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的具体表现,是判断语文教学水平和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准。
语文 写作 能力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的具体表现,是判断语文教学水平和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准。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语文的写作能力呢?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通过多方探讨,尝试了一些办法,在这里权当抛砖引玉。
一、深入观察,培养兴趣
生活是进行文学创作的源泉,不管写什么文章都离不开生活的沃土,作家无一不是先深入生活后写作出优秀的作品的。中学生更应该扎根生活。因为他们还只是靠着自己有限的对世界的认识,去写人生百态、人生感悟,往往会感到“囊”中羞涩、捉襟见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写作前搜集素材最有效的办法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那么到底怎么去观察生活,了解大千世界呢?笔者引导学生观物、察人、品事,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物是相对静止的、简单的;人相对是活动的、复杂的,应该先易后难。观察物的方法是:整体把握,细微观察,依照顺序,详细记录。观察人的方法用比较法会好些,先观察自己的家人,按照外貌、服饰、神态、动作、语言、习惯、性格乃至品德等方面去比较他们的不同,然后依照这些性格特点,去找到能够印证这些性格特点的事情。把它们集合下来,便已经积累了足够写人物的素材。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现在有不少学生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三、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四、多写片段,多记日记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五、自己评改,提高能力
作文批改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批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如果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改到质量好的作文时,也可以从中学到写作方法,受到其作文的启发,写作水平也能够提高。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會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长时间积累就会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文就是用笔写话。因此,学生的话说得如何,对写好作文至关重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课堂上叫学生发言,往往效果不佳,不是照本宣科,就是语无伦次,好好的一个孩子,一上课堂便发怵,现代教育提倡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如果不能让主体主动,效果可想而知。要让学生真正把话说好,就必须提供一个让他们想说话的情境。这除了需要教师的教学民主气氛外,还需要适当开展一些让学生主动说话的课内语文活动。
比如 “语文知识抢答竞赛”、“说成语故事比赛”、“古典诗歌背诵比赛”、“普通话讲演比赛”就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锻炼学生主动说话的过程,在进行这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全盘考虑、有计划地安排,有时分男女两组进行对抗赛,选出男女主持各一名,男女评委(兼记分员)各一人,男女选手各四人,选手作代表,其他同学充当智商团,教师只是在幕后指挥,竞赛过程进行组织协调,赛后进行奖励加小结,除安排对抗赛外,其中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个人赛和分组赛,有必答题、抢答题、抽签题、表演题,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的兴趣越来越高,胆子越来越大,表情越来越自然,而且活动的效果是越来越明显,学生从此上课发言的积极性也逐步提高了,而且讲话的条理性也提高了,作文中的语病正在逐渐减少,各种写作素材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
语文 写作 能力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的具体表现,是判断语文教学水平和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准。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语文的写作能力呢?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通过多方探讨,尝试了一些办法,在这里权当抛砖引玉。
一、深入观察,培养兴趣
生活是进行文学创作的源泉,不管写什么文章都离不开生活的沃土,作家无一不是先深入生活后写作出优秀的作品的。中学生更应该扎根生活。因为他们还只是靠着自己有限的对世界的认识,去写人生百态、人生感悟,往往会感到“囊”中羞涩、捉襟见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写作前搜集素材最有效的办法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那么到底怎么去观察生活,了解大千世界呢?笔者引导学生观物、察人、品事,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物是相对静止的、简单的;人相对是活动的、复杂的,应该先易后难。观察物的方法是:整体把握,细微观察,依照顺序,详细记录。观察人的方法用比较法会好些,先观察自己的家人,按照外貌、服饰、神态、动作、语言、习惯、性格乃至品德等方面去比较他们的不同,然后依照这些性格特点,去找到能够印证这些性格特点的事情。把它们集合下来,便已经积累了足够写人物的素材。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现在有不少学生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三、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四、多写片段,多记日记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五、自己评改,提高能力
作文批改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批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如果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改到质量好的作文时,也可以从中学到写作方法,受到其作文的启发,写作水平也能够提高。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會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长时间积累就会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文就是用笔写话。因此,学生的话说得如何,对写好作文至关重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课堂上叫学生发言,往往效果不佳,不是照本宣科,就是语无伦次,好好的一个孩子,一上课堂便发怵,现代教育提倡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如果不能让主体主动,效果可想而知。要让学生真正把话说好,就必须提供一个让他们想说话的情境。这除了需要教师的教学民主气氛外,还需要适当开展一些让学生主动说话的课内语文活动。
比如 “语文知识抢答竞赛”、“说成语故事比赛”、“古典诗歌背诵比赛”、“普通话讲演比赛”就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锻炼学生主动说话的过程,在进行这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全盘考虑、有计划地安排,有时分男女两组进行对抗赛,选出男女主持各一名,男女评委(兼记分员)各一人,男女选手各四人,选手作代表,其他同学充当智商团,教师只是在幕后指挥,竞赛过程进行组织协调,赛后进行奖励加小结,除安排对抗赛外,其中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个人赛和分组赛,有必答题、抢答题、抽签题、表演题,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的兴趣越来越高,胆子越来越大,表情越来越自然,而且活动的效果是越来越明显,学生从此上课发言的积极性也逐步提高了,而且讲话的条理性也提高了,作文中的语病正在逐渐减少,各种写作素材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