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寿研究在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不见起色,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这个领域的名声被一些心怀鬼胎的人毁掉了。
玩坏长寿研究
欧洲很早就出现过号称能让人长命百岁的“老西医”,现代医学诞生后这类人仍然没有消失,只是换了种方式,打着“科学”的旗号继续行骗。他们普遍口才极佳,不少人还有正规大学的博士头衔,所以他们说服了很多人为其捐款,其中不乏百万富翁,于是追求长寿渐渐成了富人和异想天开者的代名词。真正的科学家自然瞧不起这些人,把他们视为骗子,很多国家级科研基金都拒绝为长寿研究拨款。
“对长寿的追求一直遭人歧视,被认为是富人的奢望,其实长寿应该是人类的共同愿望,谁不想多活几年?”美国加州巴克衰老研究所研究员潘卡基·卡帕西博士说,“100年前一个人活到70岁就全村庆祝了,如今这样的人满大街都是,他们可不愿意回到过去。”
巴克研究所现任所长埃里克·威尔丁博士,则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社会上对长寿研究的歧视态度是怎么形成的:“很多人一提起长寿研究,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富有的老头子躺在病床上,一大堆医生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维持其生命。还有很多人听说我是研究长寿的,立刻质问我,地球上已经有太多人了,为什么还要去增加更多人口呢?在我看来,所有这些反对者都犯了同一个错误,那就是想当然地把老年人视为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是全社会的累赘。其实这样的景象同样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关心的不是提高绝对寿命,而是如何延缓衰老,提高人类的健康寿命。”
跑输慢性病
近代生物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成果就是大幅度提高了人类寿命,人类的平均寿命以每10年提高2年的速度在增加。也就是说,在过去的这一个世纪里,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从四十多岁增加到六十多岁,大约增加了20年。但因为各种原因,人类的健康寿命只增加了15年。
“老年人各项身体机能肯定不如年轻人,因此对老年人来说,健康的定义就是没有任何能够影响其正常生活的严重疾病,健康寿命的意思就是一个人能够维持这样的状态多久。”威尔丁博士说,“目前美国超过65岁的人中有一半患有至少一种严重的疾病,这是一种很不健康的状态。”
在威尔丁博士看来,长寿研究的进步加上抗衰老研究的滞后,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一个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全新阶层。这个阶层的人年龄在65- 85岁之间,一直处于慢性病的折磨当中,活得相当痛苦。“我周围经常见到这样的人,65岁得了心脏病,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两年后又得了糖尿病,开始吃降糖药;5年后又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生活逐渐不能自理,只能住进养老院,在痛苦中勉强活到85岁。”威尔丁博士说,“如果这种情况没有改善,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仍然以每10年2岁的速度增加,那么我们的医疗保健系统迟早会崩溃。”
头号致病因子
这种局面显然是谁也不愿见到的,科学家们的目标就是想办法扭转局势。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减少老年病的发生。最常见的老年病包括骨质疏松、白内障、老花眼、癌症、心血管疾病和阿尔兹海默症等,理论上年轻人也会得这些病,但发病率明显比老年人低得多。
巧的是,这份名单中的后三种病也是目前发达国家中最难治愈、“杀”人最多的三大疾病。目前全世界绝大部分医疗科研经费都花在这三大“杀手”身上了,科学家们虽然取得了一些局部的胜利,但距离成功还远着呢。
为什么这三种疾病那么难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科学家目前还没有找到任何办法,来解决这三大疾病的最大致病因子。我们都知道酗酒和过度暴晒会导致癌症,肥胖、高胆固醇和缺乏运动会导致心脏病,这些都是最为常见的致病因子,每一种因子都会增加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但是,目前公认的三大疾病最大的致病因子并不是以上这些,而是衰老。比如,很多人认为高胆固醇是导致心脏病的罪魁祸首,实际上年龄因素对于心脏病的“贡献”是高胆固醇的7倍。
换个简单的说法: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得心脏病、癌症或者阿尔兹海默症的概率有多大,那么首先应该问一下这人的年龄,因为其他所有因素相对来说都是次要的。
长寿有望成常态
问题在于,其他因素都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唯独年龄没有办法。“现代医学研究往往只关注单一疾病的防治,很少有人研究衰老问题,因为后者看似无法解决。我们这个研究所的最大特点就是把衰老单独拎出来作为一个课题研究,争取早日找到解决办法,一次性降低所有老年病的发病率。”威尔丁博士说,“我不认为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要知道,古代的新生儿死亡率那么高,大家也习以为常了。当时的医生也想不出解决办法,因为每个婴儿的死亡原因似乎都不一样。最终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发现了病菌,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衰老问题与此类似,一旦有人找到了衰老的生理基础,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人类的健康长寿就将成为新常态。”
巴克研究所的几位专家为我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在不远的将来,每一个90岁的人身体都基本健康,不但生活能够自理,还能为社会做贡献。如果一个人仍然选择65岁退休的话,他完全可以再去大学读个学位,学习一门新的手艺,70岁时再找个新工作,快快樂乐地干上20年。
“我们不是在谈论衰老,而是在谈论生活。”巴克研究所的另一位元老级研究员朱迪丝·坎皮西博士总结道,“我想对那些热爱生活的人说,你们一定要有信心,请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许再过20年,我们就把衰老这个难题攻克了!”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第3期图/马宏亮)
玩坏长寿研究
欧洲很早就出现过号称能让人长命百岁的“老西医”,现代医学诞生后这类人仍然没有消失,只是换了种方式,打着“科学”的旗号继续行骗。他们普遍口才极佳,不少人还有正规大学的博士头衔,所以他们说服了很多人为其捐款,其中不乏百万富翁,于是追求长寿渐渐成了富人和异想天开者的代名词。真正的科学家自然瞧不起这些人,把他们视为骗子,很多国家级科研基金都拒绝为长寿研究拨款。
“对长寿的追求一直遭人歧视,被认为是富人的奢望,其实长寿应该是人类的共同愿望,谁不想多活几年?”美国加州巴克衰老研究所研究员潘卡基·卡帕西博士说,“100年前一个人活到70岁就全村庆祝了,如今这样的人满大街都是,他们可不愿意回到过去。”
巴克研究所现任所长埃里克·威尔丁博士,则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社会上对长寿研究的歧视态度是怎么形成的:“很多人一提起长寿研究,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富有的老头子躺在病床上,一大堆医生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维持其生命。还有很多人听说我是研究长寿的,立刻质问我,地球上已经有太多人了,为什么还要去增加更多人口呢?在我看来,所有这些反对者都犯了同一个错误,那就是想当然地把老年人视为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是全社会的累赘。其实这样的景象同样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关心的不是提高绝对寿命,而是如何延缓衰老,提高人类的健康寿命。”
跑输慢性病
近代生物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成果就是大幅度提高了人类寿命,人类的平均寿命以每10年提高2年的速度在增加。也就是说,在过去的这一个世纪里,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从四十多岁增加到六十多岁,大约增加了20年。但因为各种原因,人类的健康寿命只增加了15年。
“老年人各项身体机能肯定不如年轻人,因此对老年人来说,健康的定义就是没有任何能够影响其正常生活的严重疾病,健康寿命的意思就是一个人能够维持这样的状态多久。”威尔丁博士说,“目前美国超过65岁的人中有一半患有至少一种严重的疾病,这是一种很不健康的状态。”
在威尔丁博士看来,长寿研究的进步加上抗衰老研究的滞后,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一个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全新阶层。这个阶层的人年龄在65- 85岁之间,一直处于慢性病的折磨当中,活得相当痛苦。“我周围经常见到这样的人,65岁得了心脏病,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两年后又得了糖尿病,开始吃降糖药;5年后又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生活逐渐不能自理,只能住进养老院,在痛苦中勉强活到85岁。”威尔丁博士说,“如果这种情况没有改善,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仍然以每10年2岁的速度增加,那么我们的医疗保健系统迟早会崩溃。”
头号致病因子
这种局面显然是谁也不愿见到的,科学家们的目标就是想办法扭转局势。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减少老年病的发生。最常见的老年病包括骨质疏松、白内障、老花眼、癌症、心血管疾病和阿尔兹海默症等,理论上年轻人也会得这些病,但发病率明显比老年人低得多。
巧的是,这份名单中的后三种病也是目前发达国家中最难治愈、“杀”人最多的三大疾病。目前全世界绝大部分医疗科研经费都花在这三大“杀手”身上了,科学家们虽然取得了一些局部的胜利,但距离成功还远着呢。
为什么这三种疾病那么难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科学家目前还没有找到任何办法,来解决这三大疾病的最大致病因子。我们都知道酗酒和过度暴晒会导致癌症,肥胖、高胆固醇和缺乏运动会导致心脏病,这些都是最为常见的致病因子,每一种因子都会增加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但是,目前公认的三大疾病最大的致病因子并不是以上这些,而是衰老。比如,很多人认为高胆固醇是导致心脏病的罪魁祸首,实际上年龄因素对于心脏病的“贡献”是高胆固醇的7倍。
换个简单的说法: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得心脏病、癌症或者阿尔兹海默症的概率有多大,那么首先应该问一下这人的年龄,因为其他所有因素相对来说都是次要的。
长寿有望成常态
问题在于,其他因素都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唯独年龄没有办法。“现代医学研究往往只关注单一疾病的防治,很少有人研究衰老问题,因为后者看似无法解决。我们这个研究所的最大特点就是把衰老单独拎出来作为一个课题研究,争取早日找到解决办法,一次性降低所有老年病的发病率。”威尔丁博士说,“我不认为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要知道,古代的新生儿死亡率那么高,大家也习以为常了。当时的医生也想不出解决办法,因为每个婴儿的死亡原因似乎都不一样。最终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发现了病菌,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衰老问题与此类似,一旦有人找到了衰老的生理基础,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人类的健康长寿就将成为新常态。”
巴克研究所的几位专家为我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在不远的将来,每一个90岁的人身体都基本健康,不但生活能够自理,还能为社会做贡献。如果一个人仍然选择65岁退休的话,他完全可以再去大学读个学位,学习一门新的手艺,70岁时再找个新工作,快快樂乐地干上20年。
“我们不是在谈论衰老,而是在谈论生活。”巴克研究所的另一位元老级研究员朱迪丝·坎皮西博士总结道,“我想对那些热爱生活的人说,你们一定要有信心,请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许再过20年,我们就把衰老这个难题攻克了!”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第3期图/马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