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我国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加强,环境化学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本文主要从环境分析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三方面进行总结,并对我国环境化学将来的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环境分析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国家对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重视,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开始逐渐加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化学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化学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化学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存在形态、转化过程、行为效应及其控制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分析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等内容。30多年来,随着我国环保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我国的环境化学在大气、水体及土壤环境的污染防治等方面有了好多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下面我将从环境分析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三方面进行总结。
1 环境化學的研究现状
1.1 环境分析化学
环境分析化学是环境化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类环境科学研究中,它承担着为环境管理方式、环境科研、污染治理方法等提供科学数据的艰巨任务。在我们国家,环境分析化学的发展重心已转为研究环境当中的微量及少量有毒有害化合物的分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开始注意到分析化学本身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为了保护环境,科研工作者开始不使用有机溶剂和其他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基于此,绿色分析化学技术逐渐成为国际分析化学的前沿。绿色分析化学技术的基本原则主要是 采用有利于环境的方法, 达到尽可能不用或者少用对自然、人类有害的化学试剂,尽可能减少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目前采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微波萃取、微波消解、超临界流体萃取和膜萃取等。
1.2 土壤环境化学
土壤环境化学主要研究对象是渗入土壤体系中的重金属与农药等有机物。主要研究范围包括迁移或者转化中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反映及其模型的研究等在土壤体系中发生的环境行为。土壤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化肥、农药、污水、废渣、垃圾以及通过空气或水体迁移和转化的污染物。大多数有机污染物以农药为主, 其一直是环境化学研究的中心环节,涵盖了它们在土壤中吸附、挥发、降解和滞留的全部过程。目前我国在土壤环境化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中污染物降解、迁移、在土壤固液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等。其中土壤中重金属的自身形态、转化过程及其生物利用度是研究重金属元素环境化学行为的重点。针对土壤中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绿色矿山、化学污染物综合模型和实时模拟系统的研究逐渐兴起,在工程应用上也取得了的很多的成果。
1.3 大气环境化学
目前大气环境化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气污染化学过程、全球大气环境中的化学变化、大气污染的化学模式等,三大气体问题:臭氧空洞、气溶胶及温室效应也包括在其中。中国也同时开展了氟氯卤代烃、芳香烃等温室气体核自由基的反应以及光化学中各项机理的研究。大气颗粒物尤其是大气超细颗粒物如PM2.5的源解析、成分组成、物理化学特性、毒理分析及迁移转化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除此之外,硫酸烟雾如燃煤产生的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影响的研究,光化学烟雾如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等也逐步成为大气研究领域的热点。
1.4 水环境化学
水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水体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包括污染物之间相互的化学转化过程以及其归宿和趋势。目前水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水资源的消耗、水资源的短缺及水资源的污染这三个方面。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非常少,随着人口的增加,淡水匮乏和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全球性的难题。近年来,我国水环境化学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有机物的污染、无机物的污染、重金属元素如铅、铬、汞的污染、有机物的迁移和转化以及水体界面化学等。随着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灵敏度的提高,某些微量、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检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环境可持久性污染物(POPS)以及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的降解、元素溶出、毒理性分析等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前言。
2 结语
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相比于其他国家起步较晚,经过了几代环保工作者的努力,我国环境化学在检测方法多样化、检测精度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果。环境化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污染的本质,利用化学物质、化学循环、化学反应等的微观研究提出污染预防有效的化学过程。要结合全球发展趋势来考虑,关注国际环境化学研究前言、多学科交叉,加强环境化学和生物学、毒理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把环境化学和绿色化学研究相结合进行一体化设计和研究,将清洁工艺、清洁生产赋予丰富的科技内涵。我国的环境化学的研究不但要立足于国内,更要面向世界、侧重当前、着眼未来,我国的环境化学发展必将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 张爱茜,刘景富,景传勇,等.我国环境化学研究新进展[J].化学通报,2014(07).
[2] 冯砚青.中国酸雨状况和自然成因综述及防治对策探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01).
[3] 王春霞,朱利中,江桂斌.环境化学学科前言与展望[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 刘静宜.跨世纪环境化学展望[M]..北京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西昌学院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关键词:环境分析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国家对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重视,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开始逐渐加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化学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化学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化学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存在形态、转化过程、行为效应及其控制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分析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等内容。30多年来,随着我国环保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我国的环境化学在大气、水体及土壤环境的污染防治等方面有了好多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下面我将从环境分析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三方面进行总结。
1 环境化學的研究现状
1.1 环境分析化学
环境分析化学是环境化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类环境科学研究中,它承担着为环境管理方式、环境科研、污染治理方法等提供科学数据的艰巨任务。在我们国家,环境分析化学的发展重心已转为研究环境当中的微量及少量有毒有害化合物的分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开始注意到分析化学本身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为了保护环境,科研工作者开始不使用有机溶剂和其他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基于此,绿色分析化学技术逐渐成为国际分析化学的前沿。绿色分析化学技术的基本原则主要是 采用有利于环境的方法, 达到尽可能不用或者少用对自然、人类有害的化学试剂,尽可能减少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目前采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微波萃取、微波消解、超临界流体萃取和膜萃取等。
1.2 土壤环境化学
土壤环境化学主要研究对象是渗入土壤体系中的重金属与农药等有机物。主要研究范围包括迁移或者转化中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反映及其模型的研究等在土壤体系中发生的环境行为。土壤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化肥、农药、污水、废渣、垃圾以及通过空气或水体迁移和转化的污染物。大多数有机污染物以农药为主, 其一直是环境化学研究的中心环节,涵盖了它们在土壤中吸附、挥发、降解和滞留的全部过程。目前我国在土壤环境化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中污染物降解、迁移、在土壤固液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等。其中土壤中重金属的自身形态、转化过程及其生物利用度是研究重金属元素环境化学行为的重点。针对土壤中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绿色矿山、化学污染物综合模型和实时模拟系统的研究逐渐兴起,在工程应用上也取得了的很多的成果。
1.3 大气环境化学
目前大气环境化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气污染化学过程、全球大气环境中的化学变化、大气污染的化学模式等,三大气体问题:臭氧空洞、气溶胶及温室效应也包括在其中。中国也同时开展了氟氯卤代烃、芳香烃等温室气体核自由基的反应以及光化学中各项机理的研究。大气颗粒物尤其是大气超细颗粒物如PM2.5的源解析、成分组成、物理化学特性、毒理分析及迁移转化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除此之外,硫酸烟雾如燃煤产生的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影响的研究,光化学烟雾如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等也逐步成为大气研究领域的热点。
1.4 水环境化学
水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水体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包括污染物之间相互的化学转化过程以及其归宿和趋势。目前水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水资源的消耗、水资源的短缺及水资源的污染这三个方面。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非常少,随着人口的增加,淡水匮乏和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全球性的难题。近年来,我国水环境化学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有机物的污染、无机物的污染、重金属元素如铅、铬、汞的污染、有机物的迁移和转化以及水体界面化学等。随着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灵敏度的提高,某些微量、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检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环境可持久性污染物(POPS)以及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的降解、元素溶出、毒理性分析等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前言。
2 结语
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相比于其他国家起步较晚,经过了几代环保工作者的努力,我国环境化学在检测方法多样化、检测精度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果。环境化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污染的本质,利用化学物质、化学循环、化学反应等的微观研究提出污染预防有效的化学过程。要结合全球发展趋势来考虑,关注国际环境化学研究前言、多学科交叉,加强环境化学和生物学、毒理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把环境化学和绿色化学研究相结合进行一体化设计和研究,将清洁工艺、清洁生产赋予丰富的科技内涵。我国的环境化学的研究不但要立足于国内,更要面向世界、侧重当前、着眼未来,我国的环境化学发展必将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 张爱茜,刘景富,景传勇,等.我国环境化学研究新进展[J].化学通报,2014(07).
[2] 冯砚青.中国酸雨状况和自然成因综述及防治对策探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01).
[3] 王春霞,朱利中,江桂斌.环境化学学科前言与展望[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 刘静宜.跨世纪环境化学展望[M]..北京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西昌学院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