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欣赏多媒体教学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x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意境,丰富教学内容,很快地将教学内容多角度、多侧面、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和思维处理功能,使之获得更多的信息,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欣赏播放的作品或对某一作品讲解分析时,要选择与作品内容直接相关的视觉画面,例如,在欣赏《蓝色多瑙河》时,让学生们一边聆听教师对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和主题的分析,一边欣赏多瑙河的粼粼波光和沿岸的瑰丽风光,倾听华丽优美的旋律,之后又再一次欣赏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室里感受到如同音乐厅一样的现场效果。这种形象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将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从未有过的美感,对音乐会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获得情感体验
  
  例如,在欣赏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波动的音型交错演奏,配以小溪的潺潺流水声,奏出了“沃尔塔瓦河”宽广、深情的主题音乐;当沃尔塔瓦河流经两岸的村庄时,出现了欢快、活泼、带有跳跃的音乐,随后是热烈、奔放的管弦乐合奏。当全曲结束后,所有这些都会使得学生会主动地参与乐曲的发展,真正地了解了乐曲的表达含义,在潜移默化中乐曲就很容易地被学生接受了,他们理解了该曲所表现的优美意境,联想——情感——也表现在对我们祖国的情感体验。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进学生对乐队的了解。
  
  我是一位管乐队的指挥教师,在原来乐队排练中只是在想象中认识乐队。通过现代多媒体教学可以将画面动感的搬到屏幕上,管乐队各种乐器的构造、发音原理、音色特点、乐器性能以及演奏技术等方面授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乐队中的各种乐器。学生可以直接观赏到乐队实际演奏乐曲的状况,这样就使乐队的乐器组合结构、乐器的现场演奏音色呈现于学生的眼前,弥补了以往只是在想象中认识乐队的不足。乐器法的教学有它特定的需求:学习者最好既看到乐器、乐谱、文字,又听到演奏录音,还可以观察演奏技术,总之,视觉、听觉、感觉、思维要共同发挥作用,才会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西安市育才中学)
  责任编辑 王波
其他文献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溶胶一凝胶法制备Al掺杂ZnO薄膜的表面形貌,运用多重分形理论研究Al掺杂ZnO薄膜的原子力显微图像,多重分形谱可以很好地定量表征薄膜的表面形貌。结果显示:Al
传统学校教育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方式以及内容等许多方面都与我国当今倡导的创新教育格格不入,已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应从教育观念等若干要素着手,加大
新课程改革已十年有余,“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已深入人心。这句话往往只是大家喊在嘴里的口号,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教师如何在课堂上给学生多“让”一点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课堂预设中应留一点空隙给学生  许多公开课,为了吸引听课老师,执教者往往将课堂设计得环环相扣,精巧细致。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当学生的回答与老师的预设偏离,教师便想方设法把他们
众所周知,纯正群并是正则半群类中的一类重要半群,本文定义Ehresmann型wrpp半群,它是纯正群并在wrpp半群类中的推广,给出了此类半群的若干刻划.
通过对城市流动劳动力的数量、结构、就业状态和工资水平的调查与假设,建立了两个简单的城市流动劳动力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分析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就业、基础设施、交通、
本文运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研究了TiAl合金中形变诱发的γ→DI-2α相变(本文中DI-表示形变诱发)。研究表明,无论是高温变形还是室温变形,形变诱发的γ→DI-α2相变都可在孪晶交
作为全球图像领域的领先品牌,意大利Durst集团于2019年12月3日—6日携手上海皓僖科技有限公司重磅亮相于2019亚洲国际标签印刷展E3馆M1展位。得世中国作为Durst在中国区的唯