,盛气凌人,大吵大闹,经常对父母乱发脾气。
一天,他又不想上学了,母亲说:“只要你去学校,以后什么都听你的,如果不上学,看我怎么收拾你……”没等母亲说完,小明竟顺手抄起一本书打在母亲脸上,并破口大骂:“你们都不是人,不是我的父母,你们变态……” 然后一边哭,一边大叫:“都是你们把我害了,我现在什么都不行了,没有乐趣,没有朋友,活着有什么意思? ”
心理分析
小明从6岁到14岁,这一段时间,孩子被父母强行与社会割裂,目的是“避免被欺负”,这种想法伴随着孩子第一次“被欺负”的事实逐步升级,进而在父母心理上产生“过度忧虑”,行为上出现过度保护。于是,孩子被剥夺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表面上看父母为孩子遮挡了风雨,实际上是为孩子遮住了成长必须的阳光。
这一年龄段的少年儿童从小愿意与同龄伙伴交往,这是人们心理上的必然需求,他们生活的乐趣是在和同伴的交往中撞击出来的,孩子心理成长所必需的养分也是由群体生活供给的。只有通过与同伴的交往,孩子才能真正建立起与年龄相适应的胆量、独立意识、合作意识、纪律约束力等社会能力。反之,则会出现胆小、不合群、适应困难及人格发育不良等问题。当孩子年龄小时,没有自己太多的想法,他可能很乐意接受家长的这份保护,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青春期的叛逆阶段,长期形成的心理畸形,就如火山般爆发了。
小明在家里的表现恰恰是他角色转换中心理冲突的体现,在家里和在学校,小明是不同的两个“人”,他从小就没有学会怎样去做学校里的那个“人”。这时他心里既愿意做外面的那个“人”,却感到力不能及,又不愿放弃在家里被宠爱的这个“人”,这两个角色的冲突导致小明的焦虑,行为上表现为对父母的发火、抱怨甚至打骂。
心理调适
父母要积极为孩子发展同伴关系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参加同学聚会和集体活动,经常邀请小明的同学到家里来做客。如果小明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父母要改变原有的习惯,尽量让小明自己处理,并教给小明交往的技巧。
帮助小明学会介绍自我、展现自我、了解同伴、化解矛盾等技巧;学会表明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心理活动的感受;向同伴表达对对方的好感,表示希望与对方继续交往的愿望等,逐渐学会和掌握这些能力。
遇到与别人冲突时,父母或老师要帮助小明,先平静下来,一起分析双方产生冲突的原因及分歧点,在可行的范围内找出一个双方能共同接受的方案。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咨询和行为指导,小明和同学有了良好的交往。小明终于走出了心理的阴影,逐渐远离父母过分的关爱,自觉融入了群体中。看着孩子一天天开朗起来,父母也终于松了口气 。
(编辑: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