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班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情况如何呢?笔者对本班学生作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初一学生在小学很少有阅读的习惯,即便有也是两个极端,要么随便读一些漫画书;要么迫于家长压力只读一些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名著(中文版)。调查结果显示:92%的学生认为没有时间阅读,80%的学生感到没有阅读兴趣,9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阅读英语课文读物,只要掌握课内的知识照样能考好,88%的学生认为读不懂英语课外阅读材料,91%的学生认为找不到合适的课外读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家长对课外阅读持无所谓态度,家长对孩子读不读课外书、读什么课外书都不关心。
2. 家长和孩子的功利心作祟。家长和孩子都希望考入名校,加班加点做课外辅导书,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学习。
3. 学生认为英语课外读物太难,不会阅读,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导致阅读有困难,最终失去阅读兴趣。
4. 阅读时间不能保证。学生平时作业多,学生忙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根本没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尝试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外阅读。
1. 营造英语阅读氛围。在开学初研究者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英语阅读的机会,创设英语阅读的环境。研究者在班级内放置一个小书架,放上一些难度适中、适于初中生阅读的英文报刊、杂志等,如《21世纪报》、《学英语》、英语简易读本等。还指定英语图书管理员为同学们办理英语图书借阅,积极营造阅读氛围,保证学生的阅读量。
2. 建立阅读档案,以此来推动学生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写作指导:在读了某本书或某篇文章后,指导学生记录阅读材料名称、阅读时间、阅读次数,摘记其中优美的词句,就自己确有所感的内容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时间长了,不仅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表达水平也会不断提高。督促学生持之以恒地做好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习惯。
4. 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成读书小组,以充分发挥群体效应。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学之间经常互相交流阅读内容和心得,对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大有好处。
5. 每星期安排一节阅读课,采用集中指导方式,以便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产生阅读兴趣,带动学生在课下的阅读。
6. 每天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每天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及时表扬一批做得好的同学,同时对阅读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
7. 定期开展小组竞赛、故事大王评比、好书推荐会、最佳读者评比、课外单词竞赛、名言佳句大荟萃等一系列活动。
同时从阅读技巧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 快速阅读,知其大意
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快速阅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增长,以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2. 根据上下文或构词法猜测词义
理解词义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词汇障碍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未学过的生词,再就是旧词新义。要学会利用构词法知识或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具体的语境,猜出它们相应的词性、词义,这样就节省了阅读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
3. 品味性的精读
对一些名篇名著和其他优秀文章需要仔细阅读,揣摩作者的立意构思,欣赏好词佳句。用不同符号或文字在书上或文章中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疑惑、联想等。甚至鼓励学生进行再创作,如续写、缩写、改写等,改写包括改人称、改时态等。
4. 预测法
根据书名和内容简介预测本书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看是否与自己的预测相符。
以上所有策略都有助于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以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5.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
(1) 要克服唇读、心读、喉读等不良朗读习惯,要学会默读。朗读与默读是两种技能,朗读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学生朗读一篇未读过的文章的时候,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语音语调上,对文章的内容则不完全理解。因此一定要养成默读的习惯,使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全神贯注于篇章中。
(2) 要克服逐词阅读、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逐词阅读会使回视现象频繁,这样容易使理解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不仅会降低阅读速度,而且使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影响理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时善于抓住句子中的核心词,养成一个意群一个意群、一个整句一个整句阅读的习惯。
1. 家长对课外阅读持无所谓态度,家长对孩子读不读课外书、读什么课外书都不关心。
2. 家长和孩子的功利心作祟。家长和孩子都希望考入名校,加班加点做课外辅导书,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学习。
3. 学生认为英语课外读物太难,不会阅读,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导致阅读有困难,最终失去阅读兴趣。
4. 阅读时间不能保证。学生平时作业多,学生忙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根本没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尝试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外阅读。
1. 营造英语阅读氛围。在开学初研究者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英语阅读的机会,创设英语阅读的环境。研究者在班级内放置一个小书架,放上一些难度适中、适于初中生阅读的英文报刊、杂志等,如《21世纪报》、《学英语》、英语简易读本等。还指定英语图书管理员为同学们办理英语图书借阅,积极营造阅读氛围,保证学生的阅读量。
2. 建立阅读档案,以此来推动学生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写作指导:在读了某本书或某篇文章后,指导学生记录阅读材料名称、阅读时间、阅读次数,摘记其中优美的词句,就自己确有所感的内容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时间长了,不仅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表达水平也会不断提高。督促学生持之以恒地做好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习惯。
4. 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成读书小组,以充分发挥群体效应。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学之间经常互相交流阅读内容和心得,对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大有好处。
5. 每星期安排一节阅读课,采用集中指导方式,以便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产生阅读兴趣,带动学生在课下的阅读。
6. 每天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每天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及时表扬一批做得好的同学,同时对阅读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
7. 定期开展小组竞赛、故事大王评比、好书推荐会、最佳读者评比、课外单词竞赛、名言佳句大荟萃等一系列活动。
同时从阅读技巧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 快速阅读,知其大意
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快速阅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增长,以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2. 根据上下文或构词法猜测词义
理解词义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词汇障碍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未学过的生词,再就是旧词新义。要学会利用构词法知识或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具体的语境,猜出它们相应的词性、词义,这样就节省了阅读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
3. 品味性的精读
对一些名篇名著和其他优秀文章需要仔细阅读,揣摩作者的立意构思,欣赏好词佳句。用不同符号或文字在书上或文章中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疑惑、联想等。甚至鼓励学生进行再创作,如续写、缩写、改写等,改写包括改人称、改时态等。
4. 预测法
根据书名和内容简介预测本书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看是否与自己的预测相符。
以上所有策略都有助于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以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5.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
(1) 要克服唇读、心读、喉读等不良朗读习惯,要学会默读。朗读与默读是两种技能,朗读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学生朗读一篇未读过的文章的时候,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语音语调上,对文章的内容则不完全理解。因此一定要养成默读的习惯,使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全神贯注于篇章中。
(2) 要克服逐词阅读、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逐词阅读会使回视现象频繁,这样容易使理解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不仅会降低阅读速度,而且使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影响理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时善于抓住句子中的核心词,养成一个意群一个意群、一个整句一个整句阅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