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学生写作误区及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不少学校以“新概念作文”、“个性化作文”、“全境作文”、“创新作文”为研究课题,更多个性张扬的学子在创新的旗帜下挑战传统作文,表现出可贵的勇气和创新精神。然而,从当前大量的学生作文看,不少中学生作文写作状况令人担忧,他们的创新实践已明显地陷入另一种误区。通过教学实践,分析了当前学生作文常见的三大误区,并提出了可行性的三大对策。
  关键词:写作误区 对策 学生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倘若要评选10大“人气”最旺的词,“创新”无疑会名列前茅。近几年来,不少学校以“新概念作文”、“个性化作文”、“全境作文”、“创新作文”为研究课题,更多个性张扬的学子在创新的旗帜下挑战传统作文,表现出可贵的勇气和创新精神。然而,所谓物极必反,在任何文改面前,为师者都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如果为师者不给学生一定的指导,一些学生的写作必将走入另一个怪圈。从当前大量的学生作文看,不少同学对创新认识肤浅,他们的创新实践已明显地陷入另一种误区,表现在:
  误区一:主题偏。首先,创新等于反叛。创新作文提倡彰显个性,提倡率真作文,提倡“我手写我心”,而有些同学则陷入了另一个泥潭。在他们看来,创新就是要与传统决裂,与规范反叛,是打破,是砸烂。看看某些学生的标新立异之作吧:《犯罪也美丽》、《滚下讲台吧,老师》、《我是家里的女皇》、《假如我爸是厅长有你好看的》……用不着多举例了,也用不着看内容了,单看这些标题,就够“前卫”了,就够刺激了。一段时间,广告商将篡改成语当成一种时髦。我们的学生把赋予成语崭新的含义也当成一种时髦。对这些“大作”乍一看有道理,仔细一琢磨,却又没有道理,多读了还倒人胃口。
  其次,创新等于写阴暗面、消极面。中学生写揭露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消极面的文章也未尝不可,但一部分同学一谈到作文内容的创新,就把大胆暴露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消极面与作文创新等同起来,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邻居及家庭小事,他们都敢一揭 “国丑”、“家丑”,都敢一亮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勇气可嘉,但我并不赞同中学生写这类文章,并不是说这样的事不能写,“家丑不可外扬”,而是要知道“阳光下也有罪恶”,“太阳也有黑子”,再说,中学生接触的人和事毕竟有限,他们的人生阅历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看问题、看事情很容易一叶蔽目,对阴暗面、消极面极容易夸大,容易偏激、甚至走极端。
  误区二:形式怪。由于倡导自由写作、写作创新,不少学生就开始在文章形式上玩花样了。有用连线的如
  也有用英文字母、化学元素、跳跃式、说明书式的,千奇百怪,看了让人哭笑不得。笔者以2014年南平市中考作文“宽容是温暖的”为主题,简介并赏析了部分中考优秀作文,的确,这些作文在讲究文章内容和语言的前提下,因形式上的创新给阅卷老师带来视觉上的愉悦而增加了分值。笔者对2014年南平市初中毕业班语文质检卷抽样调查发现:注重考场作文包装技巧的考生比一般的同类考生的作文高出2-3分,这就从客观上导致部分考生把作文的创新寄希望于新奇的结构,忽视了对作文进行系统扎实的训练,仅为结构的新奇而新奇,其结果是弄巧成拙。须知,作文的内容与形式犹如人的身材和衣着,只有和谐才能算美。如对社会生活中阴暗面、消极面的揭露,采用病历诊断书的形式写就比较合适,形式语言俏皮幽默不说,还能讽刺入木三分。但你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把感情、赞扬、歌颂一类的文章或者内容庄重的文章用病历诊断书的形式表现出来,就会贻笑大方,这样的作文又怎能得高分?总之,形式上的创新毕竟有限,“一支红杏出墙来”则会给人新鲜、新奇之感;如果“枝枝红杏出墙来”就毫无新鲜之感了。
  误区三:语言奇。 创新等于语言上的异化。恰当地吸收生活中的新鲜词汇,恰当地吸取外民族语言中富有表现力的词,恰当地吸收本民族古汉语中富有生命力的词,为我所用,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是应该提倡的,但一部分学生却走入极端。在他们看来,在文章里多插入一些洋文,多插入一些新词,多插入一些半文半白的文字,可使文章语言活泼,可以提高自己语言品位。在这种想法支配下,这样的语言垃圾迅速泛滥开来,其表现在:1、人物对话中充塞“哇塞”、“我拷”、“酷毖”等词;2、将中文刻意换成洋文。如将“我”换成“I”、将“你”换成“You”……不管文章需不需要,在文章中大量插入英文;3、极端个性化现象明显,有些长句让人读不通,还有些词不管怎么读都让人费解;4、有意省略标点,让读者自己断句;5、有在文章中大量地使用半文半白的文字,可能是受《赤兔之死》的影响。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最先考虑的是让读者明白你的意思。所以,文章对语言的基本要求是简洁、流畅、好懂,然后才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和幽默诙谐。
  对于创新作文,著名作家王安忆在华东师大答小记者问时指出:“总体来说好像不是太满意,我觉得他们里面一点特别时尚的东西,非常时髦非常潮流化。彼此都很像的那种表述的方式和情感的方式……现在有很多句子都是不通顺的。”中国历代的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从一个误区走进另一个误区的遗憾在不断地上演,从《西昆酬唱集》到“江西诗派”,从应试作文到个性化作文,这个教训难道还不深刻吗?为此,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一番认真的思索,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对策:
  一、文要“载道”。中学生生理处于青春期、心理处于叛逆期,言行偏激,他们容易看到事物的阴暗面,并因此愤愤不平。作为教育者,就有必要引导学生作客观的思考,对生活中的事作多层次的剖析,教会他们用最真、最善、最美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从阴暗面走到明亮处来。佛家有语:心中有灯,自见光明。只有心中有真、有善、有美,才能使身心健康发展,才能写出健康的文章。对社会现象的林林总总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们一方面不满于现状,另一方面容易潜移默化地效法于反面的榜样,教师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榜样,做正面的引导,否则势必导致孩子们思想观念质的退化。一次作文课上,我问学生,假如你们当了官,你们会贪污吗?出人意料的是,学生几乎异口同声的说:“会!”接着有人说贪一点点,有人说要做得保密……这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这就是我们所寄厚望的未来的花朵?!再如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写一篇文章,有的同学说把福尔摩斯的推理能力移植给狗,警察只要找狗就可以找到犯罪嫌疑人,把猴子的记忆移植给麻雀,麻雀就叫猴子为妈。此类文章确实与众不同,显示了文章的个性,但这种“个性”发展下去不仅是对写作,就是对学生的人格修养也是有弊无益,这样的个性化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其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对社会生活的阴暗面、消极面,要敢于正视,勤于思考,同时,对生活中美丽与正义、真诚与善良也要善于发现,热情讴歌,这才是中学生写作的正途。古人云:“文以载道”,不管文章对矫正社会风气能起多大的作用,它都必须发挥它的本职功能,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们去领略美,沐浴美,也促使他们去创造美,这样,我们的作品才是充满正能量的,我们的孩子才是可依靠的。   二、文要“以内养外”。文章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一篇文章的形式要服从于内容的需要。鲁迅先生的怒斥,要通过杂文来体现深度,闻一多先生的悲愤,只有直接演讲方显力量,而三毛的深情与孤独,则非散文无以抒怀……任何一种内在的情感,都要通过特定的形式予以展现。诚然,新奇的形式容易吸引读者的眼球,但它的生命力不强,历史上流传至今的千古佳作,哪一篇是靠新奇的形式?一个人的气质要比外貌更让人心动,何况是文章呢?当然,为师者要引导学生的作文从“气质”到“外貌”都表现到最佳。现在以中考优秀作文为例:2013年南平一考生用诗化的语言来叙事《滴水可以穿石》,情真意切,宛如一道宛转悠扬的长歌;2014年上海一考生用戏剧体形式写了一篇《这里也有乐趣》;2014年厦门一考生写了一篇《水与岸》,用的是日记体;2014年北京一考生写的《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采用的是故事新编体。这些作文之所以能获得一致的好评,是因为他们不仅做到了形式上的创新,而且更主要的是能将文章的形式和内容完美和谐统一起来。
  三、文要“气盛言宣”。所谓言为心声,语言只是文章的物质外壳。语言的运用,要出于文章和情感的需要。一代文学宗师韩愈在《与李翊书》中谈到:“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可见,适宜的语言来自作家内在精神修养的浩然之气,而非一些学生盲目追求的乖僻的词汇。如果一味地在语言文字上翻新出奇,就必然造成另一种浮华的文风,那是非常不可取的,南宋江西诗派的冷僻字入诗,不就是一个例子吗?语文界前辈吕叔湘还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后阅读的指导,语言功底深厚,与大量阅读,广取博采是密切相关的。”创新作文提倡的是“使用自己的个性语言”,个性化语言不等于奇异的文字,不等于可以用“太棒了”来表达的时候,却偏要用一个“哇塞”、一个“cool”!个性化语言依然必须依靠深厚的语言功底,惟有如此,笔尖流淌的才能是有灵性的话语。那么,怎样才能使语言新颖脱俗呢?
  首先,要精心锤炼字词,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和形容词的锤炼。如2012年南平市中考作文《迈过那道坎》,有一位考生在文中写到:“我”因长期没有跟外祖父一起生活,不习惯外祖父的关爱,而产生的情感隔膜,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横在“我”的心头……当外祖父“张开激动颤抖的双手准备拥抱我”时,被“我”生硬地“挡”住了,外祖父却丝毫不介意;当外祖父给“我”披上大衣时,“我”再次拒绝了;当外祖父在“我”被楼梯绊倒后第一时间将“我”抱到楼上,擦拭伤口时……从“拥抱”、“披上”、“抱”、“擦拭”,“我”终于被外祖父的毫无芥蒂的亲情感动了。再如外祖父轻按着每一寸皮肤,问:“会痛么?是不是这里?”句中“轻按”一词包含了心疼、担忧、关切之情,仿佛心中的隔阂被一点点撕扯开,坎儿迈过去了,亲情回来了。句中那灵动的文笔,神奇的表达效果,均仰仗动词的灵动运用。形容词的妙用也别具情态,如“外祖父站成一轮弯弯的月亮,目送着‘我’远去。”句中动词和形容词的精心锤炼,使得句中“外祖父”温和慈爱的形象如同一尊雕塑凸现于读者眼前。
  其次,要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这样可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如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2014年中考作文《公园的春雨》有考生这样写道:“春姑娘唤来太阳公公,太阳公公用她那温暖轻柔的手臂把大地从梦中唤醒,金色的光辉铺满公园。这时,小鸟在欢快地歌唱,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它们嫩生生的,绿油油的。树木也在不声不响地抽出新的枝条,并且长出了像小草一样的新芽。和煦的春风,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面庞,也吹拂着树叶的新衣。”把原本缺乏生命力的公园描写的活灵活现。
  其实,创新是一种精神,一种心态,还是一种做人的态度。倡导健康文风,解放学生创造力和想像力,培养学生具有人文性、审美性、灵活性、创造性,这才应该是创新作文所提倡的。作为学生作文的指导者,我们有必要教会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去评议,指导学生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去关注、感受、体验生活。创新作文要想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就不应该盲目追求时尚。一篇真正“长寿”的文章,应该是从骨子里头都是活的,而这个“活力”,依靠的应是感受独特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选编》(海峡教育出版社).
  [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7期).
  [4]《初中学业考试说明与指导》(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2013、2014年).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依据衔接和连贯理论,借助Antconc工具软件,对2012年6月CET4作文样卷文本的主题词处理差异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主题词处理的差异体现出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差异,对作文的衔接和连贯有直接影响。  关键词:衔接和连贯 主题词处理 样卷文本 简单重复 复杂重复  衔接与连贯是一个老生常淡的话题,很多学者都对此作了一定研究,还有一些学者探讨了语篇衔接与连贯意识与大学英语写作之间的
期刊
摘要:本文不讨论埃德加.斯诺的“伟大”,反而剖析他作为平凡人的七情六欲之中体现的斯诺家庭价值观的意义,说明研究此题目的意义在于为世人展现一个别样的斯诺,一个“凡人”斯诺,无疑这对他以前伟大的形象并无丝毫的损伤,反而会加深世人了对于他伟大的理解,并让他的“伟大”之处更具风华。  关键词:埃德加.斯诺; 家庭价值观; 斯诺家书  一、家庭价值观  根据约翰·考顿和法蒂·约瑟夫的模式,价值观可以分为个人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通过各种艺术教学来陶冶学生情操非常重要。艺术教育教学中的欣赏、感悟等均影响着学生,本文主要围绕“艺术教学对学生情操的促进”展开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艺术教学;学生情操;促进;  艺术源于生活,属于一种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艺术在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音乐艺术,音乐作为一种特殊语言,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方面功不可没,重要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艺
期刊
摘要:在介绍大卫﹒梭罗本人和作品的基础上,结合美国文学及其荒野思想,分析梭罗的超验主义对美国本土文学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大卫﹒梭罗;超验主义;美国本土文学  “简单,简单,再简单”这是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人物大卫·亨利·梭罗的名言,被大家广为传颂。他以作家闻名于世,但生前只出过两本书:《康柯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和《瓦尔登湖》。梭罗毕生所写的两百多万字手稿,主要是他的日记,其中有他的观察、思
期刊
【摘 要】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本研究通过问卷就某大学物理教育专业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态度,以及影响实习生态度形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改善教育实习生实习态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物理专业;教育实习;态度  一、物理专业实习生教育实习态度研究的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自古以来就对教育非常重视。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物理
期刊
医学论文摘要在医学信息传播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医学科研工作者在各种期刊、引文数据库浩瀚信息中获取所需信息的捷径,也是国际上快速传播医学技术和科研成果的主要媒介。我
班主任工作,细碎而繁琐,很累,但累有所乐。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在摸索,我在追求。  一、以心换心,育好每一个人;以情凝情,带好每一个班  尽心了解和研究学生。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学习,生活,甚至家庭,在我这里都有一本明细账,我都用心地记着。  12届蒋同学,在初中学校属于典型的问题学生,发型怪异、性格冲动,讨厌学习、顶撞老师。对这个学生我一开始就在观察和寻找教育的契机。学生的仪容仪表学校一直是常抓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本量利分析法作为其中的重要管理工具,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盈亏分析.本文简要分析本量利分析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