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t1234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题是成功解题的前提与保障,良好的审题习惯受用整个学习生涯。教师在苦口婆心的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审题能力的培养,最终事倍功半。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将学生的审题方法作为一种能力进行长期引导、培养。
  一.归因剖析
  许多家长和教师都把作业错误归结为粗心、毛糙。深入分析,其实不然。在粗心、毛糙的背后显露的是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缺失。所谓审题,即了解、熟悉和把握问题,弄清已知与未知的关系,从而获取正确的解题信息,最终达到圆满解题的目的。要提高学生审题能力,首先要找到学生出现审题错误的原因是什么。笔者对摘录的错例经过仔细推敲,并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罗列了以下几种原因。
  1.观察不清,急于动笔。
  低年级学生在审题中常常会出现把文字、数字看错的现象,比如填空题"200里面有( )个十?"很多学生会把它看成"200里面有( )个百?"再比如在竖式计算中把横式中的数字"6"写成"0",把"7"写成"1",直接改变了算式的原样,从而导致错误的出现。还有的会把横式中的" "看成"-"、"-"看成" "导致计算结果千差万别。这样的错误都是因为学生没有仔细观察题目,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实在可惜。
  2.忽视关键字眼
  低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时没有把题目看完、或看完了不加思索,按"老印象"办事。看到"多"就用" ",看到"少"就用"减"。忽视了一些对解题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重要字眼。
  二.策略研究
  其实解题是由情节和数量关系两个部分交织在一起组成的。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知道该道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并能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如何才能审好题并形成稳定的能力呢?针对归因的分析筆者提出了"四动一体"的培养策略。
  1.动嘴读是前提。
  朗读并不是语文学习的专利。它也是审题的必要措施。通过读,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好准备。
  ① 重抑扬顿挫
  一道完整的数学题必定包含多个信息,在这些信息中有对解题起决定性作用
  的重要信息和一般信息,如果学生能够准确的区分这些信息并能挑选出重要信息将会对成功解题提供很大的帮助。因此可以培养学生"有感情"的阅读题目。对重要信息进行"重读",对次要信息可以"轻读"。在抑扬顿挫中加深对重要信息的印象。
  ② 重边指边读
  在读题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会为了读题而读题,纯粹把读题看成是一种任务。快速的浏览一遍就草率下手了。还有,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虽然嘴是在读题,但是思维却游离在题目之外。为了避免这种"小和尚念经"的现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边读边用手指指着题目。读到哪里就指到哪里。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就真正的投入到题目中去了。
  2.动笔圈是方法。
  很多学生在进行阅读后还是不能找到题目的重点,理不清数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是因为他们还是没有抓住关键性字眼。这跟小学生的思维特征也是有一定关系的,他们在阅读的时候比较注重整体。常常会因为对重点的忽视造成感知的错误。因此,在平时审题中,让学生动笔圈一圈非常有必要。那么到底圈什么,怎么圈呢?
  ① 圈关键性的字眼
  在读题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寻找一下对解题起关键性作用的字眼,并把他圈出来,以提醒自己格外注意。比如,"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几"、"第几""合起来"、"相差"等等。只要能找到这些关键性的字眼就能把握住题目的大方向了。有利于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
  ② 圈专业数学术语
  数学题中还经常会出现一些专用术语。如,"增加到"、"增加了"、"减少到"、"减少了"等等。对这些专用的数学术语,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或者了解不清。也会导致出错。所以也有必要圈一圈,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
  3.动脑想是关键。
  如果说前期的读和圈是解题中有效信息的提取过程,那么动脑分析就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处理的过程。也是解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计算、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这些不同领域,学生思考的着重点也不一样。
  ① 仔细观察,明确算理法则。
  计算的重点是明确算理、掌握法则。因此要不断进行强化。并且引导学生运用到具体的计算中去。而不能简单、机械的进行加、减、乘、除。学生在审题结束后要反复问问自己:A.符合题意的正确算式是怎么样的?B.计算的顺序是什么?C.每一步是怎么算的?
  ② 反复推敲,理清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养成反复推敲,耐心思考的习惯。把每一个条件进行解读、梳理。在明确数量关系的后再进行解决。还要学会从已知的条件中得到对解题有帮助的隐含信息。如,在"小明有l0张画片,比小红多3张,小红有多少张画片?"一题中,受到"多"字的影响,学生容易用算式"10 3=13"来解决问题。所以要学生推敲"比小红多3张",到底是谁的比小红多,谁多,谁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题意。掌握数量关系。
  4.动手练是强化。
  培养了一定的审题方法后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练习强化、评价鼓励。练习强化和评价可以采取不同形式进行练习。直至养成稳定、有效的审题习惯。
  ① 设计对比练习。
  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对比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避免类似错误,形成一定的审题技能。学生容易出现审题错误的题,或者具有逆向思维的题,可以进行对比练习。学生在对比中思维得到锻炼,最终形成一定的审题技能。
  ② 加强变式练习
  除了对比训练,还要注重学生应对变式题的能力提升。变式题检测的知识点相同,但是题目呈现的方式却不一样,所以对审题有比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能看清楚题目的本色。
  四.结束语
  在文章即将结束之时,我想将老子的"授人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这句话献给我们所有的一线教师。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题能力,需要教师长期渗透于教学的每一环节,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相信只要坚持我们一定能体会到它的价值与乐趣。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可能是最大的问题。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学生的应试能力的高低上,那么是不是我们的语文课全部都上成应试训练课呢?显然不是。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学生的应试能力是花和叶,而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根本。要提高应试能力只有固本强基。在粗壮的语文素养的树根支撑下,才能开出美丽的应试之花!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可
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从中体会到多数学生的异常行为表现,不是品行问题,而是由心理问题得不到  即时解决造成的。因此农村中学的政教处,特别是班主任和课任老师必须肩负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担,  科学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动机,并做到及时的调整,做一个真正的"心理医生",这才能更好地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学校的精心组织和安  排,我们成立了心理咨询
【摘要】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主人公范进是个士人,他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又一直不停地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读了范进中举,我禁不住为范进的命运开始担忧起来,范进中举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应为范进感到喜悦还是担忧。封建的科举制度,不知摧残了多少像范进一样想努力通过科举制度改变自己命运的人,现代社会又不知涌现出了多少"范进人"。新课程改革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一、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是一种学问行为,整个教学行为的过程是离不开提问的。相信每一位老师读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在使用相同教参的教师身上,为什么会出现有些老师的课上得“色、香、味”俱全、精彩绝伦,而有些老师的课却让人厌烦、味同嚼蜡呢?我看有很大程度是因为教师在做课堂提问设计上有高下。  如此看来,要上好一节课,不仅仅取决于一位老师的专业知识的深厚程度,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交流上,一次恰当的提问是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摘要】针对专业选修课酶工程授课过程中出现的时间少任务重、教师传授单调、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效果差等现状,文章提出:以"产"促"学" ——理论讲述中穿插应用范例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以"研"促"学" ——以科研进展论文查找、讲述、讨论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能力。"学"、"研"、"产"结合——以课堂试验和课外创新性实验引导学生积极运用知识。经实践检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提高,教学效果得到大
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作了新的规定: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而在基础英语教育初中阶段,往往会出现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常发现,在同一个班的同等水平的学生,由于各自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导致
多少年来“黄荆条下出人才”成为人们教育后代的法宝。“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爱难成才”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这种粗暴的教育方法。时代相传,不知流传了多少代人,更不知摧残多少少年儿童的身心,事实证明,黄荆条下教育人的只能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只能加深师生之间的隔阂,这种奴隶式教育方法是我们现代教育是不可以重演的。每个孩子是有自尊的,教师应该着力在建立一个平等和谐温暖的班集体进行探究教学,把孩子融于其中,让他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教师教学评价既可用于对某一课堂的即时性评价,也可用于进行阶段性课程或整个课程的评价,教学评价应该特别对学生过程中的反应和学习前后变化的评价。”而体育与健康课堂的评价更多的应该是即时性评价,它不像其他学科有课后练习题,学生完成练习题目后,教师批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作业可以基本
【摘要】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重要摇篮。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初中物理教育之重任。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兴趣  "创新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