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纽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常常以古诗文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从《三字经》《弟子规》到简单的古诗词,孩童们都能朗朗诵读,为古诗文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是培养了孩子喜爱中华优秀文化的素养。下面谈谈对古诗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 更新教学理念,为教学开展提供前提
素质教育与新课对语文教学改提出了新的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观点是课程标准对教材特征的定位,也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时,应是尊重、开发和扬弃。因此,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开放、创造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利用图像、动画、音乐等方式展开教学,将诗歌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思想感情有机的融合起来,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画面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学习《忆江南》,为帮助学生感受江南的秀丽春光,课前播放由古诗改编的儿童歌曲《忆江南》,以优美的旋律、动听的词曲,引起学生兴趣。教师适时提问:“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把想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并播放短片配歌,将江南明媚绚丽的春景缓缓展现出来,使学生直观的看到江南动人的美。提问:“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诗人不禁感叹道:(江南好 )”。继续引导:这是诗人再次来到江南,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所以作者说到“风景旧曾谙”。“看到刚才的美景,你想到了文中的那句诗?”学生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继续追问:“诗人再次看到这么美的江南风光,不禁感叹道:(能不忆江南)。”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看出,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诗歌情境,是丰富学生直观感受,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有效手段。
二、以讀为本,让学生读中悟情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对“读”的作用的经典诠释,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特级教师于漪说;“要反复读,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不读不能见其美。
小学生思维处于发展的阶段,记忆力也最活跃,而古典诗词,大多讲究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行云流水,有鲜明的节奏感且韵味十足。所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师要更多地引导学生注意节奏、声调、停顿、强弱、长短的错综变化与节拍音乐的美感,要读出字词句与诗人的情怀。在读中感悟古诗词的语言美,培养学生阅读的语感,从而达到理解,促进背诵的作用。
例如:读《渔歌子》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自然而然的,读出来就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在学习古诗《初春》时,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诗人满怀喜悦,对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的热爱之情。
读,不应该是简单的重复,每一次读都应该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要通过教师的点拨、启发学生,达到由读通顺到读懂、读出感情的目的。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文字语言高度凝练,气势宏大,感情饱满。文章多为四字一句,而且押韵,读起来铿锵有力,具有强烈的鼓励性,非常振奋人心。所以教师在对古诗简单讲解之后则更应让学反复诵读的感受诗人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体会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重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积累,而背诵往往就是学生对于古诗词积累的最好方法。多种形式的朗读,更能使学生熟读成诵。
三、引导诗歌的发展,加深对诗歌的了解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奇心强,语文教师可以紧抓学生心理特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较于白话文而言,古诗词理解起来难度大,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翻译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诗歌和记忆诗词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尝试,让学生将诗歌进行创作。可以在保留诗歌本意的同时,将诗歌扩展成散文,小说等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组织学生将这首诗改编成文章。让学生代入角色,想象自己就是诗人李白,三月,正是百花盛开,春意盎然的时候,此时你来到黄鹤楼,要送别好朋友孟浩然,周边的美景,你还有心情欣赏么?见到好朋友说些什么,想嘱咐些什么?看到好朋友离开你的心情又如何?教师用一连串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然后让同桌讨论,角色扮演两人离别时的场景。由于学生大多经历过亲人或朋友离别,所以都跃跃欲试,表演也很自然,真实。最后,结合同学们的表演和自己的感悟,将这首诗改编成了故事。通过这个过程,将学生生活与诗歌教学相结合,这首诗以故事的形式在学生的脑海里背记住。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意义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共鸣,实现诗歌的有效教学。
四、优化组诗教学,深入剖析诗歌内涵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毕业生在毕业时至少要会背诵150首古诗文。”它启示我们:古诗词的学习,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拓展环节应该是古诗词课堂教学袅袅不尽的余音。诗歌是我国古代文人思想和情感的寄托,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中,有些古诗虽然作者不同,但是,他们所抒发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向近的。尤其是小学高年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教学。将古诗进行题材分类——咏物诗、送别诗、思乡诗、爱国诗。将诗词资源进行整合,凝聚主题。
在整合对比学习中,同中求异,在比较学习中,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情趣,节省了教学中的无效环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清平乐 村居》时,一同将《四时田园杂兴》、《村居》三首古诗出示给学生,教师让学生通读这三首诗,请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就发现这写诗都是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再让学生找一找,每首诗中,那句话最能体现农家中,儿童快乐且无忧无虑生活的诗句。学生们很快就再次浏览了这四首古诗,并准确找出了诗句。老师再次问道:“这几句中,你最喜欢哪句,说一说,为什么?”此时,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探讨与讨论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了解,体会几位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像这种将内容相似、格调相同的不同作者的诗词联系起来,以一首整合多篇的呈现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数量上成倍地增长,加强学生对祖国古诗词的心思感受,而且能使学生在对比阅读中触类旁通。
一、 更新教学理念,为教学开展提供前提
素质教育与新课对语文教学改提出了新的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观点是课程标准对教材特征的定位,也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时,应是尊重、开发和扬弃。因此,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开放、创造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利用图像、动画、音乐等方式展开教学,将诗歌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思想感情有机的融合起来,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画面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学习《忆江南》,为帮助学生感受江南的秀丽春光,课前播放由古诗改编的儿童歌曲《忆江南》,以优美的旋律、动听的词曲,引起学生兴趣。教师适时提问:“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把想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并播放短片配歌,将江南明媚绚丽的春景缓缓展现出来,使学生直观的看到江南动人的美。提问:“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诗人不禁感叹道:(江南好 )”。继续引导:这是诗人再次来到江南,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所以作者说到“风景旧曾谙”。“看到刚才的美景,你想到了文中的那句诗?”学生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继续追问:“诗人再次看到这么美的江南风光,不禁感叹道:(能不忆江南)。”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看出,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诗歌情境,是丰富学生直观感受,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有效手段。
二、以讀为本,让学生读中悟情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对“读”的作用的经典诠释,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特级教师于漪说;“要反复读,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不读不能见其美。
小学生思维处于发展的阶段,记忆力也最活跃,而古典诗词,大多讲究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行云流水,有鲜明的节奏感且韵味十足。所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师要更多地引导学生注意节奏、声调、停顿、强弱、长短的错综变化与节拍音乐的美感,要读出字词句与诗人的情怀。在读中感悟古诗词的语言美,培养学生阅读的语感,从而达到理解,促进背诵的作用。
例如:读《渔歌子》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自然而然的,读出来就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在学习古诗《初春》时,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诗人满怀喜悦,对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的热爱之情。
读,不应该是简单的重复,每一次读都应该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要通过教师的点拨、启发学生,达到由读通顺到读懂、读出感情的目的。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文字语言高度凝练,气势宏大,感情饱满。文章多为四字一句,而且押韵,读起来铿锵有力,具有强烈的鼓励性,非常振奋人心。所以教师在对古诗简单讲解之后则更应让学反复诵读的感受诗人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体会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重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积累,而背诵往往就是学生对于古诗词积累的最好方法。多种形式的朗读,更能使学生熟读成诵。
三、引导诗歌的发展,加深对诗歌的了解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奇心强,语文教师可以紧抓学生心理特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较于白话文而言,古诗词理解起来难度大,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翻译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诗歌和记忆诗词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尝试,让学生将诗歌进行创作。可以在保留诗歌本意的同时,将诗歌扩展成散文,小说等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组织学生将这首诗改编成文章。让学生代入角色,想象自己就是诗人李白,三月,正是百花盛开,春意盎然的时候,此时你来到黄鹤楼,要送别好朋友孟浩然,周边的美景,你还有心情欣赏么?见到好朋友说些什么,想嘱咐些什么?看到好朋友离开你的心情又如何?教师用一连串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然后让同桌讨论,角色扮演两人离别时的场景。由于学生大多经历过亲人或朋友离别,所以都跃跃欲试,表演也很自然,真实。最后,结合同学们的表演和自己的感悟,将这首诗改编成了故事。通过这个过程,将学生生活与诗歌教学相结合,这首诗以故事的形式在学生的脑海里背记住。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意义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共鸣,实现诗歌的有效教学。
四、优化组诗教学,深入剖析诗歌内涵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毕业生在毕业时至少要会背诵150首古诗文。”它启示我们:古诗词的学习,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拓展环节应该是古诗词课堂教学袅袅不尽的余音。诗歌是我国古代文人思想和情感的寄托,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中,有些古诗虽然作者不同,但是,他们所抒发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向近的。尤其是小学高年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教学。将古诗进行题材分类——咏物诗、送别诗、思乡诗、爱国诗。将诗词资源进行整合,凝聚主题。
在整合对比学习中,同中求异,在比较学习中,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情趣,节省了教学中的无效环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清平乐 村居》时,一同将《四时田园杂兴》、《村居》三首古诗出示给学生,教师让学生通读这三首诗,请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就发现这写诗都是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再让学生找一找,每首诗中,那句话最能体现农家中,儿童快乐且无忧无虑生活的诗句。学生们很快就再次浏览了这四首古诗,并准确找出了诗句。老师再次问道:“这几句中,你最喜欢哪句,说一说,为什么?”此时,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探讨与讨论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了解,体会几位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像这种将内容相似、格调相同的不同作者的诗词联系起来,以一首整合多篇的呈现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数量上成倍地增长,加强学生对祖国古诗词的心思感受,而且能使学生在对比阅读中触类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