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源,融会贯通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sh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常常有一些数学思考性很强的问题,它们的基本特征是拓展性和开放性,与“四基”密切相关。教师知道这些题目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有很大作用,但又纠结于学生的思维水平差异较大,指导上有困难。因此有的教师干脆将这些问题作为弹性作业布置,课堂上也不进行引导,任学生自由发展;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机械地反复讲、练,直到学生形成解题“套路”。这些皆与儿童的数学理想学习相距甚远。
  这些习题怎么处理?要不要拓展为课堂教学?怎样拓展?笔者在思考的基础上,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一类思维题进行了教学实践与尝试。
  一、审题:明晰问题条件和要求
  出示“问题1”:王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张长32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彩纸,最多可以剪成多少张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纸?
  师:这道题目已知哪些条件或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知道长方形纸的长是32厘米,宽是15厘米,还知道要剪的正方形边长是2厘米。要解决的问题是长方形纸中最多能剪多少个正方形。
  师: “最多”是什么意思?
  生:因为从长方形纸上可以剪一个、两个,还可以剪很多个,“最多”就是最大限度的意思。
  生:就是尽可能把这张长方形纸都用上。
  [思考:三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解题经验,但考虑到其数学理解的差异性,教师有必要在教材静态呈现题目的基础上配附实物图;引导其如何审题,明确已知信息、条件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关键词,帮助学生积累审题的经验。]
  二、交流:悟辨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出示提示要求)
   自主探究提示: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2.如有需要,可以借助桌面上的长方形纸画一画、剪一剪,帮助自己思考。
   3.尽可能翔实地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师:接下来按提示要求,请你思考解决。(生尝试解决,师巡视指导。之后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生:我是这样想的:先计算出长方形纸的面积32×15=480(平方厘米),再计算出小正方形的面积2×2=4(平方厘米),长方形纸上能剪几个这样的正方形就看长方形的面积里有几个正方形的面积,有几个就能剪几个,列式为480÷4=120(个),所以最多能剪120个。我的想法大家听懂了吗?
  师:还有谁和他一样也是这么想的?(教室里有21名学生举手)
  生:我的思考和他不一样,答案也不一样。我是这样想的:先看长方形纸的一行能剪几个正方形,也就是看32里有几个2,列式是32÷2=16(个)。再看一列能剪几个,也就是15里有几个2,列式是15÷2=7(个)……1。然后用16×7=112(个),所以我的结论是最多能剪112个。
  师:谁听懂了他的想法?
  生:他的思路和我的一样。我就是这样一行一行剪的,先看一行能剪几个,对应着也就是长方形的长里有几个正方形的边长,再看能剪几行,就是宽的方向能剪出几个,对应着就是长方形的宽里有几个正方形的边长。然后用“一行的个数”乘“行数”就是最多能剪出的正方形的总个数了。
  生:可是这两种思路都对吗?如果都对,那为什么最后的结论又不一样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这是怎么回事?
  生:我觉得应该有一种方法是不对的。
  师:对比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看看问题出在哪儿?(教室里安静下来)
  生:我认为第一种方法是错的,第二种才是对的。我是按第二种思路剪的,发现一行能剪16个,能剪7行,也就是一共最多能剪16×7=112个。但剪完后发现还剩余一条纸,也就是说这张纸没有被完全利用,有浪费。而第一种方法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正方形的面积,算完后可以看出整张长方形纸全部被使用了,没有浪费。但实际在剪的时候是有浪费的,所以第一种方法是错的。
  生:我同意你的想法。我们实际剪的时候的确是按照第二种方法剪的,结果也确实是剩余了一条纸。
  生:我明白了!按照大面积除以小面積这种方法算出的答案120个,是一种很理想的剪法,没有浪费纸,而在实际剪的时候长方形纸没有被完全使用,是有浪费的。所以第一种方法是错的。
  [思考:提供长方形纸学具,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差异,通过画一画、剪一剪等实际操作,能帮助学生探究思考。学生原生态的两种思路与方法,需要在交流和分享中辨析感悟。学生认为“长方形的面积里包含有几个正方形的面积,就能从长方形里剪几个正方形”,这是理想化的想法,而实际操作并非如此,如果真要去剪(要使剪出的正方形数量最多),应该是“一行一行”(或“一列一列” )地剪,先看一行(或一列)能剪几个,再考虑能剪几行(或几列)。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解决问题时既要有数学思考,也要联系实际现实。]
  生:可是为什么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多剪出了8个呢?
  师:是啊,多剪出了8个正方形,多在了哪儿呢?
  生:实际剩余的那条纸也是长方形的,长是32厘米,宽是1厘米,面积是32×1=32平方厘米,而要剪出的正方形面积是4平方厘米,32÷4=8个,按照第一种方法,剩余的那条长方形纸里正好能剪出8个正方形,就是多剪出的那8个。
  生:我和你的想法一样。第一种方法是把剩余的那条长方形纸也给剪了,是重新对拼后剪的。对拼后,这条长方形纸就变成了长16厘米宽2厘米的,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正好能剪出8个。而实际中是不能这样对拼之后再剪的。
  生:我是这样想的。首先直接在原来的长方形纸上画边长是1厘米的小方格,一行正好画出32个,正好画出15行,一共画出了32×15=480个方格。而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2=4平方厘米,也就是说一个这样的正方形包含4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方格。然后我再把4个小方格重新画一组,一组就是一个要剪的正方形,这样画下去,一行正好能画出16个,画出7行后还剩下一行3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方格,但这些小方格不能再重组了,就剩下了。所以最后只能剪出16×7=112个正方形。   生:哦——我明白了!剩下的3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方格面积正好是32个1平方厘米,也就是32平方厘米,和前面剪剩的那条长3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纸大小正好对上。这32平方厘米的纸,如果按照前面第一种方法正好还能剪出8个正方形,但这只是假想的,实际中根本剪不出来。
  (教室里响起掌声)
  师:非常好!我们不但知道第一种解决方法不正确,而且还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了错误背后的根源,这样的交流很有价值。
  [思考:学生提出的两种策略剪出的正方形“为什么差8个,差在哪”,完全在我的预料之外。沿着学生的思维拾级而上,教师不但让学生在化错中找到错误的根源,而且让他们再次体会到了“用大面积除以小面积”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一定可行。]
  三、提升:贯通联系完善认知
  出示“问题2”: 一张长32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彩纸,最多可以剪成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纸多少张?
  师:这道题目能用“大面积除以小面积”的方法解决吗?
  生:我用第二种方法算,一行能剪出32÷2=16个,能剪16÷2=8行,所以正好能剪16×8=128个。
  生:我用第一种方法算,长方形面积32×16=512平方厘米,小正方形面积是2×2=4平方厘米,512÷4=128个,算出来也是128个,说明第一种方法也是可行的。
  师(疑惑):这里为什么用“大面积除以小面积”的方法也可以解决?
  生:因为如果用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除以正方形的边长,我们发现正好都除尽了,没有余数。
  师:谁听懂了他的想法,“都除尽了,没有余数”是什么意思?
  生:32÷2=16,表示一行正好能剪16个正方形,说明长方形纸在长的方向上没有剩余,16÷2=8,表示能正好剪8行,说明长方形纸在宽的方向剪完8行后也没有剩余。也就是说这张纸在剪正方形时没有任何浪费,全部都被用上了。
  生:对!前面讨论的用“大面积除以小面积”的方法只有在没有任何剩余纸的情况下才能适用。
  师:非常好!那大家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大面积除以小面积”的思路才适用于解决这类问题?
  生:当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正方形的边长的整倍数时,前面两种方法都可以解决。
  生:用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去除以正方形的边长,正好都能被整除时,“大面积除以小面积”这种方法才适用。
  生:我还有一个发现。当要剪的正方形是面积单位的时候也属于这种情况。你看啊,当正方形的邊长是1厘米时,不管是用长方形的长还是宽去除以边长,肯定能除尽啊,因为任何一个整数都能被1整除。
  (教室里再次响起掌声)
  师:太棒了!你们对问题的认识和思维水平又提升了。
  [思考:变换题目中的条件信息,让学生认识到“用大面积除以小面积”的方法也能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认知冲突,互动交流,思考背后的原因和道理,贯通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再度对两种方法进行深入对比、思辨,厘清认识。只有当用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去除以正方形的边长,正好都能被整除时,“大面积除以小面积”这种方法才适用。最终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四、拓展:联系生活应用知识
  课件出示:淘气家准备在厨房的地面上铺地砖,有以下几种尺寸的地砖,选择哪种可以不用损坏地砖而正好铺满?需要这种地砖多少块?
  生解答展示(略)。
  [思考:数学学习贵在建立关联,建立关联有两种途径,一是数学知识内部的关联,二是数学本身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拓展部分设计“铺地砖”旨在加深学生对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意识,感受数学的有根、有用、有法、有趣。]
  (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14所幼儿园为调查对象,对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起点偏低,专业意识不强,教育理念缺乏,教师反思缺乏深度和广度,专业发展需求强烈但教师培训不能满足其需求。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
小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应紧紧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着眼于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提升。近一年来,嘉兴市小学数学研究团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深入开展了小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研究。在初步厘清学科关键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八个县(市、区)组建了三个研究小组,分别聚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实践研究。2019年12月,本刊联合嘉兴教育学院,组织举办了“小学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模型无处不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一系列数学模型的理解、把握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渗透模型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并把握有关的数学模型,有利于学生把握数学的本质。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模型,主要的是确定性数学模型,广义地讲,数学的概念、法则、公式、性质、数量关系等都是模型。数学模型具有一般化、典型化和精确化的特点。模型思想就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构造相应的数学
【摘 要】基于数据分析观念内涵的深刻理解,“可能性”一课的教学重点可以指向“体会数据随机”上。具体而言,在教学安排上通过摸球游戏一摸到底,逆过来做实验,在实验中触摸数据,感悟大小,感受从“无序”的随机实验变成“有序”的统计规律,最终形成随机观念并体验统计规律性,达到体会数据随机的目的。  【关键词】可能性;实验操作;数据随机  一、“实验必不可少”——厘清教材编写意图,定调实验操作  对于“可能性
【摘 要】国际数学测评聚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强化测评对教学的反馈、促进与改进作用。对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差异会导致评价上的差别,而通过对小学数学测评卷的比较与分析,能够透析其中的差异。以中国、新加坡、英国和美国五年级数学测评卷为比较对象,利用“SEC”为主要研究工具,建立了“内容”和“认知”两个维度的比较框架,对测评卷的整体一致性和具体分布进行了比较,发现其中存在的相似与不同,对我国小学数
一、研读教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做了较大调整,将原来分散在第一学段不同年级的条形统计图知识,重新梳理、整合,并在四年级上下册中各安排一个单元,使学生分别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会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综观这样的编排,虽然形成了统计图表学习的螺旋上升关系,但我们仍能发现教材存在着一些待
【摘 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选择简单直观的学习素材,引发学生进行主动想象;采用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展开有效想象;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引领学生想象能力递增。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空间想象能力;培养;数学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空间观念的描述是这样的: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
【摘 要】好的计算教学需要精巧深度的教学设计,同时也需要灵动有效的课堂处理,特别是教师要善于及时抓住合理有效的生成,引导学生突破计算教学的重难点,感悟算理。从“替身”一词出发,深度分析教学现象,并以此来整理和思考教材的相关内容,能帮助教师寻找到有效的计算教学策略。  【关键词】算法与算理;替身;计算教学  “替身”,一般是指在电视或电影拍摄过程中代替别人来演戏的人。那么在我们的计算课堂中,有替身吗
【摘 要】有关三角形“作高”难的成因可以从三角形的特点、放置等角度加以分析。基于此,要让学生捕捉到三角形画高的知识本源就是“过直线外一点到对边的垂线”,高的实质就是“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可以采取下列“同化”策略展开教学:用图形研究的一般方式引入,催生同化意味;体验自主画高,捕捉同化灵感;引导视而不见,回归同化源头;深度刻划含义,柔顺二次同化。  【关键词】三角形的认识 高 同化  一说起三角形作
【摘 要】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教学方式。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为例,阐述嵌入电影的数学课,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体现知识本身的价值,利于学生主动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要防止出现本末倒置、影视冲淡学习的问题。  【关键词】任务驱动学习;嵌入电影;优化教学效果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任务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