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带过几届高一学生的英语课,期间有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有走了弯路时的困惑和迷茫。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常常听到很多学生抱怨高中英语难学,怎样帮助高一学生解决这一难题,使学生成功地从初中英语学习过渡到高中英语学习,尽快适应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与方法,掌握高中英语学习规律呢?我认为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 成为学生的老师之前先成为他们的“朋友”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又受到西方文化熏陶的英语教师,必须要颠覆一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严厉”形象。站在讲台上只会让学生觉得老师高高在上,令人“畏惧”。教学实践证明:谁能勇敢地走下讲台,视学生为朋友,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谁就能把学生教好。只有走下讲台,成为班级大家庭的一员,才会让学生打心眼里喜欢你,从而喜欢你上的课,进而把英语学好。成为学生“敬爱”的老师。 Love me, love my dog. 这句话再合适不过了。另外,在课堂上要毫不吝啬自己的充满智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以情促学,渗透对学生的爱和尊重。首先对待每个学生一定要公平,每个学生作为一个个体都有他闪光的地方,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鼓励表扬使他们感觉到做老师的一份爱心,这种敞开心扉的心灵的碰撞往往能给学生难以想象的一种动力。
二、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首先要让学生打破对学英语的看法,学英语并不是背枯燥无味的单词,读枯燥无味的文章,记枯燥无味的语法。学英语可以从学音标入手,让学生能张开嘴。只有能开口,学生才愿意张嘴。接着,可以教他们唱容易学又好听的英语歌,给他们看能听懂大概意思的英语电影,从而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在新课改的倡导下,课堂教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使每堂课都有亮点。可以先淡化语法的教学原则,课堂上要打破死气沉沉的气氛,如有必要讲台也可变舞台,教师应该做好导演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很多学生都有表现欲,那么就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来展示自己,秀出自我。整堂课热热闹闹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有问答,又有表演活动,再加上多媒体的画龙点晴之笔,整堂课学生想不参与、想走神都很难,让学生快乐地学到知识。有了兴趣学英语的路上就通畅多了。其次,就是如何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怕问问题是差生的通病,因为怕老师不耐烦、训斥或者是嘲笑。所以要时刻让他们觉得老师喜欢回答简单的问题,愿意帮助他们。让他们对老师信赖,把困难交给老师,从而克服畏惧心理,既有了兴趣又有了信心。
三、 教给学生适合高中的学习方法
学生觉得高中英语难学的另一个原因是对高中考试内容不适应。在初中阶段,考试内容有具体的范围,考什么,老师就讲什么;不考的,即便课本上有,老师也不讲。所以要获得一个好成绩对学生来讲并不难。甚至有些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的复习阶段临阵磨枪也能磨得亮而光。但一到高中就不同了,按学生的话说:“考的尽是课外的,是没学过的。”这样一来,平时不努力的成绩自然不会好,而一些平时很努力、初中时成绩较好的学生,到了高中也会出现成绩不理想的情况,所以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很重要。
我对这种状况进行了认真了解分析,发现在学生中间有相当一部分在课下学习时只一味地去记去背单词、课文、语法规则等。这样学习既枯燥又没效果。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会学”,教会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自学的方法,而不是让他们死记硬背,不加思考。首先,预习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扫除要讲课文的文字障碍,要读课文,要提出不懂的问题,这都要写、划在书上。这一环节坚决不能放松,态度上对学生亲切却不失严格,做到张驰有度。其次,要求学生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认真做笔记,老师生动的讲解、鲜活的例子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并能灵活运用,从而减少课下学习时间,提高效率。当然,名篇名段,读、记、背当然是不可缺少的,但我始终不忽视在读、记、背当中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让他们逐渐掌握“背”的窍门:拿一句话来讲,就是认真读一遍、按照自己的方法逐词翻译一遍、再长的句子据可以轻松复述。要求学生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书面作业和背诵任务,也就是趁热打铁。让他们养成遇到难题或者做错题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的好习惯。
四、 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
第一,努力创设“听”的语言环境。英语是一门外语,我国没有讲英语的语言环境。学生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困难重重,障碍多多。因此,就要采取措施减少障碍,课堂上尽量少讲、不讲汉语,给学生营造浓厚的“英语环境”,努力给学生创造“听”的机会。课外,应该指导学生每天收听英文广播,收看英语电视教学,坚持听录音磁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证明,只有定期地用英语不断地刺激学习者的听觉,才能使学习者形成“稳定的语感”。
第二,强化“说”的训练功能。为了使学生达到准确、规范、自如、流利的口语表达,教师必须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不同心态,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课堂积极大胆开口“说”。“听”懂是不够的,“看”懂是骗人的,只有脱口而出才是真本事。因此,应该鼓励学生每天坚持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志趣相投的同学、朋友组成“英语学习兴趣小组”。
第三,培养“读”的准确能力。“读”的准确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所掌握的词汇量和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一、 成为学生的老师之前先成为他们的“朋友”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又受到西方文化熏陶的英语教师,必须要颠覆一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严厉”形象。站在讲台上只会让学生觉得老师高高在上,令人“畏惧”。教学实践证明:谁能勇敢地走下讲台,视学生为朋友,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谁就能把学生教好。只有走下讲台,成为班级大家庭的一员,才会让学生打心眼里喜欢你,从而喜欢你上的课,进而把英语学好。成为学生“敬爱”的老师。 Love me, love my dog. 这句话再合适不过了。另外,在课堂上要毫不吝啬自己的充满智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以情促学,渗透对学生的爱和尊重。首先对待每个学生一定要公平,每个学生作为一个个体都有他闪光的地方,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鼓励表扬使他们感觉到做老师的一份爱心,这种敞开心扉的心灵的碰撞往往能给学生难以想象的一种动力。
二、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首先要让学生打破对学英语的看法,学英语并不是背枯燥无味的单词,读枯燥无味的文章,记枯燥无味的语法。学英语可以从学音标入手,让学生能张开嘴。只有能开口,学生才愿意张嘴。接着,可以教他们唱容易学又好听的英语歌,给他们看能听懂大概意思的英语电影,从而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在新课改的倡导下,课堂教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使每堂课都有亮点。可以先淡化语法的教学原则,课堂上要打破死气沉沉的气氛,如有必要讲台也可变舞台,教师应该做好导演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很多学生都有表现欲,那么就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来展示自己,秀出自我。整堂课热热闹闹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有问答,又有表演活动,再加上多媒体的画龙点晴之笔,整堂课学生想不参与、想走神都很难,让学生快乐地学到知识。有了兴趣学英语的路上就通畅多了。其次,就是如何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怕问问题是差生的通病,因为怕老师不耐烦、训斥或者是嘲笑。所以要时刻让他们觉得老师喜欢回答简单的问题,愿意帮助他们。让他们对老师信赖,把困难交给老师,从而克服畏惧心理,既有了兴趣又有了信心。
三、 教给学生适合高中的学习方法
学生觉得高中英语难学的另一个原因是对高中考试内容不适应。在初中阶段,考试内容有具体的范围,考什么,老师就讲什么;不考的,即便课本上有,老师也不讲。所以要获得一个好成绩对学生来讲并不难。甚至有些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的复习阶段临阵磨枪也能磨得亮而光。但一到高中就不同了,按学生的话说:“考的尽是课外的,是没学过的。”这样一来,平时不努力的成绩自然不会好,而一些平时很努力、初中时成绩较好的学生,到了高中也会出现成绩不理想的情况,所以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很重要。
我对这种状况进行了认真了解分析,发现在学生中间有相当一部分在课下学习时只一味地去记去背单词、课文、语法规则等。这样学习既枯燥又没效果。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会学”,教会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自学的方法,而不是让他们死记硬背,不加思考。首先,预习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扫除要讲课文的文字障碍,要读课文,要提出不懂的问题,这都要写、划在书上。这一环节坚决不能放松,态度上对学生亲切却不失严格,做到张驰有度。其次,要求学生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认真做笔记,老师生动的讲解、鲜活的例子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并能灵活运用,从而减少课下学习时间,提高效率。当然,名篇名段,读、记、背当然是不可缺少的,但我始终不忽视在读、记、背当中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让他们逐渐掌握“背”的窍门:拿一句话来讲,就是认真读一遍、按照自己的方法逐词翻译一遍、再长的句子据可以轻松复述。要求学生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书面作业和背诵任务,也就是趁热打铁。让他们养成遇到难题或者做错题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的好习惯。
四、 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
第一,努力创设“听”的语言环境。英语是一门外语,我国没有讲英语的语言环境。学生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困难重重,障碍多多。因此,就要采取措施减少障碍,课堂上尽量少讲、不讲汉语,给学生营造浓厚的“英语环境”,努力给学生创造“听”的机会。课外,应该指导学生每天收听英文广播,收看英语电视教学,坚持听录音磁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证明,只有定期地用英语不断地刺激学习者的听觉,才能使学习者形成“稳定的语感”。
第二,强化“说”的训练功能。为了使学生达到准确、规范、自如、流利的口语表达,教师必须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不同心态,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课堂积极大胆开口“说”。“听”懂是不够的,“看”懂是骗人的,只有脱口而出才是真本事。因此,应该鼓励学生每天坚持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志趣相投的同学、朋友组成“英语学习兴趣小组”。
第三,培养“读”的准确能力。“读”的准确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所掌握的词汇量和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