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带动了人们对数据的研究与探索,大数据时代由此应运而生。国家审计也亦进入大数据时代。本文首先分析大数据的内涵与特征,其次从四个方面来论述目前国家审计面临的机遇,最后从组织模式、审计职能、技术方法和审计人员四个角度来分析国家审计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大数据;国家审计;机遇;挑战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所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从大量而庞杂的数据中挖掘价值,并将其用于管理预测的方法日益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在大数据时代下,刘家义审计长指出,“中国审计的出路在于信息化,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数字化”,并强调积极探索创新、大力推进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监督。国家审计拥有雄厚信息化技术以及海量数据优势,率先因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应对挑战。
一、大数据的内涵与特征
大数据被定义为“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
大数据主要呈现“4V”特征:一是大量性, 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二是多样性, 有图片、地理位置信息、视频、网络日志等多种形式;三是快速性,大数据处理应该在秒级时间范围内得出分析结果;四是价值性, 单一数据的价值并不大,但将相关数据聚集在一起,就会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二、大数据时代下国家审计面临的机遇
(一)审计组织的转变
通常审计机关设立了财政、金融、农业、资环审计等多个处室,以不同的审计主体为设立依据,以审计组为单位开展审计工作。但是由于同一被审计单位可能包含多种被审计业务,单一处室组成的审计组难以及时整合有关信息数据,容易造成审计业务重叠,降低审计效率。伴随政府审计的审计规模不断扩大,审计风险和审计难度也随之增大。在大数据背景下,国家审计环境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导致审计组织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开展复杂庞大的政府审计业务时,审计组需要由不同处室、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组成。这种新常态下的组织模式,能充分发挥各个处室、不同专业人员的优势,将审计风险降低控制在更低的水平,最大化的提高审计工作的实效性,保障审计工作质量。
(二)审计重点的转移
大数据时代推动了政府审计工作的开展,也影响了政府审计重点,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政府审计重点审计财务收入和支出及经济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在国外发达国家政府审计的重点是政府绩效,而我国审计机关还没有绩效审计的思想。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因素是技术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大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节省了数据收集整理的时间,使审计工作人员从纷杂的数据整理过程中脱离,集中精力做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另一方面,国家审计署已经开展第三期“金审工程”,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政府审计的防御功能。大数据的最大功能是防范,这给金审工程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能够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国家审计署建立数据库系统,广泛搜集有关数据信息,将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数据信息输入大数据平台,经过大数据相关性分析,找到发生的数据异动,并进行实时监测,分析数据信息的趋势走向,提出有关对策建议,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决策。
(三)审计方法的拓展
常规政府审计对审计数据的获取,主要通过相关工作报告、会议記录以及相应会计资料等,大数据拓宽了数据获取的范围。由于技术和组织架构原因,审计组获取的数据通常分散在各个处室,难以对数据及时汇总,影响审计工作质量。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家审计署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把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数据信息,统筹整合在一起,极大的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信息时代审计数据的来源非常复杂,对数据筛选和数据清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沿用传统的审计方式势必延长审计工作周期,导致审计组无法按时出具审计报告。
(四)审计程序的转变
常规政府审计程序往往是针对被审计单位前一个时间节点完成的工作进行审计,围绕工作中涉及的财务信息、项目进度等方面开展审计工作,审计工作开展时,审计组难以获得所有的资料,可能存在数据不充分、质量不高的问题,导致只能采取财务抽样的方式进行审计,凭借审计人员工作经验,从局部入手,发现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问题。但如今凭借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审计程序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借助实时数据采集平台,对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在处理复杂的结构性和半结构性数据时,运用信息系统同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所有审计数据进行整体分析,有效避免抽样审计所带来的审计风险。
三、大数据时代下国家审计面临的挑战
(一)国家审计组织模式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一对一”审计模式难于整合共享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数据信息,不仅严重产生了信息孤岛问题,而且导致审计效率低下。大数据背景下,外部环境的改变带来了国家审计的项目规模不断变大,内容综合性、复杂性逐步变高等新趋势,同时也加大了审计风险,因此国家审计组织模式应逐步扁平化审计方式转变。
(二)国家审计职能面临的挑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在发展迅速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复杂的风险,甚至涉及国家安全。而审计机关可以搜集到的数据能够覆盖宏观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新形势下,国家审计必须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必要时可以对相关数据和系统进行连续监控,利用数据挖掘、分类、数据融合和集成等分析技术挖掘和分析相关数据,在数据异常时发出预警信息,也可以预测事物发展趋势。大数据背景下国家审计不仅发挥监督职能,而且要挖掘出问题存在的本质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强化其在国家治理中的预测和决策的职能。
(三)国家审计技术方法面临的挑战
传统审计方法下,由于受审计方法和时间的限制,审计机关主要面对“小数据”,通常对审计单位内部数据进行抽样检查、分析和复核,既难于获取外部数据,也难于对审计数据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具有效率低、风险高的弊端。大数据时代,国家审计机关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审计对象,需要盘活审计对象的历史数据、财务数据、业务数据以及外部相关数据等,数据体量巨大且存在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因此传统的技术方法已无法适应审计需求。
(四)国家审计人员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传统审计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因此,大数据时代的审计人员要求具备非常过硬的专业能力。大数据时代的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的与审计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认知。我国大部分审计人员往往都具备非常扎实的专业审计知识,然而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以及信息化审计技术方面的知识能力明显不足,尤其是懂得云审计技术的审计人员,更是少之又少。目前我国同时具备这些能力的审计人员非常少,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对大数据时代审计的需求,信息化审计的队伍中人才极度不足。
参考文献:
[1] 刘佳黎.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家审计变革研究[J].财政 监督 ,2016, (11):64- 66.
[2] 陈伟,SMIELAUSKAS WALLY.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子数据审计:机遇、挑战与方法[J].计算机科学 ,2016,(1):8- 13.
作者简介:
李思燃(1995.8)女,广东广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
关键词:大数据;国家审计;机遇;挑战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所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从大量而庞杂的数据中挖掘价值,并将其用于管理预测的方法日益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在大数据时代下,刘家义审计长指出,“中国审计的出路在于信息化,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数字化”,并强调积极探索创新、大力推进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监督。国家审计拥有雄厚信息化技术以及海量数据优势,率先因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应对挑战。
一、大数据的内涵与特征
大数据被定义为“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
大数据主要呈现“4V”特征:一是大量性, 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二是多样性, 有图片、地理位置信息、视频、网络日志等多种形式;三是快速性,大数据处理应该在秒级时间范围内得出分析结果;四是价值性, 单一数据的价值并不大,但将相关数据聚集在一起,就会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二、大数据时代下国家审计面临的机遇
(一)审计组织的转变
通常审计机关设立了财政、金融、农业、资环审计等多个处室,以不同的审计主体为设立依据,以审计组为单位开展审计工作。但是由于同一被审计单位可能包含多种被审计业务,单一处室组成的审计组难以及时整合有关信息数据,容易造成审计业务重叠,降低审计效率。伴随政府审计的审计规模不断扩大,审计风险和审计难度也随之增大。在大数据背景下,国家审计环境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导致审计组织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开展复杂庞大的政府审计业务时,审计组需要由不同处室、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组成。这种新常态下的组织模式,能充分发挥各个处室、不同专业人员的优势,将审计风险降低控制在更低的水平,最大化的提高审计工作的实效性,保障审计工作质量。
(二)审计重点的转移
大数据时代推动了政府审计工作的开展,也影响了政府审计重点,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政府审计重点审计财务收入和支出及经济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在国外发达国家政府审计的重点是政府绩效,而我国审计机关还没有绩效审计的思想。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因素是技术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大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节省了数据收集整理的时间,使审计工作人员从纷杂的数据整理过程中脱离,集中精力做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另一方面,国家审计署已经开展第三期“金审工程”,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政府审计的防御功能。大数据的最大功能是防范,这给金审工程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能够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国家审计署建立数据库系统,广泛搜集有关数据信息,将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数据信息输入大数据平台,经过大数据相关性分析,找到发生的数据异动,并进行实时监测,分析数据信息的趋势走向,提出有关对策建议,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决策。
(三)审计方法的拓展
常规政府审计对审计数据的获取,主要通过相关工作报告、会议記录以及相应会计资料等,大数据拓宽了数据获取的范围。由于技术和组织架构原因,审计组获取的数据通常分散在各个处室,难以对数据及时汇总,影响审计工作质量。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家审计署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把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数据信息,统筹整合在一起,极大的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信息时代审计数据的来源非常复杂,对数据筛选和数据清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沿用传统的审计方式势必延长审计工作周期,导致审计组无法按时出具审计报告。
(四)审计程序的转变
常规政府审计程序往往是针对被审计单位前一个时间节点完成的工作进行审计,围绕工作中涉及的财务信息、项目进度等方面开展审计工作,审计工作开展时,审计组难以获得所有的资料,可能存在数据不充分、质量不高的问题,导致只能采取财务抽样的方式进行审计,凭借审计人员工作经验,从局部入手,发现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问题。但如今凭借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审计程序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借助实时数据采集平台,对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在处理复杂的结构性和半结构性数据时,运用信息系统同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所有审计数据进行整体分析,有效避免抽样审计所带来的审计风险。
三、大数据时代下国家审计面临的挑战
(一)国家审计组织模式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一对一”审计模式难于整合共享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数据信息,不仅严重产生了信息孤岛问题,而且导致审计效率低下。大数据背景下,外部环境的改变带来了国家审计的项目规模不断变大,内容综合性、复杂性逐步变高等新趋势,同时也加大了审计风险,因此国家审计组织模式应逐步扁平化审计方式转变。
(二)国家审计职能面临的挑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在发展迅速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复杂的风险,甚至涉及国家安全。而审计机关可以搜集到的数据能够覆盖宏观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新形势下,国家审计必须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必要时可以对相关数据和系统进行连续监控,利用数据挖掘、分类、数据融合和集成等分析技术挖掘和分析相关数据,在数据异常时发出预警信息,也可以预测事物发展趋势。大数据背景下国家审计不仅发挥监督职能,而且要挖掘出问题存在的本质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强化其在国家治理中的预测和决策的职能。
(三)国家审计技术方法面临的挑战
传统审计方法下,由于受审计方法和时间的限制,审计机关主要面对“小数据”,通常对审计单位内部数据进行抽样检查、分析和复核,既难于获取外部数据,也难于对审计数据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具有效率低、风险高的弊端。大数据时代,国家审计机关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审计对象,需要盘活审计对象的历史数据、财务数据、业务数据以及外部相关数据等,数据体量巨大且存在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因此传统的技术方法已无法适应审计需求。
(四)国家审计人员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传统审计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因此,大数据时代的审计人员要求具备非常过硬的专业能力。大数据时代的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的与审计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认知。我国大部分审计人员往往都具备非常扎实的专业审计知识,然而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以及信息化审计技术方面的知识能力明显不足,尤其是懂得云审计技术的审计人员,更是少之又少。目前我国同时具备这些能力的审计人员非常少,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对大数据时代审计的需求,信息化审计的队伍中人才极度不足。
参考文献:
[1] 刘佳黎.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家审计变革研究[J].财政 监督 ,2016, (11):64- 66.
[2] 陈伟,SMIELAUSKAS WALLY.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子数据审计:机遇、挑战与方法[J].计算机科学 ,2016,(1):8- 13.
作者简介:
李思燃(1995.8)女,广东广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