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以形表义、形神兼备。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语,重意会不重规则,没有分词连写,少有性、数、格的区别,语言凝练但意蕴丰厚,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模糊性,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尤其要重视整体感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培养;读书;实践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047-02
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了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然而很长时期以来,人们并没有找到一条有效的语感培养途径,或是夸大了语感分析,忽略了言语实践;或是一味地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而淡忘了对语言本身的品味。笔者认为要使学生的语感由最初的低层次感性直觉向着全面、深刻、丰富而又灵敏的深层次理性直觉迈进,应从激活生活体验,加强言语实践,积淀语文知识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儒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培养形象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象,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情味感,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许多老师却用繁琐的分析讲解,纠缠于课堂内容的训练,替代了学生的阅读领悟和言语实践。“这种重视技术训练而忽视学生个性和独特感受的作法” [1]使一篇篇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文章失去了自身的魅力,变成一堆堆干巴巴的符号。过分偏重“语感分析”,不但学生的语感能力得不到提高,怕是连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失却了吧。其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太过关注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延伸,忽略了对语言本身的感悟。例如,有的教师在课上抛开书本,让学生海阔天空地谈从网上看到的资料、新闻,以作为对课堂内容的补充。这样学生投入读书的时间少了,对文章理解、品味、运用的时间也被挤掉了。这种作法在一味地的强调培养搜集、检索信息能力同时,又失去了更多。还有不少研究课在广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时地以画面图释文字解读文本,取代品读、想象和思考。但是“任何媒体都不能取代‘语言’这个重要媒体,人机对话也不能取代师生情感的交流。”语文教学在脱离文本这个重要的语言环境之后,又何谓语文教学呢?就更不必谈语感的培养了吧。
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 叶圣陶是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的。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读”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人早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不少教育学者也强调,人在反复的誦读中,脑海中会贮存丰富的书面语言模式。促进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内化。 读有多种,如朗读、精读、速读、泛读等等,类型不同对语感培养的侧重也就不同。 朗读可使语感细腻。它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朗读时,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更多个角度体察作品的内蕴,“使其言皆出于我之口”、“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
读书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应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的语言反复理解,体味,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
儿童对于课文中的信息,在记忆贮存中找到与它相似的信息组块以后,进行匹配与识别,从而理解了这部分内容,这种匹配与识别就是凭借语感进行的。在读书时,让学生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与联想,将课文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自悟,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表述的图像、情景,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的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范围内,语文知识应该是指一些浅显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的技能技巧。如“理清课文的条理”“分清课文的主次”“按一定顺序写”等。此外教师如果能作到深入浅出,“蜻蜓点水”般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修辞手法也未尝不可。修辞,特别其中的对偶、粘连、顶针是中国汉语言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国语言的华美。适度的渗入可以提高学生对言语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理性的语文知识不能孤立的讲解,只有在学生对语言作品的感悟过程中点点渗透,才能更好地为语感的深化服务。否则就会变得抽象、空洞令人难以理解。
在课堂上,我们总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内涵,然而,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读出语言的滋味、读出语言的神韵,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通过多元探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并启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学生的探究朗读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而适时适当的提示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如:《马背上的小红军》里,小鬼说:“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由于学生对人物内心很难揣摩,所以朗读起来比较平淡。老师巧妙地加上提示语“小鬼不假思索地说”或“小鬼毫不犹豫地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小鬼是装出来满不在乎的样子。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教师的巧妙提示,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学生感到较新奇、陌生的内容,则可利用形象刺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实物形象、动作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左右脑协同运用,处理并储存信息,利用直觉形象思维的帮助去感悟课文内容。在输出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借助语感进行情景表述,凭借语感进行修正。在内化的同时,迁移运用语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事实上,小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其次,句式练习具有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海滨小城》一课,重点是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描写海滨部分主要是通过色彩美来表现景色美的,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接的水平线上,(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海鸥,还有和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彩的画面,从而感悟到海滨的美多在色彩,同时完成了词语的积累。
在激发了学生爱好,创设了学习氛围的前提下,请学生初读全文。初读,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的整体感知,了解大意。可让学生通过听教师范读或录音,自由读,出声朗读等途径来进行。这时的“读”要充分,先要正确练读,做到不多一字,不少一字。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理解詞句及全文所表达的意思,也可适当安排复述、讨论等环节,让学生把自己的初步感受表达出来。
培养语感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感悟和个体经验感悟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语言实践练习而获得经验意义上的启迪,从而创造性地获得了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而能主动地学习探究。语感教学注重在语言练习中学得语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语言实践和语言分析活动,积累了语言材料,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认读经验和认知结构。在以后的阅读中,学生就可以用这些已有的认读经验和认知结构去感知理解。在感知理解时,可选择和自己已有认知结构相似的语言块,归纳到自己的语言信息库中去,这是“同化”;对于与自己语言经验不相适应的语句,也能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而适应这种新的语言现象,这是“顺应”。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而更趋于完善。这样,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立性会逐渐增强,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总之,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由于语文教学具有重朗读、重形象、重生活的特点,从而为激活并训练学生的语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培养;读书;实践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047-02
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了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然而很长时期以来,人们并没有找到一条有效的语感培养途径,或是夸大了语感分析,忽略了言语实践;或是一味地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而淡忘了对语言本身的品味。笔者认为要使学生的语感由最初的低层次感性直觉向着全面、深刻、丰富而又灵敏的深层次理性直觉迈进,应从激活生活体验,加强言语实践,积淀语文知识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儒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培养形象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象,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情味感,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许多老师却用繁琐的分析讲解,纠缠于课堂内容的训练,替代了学生的阅读领悟和言语实践。“这种重视技术训练而忽视学生个性和独特感受的作法” [1]使一篇篇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文章失去了自身的魅力,变成一堆堆干巴巴的符号。过分偏重“语感分析”,不但学生的语感能力得不到提高,怕是连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失却了吧。其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太过关注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延伸,忽略了对语言本身的感悟。例如,有的教师在课上抛开书本,让学生海阔天空地谈从网上看到的资料、新闻,以作为对课堂内容的补充。这样学生投入读书的时间少了,对文章理解、品味、运用的时间也被挤掉了。这种作法在一味地的强调培养搜集、检索信息能力同时,又失去了更多。还有不少研究课在广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时地以画面图释文字解读文本,取代品读、想象和思考。但是“任何媒体都不能取代‘语言’这个重要媒体,人机对话也不能取代师生情感的交流。”语文教学在脱离文本这个重要的语言环境之后,又何谓语文教学呢?就更不必谈语感的培养了吧。
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 叶圣陶是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的。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读”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人早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不少教育学者也强调,人在反复的誦读中,脑海中会贮存丰富的书面语言模式。促进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内化。 读有多种,如朗读、精读、速读、泛读等等,类型不同对语感培养的侧重也就不同。 朗读可使语感细腻。它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朗读时,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更多个角度体察作品的内蕴,“使其言皆出于我之口”、“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
读书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应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的语言反复理解,体味,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
儿童对于课文中的信息,在记忆贮存中找到与它相似的信息组块以后,进行匹配与识别,从而理解了这部分内容,这种匹配与识别就是凭借语感进行的。在读书时,让学生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与联想,将课文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自悟,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表述的图像、情景,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的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范围内,语文知识应该是指一些浅显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的技能技巧。如“理清课文的条理”“分清课文的主次”“按一定顺序写”等。此外教师如果能作到深入浅出,“蜻蜓点水”般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修辞手法也未尝不可。修辞,特别其中的对偶、粘连、顶针是中国汉语言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国语言的华美。适度的渗入可以提高学生对言语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理性的语文知识不能孤立的讲解,只有在学生对语言作品的感悟过程中点点渗透,才能更好地为语感的深化服务。否则就会变得抽象、空洞令人难以理解。
在课堂上,我们总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内涵,然而,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读出语言的滋味、读出语言的神韵,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通过多元探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并启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学生的探究朗读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而适时适当的提示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如:《马背上的小红军》里,小鬼说:“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由于学生对人物内心很难揣摩,所以朗读起来比较平淡。老师巧妙地加上提示语“小鬼不假思索地说”或“小鬼毫不犹豫地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小鬼是装出来满不在乎的样子。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教师的巧妙提示,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学生感到较新奇、陌生的内容,则可利用形象刺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实物形象、动作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左右脑协同运用,处理并储存信息,利用直觉形象思维的帮助去感悟课文内容。在输出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借助语感进行情景表述,凭借语感进行修正。在内化的同时,迁移运用语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事实上,小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其次,句式练习具有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海滨小城》一课,重点是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描写海滨部分主要是通过色彩美来表现景色美的,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接的水平线上,(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海鸥,还有和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彩的画面,从而感悟到海滨的美多在色彩,同时完成了词语的积累。
在激发了学生爱好,创设了学习氛围的前提下,请学生初读全文。初读,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的整体感知,了解大意。可让学生通过听教师范读或录音,自由读,出声朗读等途径来进行。这时的“读”要充分,先要正确练读,做到不多一字,不少一字。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理解詞句及全文所表达的意思,也可适当安排复述、讨论等环节,让学生把自己的初步感受表达出来。
培养语感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感悟和个体经验感悟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语言实践练习而获得经验意义上的启迪,从而创造性地获得了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而能主动地学习探究。语感教学注重在语言练习中学得语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语言实践和语言分析活动,积累了语言材料,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认读经验和认知结构。在以后的阅读中,学生就可以用这些已有的认读经验和认知结构去感知理解。在感知理解时,可选择和自己已有认知结构相似的语言块,归纳到自己的语言信息库中去,这是“同化”;对于与自己语言经验不相适应的语句,也能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而适应这种新的语言现象,这是“顺应”。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而更趋于完善。这样,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立性会逐渐增强,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总之,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由于语文教学具有重朗读、重形象、重生活的特点,从而为激活并训练学生的语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