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祖母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祖母去世近四十年了。
  我们姊妹六个,可以说都是祖母一手拉扯大的。祖母常叹息说,到我祖父这代成为单传,人丁不如别人家兴旺。她前后生下十一个孩子,因为家贫,多数早天,到头来只剩下我父亲和一個姑妈。“能把你们带大,我吃多少苦都值得!”这是句常挂在祖母嘴边的话。
  的的确确,每当我生病躺在床上时,祖母总抽空守在床头,时不时用她那粗糙的脸贴着我的额头,摩挲着,说“烧得厉害”,或者说“好些了”;然后又用右手拇指和中指箍着我的手腕,有时说:“更加瘦了!”有时则默然不语。每每这时,我的眼泪便不由自主地溢了出来,常常弄湿了枕边的草席。为了让我长得壮点,祖母常匀出个把鸡蛋,早上煮饭时用滚烫的米汤冲给我吃。鸡蛋在家里弥足珍贵,平素只用来换油盐,被我吃了后,祖母得纺更多的棉花,多挣几个钱弥补。
  我十岁多一点,记不得犯什么事惹怒了母亲。母亲发起火来,我们姊妹几个都挺害怕。她常年在门背后插根细长的柳枝条之类,谁“犯了事”,就关起门来抽打,口里还恶狠狠地说:“看你还敢生事!看我不把你打死!”领教过母亲的严厉,我们无不感到惧怕,真的相信母亲会把我们打死。因为恐惧,还在母亲动口开骂,眼看就要“检场”的时候,我就溜出门去,躲到了屋后山坳的薯窖里。这次我大概感到很委屈,因为事实并非母亲所听说的那样。她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开骂,我伤心极了,甚至想,她这样冤枉我,我就死给她看!真的死了,看她舍得!正胡思乱想时,远处的屋角隐隐出现了星光一样闪烁的油灯。只听到祖母呼唤我的小名,摸索着往坳上走来。她似乎断定我惊恐着蜷缩在这薯窖里,径直来到了跟前。
  “跟婆婆回去!不要怕!婆婆护着你,婆婆和她拼老命!”
  我鼻子一酸,倒在祖母怀里,再经她一番安慰和壮胆,才一身泥巴战战兢兢地跟着下来。到了家,祖母还真和母亲吵了一架。
  1981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离过大年只有三天,离她长孙女的婚礼只剩七天,离我吃上“国家粮”,当上“干部”也只需再等半年。那天一大早,我起床后来到祖母房间,只见她坐在便桶上,对我进来没任何反应。仔细一看,她脸色苍白,眼皮都耷拉着,像昏睡过去了。听到我的哭喊,父亲匆匆过来,用手指在祖母鼻孔下试了试,赶紧将她抱回床上,又哽咽着对我说:“婆婆没气了,快叫他们过来。”
  我脑子瞬间一片空白,似乎天塌下来了。大家跪在地上,慌乱悲戚中烧着纸钱。大妹哽咽着说:“得拿根红线来……给婆婆系上……婆婆生前再三交代过的。”
  给祖母手上系根红线,是因为她做“接生婆”的缘故。那年头,乡下女人生孩子很少去医院,一般都是靠的“接生婆”。也不知祖母在哪儿学来的这本领,又从什么时候开始“人行”,方圆三四里,无论是谁家,也无论白天黑夜,祖母都是随喊随到。接完生,不收一分钱,有人感激地送来几个鸡蛋,她也再三推辞。即使有人辱骂过祖母,她也是不计前嫌。
  一个风雪交加的深夜,我在睡梦中突然被一阵狗吠声惊醒,迷迷糊糊听到祖母习惯性地问:“哪个?”外面有人嗫嚅应声:“我……”我尚未听清,祖母已顾不得点油灯,匆匆穿了衣衫出门。我很是诧异她咋就这么快,摸摸床头和席子下,她的头巾未系,袜子也没穿。直到第二天早上,祖母才满脸疲惫地出现在家门口。我们这才知道,这正是早先辱骂过祖母的那户人家,难怪他晚上在门外说话吞吞吐吐的。祖母说:“这是行善积德,来世会有好报的,再说,这人命关天的事,怎能耽误!”
  祖母大概是相信做上这个记号,就能让“阎王老子”认得,以便给她一个相应的待遇。
  祖母去世后的头几年,我常因思念而哀伤不已。她出生在茶陵罗霄山脉的一个小山冲,一生下来就没见过自己的父亲。她还在怀胎的母腹里时,外曾祖父就被迫应召去“吃饷”,一去便战死在沙场。祖母跟随被迫改嫁的她的母亲到了异地他乡,然而,祖母继父家更为贫穷,她八岁即被送给人家做童养媳,从此家务、农活儿样样得干。掏挖猪潲时,由于个子矮,够不着,她搬来凳子垫高,站在灶边弄,好几回差点栽倒在沸腾的锅里。主家为让她多干活儿,还让她大雪天赤脚到山上捡柴;她太瘦小,没法用肩挑,只得用头顶着篓子,两手扶着,一步一滑走在两脚宽的山路上。那个时候,罗霄山脉还经常有老虎、野猪出没,稍不留神,她就可能掉落悬崖,或是摔死,或是成为野兽们一顿不算丰盛的会餐。祖母回忆儿时,常流泪说:“这世上什么苦我都吃过!”
  看祖母实在凄苦可怜,十三岁时,娘家咬咬牙,又把她赎了回来。三年后,她嫁给了家境同样贫寒的祖父,在兵荒马乱中过了二十多年。清苦的日子还没到头,又突然祸从天降。祖父四十五岁那年,一天从江西挑盐回来的路上,遇到凶神恶煞的日本兵,被赶到了一块空地。那里,已经捆绑了好些人。这时,一个日本兵狰狞着脸,如狼似虎地将祖父拖过去,用长枪刺刀逼着,看他们一个接一个刺杀他们认定的敢于抵抗“皇军”的“支那人”,边捅边哈哈大笑。祖父虽然没有当场被直接杀害,却因受到惊吓,回家不久便暴病而亡。祖母哭过后,变卖家门前的五分田,草草埋葬了祖父,誓言终生守寡,一定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而宗亲长辈却因为家族利益纷争,一再逼迫祖母改嫁,不惜拦路打断她几根肋骨。祖母爬行回到家里,听说喝尿能治伤,靠喝浅三指尿桶真还捡回了这条命。
  之后每年的某个时节,我都会和几个姊妹去给祖母上坟。望着坟头摇曳的野草,我心里默念:祖母一生那么善良,那么勤劳,积了那么多德,手上系着红线的她,在另外一个世界必定得到优待了吧?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赵望云
其他文献
前几日下班,小雪伴着微风,我慢慢踱着脚步,不经意间雪花似乎变大了。望着纷天的落雪,让我不由想起在祖国边境地区当兵的日子。  我是2008年大学毕业走进警营的。先是在呼和浩特边防指挥学校当见习警官。一年之后,从呼和浩特边防指挥学校人警大学生集训队结业,就被分配到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一个叫作善都宝力格的边防派出所。偏巧那天去往驻地时也是下着雪,白茫茫一片,走到哪里都是一片片的亮白,充斥着我的视野。 
期刊
我家住在河南信阳的一个小镇上,从我记事起,我们就管父亲叫“大”。  父亲不甘心天天都窝在农田里下地干农活儿,挣一点死工分。到我三岁时,父亲开始做生意了,他在贩卖小猪和猪饲料的同时,也在镇上摆摊,并在家里离马路近的地方盖了一小间门面房卖起百货。因为门面房离街镇中心比较远,所以每逢赶集的日子,我们还是到街中心去摆摊,其他时间就在店铺里卖,生意也越做越大。父亲利用以前做小生意的钱在沿街盖了四间半门面铺房
期刊
“草药王”,姓王。他也是我们村乃至方圆几十里名副其实的草药“王”。  草药王最早是我们村的赤脚医生。“农业学大寨”的时候,乡里要求每个村配一名赤脚医生,处于“脱产”与“半脱产”之间,一边干生产队的农活儿,一边为社员看点儿凉寒感冒,没有工资,只记工分。  草药王成为“王”,源于他治疗好了一例被农民们视为绝症的“羊痫风”病。  那天,村东头的老邓家,六岁的孙子小明在院子里玩,脚一滑,“哎呀”一声倒下,
期刊
清明时节,千里莺啼绿映红,正是江南好风景。而我热爱的东北故土,那时却正是早春时候,北方故乡的春雨,贵如油,只有经过了春雨的滋润,才能让万物复苏。谁还能不爱这春雨呢?可是在多雨的江南,有谁知道,在一个个无眠的雨夜,一个远嫁的女子在他乡“夜阑卧听风吹雨”时的内心的感受呢?因为思乡,即便在春天,我也听不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境。触景生情,我所感受到的是无“边丝雨细如愁”
期刊
九月的夜晚,夹杂一丝燥热,我迷迷糊糊地打开微信,看着表嫂刚刚发来的信息:“谢谢你,这么多年的不离不弃。”困意顿消,心暖暖的,为表嫂,也为彼此的懂得。  今天是她创办的瀚醇酒业重新洗牌开业的日子。晚上,她喝得似乎有点大了。眼圈红了,话也多了起来,坐在旁边的我并没有阻止,她太需要发泄了。从下岗创业期的身无分文,到积累了一些资本,如今又要重新来过,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啊!这么多年看着她从最底层做起,
期刊
我把白色的纸幡挂在坟头的枝丫上,捋了捋纸幡,纸幡便在风中飘荡起来。  我来龙台山祭奠亡灵,作为一个过了花甲的人,悼念一个未满花甲的人。远处,传来斑鸠的春鸣,“咕咕——咕咕——”脚边的丝茅草,从寒冬里熬过来,叶片半截枯黄,泛白,茎秆却透着暗红。那些黄里泛白的叶子,在风里唰唰唰响。丝茅草足有半人高,围着坟墓四周生长,只有墓碑前边一小块,被我割除了,那是旧历年前,我来上坟烧纸,为避免引发山火,一刀一刀割
期刊
时至今日,我终于算是明白了:家乡最为常见的扁竹根居然就是鸢尾,是鸢尾花这个大类中的一种,可能还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未可知。花儿白色为主调,间杂蓝茵茵的蕊片,凄美、低调、含蓄。  要知道,鸢尾花名气大着呢。鸢尾的名字来源于希腊语,寓意为彩虹。在古埃及的金字塔群中就有鸢尾形象的图画记录了,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法兰西王国把鸢尾奉为国人花,希腊人认为鸢尾花是“爱的使者”,鸢尾在古埃及代表了“力量”
期刊
冬天,三伯倒下了,在家里躺着。  那天我牵着堂妹回到家,已是傍晚。冷风呼呼刮着,门前高大的杨树嚓嚓地响,屋后的骆驼山上斑鸠鸟不时呜叫。回到家,放下书包,父亲说,三伯近几天病情加重,让我去看看。  三伯躺在黑漆漆的木床上,正微笑着向堂妹嘘寒问暖,他的脸还像以往那样白皙,只是清瘦些。  “孩子,这几天都是你将妹妹带回来。累不?”三伯满脸堆笑。  “不累,我也是顺便的。”我连忙说。  “你三妈,我桌子上
期刊
“你家的‘日本人’长高了吧?”  “你家的‘日本人’结婚了吗?”  直到今天,碰见熟人、同事、朋友,还会有人偶尔这样打趣地问我。  他们问的那个“日本人”呀,其实不是别人,而是我的儿子——东洋。  儿子生在中国,却被亲朋好友授予日本国籍,这说来话长,慢慢回味,至今仍有一番家庭乐趣。  那年的元旦,妻在医院给我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产床上的她,笑着对我说:“你不是大学生嘛,快给儿子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期刊
有谁像草一样回到草中间,低着头,一言不发,裹着春风,等着日出日落。  我的父亲因为腿伤,硬要回到村里去。一天下午,他站在阳光里喃喃地说:“城里到处是车,腿脚越来越不便利,回乡下去吧,乡下宽敞。”  谁也劝不动父亲。  那天,我送父亲回乡下。整整两个小时的车程,父亲一直盯着车窗外飞驰的景物,一言不发,阳光映在他干枯的脸上,只有寂静。可是,父亲两只脚一踏上乡村的土路,立马活泛起来,他用脚刨弄着土路两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