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如何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科学教育内容,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引导幼儿主动操作,发现周围世界的奥秘是当前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仅以中班科学活动《有用的夹子》为例,通过精选材料、游戏导入、分层推进、互动交流、回归生活几个环节,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让科学探究活动更有效。
一、精选材料,贴近幼儿生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邊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教育内容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应该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才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对周围世界产生好奇。因此在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时,必须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夹子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小工具,有很多不同的种类,也有各种不同用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中班幼儿平时也经常会使用到夹子,如生活中——夹衣服、袜子等;游戏中一有趣的毛毛虫,美丽的小花都是以夹子作为材料的游戏;学习中——笔夹、文具夹等。他们虽然对一些常见的或家里使用过的夹子有一些了解,但对夹子的使用方法、作用以及一些特殊的夹子了解得并不多,因此,我选择了夹子作为活动的内容,并且在活动中提供给幼儿探索操作的食品夹、文件夹、碗夹、发夹以及各种大小、不同造型的普通夹子,数量充足。无论是活动的内容还是操作材料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对孩子有吸引力,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二、游戏导入,诱发探究兴趣
科学活动的导人如果富有趣味性,必定能吸引幼儿,引发兴趣。活动中,我以“米奇工具箱”创设游戏化的探究情境,诱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感受科学的奥秘。
平时幼儿都喜欢看米奇妙妙屋的动画片,其中神奇的妙妙工具总能吸引他们,活动开始我就以米奇的工具箱引出活动主题,猜猜今天米奇的工具箱里会有什么工具呢?引导他们进行大胆猜想,起子、锤子、扳手、钉子……一个个都是他们生活中使用过的工具,其实猜想的过程就是互相分享已有工具经验的过程。接下来从幼儿最熟悉的普通夹子人手,引起他们探索米奇工具箱里其他夹子工具的欲望。“每样夹子都试着去玩一玩,玩了你肯定会发现这些夹子的用处的。”操作前的引导语既简洁地提出了操作的要求,又增强了操作的信心。
三、层层推进,维持探究兴趣
幼儿科学活动就是探索、实践的过程,必须给幼儿充足的操作、探索的时间和机会。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探索各种夹子的使用方法,具体的过程是操作——交流——再操作——总结。在此环节中幼儿进行两次操作,在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里,积极观察、操作和实验,通过与各种材料的互动,尝试着各种夹子的使用方法。两次操作的目的不同,第一次操作是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尝试使用夹子,激发孩子探索夹子的兴趣。第二次操作是幼儿在和同伴交流获得初步经验后的再次实践,孩子们获得初步经验后肯定还想再去试一试,第二次的操作及时满足了孩子的这种愿望,有助于保持幼儿的好奇心,维持他们的探究热情。在操作过程中,我自始至终关注着孩子,鼓励着孩子,并用开放性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进行适当的引导。允许孩子不同寻常的使用方法,如操作中孩子拿着三根线的碗夹不知如何下手时,有一个孩子用小塑料夹夹饼干时我发现了都没有立刻去帮助或阻止他们,而是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多试一试,与多种材料进行互动,尽可能地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经验。
四、互动交流,提升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的探究兴趣,教师应重视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我在组织孩子将操作过程和发现与同伴交流时,通过简单的提问:你玩过什么夹子,是怎么玩的?是用来干什么的?帮助幼儿了解夹子的名称和用处,理清思路,获得较为清晰的有关夹子的经验。特别是在总结环节中和幼儿一起对夹子进行了居家用的、厨房用的、美发用的等简单的归类,可以帮助幼儿梳理并提升已有的零星经验,形成科学的概念。
五、学以致用,回归幼儿生活
教育向幼儿的生活回归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科学教育不仅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更重要的是培训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的最后我设计了用密封夹来帮助米奇将食品袋口封紧,以免食品受潮的环节,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了解密封夹的妙用。幼儿可以将获得的经验和使用密封夹的方法直接用到自己以后的实际生活中,这样活动的效果反馈给幼儿的生活,使幼儿终身受益。
整个活动中,我始终以“发现在前、结论在后”“尝试在前、引导在后”为原则,因此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积极的,他们在“玩一玩、试一试”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分享着彼此的经验与成果,同时还获得了很大的满足和愉悦。尽管每个孩子的探究程度不同,探究的结果也不同,但仅仅是探究过程本身就足以令孩子们感到快乐。
一、精选材料,贴近幼儿生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邊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教育内容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应该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才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对周围世界产生好奇。因此在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时,必须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夹子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小工具,有很多不同的种类,也有各种不同用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中班幼儿平时也经常会使用到夹子,如生活中——夹衣服、袜子等;游戏中一有趣的毛毛虫,美丽的小花都是以夹子作为材料的游戏;学习中——笔夹、文具夹等。他们虽然对一些常见的或家里使用过的夹子有一些了解,但对夹子的使用方法、作用以及一些特殊的夹子了解得并不多,因此,我选择了夹子作为活动的内容,并且在活动中提供给幼儿探索操作的食品夹、文件夹、碗夹、发夹以及各种大小、不同造型的普通夹子,数量充足。无论是活动的内容还是操作材料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对孩子有吸引力,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二、游戏导入,诱发探究兴趣
科学活动的导人如果富有趣味性,必定能吸引幼儿,引发兴趣。活动中,我以“米奇工具箱”创设游戏化的探究情境,诱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感受科学的奥秘。
平时幼儿都喜欢看米奇妙妙屋的动画片,其中神奇的妙妙工具总能吸引他们,活动开始我就以米奇的工具箱引出活动主题,猜猜今天米奇的工具箱里会有什么工具呢?引导他们进行大胆猜想,起子、锤子、扳手、钉子……一个个都是他们生活中使用过的工具,其实猜想的过程就是互相分享已有工具经验的过程。接下来从幼儿最熟悉的普通夹子人手,引起他们探索米奇工具箱里其他夹子工具的欲望。“每样夹子都试着去玩一玩,玩了你肯定会发现这些夹子的用处的。”操作前的引导语既简洁地提出了操作的要求,又增强了操作的信心。
三、层层推进,维持探究兴趣
幼儿科学活动就是探索、实践的过程,必须给幼儿充足的操作、探索的时间和机会。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探索各种夹子的使用方法,具体的过程是操作——交流——再操作——总结。在此环节中幼儿进行两次操作,在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里,积极观察、操作和实验,通过与各种材料的互动,尝试着各种夹子的使用方法。两次操作的目的不同,第一次操作是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尝试使用夹子,激发孩子探索夹子的兴趣。第二次操作是幼儿在和同伴交流获得初步经验后的再次实践,孩子们获得初步经验后肯定还想再去试一试,第二次的操作及时满足了孩子的这种愿望,有助于保持幼儿的好奇心,维持他们的探究热情。在操作过程中,我自始至终关注着孩子,鼓励着孩子,并用开放性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进行适当的引导。允许孩子不同寻常的使用方法,如操作中孩子拿着三根线的碗夹不知如何下手时,有一个孩子用小塑料夹夹饼干时我发现了都没有立刻去帮助或阻止他们,而是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多试一试,与多种材料进行互动,尽可能地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经验。
四、互动交流,提升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的探究兴趣,教师应重视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我在组织孩子将操作过程和发现与同伴交流时,通过简单的提问:你玩过什么夹子,是怎么玩的?是用来干什么的?帮助幼儿了解夹子的名称和用处,理清思路,获得较为清晰的有关夹子的经验。特别是在总结环节中和幼儿一起对夹子进行了居家用的、厨房用的、美发用的等简单的归类,可以帮助幼儿梳理并提升已有的零星经验,形成科学的概念。
五、学以致用,回归幼儿生活
教育向幼儿的生活回归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科学教育不仅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更重要的是培训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的最后我设计了用密封夹来帮助米奇将食品袋口封紧,以免食品受潮的环节,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了解密封夹的妙用。幼儿可以将获得的经验和使用密封夹的方法直接用到自己以后的实际生活中,这样活动的效果反馈给幼儿的生活,使幼儿终身受益。
整个活动中,我始终以“发现在前、结论在后”“尝试在前、引导在后”为原则,因此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积极的,他们在“玩一玩、试一试”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分享着彼此的经验与成果,同时还获得了很大的满足和愉悦。尽管每个孩子的探究程度不同,探究的结果也不同,但仅仅是探究过程本身就足以令孩子们感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