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技工教育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政策支持下,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形成了技工学校、高级技校、技师学院多层次良性发展的格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合格的技术人才,为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技工教育的龙头,技师学院和高级技校在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任重道远,责无旁贷,而且大有可为。
一、强化内涵建设,实现科学发展
近年来,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已与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于此同时,为了适应招生规模的快速壮大,不少职业院校纷纷扩建或新建校区,不断加大基础建设的投入,学校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实训条件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和重大的突破。然而,正如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一样,职业院校的建设水平,更多地取决于“内涵”的建设水平。
1.加强管理建设,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基础。随着各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培养层次逐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也亟需提高。要建立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为内容的健全的内部管理体制;要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制定一套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形成“用制度管人、靠制度办事” 的良好局面。
2.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专业建设是提升内涵的核心。要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专业技能培养为重点,以工学交替、产学结合、订单培养等为途径”的思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自身实际,合理设置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充分发挥优势,注重培育和突出专业特色,形成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适应性强的专业体系。同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真正担负起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3.加强班子建设,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领导班子建设,是学校科学发展的保证。领导班子不仅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的办学思路,还需要有战略规划、战略实施、科学决策的能力,有较强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二、突出自身优势,面向高端发展
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的自身优势在于基础条件较好、实训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培养层次和质量较高。这既是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较之一般性学校的显著特点,也是确保在技工院校“百舸争流”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只有突出自身优势,实现高端发展,才能不断壮大实力、扩大影响,在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实施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要逐步扩大高技工以上层次学生的招生规模,逐步形成一般技校与高级技校、技师学院在培养层次上实现分层级(中级工、高级工、预备技师)办学的模式,使一般技校与高级技校、技师学院三者各自拥有独立的生源群体,以减少无序恶性竞争的发生;进一步提高高级能人才的培养能力与水平,把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建设成为高技能人才的“蓄水池”和“加油站”。
技师学院、高级技校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对“一体化”课程体系、“模块化”、“工学一体化”教学教法等先行先试,促使技工院校教学教室一体化、教师一体化、教学课程内容一体化、教学就业一体化。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专业设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岗位工作实际,率先开发“一体化”教材,试用成熟后,再推广并争取纳入国家教材体系。
三、加强沟通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1.切实发挥技工教育集团优势
技师学院、高级技校多为技工教育集团的牵头单位或骨干成员,应在资源共享、课程开发、教研教改、技能竞赛等方面担当重任。目前,河南省各技工教育集团正处于初创时期,要继续加强内涵建设,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共享资源,固本强基,切实发挥技工教育集团的龙头作用。
2.技师学院、高级技校应积极搭建省级性质的技能竞赛平台
上半年,河南省部分技工院校语文说课比赛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成功经验。今后,要扩大技能竞赛的学科覆盖面,把教师与学生、文化理论与实习教学共同纳入竞赛对象,并使类似的比赛经常化、制度化,逐步建立起一个学科齐全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和高技能人才及师资储备库,以服务于河南省技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3.在招生宣传等方面,可以协调立场,组团进行
统一宣传策略,统一宣传口径,共享招生经验,共享学生资源。
四、调整发展思路,破解办学难题
目前,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随着经济的起飞,社会对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看好,个别工种甚至出现月薪上万难求一名技师的现象,“技工荒”这一说法屡屡见诸报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党和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已经与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基本相当。各类职业院校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就河南省而言,仅技工院校已达205家。
技工院校的大量新建与扩建,有效地加快了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扩大了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一些技校(尤其是民办技校)办学基础薄弱、实训条件差,同质化现象严重,存在着重复建设问题。一些学校为抢夺生源大量进行虚假宣传,严重扰乱招生工作,并损害了技工院校的社会声誉。近年来,适龄学生生源数量减少(以北京市为例,据北京市教委公布的数字,2007至2010年前北京市初中毕业生以每年1~2万人的规模递减),导致2009年各省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技工院校)招生工作整体遭遇“生源危机”。据2009年8月13日《长江日报》报道,截至当时,湖北省中职招生总人数为49.5万人,只完成全年一半计划,为此扩大了中职招生范围,从应届初中毕业生扩大到往届初高中毕业生、转业军人、返乡农民工等人群,并实施一系列合作招生、到西部招生等举措。为此,笔者呼吁,业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技工院校的监管,对现有技工学院进行调整重组,优化资源配置,采取扶优促强的策略,对基础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技工院校,特别是技师学院和高级技校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促建技工院校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同舟共济,群策群力,探索技工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途经、新方法,共同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技师学院)
一、强化内涵建设,实现科学发展
近年来,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已与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于此同时,为了适应招生规模的快速壮大,不少职业院校纷纷扩建或新建校区,不断加大基础建设的投入,学校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实训条件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和重大的突破。然而,正如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一样,职业院校的建设水平,更多地取决于“内涵”的建设水平。
1.加强管理建设,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基础。随着各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培养层次逐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也亟需提高。要建立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为内容的健全的内部管理体制;要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制定一套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形成“用制度管人、靠制度办事” 的良好局面。
2.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专业建设是提升内涵的核心。要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专业技能培养为重点,以工学交替、产学结合、订单培养等为途径”的思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自身实际,合理设置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充分发挥优势,注重培育和突出专业特色,形成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适应性强的专业体系。同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真正担负起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3.加强班子建设,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领导班子建设,是学校科学发展的保证。领导班子不仅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的办学思路,还需要有战略规划、战略实施、科学决策的能力,有较强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二、突出自身优势,面向高端发展
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的自身优势在于基础条件较好、实训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培养层次和质量较高。这既是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较之一般性学校的显著特点,也是确保在技工院校“百舸争流”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只有突出自身优势,实现高端发展,才能不断壮大实力、扩大影响,在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实施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要逐步扩大高技工以上层次学生的招生规模,逐步形成一般技校与高级技校、技师学院在培养层次上实现分层级(中级工、高级工、预备技师)办学的模式,使一般技校与高级技校、技师学院三者各自拥有独立的生源群体,以减少无序恶性竞争的发生;进一步提高高级能人才的培养能力与水平,把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建设成为高技能人才的“蓄水池”和“加油站”。
技师学院、高级技校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对“一体化”课程体系、“模块化”、“工学一体化”教学教法等先行先试,促使技工院校教学教室一体化、教师一体化、教学课程内容一体化、教学就业一体化。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专业设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岗位工作实际,率先开发“一体化”教材,试用成熟后,再推广并争取纳入国家教材体系。
三、加强沟通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1.切实发挥技工教育集团优势
技师学院、高级技校多为技工教育集团的牵头单位或骨干成员,应在资源共享、课程开发、教研教改、技能竞赛等方面担当重任。目前,河南省各技工教育集团正处于初创时期,要继续加强内涵建设,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共享资源,固本强基,切实发挥技工教育集团的龙头作用。
2.技师学院、高级技校应积极搭建省级性质的技能竞赛平台
上半年,河南省部分技工院校语文说课比赛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成功经验。今后,要扩大技能竞赛的学科覆盖面,把教师与学生、文化理论与实习教学共同纳入竞赛对象,并使类似的比赛经常化、制度化,逐步建立起一个学科齐全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和高技能人才及师资储备库,以服务于河南省技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3.在招生宣传等方面,可以协调立场,组团进行
统一宣传策略,统一宣传口径,共享招生经验,共享学生资源。
四、调整发展思路,破解办学难题
目前,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随着经济的起飞,社会对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看好,个别工种甚至出现月薪上万难求一名技师的现象,“技工荒”这一说法屡屡见诸报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党和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已经与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基本相当。各类职业院校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就河南省而言,仅技工院校已达205家。
技工院校的大量新建与扩建,有效地加快了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扩大了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一些技校(尤其是民办技校)办学基础薄弱、实训条件差,同质化现象严重,存在着重复建设问题。一些学校为抢夺生源大量进行虚假宣传,严重扰乱招生工作,并损害了技工院校的社会声誉。近年来,适龄学生生源数量减少(以北京市为例,据北京市教委公布的数字,2007至2010年前北京市初中毕业生以每年1~2万人的规模递减),导致2009年各省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技工院校)招生工作整体遭遇“生源危机”。据2009年8月13日《长江日报》报道,截至当时,湖北省中职招生总人数为49.5万人,只完成全年一半计划,为此扩大了中职招生范围,从应届初中毕业生扩大到往届初高中毕业生、转业军人、返乡农民工等人群,并实施一系列合作招生、到西部招生等举措。为此,笔者呼吁,业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技工院校的监管,对现有技工学院进行调整重组,优化资源配置,采取扶优促强的策略,对基础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技工院校,特别是技师学院和高级技校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促建技工院校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同舟共济,群策群力,探索技工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途经、新方法,共同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