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导入艺术例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序幕,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有创意的导入,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热烈的学习情感。数学课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下面举例说明。
  一、故事导入
  在新授课时给学生讲授一些与课有关的趣味性事例(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数学趣题,数学游戏等),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精神饱满,在急于释疑迫切要求之下学习。
  在学习 "二元一次方程课"时,教师可先讲一个故事:唐朝有一个叫杨损的官员准备提升一名下属到较高的职位,底下的办事人员物色了两名候选人,但这两名候选人在名方面的条件都旗鼓相当,难分高低,一时无法定下来,杨损就把这两名候选人叫到大厅上,出了一道数学题目,要他们当场计算,题目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在林中散步,无意中听到几个盗贼在商量怎样分偷来的布匹,他们说,若每人分6匹,就会剩5匹;若每人分7匹,就会差8匹,问:这里共有几个盗贼?布匹总数又是多少?其中一名候选人和很快算出了答案:盗贼人数为13人,布匹总数为83匹,于是他得到了提升,其他人也心服口服,无话可说。你想知道他怎样快速解决的呢?
  二、游戏导入
  游戏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的协调能力。数学教学中如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游戏引人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在教坐标时, 可以设计一个玩坐标的游戏:用两根绳子构成坐标, 让一个同学做原点, 学生对应坐标、象限、直线y = x 等都可以体现。原点可以变动, 坐标也就随着变化。 这一游戏活动简便易行,数学内涵丰富,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悬念导入
  悬念导入是设置情境利用与学生已有观念或知识造成的认知冲突来导入新课的方法。 它使学生置于认知矛盾中, 学生单凭现有数学知识和技能暂时无法解决,故容易激起他们解决矛盾的强烈的求知愿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始探究。
  例如教学相似多边形时(教师给出图形),在一块长方形木板的四周, 镶上等宽的木条, 得一新长方形,内外两个长方形相似吗?学生齐答"相似!"产生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负迁移"所致,学生们把日常生活中的"相像"当做了数学中的相似。此时,当教师把学生认为"千真万确"的生活经验否定时,学生十分吃惊, 思维马上被激活起来, 注意力十分集中,由此顺势导入了新课。这种导入方法不仅可以集中注意力,而且有利于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头脑中打下深刻的烙印,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明白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马虎,某些结论在没有经过严谨的科学分析之前是粗浅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十分有益。
  四、动手实验导入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眼、手、口、脑协同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在讲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课前布置学生制作一个简易测平仪(仿照书上的"想一想"),上课时可先问学生,请用你的测平仪测量一下你的书桌面是否水平?怎样测呢?为什么可测是否水平?学了本节知识后便可获解。
  在讲 "二次函数的性质应用一图形面积的最值求法"时,给每位同学发一根60cm长的铁丝,请学生弯成一个长方形,问谁能弯成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大?通过竞赛自己悟出道理,尝试着成功,将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内部动机,也会使学生兴趣向高级的方向转化。
  五、类比导入
  "类比是提出新问题和获得新发现取之不竭的泉源。"类比导入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 如果已知的数学对象比较熟悉, 新的数学对象通过与已知的数学对象类比,那么引入就比较自然。物理学家开普勒曾经说过:"我们珍视类比胜于任何东西,它是我最可信赖的老师,它能提示自然界的秘密,在几何中,它们是最不容忽视的"。由于初中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前后知识衔接紧密,所以由类比导入新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例如,分式与分数在表达形式、基本性质、运算法则等方面都非常相似, 如果在教学分式时, 引导学生将分式与分数进行类比, 则关于分式的教学将会更加自然顺利。又如,讲解不等式的解法时可用方程的解法类比,这样既能使学生抓住共同点,又能使学生认清不同点。采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是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重要手段。教师施展自己的才能挖掘教材中可作类比的内容来导入新课,必然会使学生从中学到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去猜测和发现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尝到由此带来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六、循序渐进导入
  有时在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了引新概念的必要性,循序渐进地建立新概念,使之成为学生的自然需求,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更强了。 讲 "最简二次根式"时,可设计如下:1)在黑板上写上:计算问:这道题有哪几种不同的方法?计算的依据是什么?(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2)再计算2×÷,请问这道能有哪几种方法计算?计算的依据是什么?请比较一下,哪种方法简便?3)如果=1.414,求和,如何计算?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在计算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那么二次根式化简的侧重是什么?什么时候二次根式是最简的呢?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導入设计远远不止以上几种,但无论哪种导入都要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数学实际,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灵活运用。比如,对生源比较弱的班级可以实施游戏导入、故事导入等,而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多用问题导入。 另外,不是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有十分巧妙的导入,所以不必每一节课都要绞尽脑汁去设计, 有时可以开门见山"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开始就明确目标,单刀直入,只有教师善"导",学生方能善"入"。无论是设计情境以刺激学生的动机, 还是提出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目的都是启发引导,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思维,所以要短小精悍,达到目的即进入正题,切忌拖拉, 影响新课教授。另外,预设的导入方案要通过教学实践得到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整,提高实际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分组实验,也是最容易失败的一个分组实验。本文作者通过不断实践和改进,用另一种办法能很有效地观察到晶体固体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它是解决在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学生分组实验九"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传统的实验装置成功率低的毛病,通过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进行分组实验成功率为100%。  【关鍵词】探究固体熔化变化规律实验装置
【摘要】"科学来源于实践",任何科学发明创造都经过许多次的试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能力培养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观察、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尤为
雨果在谈到艺术家的创造性时说:没有风格的作家,尽管有可能获得一时的成功,但却达不到真正的胜利。同样道理,教师若不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也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就不可能走出一条留下美的轨迹的教学之路。因此,要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形成生机勃勃、洋溢着美的气息的过程,就必须精心追求教学语言的风格美。  教学语言是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它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记忆、兴趣、情感等方面,制约着教学效果。
期刊
【摘要】教育应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根本目的,创新源于问题,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需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创设有挑战的问题情境;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关键词】质疑创新意识问题意识问题情景  时代向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
政府与市场关系是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和谐与否不仅决定了一个地方经济社会能否稳定,而且关系到市场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从制度
把一个平面图形按照某种要求折起,转化为空间图形,进而研究图形在空间位置關系和数量上的变化,这就是翻折问题。把一个图形(或部分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 翻转180°,得到一个与原来图形成轴对称的图形,这种变换叫做翻折变换。翻折变换在数学解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激情、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数学文化教育,此种教学方法在很多学校已经开始施行,这也是新课改下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教育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文化渗透  数学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内容就属数学文化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及整体素质是行之有效的方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力量薄弱、部分食品生产者利欲熏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民众对我国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