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经贸日语课程实施为研究对象,对合作学习理论在这一课程中的教学应用和实施条件进行分析。文章首先将合作学习理论的内容作为基础,在阐述合作学习理论内容的前提下,对其在经贸日语课程中的应用和适应性做出评价。同时通过课堂指导、设置目标、分组管理、教学策划、评价管理等综合化内容的控制,提高大学经贸日语课程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实用性,为优化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材料。
关键词:合作学习理论;大学生;经贸日语;教学;应用;策略
当代大学教育中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与培育,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教育实践,更强调学生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并通过社会性综合能力的培育,完成大学向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由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合作学习理论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一.合作学习理论与其在大学经贸日语课程中的适应性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起源于20世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Koonts首先创立并使用的,它是一种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90年代,该理论被引入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改革实验中,是当今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①。而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尝试并不广泛。实际上,合作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经贸日语课程的过程中,传统的讲授性学习往往给学生带来很大的理解负担,经贸知识和日语术语的双重压力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独立学习的学生之间缺乏联系,个体差异越来越大,课堂上逐渐就有一些学生害怕交流而患上了语言焦虑,从而影响课程任务的完成和会话能力的提高。要使学生克服语言焦虑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就是比较好的一种教学形式。
二.大学经贸日语课程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实施
合作学习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给学习者提供大量口语交际练习机会,活跃了课堂气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互助有助于自信心的增强。日资企业重视新入社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同工作能力,所以具备团队协作能力的日语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日资企业工作,将比较快的融入企业集体。
(一)精炼理论指导,设置学习目标
大学阶段的经贸日语课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凭借自身专业性的学科知识,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更加清晰地凝缩,以便达到提高基础知识学习效率的作用。而这种精练化的学科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与理解效果。
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为每个学习小组设置小组化的学习目标,也要为每名学生设置个人化的目标。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以个人化的学习目标为基础,并依托小组化的学习模式,实现个人的学习成长目标,进而通过合作的形式,实现个人与小组学习目标的统一,实现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与记忆,保证个人学习能力的成长状态。
(二)确立合作学习模式
与传统的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模式不同,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的;进行合作学习必须首先分组。分组时应遵循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所谓“组间同质”是指不同小组的总体情况,尤其是整體学习成绩相同或相似;“组内异质”是指要尽量将不同学习成绩、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学生分在一组。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主要是为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心理环境创造条件。
小组长则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安排小组内部成员的学习任务,鼓励成员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其他同学都需要做观众,认真聆听他人的发言,在完成这一主体教学环节之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小组长需要记录一下小组成员的讨论结果,然后在后期总结的过程之中说出小组的最核心看法。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组内成员分工写作的教学形式既能够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及水平的综合提升。
(三)形成多样化教学指导策略
实际实践中,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学习,因此,要进行精心的设计、选择,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指导策略。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内容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一般来说,应选取那些个人较难完成而依靠集体可以完成的问题,问题要具有深度,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
通常情况下,任务的布置、分解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教师之间进行商讨,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
(2)教师将学习内容布置给各个学习小组,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学习内容进行初步的分解,不能笼统地将任务布置一下就算了事;
(3)各小组成员之间初步沟通,认领任务,准备进行个体准备、思考。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讨论,这是合作学习的主体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指导留学生们在个体准备、思考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资料和心得、体会,相互之间通过讨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出各小组的最终集体意见。
(四)形成完整评价体系
合作学习的评价,是整个教学模式的动力系统,从教学过程角度讲,正确地运用教学评价这个工具,可以及时地获取和把握来自教学过程的前馈和后馈信息,并以此为根据调整和改进教与学的活动。因此,合作学习的评价既包括学业成绩的评价,也包括对学习过程———合作活动的评价;既有老师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对各个小组,以及各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评定的结果可以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三.总结
新时代对大学日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我们了解到合作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它的广泛应用将对大学日语教学的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各年级的日语教学中,可以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的机会有很多,比如,可以运用到基础日语教学,口语课和听力课中。因此,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日语学科甚至整个大学外语教学都有很强的借鉴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桂荣,林洪,池田玲子,馆冈洋子.日语协作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武立引,合作学习理论在综合日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第17卷第3期,95-97.
[3]黄均钧,合作学习活动参与者的语言社会化——基于一位“敢发言”学生的个案研究,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原名《中国外语教育》)[J],2019(4):70-79.
注释:
①吴彦凤,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海外英语.2019.8(4月下).265-266.
作者简介:
岳小冬(1986——),女,讲师,硕士,研究领域日本文学和日本文化。
基金项目:
山东女子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的经贸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7jglx39)。
关键词:合作学习理论;大学生;经贸日语;教学;应用;策略
当代大学教育中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与培育,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教育实践,更强调学生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并通过社会性综合能力的培育,完成大学向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由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合作学习理论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一.合作学习理论与其在大学经贸日语课程中的适应性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起源于20世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Koonts首先创立并使用的,它是一种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90年代,该理论被引入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改革实验中,是当今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①。而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尝试并不广泛。实际上,合作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经贸日语课程的过程中,传统的讲授性学习往往给学生带来很大的理解负担,经贸知识和日语术语的双重压力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独立学习的学生之间缺乏联系,个体差异越来越大,课堂上逐渐就有一些学生害怕交流而患上了语言焦虑,从而影响课程任务的完成和会话能力的提高。要使学生克服语言焦虑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就是比较好的一种教学形式。
二.大学经贸日语课程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实施
合作学习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给学习者提供大量口语交际练习机会,活跃了课堂气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互助有助于自信心的增强。日资企业重视新入社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同工作能力,所以具备团队协作能力的日语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日资企业工作,将比较快的融入企业集体。
(一)精炼理论指导,设置学习目标
大学阶段的经贸日语课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凭借自身专业性的学科知识,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更加清晰地凝缩,以便达到提高基础知识学习效率的作用。而这种精练化的学科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与理解效果。
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为每个学习小组设置小组化的学习目标,也要为每名学生设置个人化的目标。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以个人化的学习目标为基础,并依托小组化的学习模式,实现个人的学习成长目标,进而通过合作的形式,实现个人与小组学习目标的统一,实现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与记忆,保证个人学习能力的成长状态。
(二)确立合作学习模式
与传统的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模式不同,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的;进行合作学习必须首先分组。分组时应遵循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所谓“组间同质”是指不同小组的总体情况,尤其是整體学习成绩相同或相似;“组内异质”是指要尽量将不同学习成绩、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学生分在一组。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主要是为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心理环境创造条件。
小组长则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安排小组内部成员的学习任务,鼓励成员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其他同学都需要做观众,认真聆听他人的发言,在完成这一主体教学环节之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小组长需要记录一下小组成员的讨论结果,然后在后期总结的过程之中说出小组的最核心看法。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组内成员分工写作的教学形式既能够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及水平的综合提升。
(三)形成多样化教学指导策略
实际实践中,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学习,因此,要进行精心的设计、选择,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指导策略。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内容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一般来说,应选取那些个人较难完成而依靠集体可以完成的问题,问题要具有深度,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
通常情况下,任务的布置、分解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教师之间进行商讨,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
(2)教师将学习内容布置给各个学习小组,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学习内容进行初步的分解,不能笼统地将任务布置一下就算了事;
(3)各小组成员之间初步沟通,认领任务,准备进行个体准备、思考。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讨论,这是合作学习的主体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指导留学生们在个体准备、思考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资料和心得、体会,相互之间通过讨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出各小组的最终集体意见。
(四)形成完整评价体系
合作学习的评价,是整个教学模式的动力系统,从教学过程角度讲,正确地运用教学评价这个工具,可以及时地获取和把握来自教学过程的前馈和后馈信息,并以此为根据调整和改进教与学的活动。因此,合作学习的评价既包括学业成绩的评价,也包括对学习过程———合作活动的评价;既有老师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对各个小组,以及各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评定的结果可以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三.总结
新时代对大学日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我们了解到合作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它的广泛应用将对大学日语教学的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各年级的日语教学中,可以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的机会有很多,比如,可以运用到基础日语教学,口语课和听力课中。因此,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日语学科甚至整个大学外语教学都有很强的借鉴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桂荣,林洪,池田玲子,馆冈洋子.日语协作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武立引,合作学习理论在综合日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第17卷第3期,95-97.
[3]黄均钧,合作学习活动参与者的语言社会化——基于一位“敢发言”学生的个案研究,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原名《中国外语教育》)[J],2019(4):70-79.
注释:
①吴彦凤,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海外英语.2019.8(4月下).265-266.
作者简介:
岳小冬(1986——),女,讲师,硕士,研究领域日本文学和日本文化。
基金项目:
山东女子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的经贸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7jglx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