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大学本科学生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领会中国人民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如何选择中国共产党、如何选择社会主义以及如何选择改革开放的,但在教学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混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近现代史作为一门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二是没有很好地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三是教学形式存在以灌输为主,缺乏探究性教学;四是历史感与时代感脱节;五是没有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近现代史料进行教学。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问题探析
【基金项目】湖南省201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索”(课题编号621)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47-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起于2006年,十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混淆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近现代史》作为一门历史课的教学目标。
一般来说,历史课的要求是着重讲清楚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也就是侧重于“是什么”。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如何选择改革开放的,进而确立并增强对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比如说当我们讲授“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形成”的内容时,一些教师就对诸如“西安事变”的经过讲得非常详细,而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倡导国共合作、国民党为什么愿意合作,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等内容讲得很简单。这样一来,就不能体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一般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公共课,而是塑造大学生思想灵魂的课程。
二、没有很好地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将教材体系直接等同于教学体系,不作创造性地转换,将教材变成教条;另一种是严重脱离教材,在课堂上任意发挥,视教材为参考书。这两种教学方式带来的教学效果是不会很好的。要克服这两种倾向,必须要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在教社科[2008]5号文件中所指出的“思想政治理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把教材体系恰当地转化为教学体系。我认为,首先教师本人要深入领会教材内容及其实质,然后编写教案、教学设计(在这里,以专题研究式或问题探讨式设计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最后制作多媒体课件。例如,当我们讲到第四章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时,教学程序可以这样:我国近代的主要矛盾和主要历史任务→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实践和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合作的基本情况(合作的方式、政治基础、革命实践)→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国共两党合作的破裂。
三、教学形式上存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缺乏探究性教学。
高等院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目的性十分明确,即通过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之懂得我们的今天来之不易,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然而, 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不欢迎,老师没兴趣”的现象十分普遍。课堂上“昏睡者有之,读小说者有之,背单词者有之,玩手机者有之”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除了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枯燥方面的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讲授的形式过于单一,通常是你说我听的灌输式教学,缺乏探究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自主性,学习方法呆板,主体地位未能得到体现。为了增加《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该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在发挥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尊重学生个性,运用参与式、启发式、研讨式进行教学,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
四、近现代地方史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
由于全国统编教材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纲要》教材中所选内容并没有囊括近现代地方史所有资源,其内容具有概括性和不全面性。但有不少教师在讲课时照本宣科,书上有什么就讲什么,有多少就讲多少,跳不教材的框框,这样就使《纲要》课和大学生原来在高中学过的历史课并无多大区别,导致学生厌学现象的出现。其实各地的近现代地方史资源都相当丰富,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当地近现代史资源能够起到多方面的效果,一是可以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二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对《纲要》课学习的兴趣;三是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信息量;四是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在学生心中树立更好的形象,赢得学生尊重。因此,《纲要》课教师平时要注意积累当地近现代史相关史料,在课堂上适时灵活加以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当我讲到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时候,提前要学生利用双休日参观遗留下来的一些碉堡、战豪等工施,历史博物馆对常德抗战的情况进行了解,上课时就要学生对了解的情况进行讲述,使近代地方史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五、教学中出现历史感与时代感的脱节。
《纲要》课程是以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推翻封建制度、建立新中国,人民获得解放,赶跑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为红线,通过讲授使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懂得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这里,相当部分的教师只罗列历史材料、历史史实,没有理解“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真正内涵,把《纲要》课完完全全地讲成了历史课,使《纲要》课教学中历史感和时代感的脱节。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纲要》课知识旧、道理空、距离远,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教学气氛不足,当然教学效果也难尽人意。实事上,由于历史时间的连续性,使得近现代史任何节点的内容都影响着今天的现状与未来的走向,一般来说,当今重大事件都能在近现代史中找到根源。因此,通过把丰富多彩的历史进程和生动感人的时代素材结合起来进行讲述、讨论、评判,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的发展源于历史的积淀;自觉地以史为鉴,深刻全面地认识当今世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提升他们的思想水平与政治觉悟,科学地认识、理解和关心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前途,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特别是讲到选择改革开放,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小康生活的内容时,通过把过去的贫穷、落后与现在的富裕、先进进行对比,把《纲要》课的历史感与时代感很好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叶云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广东科技学院2015-08-10发布:中国论文网,http://www.xzbu.com/5/view-6886851.htm
[2]王骁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几对矛盾《学园》2015 年第 13 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问题探析
【基金项目】湖南省201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索”(课题编号621)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47-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起于2006年,十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混淆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近现代史》作为一门历史课的教学目标。
一般来说,历史课的要求是着重讲清楚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也就是侧重于“是什么”。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如何选择改革开放的,进而确立并增强对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比如说当我们讲授“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形成”的内容时,一些教师就对诸如“西安事变”的经过讲得非常详细,而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倡导国共合作、国民党为什么愿意合作,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等内容讲得很简单。这样一来,就不能体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一般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公共课,而是塑造大学生思想灵魂的课程。
二、没有很好地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将教材体系直接等同于教学体系,不作创造性地转换,将教材变成教条;另一种是严重脱离教材,在课堂上任意发挥,视教材为参考书。这两种教学方式带来的教学效果是不会很好的。要克服这两种倾向,必须要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在教社科[2008]5号文件中所指出的“思想政治理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把教材体系恰当地转化为教学体系。我认为,首先教师本人要深入领会教材内容及其实质,然后编写教案、教学设计(在这里,以专题研究式或问题探讨式设计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最后制作多媒体课件。例如,当我们讲到第四章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时,教学程序可以这样:我国近代的主要矛盾和主要历史任务→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实践和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合作的基本情况(合作的方式、政治基础、革命实践)→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国共两党合作的破裂。
三、教学形式上存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缺乏探究性教学。
高等院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目的性十分明确,即通过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之懂得我们的今天来之不易,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然而, 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不欢迎,老师没兴趣”的现象十分普遍。课堂上“昏睡者有之,读小说者有之,背单词者有之,玩手机者有之”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除了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枯燥方面的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讲授的形式过于单一,通常是你说我听的灌输式教学,缺乏探究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自主性,学习方法呆板,主体地位未能得到体现。为了增加《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该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在发挥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尊重学生个性,运用参与式、启发式、研讨式进行教学,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
四、近现代地方史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
由于全国统编教材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纲要》教材中所选内容并没有囊括近现代地方史所有资源,其内容具有概括性和不全面性。但有不少教师在讲课时照本宣科,书上有什么就讲什么,有多少就讲多少,跳不教材的框框,这样就使《纲要》课和大学生原来在高中学过的历史课并无多大区别,导致学生厌学现象的出现。其实各地的近现代地方史资源都相当丰富,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当地近现代史资源能够起到多方面的效果,一是可以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二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对《纲要》课学习的兴趣;三是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信息量;四是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在学生心中树立更好的形象,赢得学生尊重。因此,《纲要》课教师平时要注意积累当地近现代史相关史料,在课堂上适时灵活加以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当我讲到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时候,提前要学生利用双休日参观遗留下来的一些碉堡、战豪等工施,历史博物馆对常德抗战的情况进行了解,上课时就要学生对了解的情况进行讲述,使近代地方史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五、教学中出现历史感与时代感的脱节。
《纲要》课程是以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推翻封建制度、建立新中国,人民获得解放,赶跑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为红线,通过讲授使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懂得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这里,相当部分的教师只罗列历史材料、历史史实,没有理解“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真正内涵,把《纲要》课完完全全地讲成了历史课,使《纲要》课教学中历史感和时代感的脱节。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纲要》课知识旧、道理空、距离远,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教学气氛不足,当然教学效果也难尽人意。实事上,由于历史时间的连续性,使得近现代史任何节点的内容都影响着今天的现状与未来的走向,一般来说,当今重大事件都能在近现代史中找到根源。因此,通过把丰富多彩的历史进程和生动感人的时代素材结合起来进行讲述、讨论、评判,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的发展源于历史的积淀;自觉地以史为鉴,深刻全面地认识当今世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提升他们的思想水平与政治觉悟,科学地认识、理解和关心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前途,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特别是讲到选择改革开放,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小康生活的内容时,通过把过去的贫穷、落后与现在的富裕、先进进行对比,把《纲要》课的历史感与时代感很好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叶云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广东科技学院2015-08-10发布:中国论文网,http://www.xzbu.com/5/view-6886851.htm
[2]王骁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几对矛盾《学园》2015 年第 1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