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以来,教师从思想认识到教学行为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笔者从众多的阅读教学课中发现,仍然存在学生“读”不到位或有失偏差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现象1:“哑巴语文”,只讲不读。某老师教学时大段地“独白”,字正腔圆,慷慨陈词,即使朗诵课文,基本上也是自己包干(这位教师普通话、嗓音俱佳)。同学们一开始不知道该干什么,不一会儿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老师读一段或讲一段的间歇,他们为老师鼓掌。学生一鼓掌,老师更带劲,于是又讲(或读)起来。指导那位教师备课的教研员喜形于色,一遍遍地问同行:“怎么样?怎么样?”其实这里应当问的是:“掌声为谁而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里?”
现象2:形式单一,枯燥无味。齐读过多尤为突出,有的教师在教学生读课文时,不论文章长短,总喜欢让学生齐读。也许学生开始读得很起劲,渐渐地声音小了,有的学生只是张张嘴,不出声音了。
现象3:目的不明,层次混乱。新一轮课改以来,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理念,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试问,如果学生知道该怎么读,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引导价值何在?如果有的学生不喜欢任何一段,怎么办?
现象4:指导过多,强加于人。学生个体在生活体验、知识储备、感悟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客观差异,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无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存在,人为约束了学生多元化的阅读体验。
反思与对策:一、读的时间要充裕,力求读充分
我校一位青年教师上苏教版二上《登鹳雀楼》一课,她在指导朗读上确实下了一番工夫,她先让学生读课题,然后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再让学生自由读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指导:古诗还可以读出韵味来,1、2声为平音,可以读得舒缓绵长;3、4声为仄音,要读得短暂急促。话一说完,马上指名让学生读。课后交流时,我提了一条建议:在指导平长仄短这个朗读规律之后,如果安排学生自由读上几遍,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薛法根老师执教《爱如茉莉》,才华横溢,语言幽默,令人叹服。更让人受到触动的是他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课文,仅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自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文中表现为细节描写)、然后准备汇报个人发现与感悟部分,足足让学生读了10分钟。实践证明,阅读教学中给学生读的时间要充裕,才会有好的效果。
二、读的目的要明确,层次要清晰
不能单纯为了读而读,教师一定要明确读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什么而读,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呆读、傻读。总体上说,不管是现代文还是古诗词,读有三个层次:正确、流利、有感情。初读课文是要求学生结合生字注音、课文注释或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不读破句子,才有可能逐步达到流利的程度。也只有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大致了解文章的大意,才有可能让学生的情感定位,从而在朗读过程中加入个人的感悟,才有可能做到“有感情”。这一系列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有相对坡度的过程,不可缺漏,也不可混乱。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清平乐村居》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板书课题)你想起了怎样的画面?
生:仿佛看到了农民围在一起吃饭。
(指名读,相机解决“媪”“剥”的读音)
师:词分上下阙,我们分开来读。(生读)
师:提个小要求,放松,放松。(生再读)
师:读古诗词要边吟边品味,我还没看够呢!(范读后,生再读)
师:古诗词讲究平仄,1、2声为平,3、4声为仄。平声应舒缓绵长,仄声应短暂急促。(生再齐读,师打节奏)
师:哎呀,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读了这么多遍,你看到了什么?……(引出下一个环节)
三、读的形式要多样,方法要灵活
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并不能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因而形式的多样能有效地触发其兴奋点,激发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执教《匆匆》一课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读”的:
师:支老师朗读水平有限,来之前特意请一位老师把这篇课文朗读了几遍。请大家听录音。(生听录音,第2自然段遗漏)
师:哎呀,相信大家都发现了问题,第2自然段漏了!都怪我和这位老师粗心!同学们说,现在我们该怎么办?(生很快统一意见:我们一起读)
师:那就赶快读吧。(学生熟读之后,师引导不同形式地读该自然段,再逐步引导欣赏全文)
当然,阅读的方法也应该是多样的。要教会学生学习,学会默读、速读、浏览、略读等不同的读书方法。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予以引导、训练,在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同时,低年级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开始学习默读,中年级要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高年级要培养学生浏览、速读的能力,以提高读书的效率。
(作者单位: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城关小学)
现象1:“哑巴语文”,只讲不读。某老师教学时大段地“独白”,字正腔圆,慷慨陈词,即使朗诵课文,基本上也是自己包干(这位教师普通话、嗓音俱佳)。同学们一开始不知道该干什么,不一会儿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老师读一段或讲一段的间歇,他们为老师鼓掌。学生一鼓掌,老师更带劲,于是又讲(或读)起来。指导那位教师备课的教研员喜形于色,一遍遍地问同行:“怎么样?怎么样?”其实这里应当问的是:“掌声为谁而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里?”
现象2:形式单一,枯燥无味。齐读过多尤为突出,有的教师在教学生读课文时,不论文章长短,总喜欢让学生齐读。也许学生开始读得很起劲,渐渐地声音小了,有的学生只是张张嘴,不出声音了。
现象3:目的不明,层次混乱。新一轮课改以来,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理念,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试问,如果学生知道该怎么读,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引导价值何在?如果有的学生不喜欢任何一段,怎么办?
现象4:指导过多,强加于人。学生个体在生活体验、知识储备、感悟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客观差异,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无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存在,人为约束了学生多元化的阅读体验。
反思与对策:一、读的时间要充裕,力求读充分
我校一位青年教师上苏教版二上《登鹳雀楼》一课,她在指导朗读上确实下了一番工夫,她先让学生读课题,然后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再让学生自由读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指导:古诗还可以读出韵味来,1、2声为平音,可以读得舒缓绵长;3、4声为仄音,要读得短暂急促。话一说完,马上指名让学生读。课后交流时,我提了一条建议:在指导平长仄短这个朗读规律之后,如果安排学生自由读上几遍,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薛法根老师执教《爱如茉莉》,才华横溢,语言幽默,令人叹服。更让人受到触动的是他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课文,仅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自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文中表现为细节描写)、然后准备汇报个人发现与感悟部分,足足让学生读了10分钟。实践证明,阅读教学中给学生读的时间要充裕,才会有好的效果。
二、读的目的要明确,层次要清晰
不能单纯为了读而读,教师一定要明确读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什么而读,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呆读、傻读。总体上说,不管是现代文还是古诗词,读有三个层次:正确、流利、有感情。初读课文是要求学生结合生字注音、课文注释或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不读破句子,才有可能逐步达到流利的程度。也只有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大致了解文章的大意,才有可能让学生的情感定位,从而在朗读过程中加入个人的感悟,才有可能做到“有感情”。这一系列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有相对坡度的过程,不可缺漏,也不可混乱。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清平乐村居》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板书课题)你想起了怎样的画面?
生:仿佛看到了农民围在一起吃饭。
(指名读,相机解决“媪”“剥”的读音)
师:词分上下阙,我们分开来读。(生读)
师:提个小要求,放松,放松。(生再读)
师:读古诗词要边吟边品味,我还没看够呢!(范读后,生再读)
师:古诗词讲究平仄,1、2声为平,3、4声为仄。平声应舒缓绵长,仄声应短暂急促。(生再齐读,师打节奏)
师:哎呀,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读了这么多遍,你看到了什么?……(引出下一个环节)
三、读的形式要多样,方法要灵活
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并不能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因而形式的多样能有效地触发其兴奋点,激发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执教《匆匆》一课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读”的:
师:支老师朗读水平有限,来之前特意请一位老师把这篇课文朗读了几遍。请大家听录音。(生听录音,第2自然段遗漏)
师:哎呀,相信大家都发现了问题,第2自然段漏了!都怪我和这位老师粗心!同学们说,现在我们该怎么办?(生很快统一意见:我们一起读)
师:那就赶快读吧。(学生熟读之后,师引导不同形式地读该自然段,再逐步引导欣赏全文)
当然,阅读的方法也应该是多样的。要教会学生学习,学会默读、速读、浏览、略读等不同的读书方法。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予以引导、训练,在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同时,低年级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开始学习默读,中年级要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高年级要培养学生浏览、速读的能力,以提高读书的效率。
(作者单位: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城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