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书画同体论”,影响深远。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开门见山地说:“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所谓“是时也”,是指仓颉之际,文字、图画起初皆依据自然物象产生、衍变,“象形”在文字的变革中起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而图画亦是描摹物象,书、画不仅同具最初的实用之功,而且最初的形态亦难分清界限。如张彦远所说:“案字学之部,其体有六:一古文,二奇字,三篆书,四佐书,五缪篆,六鸟书。在幡信上书端象鸟头者,则画之流也。”其实不止鸟书是画之流,甲骨文、金文中有诸多文字亦是画之流,及至春秋战国,长江流域的楚、越、吴、蔡等国盛行鸟、凤、龙、虫书,更是物象的描摹。在论述书画同体之后,张彦远极力褒赞画作之功用,认为图画兼具叙事、咏美、备象之能:“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这其实就是在重申其“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观点,张彦远把图画抬到新的高度。而唐代的书学理论家张怀瓘亦曾认为书法是“不朽之盛事”,不仅“非夫通玄达微”者不可尽其妙,而且亦有成教化、助人伦之社会功用,都对书画极为推崇。
《历代名画记·卷二》云:“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绝,故知书画用笔同法。”张彦远将王献之的“一笔书”和陆探微的“一笔画”相提并论,认为书画都讲究气韵、体势,因而引申出“书画用笔同法”之观点。其后,张彦远又分别从点画形态的相合,书家和画家之间笔法相师承两方面来阐明“陆探微精利润媚,新奇妙绝,名高宋代,时无等伦。张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应该说,张彦远抓住“笔法”这一核心点立论是非常明智的,不管是书或画,离开笔法的依撑,皆行之不远。后世“书画同体”或“书画同源”论者,也都立足于笔法。元代赵孟頫在《枯木竹石图》说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还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在“用笔千古不变”的理念下,赵孟頫不仅力矫南宋末期“墨戏”等陋习,重视基本功、技巧,同时提倡以书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息更浓,增强绘画的韵味。赵孟頫以书入画的思想也影响了“四家”元,推动了文人画的成熟。明代董其昌云:“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如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董氏看重书画中笔法、线条、笔墨气息之间的贯通,他甚至认为:“素师(怀素)书本画法,类僧巨然,巨然为北苑(董源)流亚,素师则张长史(旭)后一人也。”董其昌无论于书、于画,皆以“古淡”为宗,倡导“士气”,力求用笔上的“巧妙”。当然,董其昌也知道,书画毕竟不同门类,自有各自独立之处,所以他也书画作了对比:“画与字各有门庭,字可生,画不可不熟。字须熟后生,画须熟外熟。”
在张彦远看来,书画不仅“用笔同法”,而且意气相通,这其实就把“法”和“意”辩证统一起来,他的“书画同体”理论也就显得更加完善。张彦远所谓的“意”指的是多方面的,包含书画的立意,即作者的用意、作品的内涵,而作品立意的高下,或者说品位的高低又是和作者的意趣、意气、气质密不可分的。因此,张彦远明确指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齐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同时,张彦远又强调“意存笔先”,这样才能“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但这“意”必须不是刻意的,要自然而然地发自真情,与宋代苏东坡的“无意于佳乃佳”一语妙合。张彦远援例为证:“开元中,将军裴旻善舞剑,道子观旻舞剑,见出没神怪,既毕,挥毫益进。又有公孙大娘,亦善舞剑器,张旭见之,因为草书,杜甫歌行叙其事,是知书画之艺,皆须意气而成,亦非懦夫所能作也。”此论振聋发聩,凡夫俗子的作品不是缺乏立意,就是沦为书奴、画奴。
当然,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不止书画,各种艺术在某些精神层面是可以融通的,这一点张彦远也有叙及:“守其神,专其一,合造化之功,假吴生之笔,向所谓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也。凡事之臻妙者,皆如是乎,岂止画也!与乎庖丁发硎,郢匠运斤。效颦者徒劳捧心,代斫者必伤其手,意旨乱矣,外物役焉,岂能左手划圆,右手划方乎?”在张彦远看来,要存“意”,则方能合心意、有生机、显活力,而“意存”的过程中,必须专一,必须全神贯注,全身心投入,不为外物所役,保存自我的真性情。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对于“意”的重视,张彦远对“笔不周而意周”表示了同样的欣赏。“笔不周”指的是,艺术家率性而为之际,难免会出现用笔上一些问题,但这些都不是最影响作品的格调、气息。元代画家倪瓒就曾说过:“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张彦远所论“笔不周”是针对张僧繇、吴道子的“疏体画”提出的:“顾陆之神不可见其盻际,所谓笔迹周密也。张吴之妙,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矣。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意”和“法”、“形”和“神”是相得而益彰的,“书画同体论”实际上也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点。
(作者单位:郑州市轻工业学院轻工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韩少玄
《历代名画记·卷二》云:“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绝,故知书画用笔同法。”张彦远将王献之的“一笔书”和陆探微的“一笔画”相提并论,认为书画都讲究气韵、体势,因而引申出“书画用笔同法”之观点。其后,张彦远又分别从点画形态的相合,书家和画家之间笔法相师承两方面来阐明“陆探微精利润媚,新奇妙绝,名高宋代,时无等伦。张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应该说,张彦远抓住“笔法”这一核心点立论是非常明智的,不管是书或画,离开笔法的依撑,皆行之不远。后世“书画同体”或“书画同源”论者,也都立足于笔法。元代赵孟頫在《枯木竹石图》说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还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在“用笔千古不变”的理念下,赵孟頫不仅力矫南宋末期“墨戏”等陋习,重视基本功、技巧,同时提倡以书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息更浓,增强绘画的韵味。赵孟頫以书入画的思想也影响了“四家”元,推动了文人画的成熟。明代董其昌云:“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如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董氏看重书画中笔法、线条、笔墨气息之间的贯通,他甚至认为:“素师(怀素)书本画法,类僧巨然,巨然为北苑(董源)流亚,素师则张长史(旭)后一人也。”董其昌无论于书、于画,皆以“古淡”为宗,倡导“士气”,力求用笔上的“巧妙”。当然,董其昌也知道,书画毕竟不同门类,自有各自独立之处,所以他也书画作了对比:“画与字各有门庭,字可生,画不可不熟。字须熟后生,画须熟外熟。”
在张彦远看来,书画不仅“用笔同法”,而且意气相通,这其实就把“法”和“意”辩证统一起来,他的“书画同体”理论也就显得更加完善。张彦远所谓的“意”指的是多方面的,包含书画的立意,即作者的用意、作品的内涵,而作品立意的高下,或者说品位的高低又是和作者的意趣、意气、气质密不可分的。因此,张彦远明确指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齐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同时,张彦远又强调“意存笔先”,这样才能“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但这“意”必须不是刻意的,要自然而然地发自真情,与宋代苏东坡的“无意于佳乃佳”一语妙合。张彦远援例为证:“开元中,将军裴旻善舞剑,道子观旻舞剑,见出没神怪,既毕,挥毫益进。又有公孙大娘,亦善舞剑器,张旭见之,因为草书,杜甫歌行叙其事,是知书画之艺,皆须意气而成,亦非懦夫所能作也。”此论振聋发聩,凡夫俗子的作品不是缺乏立意,就是沦为书奴、画奴。
当然,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不止书画,各种艺术在某些精神层面是可以融通的,这一点张彦远也有叙及:“守其神,专其一,合造化之功,假吴生之笔,向所谓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也。凡事之臻妙者,皆如是乎,岂止画也!与乎庖丁发硎,郢匠运斤。效颦者徒劳捧心,代斫者必伤其手,意旨乱矣,外物役焉,岂能左手划圆,右手划方乎?”在张彦远看来,要存“意”,则方能合心意、有生机、显活力,而“意存”的过程中,必须专一,必须全神贯注,全身心投入,不为外物所役,保存自我的真性情。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对于“意”的重视,张彦远对“笔不周而意周”表示了同样的欣赏。“笔不周”指的是,艺术家率性而为之际,难免会出现用笔上一些问题,但这些都不是最影响作品的格调、气息。元代画家倪瓒就曾说过:“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张彦远所论“笔不周”是针对张僧繇、吴道子的“疏体画”提出的:“顾陆之神不可见其盻际,所谓笔迹周密也。张吴之妙,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矣。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意”和“法”、“形”和“神”是相得而益彰的,“书画同体论”实际上也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点。
(作者单位:郑州市轻工业学院轻工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韩少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