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时代进展,高校内少数民族学生优惠政策实施和传播的环境都产生了变化,由此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和讨论。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视角来切入这一议题,以杭州三大高教园区的学校为例,探讨政策传播过程中难以预测的、与政策设计之初的意图有所偏差甚至完全相背离的反馈与结果,并依据现实中确实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对优惠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一定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民族交往 政策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8.08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preferential policies for minority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changed, which has led to new problems and discuss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ssue, in Hangzhou, the three major Higher Education Park school, for example, explore the policy communication process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design and polic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intention to some extent deviation even completely contrary to the feedback and results, and basis in reality does exist in the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 perfection of preferential policies.
Key words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communication; policy transmission
1 高校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实施现状
在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义务教育法中,都明确规定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中专门设立民族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的民族教育方针政策,研究处理特殊问题。本文将侧重阐述与少数民族高校教育、少数民族高校生活相关的优惠政策。
1.1 高考加分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七十一条中规定:“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新生的时候,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各級人民政府和学校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完成学业。”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考加分”政策。通过适当放宽招生的录取标准和条件,以增加少数民族学生在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是维护少数民族平等接受教育权利最直接的策略。
1.2 资金补助
我国自2001年开始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助学金是高等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实行经济援助的政策之一,学生经过审核以后可以选择申请一般资助基金和特殊资助资金,少数民族学生通常有优先获得资助名额的优惠。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学校向家庭经济一般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1000元/人的助学金,向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少数学生提供1500/人的助学金;学校领导和老师会在新生开学时召开贫困生慰问会,除了给予家庭特别贫难的少数民族新生800元/人的资金补助,还与他们近距离接触,替他们排忧解难。国家为帮助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少数同学也设立了专款专项,其中包括一等助学金4000元/人,二等助学金2500/人,分两学期发放。成绩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能获得国家助学金——5000/人,一次性发放,并可以申请就读地助学贷款,这在更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问题。除了助学金这种直接的经济支持外,学校还向少数民族同学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使他们有机会凭借自己的能力赚取生活费。
1.3 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为保障穆斯林的清真饮食习惯,多省市有专门立法,保障清真食品的供应和管理;为了保障少数民族欢度本民族节日的权利,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按照有关少数民族的习惯制定放假办法。
以此为基础,大学校园中主要的保障少数民族学生风俗习惯的措施有:(1)设立清真食堂,维护穆斯林学生的饮食习惯。(2)为少数民族重要节日举办庆祝活动。如遇工作日,允许少数民族学生在这一天请假去参与民族节日活动。(3)设立生活指导老师,亲近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的烦恼。
1.4 成绩考核标准的调整
许多高校在学业成绩的考核上,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不同的评分标准,如降低及格分数线;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乘以一定比例系数再加入总排名计算中等等。同样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成绩有不同的评分标准。对于英语成绩在40~60分区间内的同学,可以乘1.5的系数,使得英语成绩达到合格的标准;但是如果学生的英语成绩是59分,则自动调整到60分。在批改考卷的操作中,部分授课教师在主观上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放宽一些评分标准。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民族交往 政策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8.08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preferential policies for minority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changed, which has led to new problems and discuss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ssue, in Hangzhou, the three major Higher Education Park school, for example, explore the policy communication process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design and polic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intention to some extent deviation even completely contrary to the feedback and results, and basis in reality does exist in the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 perfection of preferential policies.
Key words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communication; policy transmission
1 高校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实施现状
在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义务教育法中,都明确规定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中专门设立民族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的民族教育方针政策,研究处理特殊问题。本文将侧重阐述与少数民族高校教育、少数民族高校生活相关的优惠政策。
1.1 高考加分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七十一条中规定:“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新生的时候,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各級人民政府和学校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完成学业。”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考加分”政策。通过适当放宽招生的录取标准和条件,以增加少数民族学生在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是维护少数民族平等接受教育权利最直接的策略。
1.2 资金补助
我国自2001年开始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助学金是高等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实行经济援助的政策之一,学生经过审核以后可以选择申请一般资助基金和特殊资助资金,少数民族学生通常有优先获得资助名额的优惠。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学校向家庭经济一般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1000元/人的助学金,向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少数学生提供1500/人的助学金;学校领导和老师会在新生开学时召开贫困生慰问会,除了给予家庭特别贫难的少数民族新生800元/人的资金补助,还与他们近距离接触,替他们排忧解难。国家为帮助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少数同学也设立了专款专项,其中包括一等助学金4000元/人,二等助学金2500/人,分两学期发放。成绩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能获得国家助学金——5000/人,一次性发放,并可以申请就读地助学贷款,这在更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问题。除了助学金这种直接的经济支持外,学校还向少数民族同学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使他们有机会凭借自己的能力赚取生活费。
1.3 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为保障穆斯林的清真饮食习惯,多省市有专门立法,保障清真食品的供应和管理;为了保障少数民族欢度本民族节日的权利,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按照有关少数民族的习惯制定放假办法。
以此为基础,大学校园中主要的保障少数民族学生风俗习惯的措施有:(1)设立清真食堂,维护穆斯林学生的饮食习惯。(2)为少数民族重要节日举办庆祝活动。如遇工作日,允许少数民族学生在这一天请假去参与民族节日活动。(3)设立生活指导老师,亲近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的烦恼。
1.4 成绩考核标准的调整
许多高校在学业成绩的考核上,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不同的评分标准,如降低及格分数线;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乘以一定比例系数再加入总排名计算中等等。同样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成绩有不同的评分标准。对于英语成绩在40~60分区间内的同学,可以乘1.5的系数,使得英语成绩达到合格的标准;但是如果学生的英语成绩是59分,则自动调整到60分。在批改考卷的操作中,部分授课教师在主观上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放宽一些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