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7月,小暑、大暑接踵而至,夏天展露出它酷热的本色。“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农历六月,也就是公历7月,正值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宋代诗人戴复古的这句诗将盛夏的暑热难耐描写得淋漓尽致。
夏天的热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于“夏天”的“夏”字最初所表示的意思,自古以来却有不同说法,比如蝉说、猴子说等等。不过,综合各方意见,认为“夏”最初表示“人”的看法应该更为妥当,而大多数文字学家也都支持这一观点。
“夏”在金文中写成等形状。如果把这个字形分解来看,最上面是“頁”(“页”的繁体字)。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页”,通常用于表示一页书、一页纸等数量概念,但它最初的意思却是“头”,读音也跟现在不同,读作xié。如今,这个意思保留在一些由它充当部首的字中,例如顶、颈、颅、项等,这些字的意思大都跟头部有关。
“页”的下面是人体躯干部分侧面的样子;“躯干”的两边是分开的“臼”,分别表示左手和右手;最下面是“夊”。
“夊”读作suī,其古文字形像是人的脚,这个字本来的意思就是“脚”,我们可以从由它构成的字当中找到“脚”的踪迹。比如,“复”的下面就是“脚”,而它最初的意思也跟脚有关,表示返回、回来,并由此发展出现在常用的恢复、重复、又、再等意思。再比如,“凌”字右半边的“夌”,下面也是“脚”,跟其上部表示“高”(土堆积)的部分合在一起,就有了“超越”的意思。而“凌”在“凌驾”“凌空”“会当凌绝顶”等词语或语句中的意思和用法,则都是从这个意思上延伸出来的。需要注意的是,“夊”和另外一个现在常用的部首“攵”在写法上仅有细微的差别,千万不要混淆。
综上,从“夏”的金文字形来看,有头,有躯干,有手,有脚,合在一起,描绘的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人的形象。因此,认为“夏”最初的意思是“人”这一观点是有道理的。但是,它并非指一般的人,而是特指生活在中土的“中国人”。正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所言:“夏,中国之人也。”所谓“中国”,指的是黄河流域所在的中原地区,是夏王朝和商王朝先后管辖的区域。在当时的人看来,这一区域相对于周边地区而言,既是地理上的中心,同时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是当之无愧的“中心之国”,因而称之為“中国”。范文澜先生在其著作《中国通史简编》一书中就曾指出:“中国这一名称,含有地区居中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意义则是指传统文化的所在地。”可见,“中国”最初作为一个从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文化地位角度命名的区域名称,跟现在具有国家主权意义的“中国”并非同一个概念。
生活在“中国”地区的人叫“夏”。后来,这片区域也被称为“夏”,或者“华夏”。再后来,随着民族大融合和中原文明的不断扩展、蔓延,整个中华大地都被称为“华夏”。如今,中国人自称为“华夏子孙”,正是有这样源远流长的含义在里面。
除了“华夏”以外,歷史上还曾经出现过方夏、函夏、京夏、九夏、咸夏、诸夏等诸多名称,它们跟“华夏”基本上具有同样的意思,都是对中原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称呼。
“夏”含有“大”的意思,这从“夏”所在的地域属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角度不难理解。凡是领先的事物总是被尊崇的,并且被视为“大”“正”“雅”,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尔雅·释诂上》有云:“夏,大也。”《方言》亦云:“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大意是说,在陕西、山西一带的方言中,“夏”是“大”的意思。所以,《诗经·秦风·权舆》中有“夏屋渠渠”,《楚辞·大招》中也有“夏屋广大”,其中的“夏屋”就是“大屋”的意思。南朝任昉《述异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杜陵有金李,李大者谓之夏李,尤小者呼为鼠李。”其中,以“夏”指“大”的意思更是显而易见。
到了现代汉语中,“夏”不再具有“大”的意思,但是这个意思仍然保留在由它构成的“厦”字中。“高楼大厦”中的“厦”,就是指高大的房屋。而反过来,在古代文献中,也有以“夏”代“厦”的用例,例如《楚辞·九章·哀郢》:“曾不知夏之为丘兮”,“丘”是指废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怎曾想到郢都的大厦变成了废墟。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夏”表示春夏秋冬四时的第二个季节“夏天”,跟它最初表示“人”的含义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答案是:二者没有意思上的联系,仅仅是因为读音的关系借用了这个字形而已。“夏”表示夏天很早就已经有了用例。例如《诗经·小雅·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意思是说,每到农历四月就迎来夏天,到了六月则走向暑热。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一文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指出农民顺应季节变化从事农业活动的
艰辛。
语言发展到今天,“夏”最初表示人的含义以及由此发展出来的表示“中国”等意思仅存留在个别词语中,而它作为季节名称的用法却更为通行。
炎炎夏日,热浪袭人。暑热固然带给人们体感上的不适,然而却是农作物成熟的必要条件,秋天的硕果正是在炎热的夏季中孕育的。“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还有什么比果实的孕育更美妙的呢?
夏天的热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于“夏天”的“夏”字最初所表示的意思,自古以来却有不同说法,比如蝉说、猴子说等等。不过,综合各方意见,认为“夏”最初表示“人”的看法应该更为妥当,而大多数文字学家也都支持这一观点。
“夏”在金文中写成等形状。如果把这个字形分解来看,最上面是“頁”(“页”的繁体字)。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页”,通常用于表示一页书、一页纸等数量概念,但它最初的意思却是“头”,读音也跟现在不同,读作xié。如今,这个意思保留在一些由它充当部首的字中,例如顶、颈、颅、项等,这些字的意思大都跟头部有关。
“页”的下面是人体躯干部分侧面的样子;“躯干”的两边是分开的“臼”,分别表示左手和右手;最下面是“夊”。
“夊”读作suī,其古文字形像是人的脚,这个字本来的意思就是“脚”,我们可以从由它构成的字当中找到“脚”的踪迹。比如,“复”的下面就是“脚”,而它最初的意思也跟脚有关,表示返回、回来,并由此发展出现在常用的恢复、重复、又、再等意思。再比如,“凌”字右半边的“夌”,下面也是“脚”,跟其上部表示“高”(土堆积)的部分合在一起,就有了“超越”的意思。而“凌”在“凌驾”“凌空”“会当凌绝顶”等词语或语句中的意思和用法,则都是从这个意思上延伸出来的。需要注意的是,“夊”和另外一个现在常用的部首“攵”在写法上仅有细微的差别,千万不要混淆。
综上,从“夏”的金文字形来看,有头,有躯干,有手,有脚,合在一起,描绘的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人的形象。因此,认为“夏”最初的意思是“人”这一观点是有道理的。但是,它并非指一般的人,而是特指生活在中土的“中国人”。正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所言:“夏,中国之人也。”所谓“中国”,指的是黄河流域所在的中原地区,是夏王朝和商王朝先后管辖的区域。在当时的人看来,这一区域相对于周边地区而言,既是地理上的中心,同时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是当之无愧的“中心之国”,因而称之為“中国”。范文澜先生在其著作《中国通史简编》一书中就曾指出:“中国这一名称,含有地区居中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意义则是指传统文化的所在地。”可见,“中国”最初作为一个从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文化地位角度命名的区域名称,跟现在具有国家主权意义的“中国”并非同一个概念。
生活在“中国”地区的人叫“夏”。后来,这片区域也被称为“夏”,或者“华夏”。再后来,随着民族大融合和中原文明的不断扩展、蔓延,整个中华大地都被称为“华夏”。如今,中国人自称为“华夏子孙”,正是有这样源远流长的含义在里面。
除了“华夏”以外,歷史上还曾经出现过方夏、函夏、京夏、九夏、咸夏、诸夏等诸多名称,它们跟“华夏”基本上具有同样的意思,都是对中原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称呼。
“夏”含有“大”的意思,这从“夏”所在的地域属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角度不难理解。凡是领先的事物总是被尊崇的,并且被视为“大”“正”“雅”,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尔雅·释诂上》有云:“夏,大也。”《方言》亦云:“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大意是说,在陕西、山西一带的方言中,“夏”是“大”的意思。所以,《诗经·秦风·权舆》中有“夏屋渠渠”,《楚辞·大招》中也有“夏屋广大”,其中的“夏屋”就是“大屋”的意思。南朝任昉《述异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杜陵有金李,李大者谓之夏李,尤小者呼为鼠李。”其中,以“夏”指“大”的意思更是显而易见。
到了现代汉语中,“夏”不再具有“大”的意思,但是这个意思仍然保留在由它构成的“厦”字中。“高楼大厦”中的“厦”,就是指高大的房屋。而反过来,在古代文献中,也有以“夏”代“厦”的用例,例如《楚辞·九章·哀郢》:“曾不知夏之为丘兮”,“丘”是指废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怎曾想到郢都的大厦变成了废墟。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夏”表示春夏秋冬四时的第二个季节“夏天”,跟它最初表示“人”的含义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答案是:二者没有意思上的联系,仅仅是因为读音的关系借用了这个字形而已。“夏”表示夏天很早就已经有了用例。例如《诗经·小雅·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意思是说,每到农历四月就迎来夏天,到了六月则走向暑热。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一文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指出农民顺应季节变化从事农业活动的
艰辛。
语言发展到今天,“夏”最初表示人的含义以及由此发展出来的表示“中国”等意思仅存留在个别词语中,而它作为季节名称的用法却更为通行。
炎炎夏日,热浪袭人。暑热固然带给人们体感上的不适,然而却是农作物成熟的必要条件,秋天的硕果正是在炎热的夏季中孕育的。“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还有什么比果实的孕育更美妙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