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40年的光阴宛如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我国的改革进程以来,弹指一挥间,中国的改革事业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辉岁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回首来时路,眺望新征程,雄踞在世界屋脊,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厚重人文底蕴的高原省份———青海,在4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40年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改革开放的春风依然温暖如初,改革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人们迎来美好的生活,青海省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更是踏着时代的鼓点,和着人民的心声,乘着改革的春风,扬帆远航。广大群文工作者始终同党中央的政策方针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积沙成塔的韧劲,用勤劳、勇敢、智慧的生动笔触,书写着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进步的故事,描绘着一幅幅时代前行的壮丽画卷。
春华秋实,厚积薄发,历经甲子轮回的青海省文化馆磨砺洗礼、奋进跨越,在改革开放40年的风雨历程中,充分发挥省级文化馆的社会功能,勇当群众文化战线排头兵,在搜集、整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组织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谱写了一曲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绚丽乐章。
第一篇章一群人
如果说艺术是一盏明灯,它可以照亮人性之美,那么文化就是一团烈火,它能够温暖人的心灵。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揣梦想、肩负责任,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坚守、耕耘,始终奋战在群文工作的第一线;他们栉风沐雨、满怀激情,在纷繁的社会中演绎着独特的自己,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群众与文化间的距离;他们挥洒青春,不忘理想,用心去感知群众文化的厚度与温度,俯首倾听百姓心声,深度关注百姓文化需求;他们热爱生活、乐于奉献,满怀激情、敢于挑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凝聚在一起,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
披雨领航穿叠浪拓荒筑梦耸苍穹
1957年6月13日,在位于青海省政府西一楼的一间小办公室内,仅由14人组成的青海省群众艺术馆正式成立,自此青海群文人便在这片文化资源丰厚的沃土上留下了默默耕耘的身影和辛勤跋涉的足迹。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青海省的文化事业如沐春风,青海省群众艺术馆也大步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历经28年的锤炼,已经初具规模的青海省群众艺术馆与青海省美术摄影展览办公室重组合并,自此不断发展壮大,机构设施不断完善,业务力量不断增强,社会服务不断升级,作为青海省群众文化的“龙头”,引领全省群众文化工作踏浪前行。岁月在17000多个平凡的日夜中留下闪闪发光的印记,2003年3月,青海省群众艺术馆在历经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后,更名为青海省文化馆,实现了历史的跨越。走过时光苍穹,免费开放的艺术大门宽敞无比,积淀的文化情怀初心不改,2016年12月,青海省文化馆正式迁入新馆,以崭新的面貌迈上新的台阶。新的文化地标迸发出无限新活力,为青海省文化馆的事业发展插上了助力的翅膀,迎风翱翔。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青海省文化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为人知到口口传颂。经过不断的发展,目前青海省文化馆内设十个工作机构,群文业务干部从最初的14人增至45人。建馆至今,前后共有200多名工作人员在馆工作,为青海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群热爱群众文化的人们,肩负着理想、使命,挑灯夜战、风雨兼程、荣辱与共。日历本上密密麻麻的下乡安排、排练场里充实忙碌的身影,都记录着他们成长的轨迹。
已经记不清他们的脚步走过多少乡镇,为群众播撒文化的火种;多少次不计昼夜、伏案疾书,只为让宝贵的文化资源得以传承保护;多少次深入乡村开展辅导培训,让时代的主旋律扎根基层;多少次开设群文讲台,用艺术的砖石筑牢群众文化的根基。经过不懈努力,改革开放40年来,青海省文化馆和业务干部共获得各类奖项260余个。其中省文化馆获国家级奖项近60个,省部级奖项近20個,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代又一代爱岗敬业、热爱文艺、积极投身文化事业的人们,用积极奋发的热情传播着公共文化事业所带来的精神力量,谱写了一曲激情创业、奋发图强、跨越发展的凯歌。
踏遍青山人未老不用扬鞭自奋蹄
艺术从来都是时代和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反映的是人民的心声、时代的脉搏,也是沉淀在岁月长河中最生动的记忆。改革开放40年来,青海省文化馆走出了一批如朱乃正、朱仲禄、刘文泰、马兆录、强作舟、邵华、梁守义、刘毓芩、华洛桑、蔡廷玉、王昕等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名人,以及很多退而不休、乐于奉献的老干部,他们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筚路蓝缕、开拓进取,以精英和榜样的姿态,书写着文化馆事业的精彩华章。 朱仲禄,“花儿”的集大成者,是与“西部民歌王”王洛宾齐名、蜚声华夏的“花儿王”。他的歌声是西北大地上经久不衰的记忆,他的演唱是中华民歌宝库中永恒的经典,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花儿”艺术事业,不仅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著名“花儿”歌唱艺术家,更是“花儿”理论研究家、“花儿”词曲作家、“花儿”教育家。1979年,“花儿王”朱仲禄就职于青海省群众艺术馆(今青海省文化馆),开启了他人生新一階段的“花儿”传奇。他以宽广的眼界审视“花儿”,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博纳众长,以敏锐的观察力审视花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编创了“花儿”千余首,其中《上去高山望平川》《雪白的鸽子》《下四川》《花儿与少年》被人们广为传唱,成为名扬四海的经典。他以苍劲清俊的歌声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用毕生的心血,使“花儿”成为了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一生中共出版花儿专著2本,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增补了“花儿”领域的诸多空白,为“花儿”学的建设体系做出了卓越贡献。
春风化雨、以文化人,他们是德艺双馨的先行者;放歌时代、抒写人民,他们是脚踏实地的铺路石。40年间,一代又一代群文人用自己的激情与智慧,奉献与热忱传承着青海群众文化的点点薪火。这些植根于青藏高原的群文战士们,肩负使命、默默坚守、躬身耕耘,在这一方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文化热土中寻找着自己的人生坐标。
“很怀念在文化馆工作的那段时光,有时候下基层去调研,能真正近距离接触到最原生态、最有价值的文化资源,那种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久久不能平复。回来整理撰写材料时,简直是到了废寝忘食的状态。为了挖掘、整理青海的民族民间文化,我们几个人埋头苦干,这一干就是一辈子。”青海省文化馆退休老干部石永眼中闪着光回忆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迈入耄耋之年的石永老人依旧精神矍铄,在退休之后仍旧笔耕不辍,致力于青海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创作以及保护传承工作,他躬身基层,为广大群文业务干部和群文爱好者授课培训,为青海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攒劲聚力。
文化阵地成乐园群文之花吐芬芳
走进青海省文化馆新馆,笙歌燕舞、鼓瑟琴鸣,翰墨飘香,群众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群文之花”在青海省公共文化春雨般的润泽和滋养下,绚烂绽放,吐露芬芳。
“迎风飘扬的旗,我们跟着你,跟着你就是跟着信仰坚定不移。”每周三的早晨,整齐悠扬的歌声都会从青海省文化馆的排练厅内传入耳际。110多名中老年合唱爱好者们,以精神饱满、热情豪放的姿态,唱响那传递着喜悦、幸福的之情的动人音符,唱出了新时代和谐生活的欢乐与美好。砥砺奋进,步步铿锵,青海省文化馆爱乐合唱团自2001年成立以来,一直活跃在青海的大小群众文艺演出舞台,现如今已成为大美青海一抹靓丽的色彩。
“我在这个团队已经有快20年的时间了,现在72岁的人了,大家都说我一唱歌看起来就像50多岁。”企业退休干部李吉士是青海省文化馆爱乐合唱团的一名成员,每周三早上都会准时参加排练,风雨无阻。“唱歌能排出人体的浊气,令人精神倍增,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帮助,是件愉悦身心的好事儿。”李吉士说,自己的首次登台正是在改革开放那一年,他代表单位参加合唱比赛,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自此便在心中种下了热爱文艺热爱歌唱的种子。2001年,李吉士参加了爱乐合唱团,由青海省文化馆的专业声乐老师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和排练,团员的演唱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现在的合唱团在青海已经小有名气,还经常代表青海省走出省门、国门去参加各类大小赛事和演出活动,通过跨省、跨国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为群文爱好者搭建起文化交流的友谊桥梁。
如今,像这样长期在青海省文化馆开展日常排练、参与演出的社会文艺团队共有31支。红半天女子鼓乐团传承鼓艺之精髓,舞动美好生活,传递幸福鼓点;江河源服饰艺术模特团的队员身着古典旗袍,脚下踩着悠扬的曲调节拍,向人们展示形象美、生活美和内在美;黄河民族管弦乐团挖掘地方特色音乐,面向大众、服务社会;德吉民间艺术团汲取草原艺术精华,巡演足迹遍布省内外,传承民族民间文化;黄河葫芦韵乐团彰显风华丝韵,奏响“老年欢乐颂”;河湟情曲艺团深受群众喜爱,发扬青海地方曲艺文化;昆仑交响管乐团让高雅音乐走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将高原民族风情的艺术符号写入交响的诗篇……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滚滚热潮,沐浴着华夏复兴的春雨朝阳,开放的艺术大门从未关闭,开心的人民群众纷至沓来。小窗口,大情怀,青海省文化馆60年磨一剑换新颜,服务大众初心如磐。 2016年之前,青海省文化馆位于西宁市城东区,馆舍面积小,硬件基础差,在馆排练的文艺团队仅有8支。2016年12月,青海省文化馆新馆投入使用。馆舍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是旧馆址的4倍,内设有群星剧场、多功能厅、民族民间文化展厅、群文大讲堂、电子阅览室、数字体验区以及5个群众文化活动功能用房等。阵地服务区设施设备进一步改善,硬件条件更加优化,功能得以拓展,促使青海省文化馆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馆。新馆开馆以来,5个根据各艺术门类量身定制的群众文化活动功能用房全部对外开放,在馆开展排练的总人数达到23000余人。歌声不断、妙舞不歇,人民群众用自己的方式歌唱新时代,歌颂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丰富离退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文化素养和生活质量,青海省文化馆继续拓展文化馆职能,于2017年12月成为文化部第三批“文化系统规范化老年大学”试点单位。根据中老年人的文化层次、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设置书法、国画、摄影、竹笛、葫芦丝、舞蹈、合唱、曲艺等八项课程,319名学员纷至沓来,徜徉在这座文艺殿堂之中,感受着当今公共文化服务给老龄群体带来的满满获得感和幸福感。棋琴书画展风采,诗词歌赋著华章;线谱音阶悉心练,陶冶情操精神爽;歌唱时代真善美,舞动金秋俏夕阳。鬓微霜,又何妨,新征程,在路上。
第二篇章一双眼
40年轰轰烈烈,40年春风化雨。岁月无声,却让青海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面貌焕然一新,骄傲面对新时代的文化潮流,在历史任务和发展机遇面前,责任感和使命感召唤着文化馆人勇当群文战线的排头兵,肩负起搜集、整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重任。他们用一双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将青海绚丽多姿民族民间文化之美展现在世人面前。他们创办刊物,播撒文化的火种,将文化的高台搭建在百姓的心中,用艺术的砖石筑牢群众文化的根基;他们深入调研,挖掘青海绚丽多姿的民族民间“瑰宝”,不计昼夜,伏案疾书,让宝贵的文化资源得以传承保护。
惊涛拍岸四十载风鹏正举九万里
文化是人民精神的支柱与体现,文化的取向影响着人民的素质涵养、精神层次。改革开放40年来,青海省文化事业日新月异,老百姓的文艺生活品质不断提高。青海省文化馆在重大历史机遇面前敢于探索,先后于1981年和1990年创办了《藏族民俗文化》(原名《群文天地》(藏文版))和《群文天地》两刊。
迎著古城旖旎的晨光,快速步行走进办公室,静心整理思绪,在繁杂的文字中开启一天的生活,这是青海省文化馆《群文天地》杂志社主编张永涛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一间陋室,几张桌椅,堆叠成山的稿件,几个“文字匠人”风雨兼程,走过了303期刊物出版发行的日日夜夜,搭建起一片广阔的文字天地,在悠悠岁月中不断走向成熟,继而发出时代强音。《群文天地》杂志是由青海省文化馆主管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内唯一一本综合类文化期刊。刊物以介绍、宣传青海地方文化、群文事业为主旨,发表群文研究、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文博、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文章,历经28年的积淀,2009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2018年被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评为“青海最美期刊”。踏上巍巍昆仑、走过圣洁玉树、眼望青海湖的壮美、感受柴达木的荒芜。杂志社主编这份工作让从业30多年的张永涛,在用独特的慧眼赞赏大美青海绚丽风光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不同民族多元文化的艺术风情,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他深刻感受到群众文化期刊行业一直行走于改革的大潮之中。真切的时代关照、浓重的担当品格、强烈的人文情怀、厚笃的文化意识,让读者在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文章中感知文化的温度与力量。《群文天地》自创刊以来,杂志社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发挥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效用,落实送刊下乡到基层,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为广大群文工作者提供了一个理论研究和交流的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了一批批文化、文学、艺术、曲艺、军旅等方面的作者和作家。
《藏族民俗文化》杂志是我国创刊最早、影响较大的,以藏族民俗文化为主的综合性刊物,其前身是1981年批准创办的《青海群众艺术》;1985年公开发行;2001年更名为《群文天地》(藏文版);2014年再次更名为《藏族民俗文化》,藏文刊名由十一世班禅大师题写;主要面向国内五大藏区,以及国外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目前已发行142期。由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主管,青海省文化馆主办的《藏族民俗文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茁壮成长,求新而不猎奇,求博而不芜杂,求精而不晦涩,求快而不粗糙,努力突出高原特色和时代特征,讴歌新时代,弘扬主旋律。“创刊最初那几年,稿件来源极少,作者队伍还没有形成,编辑部的同志们经常深入基层,在广约稿件的同时,自己亲自去搜集、挖掘、整理民间文学。”《藏族民俗文化》杂志社主编侃本笑谈起当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往事,脸上堆满了笑容。“通过努力,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作者从几十人发展到数百人,初步形成为一支具有实力的比较稳固的作者队伍。这支队伍如草原上的鲜花,已遍布国内五大藏区,他们不辞辛劳、乐于奉献,给我们提供了无数用汗水浇灌的优秀作品。”创刊至今,《藏族民俗文化》共发表了500余位作者的2000多篇(首)作品,总字数约1000万字。内容涉及小说、散文、故事、民俗、科普等多种领域。这些作品寓史于文、知识丰富、妙趣横生、雅俗共赏,为活跃和净化农牧区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期期满载深情的刊物承载着办刊人的青春和梦想,正是这样的执着与坚守的信念和对群文事业的热爱与追求,赋予了《群文天地》和《藏族民俗文化》长久发展的激情与动力。无论回望历史还是描摹当下,《群文天地》和《藏族民俗文化》两刊之中的优秀作品总能为青海文化事业构筑起精神高地,为读者开垦出心灵净土。如今,两刊作为弘扬和传播青海绚丽多姿的多元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平台,更要以展示青海文化魅力、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抢救和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为重中之重,将两刊真正打造成为青海群众文化繁荣兴盛的旗帜风帆和形象标杆,努力将“大美青海”凝铸镌刻成享誉全国的品牌,让青海省群众文化之树在新时代的春天里枝繁叶茂。每一位扮演着“匠人”角色的文人墨士,都将继续擦亮双眸,潜心而行,将“承续历史文脉,记录时代印迹,引领文化繁荣,讲好青海故事”作为肩头的重要使命,做青海民族民间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这一路,任重而道远。
躬身基层寻根脉文化引领勇创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青海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各民族儿女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积淀的文化成果,是我们在文化激荡中卓然屹立的坚实根基。挖掘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就是守护文化根脉,守护民族和历史的辉煌、今天的资源和未来的希望。
改革开放40年来,青海群众文化的百花园里姹紫嫣红、硕果累累,青海省文化馆始植根于这片多民族文化资源的“富矿区”,积极探索,扎根乡村,保护文脉,不忘初心地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仰观俯察、深思感悟、认真倾听,他们用眼睛观察,用心记录,捕捉艺术生活中最真实、最生动的画面与信息,正是这一双双敏锐的眼睛,让很多濒临失传的非遗项目得以保护和传承。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時间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40年来涌现的众多优秀群众文艺作品,都是改革开放的讲述者和见证者,其所传播的价值观念,中华文化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以及血肉丰满、气息浓郁的生活质感和时代正气,带给我们的温暖、感动或震撼深刻而久远。
随着国家各个地区都开展非遗传承和传播工作,各地区的文化馆凭借自身的优势所在,在非遗传承和文化传播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1987年至2008年,青海省文化馆(青海省群艺馆)编纂完成了《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青海卷》《中国曲艺志·青海卷》《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青海卷》。这三部精神价值与艺术价值“齐飞”的“高峰”之作,撰写工作整整跨越了21个春秋,共计365.5万字,凝聚着数位编辑者大半生的心血,其中有几位编辑甚至还未等到志书出版,便抱憾离世。岁月悄悄地流转,有些人,有些事,在青葱岁月中留下了华美的荏苒,而这三部集成(志)书也将历久弥新,作为灿烂宝贵的资料流传于世。
一项项成果,如同一串串美妙音符,演奏着传承文脉的乐章。2005至2009年间,青海省文化馆积极申报非遗项目,广泛开展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后成功申报“青海下弦”“藏族婚姻十八说”“青海道情”“青海官弦”“河湟刺绣”“青海弦索音乐”等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非遗项目5个。十二五期间,青海省文化馆组织编纂了《青海花儿论集》《青海花儿歌曲创作集》等花儿专著6部、《河湟民间文艺代表作丛书》1- 15册(荣获青海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群文天地》(藏文版)精品丛书1- 12册、《藏族民间文学丛书》1- 18册;调研报告《青海藏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其展望》《青海省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分别在“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书《2016年青海蓝皮书》和《2017年青海蓝皮书》中刊发;出版《青海省文化馆馆志》;出版发行“花儿”“曲艺”音像制品200余个品种,为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一双双善于观察美、善于捕捉美、善于发掘美的眼睛,将青海在5000年历史长河中孕育的绚丽多姿的文化之美呈现于世人眼前,播种在人们的心间。一支笔,能描绘世界大千,能写出人生百态,能动人之思想,浸染人之灵魂。青海省文化馆调研部承担着情注文化民生,深入基层调研,聚智融慧、建言献策的重任,“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我们要做那支隐形的笔,去记录、保护和传承宝贵的民族文化。”说到此,她们的眼中闪烁着光芒。
第三篇章一颗心
融民族文化之精髓,承甲子轮回之德行,汲昆仑独尊之灵气,润三江清水之心怀。岁月更替,几经沧桑,青海省文化馆犹如一只崭新的航船,在文化改革的大潮中,借得春风扬锦帆,乘风破浪,一路向前。改革开放40年来,一场场生动鲜活的群众文化活动在青海广袤大地留下了闪光的印记,为广大群众带来了精神生活的愉悦和改变,这些改变坚强、有力、迅猛而又温暖地铸就着青海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前行的每一个脚步,编织着588万青海儿女的中国梦。从免费开放服务,到深入基层演出,从共享文化惠民,到文化自觉自信。不论动态静态,不论城市乡村,始终深入生活,始终扎根人民。而今,启动青海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创新引擎,正全速前行!
根植沃土谱深情一片冰心惠民生
一辆满载爱与温暖的车辆疾驰在前往青海省海东市中心腹地平安区的道路上。车轮飞转,窗外的景色飞速闪过,青海省文化馆文艺轻骑兵文化惠民小分队携关爱而来,为广大久居深乡的百姓送去一场场如春天般温暖的精品文化惠民演出。深秋的寒凉挡不住他们热情的脚步,冷却不了一颗颗滚烫炙热的心。
“有人说,人生如梦。而我认为,人生如歌。只有用心吟唱,才能迸发出时代的最强音,才能释放出正能量,才能体现人生的意义和追求。”青海省文化馆黄河民族管弦乐团的卓玛一边忙活着演出前的准备工作,一边兴奋地说着。布置现场、调试音响、组织演出队伍,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青海省文化馆优秀节目“五进”活动连续举办了六届,卓玛已经是第四次参加了。这一次,她与其他50余名文化惠民小分队的队员共同肩负着光荣的文艺使命,走进军营、校园、社区、工地和乡村,将河湟曲艺、欢悦古韵、民族歌舞、民族服饰展演等25场群众喜聞乐见的精品文艺演出送到基层一线,为群众奉献佳音。能够为广大老百姓送去“接地气、聚人气、惠民心”的文化演出活动,文化惠民小分队全体成员如沐春风,心中能量满满。
不忘初心倾真情、以文化人惠民生。多年来,青海省文化馆以润泽民心的文化胸襟和宏大的文化视野,深入基层谱写深情。为满足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强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青海省文化馆结合自身优势,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文化输出与文化造血相结合,积极创新服务方式,通过“欢乐乡村”巡回演出、优秀节目“五进”活动和“欢天喜地过大年”文化下乡活动等群众文艺精品下乡活动的持续开展,常年活跃在全省广大农村牧区,让文化在群众中生长创造,为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农村牧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百姓幸福指数递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欢乐乡村”巡演活动是青海省文化馆深耕基层、服务百姓的一项重要品牌活动,2013年被文化部列为“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年”示范项目。历经8个寒暑,巡演的脚步深深扎在了青海广袤的大地和人民群众心坎里,把党的温暖和党对农牧区群众的关怀送到了基层,送至老百姓的田间地头。活动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通过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民族歌舞、曲艺、“花儿”等文艺作品,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宣传党的惠民、富民、泽民政策,得到了群众的热情回应。8年来巡演惠及全省的5个市(州),22个县100余个村镇,累计演出140余场,行程19600公里,观众累计近20万人(次)。一场场精心编排、群众喜闻乐见、反映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和谐幸福新面貌的精彩文艺演出在农牧民群众的家门口呈现,悄然丰富着全省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一股清新的风,涤荡着青海大地,为农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
惠民雨露润民生启迪心灵亦粲然
爱人者,人恒爱之。关爱,像一缕春风,令人心生温暖;像一把火炬,照亮迷途前程;像一眼清泉,滋润干涸心田;像一束阳光,汇集温暖力量。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青海省文化馆立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关注特殊群体文化需求,履行社会责任,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以农村、社区为重点服务区域,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开展针对性服务,组织社会团队和文化志愿者走近弱势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将文化志愿服务送到特殊人群身边,用歌声温暖城市,用艺术感染人生。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植德。他们是无私奉献的诠释者和践行者,带着歌声与欢乐,默默地将大爱播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随着一曲温馨的《生日快乐》歌在室内缓缓响起,青海省文化馆民间文艺团队的演员们为西宁市福利院的80名“寿星”送上了寓意为健康长寿的生日蛋糕。祝寿之余,青海省文化馆特意精心编排了一台演出,为福利院送去了一份特殊的“文艺大餐”。像这样关爱鳏寡孤独人群的活动,青海省文化馆的文化志愿者们每隔几个月就会组织一次。他们因爱而聚,带着美好的祝福拥抱折翼天使、慰问贫困群众、关爱留守儿童,他们努力把爱心传递到每一个力所能及的角落,让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最坚实的力量诠释出一段段来自社会最真实的感动。
“文化帮教进高墙,以文化人励新生”。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青海省文化馆扎扎实实连续践行了5载的承诺。2015年起,青海省文化馆积极拓展文化帮教服务范围,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延伸至高墙院内的特殊群体,与青海省女子监狱和青海省建新监狱签订“文化帮教”协议,对服刑人员在器乐编配、演出调音、舞蹈编排等内容上进行培训和指导,用艺术净化心灵,在高墙之内播撒“善”的种子,真诚地进行爱心帮教。他们架起了一道穿越高墙的温暖之桥,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用社会责任驱走心中的寒冷,用文艺的力量净化每个服刑人员的心灵,借助艺术魅力进一步启迪他们的心智,帮助他们积极改造、重塑自我、走好新生之路。
文化扶贫正当时精准发力谱新篇
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攻坚战,不光要物质上脱贫,也要在精神上脱贫。文化如水,柔而有力。近年来,青海省文化馆争做精准扶贫路上的排头兵,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因人施策,因地制宜,打破传统意义上从经济物质上进行帮扶的扶贫模式,通过文化的滋养,加强对“扶智力、扶志气、扶精神、扶能力”等精神层面施策,进一步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把提高贫困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努力改变贫困人口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优质文化服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精准扶贫之路。
一阵婉转悠扬的音乐声打破了互助县威远镇红崖村的宁静,一场由青海省文化馆组织的“不忘初心以文化人”精准扶贫文艺慰问演出在村口的文化小广场上火热上演。红崖村是青海省文化馆联点帮扶村。地处海拔2720米的丘陵淺山地区,气候特殊,产业单一,全村502户家庭共计1873口人,其中,贫困户占比18%以上,属省级贫困村。青海省文化馆精心编演的节目巧妙地把精准扶贫、学习十九大精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的内容融入节目中,让广大老百姓在欣赏精彩、寓教于乐的演出的同时陶冶了情操,满足了精神文化需求。极具地方特色的曲艺表演,婉转悠扬的花儿曲令,灵动欢快的器乐独奏吸引了周边百余名村民围坐观看。53岁的李玉芳拉着自己的小孙女坐在人群中,脸上堆满了笑容。她说“现在政策越来越好,文化惠民演出越来越多,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在自家门口看到青海省文化馆送来的文化大餐了”。乡亲们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徜徉在歌舞的海洋中,感受着青海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繁荣发展所带来的文化成果。
自2015年奏响精准扶贫“开局曲”后,青海省文化馆结合实际,持续对结对帮扶的互助县威远镇红崖村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倾斜力度,通过精准投入,精准扶持,组织开展文化扶贫。迄今为止,已开展文化惠民文艺演出11场,分批次捐赠图书、乐器、拉杆式音响等文化用品,进一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党员结对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和村民拉家长、问冷暖,了解村民的实际困难,解答村民的疑问,积极宣讲精准扶贫、农村低保、社保等与农牧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满足贫困人口精神文化的需要的同时,连续3年对贫困村开展帮扶春耕生产活动,为贫困户送去化肥、种子、地膜等春耕物资,让群众在物质和精神上真正“富”起来,使文化成为脱贫攻坚的坚实力量。
第四篇章一条路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它是生生不息、时刻跳动着的情愫,是一个民族传承的不朽精神。穿越历史风云,回首沧桑巨变,青海省文化馆改革开放40年的风雨兼程,犹如振翅翱翔的雄鹰,以搏击长空之势直书振兴青海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繁荣发展的辉煌,留下的是一种厚重、一种希冀,荡涤着我们的灵魂。
40年成长之路,是壮大、发展、跨越之路;40年奋进之歌,是拼搏、进取、奉献之歌;40年强馆之梦,是历练、锤炼、传承之梦。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青海省文化馆将以崭新的面貌迈上新的台阶,以“阵地服务、流动服务、数字化服务”为重点,以“服务立馆、品牌兴馆、数字强馆”为宗旨,面向基层全力推进“双级联动,服务基层”的工作机制,坚守文化阵地,坚定文化自信,肩负起全民艺术普及的责任与使命,拓宽文化惠民的新途径,在这一条独具青海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宽广之路上,满怀信心,踏歌前行。
服务立馆谱新歌打造文化新高地
岁月不惑,春秋正隆。40年前那展大旗,挥去了保守的闭关思想,挥去了踌躇的畏惧之风,让我们大胆迈步前行。从发出“改革开放第一声炮响”,到艰辛探索“青海群文模式”,青海省文化馆所记载的那段风雷激荡的峥嵘岁月,至今依然令人心潮澎湃。
改革开放是春风化雨40年,文化的种子遍地播撒,遍地开花。多年来,青海省文化馆秉持着“引领、示范、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先后举办大、中、小型各类文艺演出活动11100余场(次),丰富了各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09年起,加大培训力度,坚持“送种”并举,先后举办全省文化(群艺)馆馆长工作会议暨公共文化服务、花儿歌手、鼓乐、曲艺、刺绣剪纸、摄影、舞蹈、音响等培训班300余期,培训群文基层业务骨干、文艺团队骨干、农牧民群众11400余人(次)。2013年结合“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和服务模式,从“走下去”点对点服务的工作思路转变为“请上来”集中培训,“走下去”加大帮扶,“走出去”取经,强化区域性工作,加大对基层的帮扶力度。依据社会大众、基层的需求“配菜”“送菜”,使青海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工作取得了实效。 只有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多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青海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早已在悄无声息中经历了沧海桑田。青海省文化馆从最初传统的“单一化”阵地服务模式,逐渐升级转变为“多元创新型”模式服务,并依托新馆的开放,开始释放出蓄积已久的文化能量。在过去培训、辅导等阵地服务的基础上,增设了群星剧场、青海民族特色文化展厅、群文大讲堂、多功能排练厅等一系列新的阵地服务功能,让每一个热爱群众文艺的高原儿女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暖心、贴心的群文“红利”。“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此生还可以登上如此绚丽的舞台,为大家奉上我最爱的曲艺表演。”刚刚从青海省文化馆群星剧场的舞台上表演后谢幕的孙亚萍兴奋不已。孙亚萍原本只是一名青海地方曲艺发烧友,平日里只当做爱好,听听曲儿,高兴时哼上那么两嗓。机缘巧合下,与青海省文化馆河湟情曲艺团结缘,自此便开启了草根曲艺表演的人生。这一次是她首次在这个属于群众自己、闪耀着光芒的舞台上忘情陶醉,而青海省文化馆群星剧场,与专业的剧院不同,为百姓提供“零门槛”文艺演出,是为普通老百姓搭建起的梦想舞台。
打开可容纳457名观众的群星剧场,在点点繁星的映衬下,绚丽多彩的舞台焕发出勃勃生机。“电脑控制吊杆30道、330电脑切割灯24台、舞台成像灯100台、LED帕灯36台、专业的雅马哈CL- 3灯光音响控制台、珍珠ETC调光台、高清LED电子主屏1块……我们的剧场可以说拥有专业的配置,舞台音响可以实现高标准、高品质的演出效果,可以实现音乐剧、一般话剧、戏曲舞蹈等多种演出形式。”青海省文化馆剧场服务部的几位工作人员边盘点边如数家珍般骄傲地介绍着。开馆至今,青海省文化馆群星剧场共演出180余场,到馆观演人数80000余人次,成为我省群众文化演出的首选阵地和展示改革开放40周年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这也是青海省文化馆用坚定行动贯彻落实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的生动具体实践。以全国坐标审视,过去的青海群文是跟跑者,而今,青海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华丽转型展新姿,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发展定位。那颗明亮闪烁、独具高原特色的“魅力之星”迸发出无限活力与光彩。
品牌兴馆促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一种传承,凝聚着历史,连接着未来。它像是一种力量,无影无形,却坚定持久,无声无息却直入人心,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凝聚力、生命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从覆盖全省范围的公共文化活动,到有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活动,青海群文活动遍地开花。近年来,青海省文化馆立足本土特色文化,讲好青海文化故事,通过对青海各地文化资源整合创新,积极推进品牌战略,通过几年时间搭建起了八大品牌活动建设格局,走出了一条“品牌兴馆”新路径,为青海省文化馆跨越式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支撑,为进一步提高我省文化软实力指引着方向。
作为青海省文化馆群文活动纵深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持续举办的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青海省群文干部业务技能比赛、“欢天喜地过大年”文化惠民活动、青海民族民间艺术展、“我眼中的青海”摄影大讲堂等品牌活动经过多年的耕耘,已成为宣传大美青海、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队伍建设、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有效载体,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繁荣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改革开放的40年里,青海省群众文化的变迁并非仅仅是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的附庸,它有自己的發展轨迹和鲜明的历史事件作为时间轴上引人深思的记号。花儿香自苦寒来,青海省文化馆多年来倾力打造的极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走过十五年的奋进历程,如今已傲然绽放,朵朵芬芳、沁人心脾。
“花儿”演唱活动作为承载“花儿”艺术的有效载体和青海民间重大的民俗活动,已兴盛数百年。高亢嘹亮的“花儿”唱响了2004年的那个夏天,由青海省文化馆精心策划、多方集资、倾力打造的“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在西宁凤凰山吹响了铸就品牌的“号角”。台上的花儿唱得声情并茂,婉转迷人,台下的和者如醉如痴,吼声遏云。山上山下,欢声笑语,歌舞遍野,自此正式开启了“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品牌化探索之路。自2012年起,每年的演出场次均在20场以上,近百万群众参与,规模空前,是西北地区“花儿”演唱活动中人气最旺、规模最大的传唱活动,真正成为了人民的节日。
遵循“花儿”会时间特定性、公益性和大众性的三大特征,青海省文化馆在打造“花儿”品牌的过程中,把活动定位于乐民惠民,体现公益,服务社会,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除了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提升品牌活动的档次和规格,扎实做好文化惠民的同时,创新活动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群体效能作为办好活动的基点,把激发调动企业彰显社会责任,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作为办好活动的关键,号召社会各界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进行全民艺术普及,成为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的活力和推动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
2016年,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站在历史的高度,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整合全省资源,将青海省打造“花儿”品牌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首次实现了国内丝路沿线陕、甘、宁、青、新和国外吉尔吉斯斯坦十三个民族的“花儿”歌手同台献艺,开辟了“花儿”艺术丝路西北五省(区)和中亚之间贯通的先河,在“花儿”艺术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谱就了中外文化和谐交流的佳话。十五载风雨砺洗,“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品牌建设一路走来成绩斐然,先后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项目类“群星奖”“全国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称号。现如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不仅成为五省(区)歌手最多、演唱曲令种类最繁、演唱水准最高、规模最大、人气最旺、最具影响力的花儿演唱活动,更是弘扬“一带一路”文化平台和宣传大美青海的一张靓丽名片。 数字强馆显自信奋力谱写新时代
数字文化建设是传统文化馆实现提档升级的关键路径,也是未来文化馆拓展服务领域的主要方向。迈入“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青海省文化馆以搭建全省数字化服务中心为契机,有效利用青海省历年建设的文化资源积累,逐步打造出一个功能强大、内容丰富、体验新颖的青海省数字文化馆。通过数字文化服务的推进,将实现文化与科技的有效结合,让数字服务成为彰显文化自信的“空中使者”。
漫步青海省文化馆文化大峡谷文化之树下,一间配备有50台云终端电脑的电子阅览室常年为群众免费开放,为百姓适时提供文明、健康、安全、便利的公益性在线资料查询、网上教学、培训视频下载等多种服务,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文化民生工程带来的惠民成果。“这里文化气息浓厚,吸引我常来这里走走,通过免费上网冲浪,我对咱们青海的地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家住西宁市城西区的一位群文爱好者说,“公共电子阅览室就是好,我一有空就喜欢到这里来上网,查询一些关于青海地方小戏的资料,给自己充充电。”
青海省文化馆以文化惠民为抓手,找准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着力点,搭建起由线上与线下两部分构成的数字文化资源平台,打造“信息与资源汇聚、管理与服务融合、在场与在线联动、线上与线下互通”的创新模式。一方面,通过现代数字化设备、数字化技术手段和美学空间整合,在青海省文化馆三楼开放区域打造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数字互动体验区,在增进文化馆科技元素的同时,优化和创新场地设施服务。体验区占地面积为96平方米,分为多媒体展示区、数字资源教学区、舞蹈教学区和儿童互动区四大功能区。在这里,体验者可以参与无墨绘画、舞蹈互动、触屏浏览地方特色等多种互动项目,可实现群众在场自助的体验式服务。另一方面,以文化共享为目标,搭建一个以数据中心、资源管理中心、多终端数字服务中心、数字资源门户系统、移动端数字资源展示平台为主的“青海省数字文化服务平台”。该平台是实现国家级资源和应用在本地落地服务的中心枢纽,采用数字体系化管理、统筹规范、改变服务模式、文化+科技等手段,开放与基层文化馆(站)数字平台的接口,搭建资源桥梁,进行数字对接等内容的服务,有效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共享,展开跨网络、跨终端的全媒体综合文化服务。再一方面,通过青海公共文化云建设,逐步实现共享直播、资源点播、活动预约、场馆导航、服务点单等服务,方便群众既能在文化馆的实体空间享受在场服务,又能离开文化馆随时随地享受在线服务,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互动性、便利性,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文化资源为广大群众服务。
伴随新时期网络洪流的席卷而来,青海省文化馆高度重视网络融合发展趋势,把拓展“两微一端”阵地作为积极拓展网络宣传的新桥梁,利用网络宣传平台积极拓展思路,为文化馆事业发展插上助力翅膀努力,奋力打造青海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宣传工作的新格局。青海省文化馆依托数字中心建设,建立了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实现信息发布和咨询功能,目前关注量已达到1万以上。不久前刚刚载誉落幕的“第十五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首场演出活动,仅在网络直播平臺在线点击量就达到了50万+。多媒体的同步网络直播真正做到了把线下的活动“搬”到线上,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把活动从“一地”推向了“全国”,加大了活动的宣传力度,扩大了品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禁令人为全媒体时代的“数字福利”振奋点赞。
尾声
当青海省文化馆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时间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14600天,35万多个小时……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描述,因为青海省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变化,值得用如此精细的刻度来度量。用历史的长镜头去端详昨天,从发展维度的广镜头去眺望明天,更能深刻体会青海省文化馆改革开放40年来爬坡过坎的梦想与担当、跋涉与执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明,“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为文化工作赋予了新的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40年弹指一挥间,回望历史又是崭新起点。如今,青海省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迈入新时代,全省文化建设也处于新方位。历经万水千山,我辈仍需不断跋山涉水,从更高起点擘画未来,新征程的画卷会比以往更加蔚为大观。青海省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精神守望者将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毅和勇气,在广袤的华夏神州,在广阔的文化舞台,开拓当代青海和高原儿女更加宏阔的天地,为传递文化关爱、保障文化权益、增进文化福祉而执着坚守。
(本文图片均来自青海省文化馆馆藏资料)
(作者单位:青海省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